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考察整个人类历史 ,可以得出其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全球化”的过程 ,并且始终伴随着共产主义思想、运动及其实践过程的结论。人类整个“全球化”的进程是一个大的“圆圈”,由四个小的“圆圈”组成。第一个小的“圆圈”是第一次“全球化”后 ,在人类的“史前”产生了第一个共产主义社会——原始共产主义社会 ;第二个小的“圆圈”是一个不完整的有断节点的“圆圈”,这个阶段的“全球化”是全球的“区域化”,产生了近似于空想的“共产主义”;第三个小的“圆圈”是“全球化”进入实质性阶段 ,产生了空想共产主义 ;第四个小的“圆圈”可以分为三个次小“圆圈”,这个阶段“全球化”空前发展 ,产生了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在多国建成 ,在不可预见的未来可以预见必然是共产主义彻底、全面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2.
列宁从俄国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对建设和谐社会的经济制度基础进行了实践诠释。其中,“直接过渡”理念思维是列宁进行实践诠释的理念支撑,“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则是列宁进行实践诠释的最初尝试。总的来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列宁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制度基础过程中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3.
列宁是继马克思和恩格斯后最伟大的革命导师,创立了共产主义道德学说,并对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系统、科学的论述。他阐明了共产主义道德的概念;指出了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目的和社会作用;论述了加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意义和方法。重视、学习列宁关于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理论,尤其是深刻领会和实践列宁用共产主义道德教育青年的光辉思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现实的社会主义与未来的共产主义的关系 ,是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回答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 ,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对这一问题艰辛探索的过程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七一”讲话关于共产主义论述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文章所论六个问题,可分为四大方面:其一,首先论述了“奖励扶助”制度实质是计划生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进而论述了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解决计划生育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治本之策;其二,从“奖励扶助”制度的功效和意义的角度,论述其在计划生育工作战略转变与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其三,论证并呼吁应加大力度,全面实施“奖励扶助”制度,指出其巨大效益已为实践所证实,并着重论证了“奖励扶助”制度的资金来源与现行计划生育工作体制变革的关系,指出“奖励扶助”金应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其四,论述了“奖励扶助”制度在我国人口学研究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浅谈“解决信仰危机 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仰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但目前社会上却出现信仰迷失的现象。解决信仰危机,确立“文化中介”,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无疑是解决信仰危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围绕“什么是共产主义,怎样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问题,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必然结果;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必然结果;是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8.
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本文论述了当前新形势下共产党员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共产党员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9.
《社会科学报》2005年9月29日第四版,以整版篇幅发表了《建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大厦》一文。该文以宣传“建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名,却散布了一些不和谐的杂音。杂音之一:认为“阶级和阶级斗争不是和谐社会”,“宣扬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必然是“企图颠覆社会主义政权的国内外反动势力”。该文在论述“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说:“阶级和阶级斗争不是和谐社会”。这就是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是没有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社会。我感到这个观点是很不准确的。胡锦涛同志在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理论渊源时指出:“按照马克思…  相似文献   

10.
我们党的十二大文件全面地论述了共产主义思想、共产主义实践与共产主义制度的关系,把“共产主义首先是一个运动”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突出地提了出来。这样强调共产主义实践的地位,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研究,也具有指导的作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在实践中发现并创立了共产主义的科学真  相似文献   

11.
在中东欧国家的“共产主义后继党”中,除捷摩共未执过政外,其它均作为各自国内左翼力量的主体,与其他政治势力轮流执政,在有的国家实现了两度执政或连续执政。“共产主义后继党”已成为中东欧各国主流政治生活的有机部分,对中东欧各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转型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刘少奇没有明确提出“共产主义道德原则”这个概念,但他对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的内客的论述是非常丰富的。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一、忠于共产主义党性原则在道德领域首先表现为忠于共产主义这条道德原则。共产党的党性反映着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即实现共产主义、最终解放全人类。共产主义道德基本原则作为党性原则在道德领域的体现,不能不反映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这就决定了忠于共产主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刘少奇说:“共产主义事业是我们的终身事业。我们终身的一切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阐明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并从三个方面着重论述了当代大学生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必须不断提高共产主义觉悟,切实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休闲是人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维度。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休闲思想的论述富含了深刻的生态意蕴,构建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休闲样态。其中,生产力高度发展下自由时间的积极利用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生态休闲的首要条件,“人类同自身和解”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解”相统一基础上的劳动和休闲的统一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生态休闲的必要条件,而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生态休闲最终旨归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共产主义生态休闲思想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生态启示。  相似文献   

15.
价值取向一直是“革”农村小说的中心视点之一。对“封建迷信,资本主义倾向,修正主义”的“阶级理性批判”,由“贫下中农直接对土地的渴望,知青在农村的成长历程,新一代贫下中农的转型”所体现出来的“恋土情结”,以“阶级斗争”方式,通过“集体化”途径,直达“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的“长征之旅”,共同构成了“革”农村小说自我标榜的价值景观。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站在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高度,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文章分析了以德治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重要意义,阐述了“法治”与“德治”的紧密关系,指出“以德治国”从根本上加强了道德建设,是人类通往共产主义的桥梁。  相似文献   

17.
杨献珍“合二而一”哲学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认识论方法论上具重大的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合二而一”强调了事物内在发展的客观规律即对立面的统一,它所体现的和谐思维和普遍联系的分析方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是中国社会由非均衡走向新的动态均衡的必然,建设“和谐社会”既是通往新的动态均衡之路,又是有待实现的新的动态均衡的目标;和谐社会实现的过程应该是社会总效用最大化以及福利社会的构建过程,她是社会剩余共享的社会,但绝不是均享的社会;“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是中国社会的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政府的权力还必须用政府的权力来剥夺的体制中,政府的文明程度和远见卓识对社会绩效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农二代"市民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农二代”市民化主、客观条件的描述,认为“农二代”是农民工队伍中最有可能实现市民化的一个群体,但“农二代”在市民化道路上还存在着种种客观障碍。事实上,“农二代”市民化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要素。结合“农二代”的主观意愿,提出了一些制度创新与政策改革的相关对策,以拆除阻碍其市民化的篱栅,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我们长期以来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并把它当作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只有《哥达纲领批判》一文把共产主义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但是从来没有使用过作为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这个词。在恩格斯的后期著作中,虽然多次用过“社会主义社会”这个概念,但它是共产主义的同义语。列宁第一次把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称为“社会主义”,但是,列宁并没有作过与马克思、思格斯不同的关于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