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山崇拜是蒙古民族的原始自然崇拜之一,它与蒙古民族的生活环境、经济生活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息息相关。科尔沁山崇拜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蒙古民族的山崇拜文化传统,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蒙古民族"以山为中心"的文化传统;蒙古民族狩猎文化传统;蒙古民族生殖崇拜文化传统;蒙古民族独目巨人山神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2.
随着会展业的发展,会标成了现代会展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标志,几乎所有的大型会议、展览会和运动会都有它特定的会标.它不仅种类多样,内涵深刻,还充分发挥具象图案、抽象符号、文字和色彩的设计优势,传递大会信息,彰显地方或民族文化,形成了它鲜明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那达慕”的产生、传承、发展等进行系统研究。由研究可知,“那达慕”在汉语中为盛会、喜庆之意,它源于蒙古族原始的游牧生活。从成吉思汗时期的“依合忽力勒台”到元代的“诈马宴”、清朝时的“乃日”,再到今天的“那达慕”,本质上都是以射箭、赛马、摔跤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的集会。第一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在内蒙古的举行,标志着“那达慕”大会开始登上世界历史舞台。但随着国际化、商业化发展趋势的推进,“那达慕”原有的民族传统文化也开始渐渐流失。    相似文献   

4.
外蒙古现代民族戏剧文学是从1921年蒙古人民革命取得胜利后生成并发展起来的,第一部革命剧是S.宝音尼木和1922年创作的历史剧《三多办事大臣》。外蒙古“国立中央剧院”于1931年建成,诞生了第一批剧作家和专业演员,从此蒙古民族戏剧文学步入新的发展轨道。从20年代外蒙古的戏剧艺术中能够看到中国传统舞台艺术的影响,这对深入研究和探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蒙古文戏剧文学及相互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蒙古族民间游戏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它有古老的历史传统,并直接关系到蒙古王国的政治、军事等诸多方面。蒙古族民间游戏并不完全象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游戏,也不仅仅是个小孩子玩的纯娱乐活动。它具有娱乐和军训双重意义。有人称它为“舞蹈游戏”并非毫无道理。平时家喻户晓,男女老幼人人都会玩会跳。需要时一般在一年一度的“那达慕”会上进行表演、比赛、训练、交流、传授。蒙古族古代民间游戏,在一定意义上是为作战进行准备,训练队伍。所以明清时期统治者为预防蒙古各部联合起来攻打,就控制蒙古族的一些大型集会或“那达慕”等活动。可见蒙古族舞蹈游戏的普遍性和深远影响,以及它的广泛的使  相似文献   

6.
安代舞是集传统和现代于一体的蒙古族歌舞艺术形式。本文通过研究探讨安代舞的历史、民族传统文化及艺术特征,阐述了它在现代社会中的健身、娱乐、表演、社会交往、旅游经济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我刚参加了第四届国际蒙古学家大会,这次汇集了世界各国蒙古学家们几年来的研究成果的大会,不但使我们为之耳目一新,而且对将来的研究工作是一次很大的推动。苏联学者在大会上的发言,总的来说是集中反映了苏联的蒙古文学研究的根本方向的。列宁格勒大学蒙古语文系负责人、教授Л·К·格拉西莫维奇作了大量的培养蒙古研究人员的工作,在这次大会上,格拉西莫维奇的学生们完整地介绍了列宁格勒大学蒙古学研究的情况和成果,教授本人也做了题为《现代蒙古文学的发展倾向》的报告。  相似文献   

8.
在伟大祖国悠久的历史长河里,游牧在辽阔草原上的蒙古民族,创作了大量的内容丰富、艺术性完美、形式多彩的蒙古民歌。蒙古民族历来以能歌善舞著称于世。蒙古族文化有着优秀的传统和光辉灿烂的遗产,给祖国文化宝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蒙古民歌浩瀚如海,最近几年内就出版了好几部蒙古民歌集。蒙古民族不论男女老少都喜欢蒙古民歌,而且歌唱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单  相似文献   

9.
关于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问题,在一九八一年召开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明确了“积极倡导,加强领导,改革提高,稳步前进”的方针。民族院校如何遵循这一方针,开展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以下拟就体育教学、群众性体育活动与竞赛、科研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一、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现状(一)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研究状况近些年来,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挖掘、整理、改革提高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传统体育的发展提高工作中,全国每四年举行一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比赛和表演,每届都有新的项目。各民族地区经常举行多种多样的传统体育比  相似文献   

10.
古滇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是人类发展具有代表性的活材料。它不仅有发展的痕迹,同时有发展的过程,并随着时代、社会的进步而展现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应当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保护和传承,使其在现代社会全民健身活动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古代蒙古兽医药学,在数千年的漫长发展历史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了包括蒙古族在内的北方诸多民族的固有医药科技的基础上,不断地与中兽医(中医)相互交流,相互渗透,逐渐形成了现代蒙古兽医药学。它具有上下数千年的光辉灿烂的历史,使祖国独具特色的医药瑰宝。数千年来,中国以汉文化(汉字)为纽带,使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文化、科技等诸方面进行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缔造和发展了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同时也促使了各民族自身的传统文化的发扬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晚清民初革命派文学是革命古典主义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萌芽,它是伴随着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兴起而出现的。其所蕴含的革命古典主义特点有:一、以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为宗旨的鲜明的政治倾向性;二、强调民族主义的集体理性;三、崇尚以民族传统文化来陶铸国魂;四、尚武精神和悲壮风格;五、平民气质与通俗化。  相似文献   

13.
从1954年出版的《蒙古通史》和1966-1969年出版的蒙文版三卷本《蒙古通史》来看,尽管对从古至今的历史作了总的叙述,但有关民族学的内容仍嫌不足。为此,从事民族学研究的苏蒙两国学者决定在1990年编写出综合性专著《蒙古人的民族起源和民族史》及《蒙古人民共和国现代民族文化发展状况》。并在苏蒙历史文化综合考察队中组建了民族学分队,主要任务是收集蒙古各民族的民族学资料。  相似文献   

14.
现代蒙古族家庭美德结构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美德对个体和族群的发展都十分重要,本研究以现代社会为背景,以整体文化的视野,采用调查法就蒙古族整体文化中的家庭美德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通过对380名成年蒙古族被试的调查,得出了如下结论:现代蒙古族家庭美德结构是由家庭教育、忌讳、家庭习俗和尊礼四大内容维度构成;在现代蒙古族家庭美德结构中家庭教育处于核心地位;许多忌讳内容依然存在,而且在家庭美德的形成发展中起着稳定性、民族个性化和监控的作用;家庭习俗和尊礼相统一而存在,并成为家庭美德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英雄崇拜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审美文化传统,作为蒙古族的缔造者,曾经创下震惊世界伟业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广大蒙古族民众引以骄傲和自豪的英雄,成吉思汗崇拜无疑成了蒙古族社会的流行。成吉思汗崇拜是在蒙古族特殊的发展进程中形成,它对早期蒙古国家、民族的发展以及统一元朝的建立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受西方批评话语的强势包围,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模式乃形势所迫。"感兴"是具有中国民族传统和文化底蕴的文学批评模式。尽管它在参与建设中国现代文论的过程中遭遇困境,但不应当被遗忘,而应当在中西交融中获得新元素和新力量。感兴批评法从审美体验入手,与修辞论美学结合,展现民族传统批评法的新貌和解释效力,从而融入现代文论的话语环境。  相似文献   

17.
近现代蒙古族民歌的爱国主义思想杨泉良蒙古族是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的民族,千百年来,尤其是近代以来,广大蒙古族人民同华夏大地的其他民族人民一样,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共同压迫下,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与灾难,面对满目疮度的国家和民不聊生的现实,蒙古族人民以其...  相似文献   

18.
统一前后蒙古民族的伦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蒙古民族的特殊的经济条件、社会环境和历史地位,决定了它的伦理思想的特殊性,即在传统的伦理思想不变的前提下,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的特点,反映出明显的阶段性。《蒙古族伦理思想阶段论》是由四篇系列论文组成的总题目。这四篇系列论文是《统一前启蒙古民族的伦理思想》、元朝时期蒙古民族的伦理思想》、《15-17世纪蒙古民族的伦理思想》、《近代蒙古民族的伦理思想》。本文是第一篇,重点论述了“高尚的妇女地位”、“纯真的笃实忠信”、“制胜的精诚团结”、“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等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第四届国际蒙古学家大会今天在我国首都乌兰巴托开幕了。这次大会是我国文化生活和科学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在世界蒙古学发展史上迈出的新步伐。目前,蒙古学包括许多科学知识领域,它涉及蒙古国家、蒙古的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它作为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是我国多民族的省份之一。全青人口3,895706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数字,根据1988年出版的《中国地图册》所提供的最新数字,至1986年已增至41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共有1,535,727人(1982年,下同)。少数民族共有30多个,其中世居者有藏、回、土、撤拉、蒙古等民族。除回族、满族使用汉语、汉文外,其余各民族都使用自己的民族语言。回族虽然使用汉语汉文,撤拉族使用撤拉语,但在宗教生活和民族内部。都还保留着一些波斯语和阿拉伯语的语汇。青海省通用的语言有汉语、藏语、土语、蒙古语等。操汉语的人共有2,896,772人,占全省总人口7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