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法律背后的经济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法律理想主义、社会契约论、马克思法哲学等不同思想流派关于法律本质的观点,并指出对法律进行经济分析是对这些传统“法条主义”观点的继承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对法律经济学的理论观点进行了说明,并对财产法、合同法、侵权行为法等具体法律进行了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教育法的法域归属问题,法学界存在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教育法属于行政法的一个分支;[1]有的认为,“教育法理应归属行政法”,“但从发展的眼光看”,“在实践中必将越来越难以完全归入行政法部门体系之中;”[2]还有的认为,教育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3]以上观点,要么将教育法归入公法,要么认为难以确定教育法的法域归属。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教育法属于社会法法域,[4]笔者同意这一观点。探讨教育法的法域归属,首先需要对法域的划分进行考察。将法律分为公法和私法,是大陆法系国家划分法域的基本方法。该理论的渊源可追溯至古罗马法…  相似文献   

3.
徐昱春 《云梦学刊》2007,28(4):31-34
作为政冶家的屈原有自已的法律思想。他认为,法的本源是“道”,“道”是人道而非天道。“道”至善至美而不可改变,故法律要严格而不可变通的遵守与执行。他的法律思想融合了诸子百家的观点而自成一体。  相似文献   

4.
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的索福克勒斯以其著名悲剧《安提戈涅》反映了雅典奴隶主民主制时期的民主制度的诸多方面。对于该剧学者多从“自然法”和“城邦法”冲突的角度进行探讨。本文从《安》剧出发,对该剧中所表达的有关法律意识、法律精神、法律价值等方面的内容加以诠释,并对比古代中国的法律制度,以交换法律文化背景的方式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早在60年代初,西方的一些资产阶级学者就提出了经济“趋同论”。他们认为在生产力发展,特别是在社会技术革命的驱动下,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将走向趋同和一致。“趋同论”作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斗争的一种理论,抹煞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区别,混淆两种经济的界限,这并不奇怪。奇怪的是,近几年来,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理论界的一些同志,把西方学者提出的“趋同论”几乎原封不动的搬到我国来,当作新观点、新思想,大加宣扬和传播,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西方资产阶级的义务宣传员。我们觉得,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中,有必要对“趋同论”作一番评判。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对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日本中流意识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之后的中流意识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学者甚至提出了“中流意识消失”说;有的学者认为日本两极分化严重,社会被分成了“胜利组”和“失败组”;还有学者认为日本已经沦为“下流社会”。在以上诸观点的基础上,从历史与现状的角度对泡沫经济崩溃之后日本的中流意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趋同论”最早是由西方学者提出来的,其基本观点就是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会走向一种既非资本主义又非社会主义,而又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长处混合在一起的第三种制度。显然,“趋同论”的实质就是抹煞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其要害就是“同化”社会主义。本文联系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客观现实,拟对“趋同论”作些评析。 应该承认,现实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确实存在着某些共同或近似的现象。在当今改革的时代潮流中,不同社会制  相似文献   

8.
国内学者对法律规范逻辑结构的不同意见在一定程度上与国外学者有关观点上的差异存在关联性,需要参考现代西方法理学的相关论著才能较好地加以理解.国外学者在法律规范逻辑结构观点上的分歧主要是与不同学者对于什么是法律规范(法律规则)这一问题存在不同的答案相关,由于对此有不同理解,他们对于法律规范有哪些要素存在分歧,而这种分歧集中体现在法律规范逻辑结构中是否应当具备"制裁"或者说"后果"的问题上,关于法律规范逻辑结构的其他方面的争议亦与该问题有关.国内学者通常不区分"法律规范"与"法律规则"的做法缺陷相当明显,体现在法律规范逻辑结构问题上的大量争议,其来源都可以归结到这种混用.在充分意识到国内学者在有关理论前提上所存在的差异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学者对法律规范逻辑结构的分析,可以将一个法律规范(而非法律规则)认为系由行为模式与法律效果两大部分组成,并可以进一步将行为模式划分为规范主体、规范内容、适用条件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为了适应法律基础课自身特殊性质和依法治国战略方针的要求,必须对现行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同时还提出了对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运用上的一系列观点。文章认为在教学内容上,重点应转移到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培养上来,在全面进行法律基本知识教育的基础上把握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在教学方法上,必须纠正片面的。知识传授”观,改变“结论式”教学方法和训练学生记忆为主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0.
韦伯的法社会学思想极其丰富,他从社会的不同角度对法律进行考察,提出众多的基本概念和观点,至今被人类广泛运用,对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对韦伯的法社会学思想作了概括,对其成就及缺陷均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11.
李建忠 《兰州学刊》2009,(2):210-213,226
早在12世纪晚期,注释法学者们(the Glossators)就遭遇了法律冲突的尴尬局面。为求得法律正义的实现和法律争议的公正解决,注释法学者提出了如何选择法律的难题。通过对《查士丁尼法典》首篇的歪曲解释,注释法学者批评了适用法院地法的单一模式,开启了人们对法律冲突和法律选择问题的思考,为冲突法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刘璐 《理论界》2009,(12):76-77
本文主要通过中国与希腊在法律文化传统和意识领域的对比来阐述“法律的地理禀赋”这一问题,指出法律的地理性质确实存在于世界各国不同民族的法律文化中,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日中国的法治进程中,有些学者主张移植西方法律;有些学者主张发展中国自身的传统法律文化;孰是孰非暂且不论,但法律的地理禀赋都应予以重视,也是我们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同时,本文也在理论上论述了地理因素对于法律的影响并从地理的层面,给予我国法律文化的发展以本源性的总结。  相似文献   

13.
“民营”经济一词尚未为法律所接受,故还不是法律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存在不同理解。本文从宪法 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评价、企业设立条件的法律规定、市场准入的法律规定、经营条件的法律规定等方面,清理 了现行法对“民营”经济的基本立场,否定了法律歧视“民营”经济的说法。随后文章指出了来自政府部门的对 “民营”经济的限制,并揭示出该限制的非法性。文章又对政府近一时期就“民营”经济采取的鼓励、优惠政策 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并就产业政策排挤中小投资的做法提出批评。作者鼓励广大“民营”经济投资者积极依 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相似文献   

14.
马驰 《社会科学》2001,3(9):63-66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由于人们对它的阐释、理解的角度不同 ,价值取向不同 ,形成了各不相同甚至相互对立的全球化理论。有的学者从市场经济角度提出全球化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配置 ;有的学者从信息通讯角度提出全球化是信息克服空间障碍在全世界的自由传递 ;有的学者从政治经济制度的角度提出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全面扩张 ,或谓“全球化不过是帝国主义的另一名称” ;有的学者从文化的视角提出全球化就是消解文化的本土化 (民族化 ) ,实现全球文化一体化等等 ,不一而足。不管各家观点如何歧异 ,全球化…  相似文献   

15.
赵力 《北方论丛》2023,(6):58-68
法律体系的存在问题,是任何关于法律体系的定义之必要前提,也是一个贯穿于法律实证主义的理论命题。无论是作为一个实体性、本体性的研究对象,还是作为一种研究和分析法律概念的方法,法律实证主义需要通过预设或承认法律体系的存在来回答“法律的规范性如何产生”等问题。从奥斯丁、凯尔森、哈特到拉兹,判断一个法律体系是否存在,将取决于如何界定“法律”或解释法律的本质。经过哈特与德沃金之争,一种经由建构性诠释而来的原则纳入法律体系之中,进一步延伸和加强了前者的观点。因此,作为一种制度化体系,人们只有在某种程度上普遍遵守和服从法律,一个法律体系才能成为规范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正如火如荼地向前发展,然而这一潮流给世界人权保障提出严峻挑战。在现有体制无法有效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人权问题的背景下,有学者提出通过推进法律体系的全球化来制衡经济全球化下的人权危机。关于法律全球化的争论,至今形成了三种观点,即激进主义观点、怀疑主义观点和折衷主义观点,本文对三种观点加以评析后提出,应当大胆地主张推进和努力实现法律全球化。但是在现阶段,法律实践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达不到全球化的程度,未来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在全球形成共识,因此目前要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人权问题,只能依靠和完善现有的各种层面上的人权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学界,法教义学研究之“实”出现得要比“名”更早。法教义学从诞生之初就面临着激烈的争论,外部压力和精力限制使得学者们对法教义学的知识论反思严重不足。“关于法教义学的研究”迫切需要澄清十组问题,可以被分为三部分:第一组问题即法教义学的含义,对它的回答构成了回答余下问题的出发点;第二至第四组问题涉及法教义学的定位,包括法教义学与法解释学(法学方法论)的关系、法教义学在法律科学中的位置以及法教义学与神学的异同;第五至第十组问题涉及法教义学的定性或相关立场,包括法教义学是否仅是一种“德国现象”、法教义学是否是“继受法学”的体现、法教义学是否就是法条主义(法律形式主义)、法教义学是否必然排斥后果考量、法教义学是否无法应对疑难案件以及法教义学是否必然预设法律实证主义的立场。法教义学虽在德国屡受质疑,但经受住了考验。中国的法教义学研究刚刚起步,肩负着与德国不同的历史任务,应当步伐坚定地迈向未来。  相似文献   

18.
法律与空间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西方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空间转向”的产物,作为其研究范式的法律地理学包含“空间中的法律”(空间对法)、“法律下的空间”(法对空间)、“法律与空间”与“第三域”等研究领域,由此衍生出空间正义、城市权利和“第三域”等命题。法律地理学的核心概念“空间”有待达成共识,其研究过程中的“去空间化”倾向值得关注。国内法律地理学发展前景期待明朗。  相似文献   

19.
法律形式是规范法律内容的重要渊源,它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而发生相应的变迁,在我国古代社会,主体性法律形式——刑、法、律三者都有法律的含义,其前后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进化过程。到了近代社会,随着清末修律,法律形式发生了重大转型,现代意义的法问世。如今的全球化时代,东西方法律形式日渐趋同。  相似文献   

20.
自由法运动是在批判德国概念法学的基础上产生的。这场运动对法律的确定性观念提出了严重的挑战。自由法学者提出的法律漏洞理论、活法理论、自由法理论以及自由裁量权理论直接导向了法律的不确定性。自由法运动给了概念法学和制定法实证主义致命的打击。自此以后,以概念法学为代表的法律形式主义式微,随之兴起的是法律现实主义,但自由法学者没有完全否认制定法对于法官的约束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自由法学者没有倒向绝对的不确定性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