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论日本战后文化行政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敬 《日本学刊》2012,(4):109-122,159,160
二战后60多年来,日本的文化行政以"提升文化高度"和"扩大文化范围"为目标,坚持"不干涉内容"原则,历经文化行政空白期、中央政府文化行政起步期、地方自治体文化行政繁荣期、新的文化行政机制形成期和文化政策体系完善期的变迁。日本文化行政机制逐步向政府、民间企业、文艺团体职责共担、职能互补型转变,文化行政理念逐渐向重视文化与社会、经济、国民生活关系的综合性文化行政理念转变,文化行政的主导权逐步向地方自治体转移。  相似文献   

2.
周膺 《浙江学刊》2007,(4):190-193
中国的公益性文化组织大多是半政府文化组织或是政府行政系统的一种延伸,使这些文化组织的性质异化。这些组织的一个合理的改组方向是公益性非政府文化组织。它们应该通过自身的价值实现换取差不多价值等量的资助,承担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它们超脱地行使自治权的同时,也应受到政府和社会两方面的监督以及法制管理,形成科学的行业规范和行业自律机制。  相似文献   

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与一般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通过市场交易或者政府管理将生态系统服务转化为经济价值的过程,直接体现了"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理念。本文系统梳理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并将生态产品分为物质产品和文化旅游服务、与一般生态系统服务这两种类型,分别讨论了各自的价值实现途经。最后,提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市场交易和政府管理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延安提出了建设"圣地延安、生态延安、幸福延安"的发展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延安市各级政府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仅就构建"幸福延安"中,延安市政府要承担起继续发展延安经济,做好做大"财富蛋糕";积极完善收入分配,不断缩小贫富差距;加大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力度;加强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建设等政府责任。  相似文献   

5.
苏蔚 《创新》2013,(6):33-37
长三角地区城市自发进行低碳生态的定位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矛盾的重要举措,是探索中国特色低碳绿色发展经验的有效途径。对长三角地区代表性城市宁波、杭州、南京、上海的低碳生态型城市建设进行横向比较,分析长三角地区不同城市低碳生态型城市建设的现状与不足,有助于重新审视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探明政府引导、产业结构转型、城市规划和技术发展等因素在低碳生态型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行政文化创新的成本约束及其道路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家合 《学术交流》2003,(3):121-123
在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的合力作用下 ,我国行政文化创新正向其目标型态发展。个体、社会、政治三个层面上的成本与收益比较构成这一创新的约束条件。因此 ,实现创新的道路选择在于 :推行中介型行政文化创新的战略 ;选取地方政府为突破口 ;通过行政文化社会化过程实现演进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5,(2):49-52
对于政府绩效评估而言,评估主体的选择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政府绩效评估结果是否客观、公正和有效。在众多评估主体中,第三方评估凭借其自身人才、理论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在政府绩效评估中凸显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现实中,第三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推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除了受制于当前政治生态和行政生态等外部因素外,第三方主体自身界定合理、科学与否起着关键的决定作用。论文在归纳、总结西方国家关于第三方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理论认识与实践经验,以及分析当前我国学界对第三方政府绩效评估主体认识不足的基础上,对第三方政府绩效评估主体提出了一些新认识。  相似文献   

8.
从政府职能看中国政府适度规模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 《学术交流》2008,(1):40-43
政府规模包括内在规模和外在规模.政府的内在规模是指政府职能和行政权力的范围及权限,即职能规模和权力规模.政府的外在规模是指政府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的数量、结构以及行政成本消耗的数量,即机构规模,人员规模和费用规模.当代中国政府适度规模的构建,既不是"大政府"也不是"小政府",而是"与政府内在职能规模相匹配"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因而,当代中国政府适度规模的构建,既不是一味地精简机构,缩减人员,也不是实现政府规模的增量性扩张,而是以政府的内在职能规模为依据,以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为取向,对政府规模进行结构性调整,打破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基层政府机构设置"职责同构"的特点,解决条块分割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生态有利"思想起初是基于物质生产领域提出的,随着服务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服务本身也存在环境、生态影响问题,于是,便产生了生态型服务的理念和思想。生态型服务强调在不损害满足程度的前提下,通过服务来补充替代产品对人们需要的满足,以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促进生态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时代政府行为的变化呈现四大趋势 :政府行为法治化倾向 ;政府行为的信息化倾向 ;政府行为公众参与的民主化倾向 ;政府行为的公开化倾向。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 ,政府行为应实现从传统的以行政管理为主要的职能向现代的以行政服务为主要职能的转换。法律对政府行为的规范主要表现在 :政府机构设立法定 ;政府机构权责法定 ;政府行政行为程序法定以及政府行政行为内容法定等  相似文献   

11.
社会结构类型影响和制约着政府行政管理及其体制的特质类型、演变路径、职能结构和运作绩效等.阻滞中国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的深层原因是"依赖政府型"社会结构类型.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从制度社会学角度入手,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社会结构类型转型的互动.  相似文献   

12.
文化发展战略是日本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后,日本政府将文化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对文化发展做出了周密规划和部署,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战略目标,制定了"文化艺术振兴"的战略方针,将传承、振兴民族文化作为日本文化行政的重要内容,并以立法和行政以及财政、税收手段保障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依靠文化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通过增强文化实力提升综合国力。文化成为日本21世纪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行政改革中的政府权力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为基础,从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入手,探讨了我国政府行政权力的重构问题。行政改革的实质是行政权力的重组与建构。在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以后,行政权力必然发生变化和重组,以适应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行政权力的这种变化趋势表现为微观的弱化与宏观的强化;上下的分化与部分的转化以及行政权力的法制化。行政权力的宏观强化是以行政权力的上下分化为前提和基础的,没有行政权力上下的合理、科学的分配,就不会有政府宏观调控权力的加强;行政权力的微观弱化又是以行政权力的部分转化为前提的,否则就不可能完成政企分开的职能转变。行政权力的强化与弱化、分化与转化最后是以其法制化为前提和保障的,行政权力如果没有法制规范,它的重构就不可能真正地实现。因此,法制化是行政权力重构得以进行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社科纵横》2016,(7):55-58
作为国家最基层政权的乡镇政府是农村法治发展的主导者,其主导法治之难不仅在于立法的缺陷与执法的尴尬,更在于要在一个有着浓厚伦理文化传统的特定地域植入现代法治化治理机制,改变沿袭了几千年的乡村治理传统。基层政府主导农村法治发展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基层法治生态不健康,政府行政的法治化程度偏低;基层政府行政的法律权威面临多重挑战;基层政府行政与村民自治的冲突长期存在;基层干部的行政理念尚未完成法治化转型。  相似文献   

15.
《社科纵横》2019,(7):5-10
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视域阐释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美好生活的内涵,指出其包括了美好政治生活、美好经济生活、美好文化生活、美好社会生活、美好生态文明生活等,并就人民美好生活内容进行了科学解读,最后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大层面围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五方面探讨了如何构建中国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径体系。  相似文献   

16.
行政许可的内涵及其展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章剑生 《浙江学刊》2004,(3):102-107
行政许可是政府准许个人或者组织从事特定活动的行政行为,其本质是"自由的恢复".从世界范围看,现代社会中的政府都正在经历"放松管制"的政府革命,行政许可作为放松管制的手段之一,正为各国政府所重视,我国也不例外.行政许可不仅仅是政府单方面的行为,其所达到的目的是实现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汪全胜 《探求》2001,(1):31-33
知识经济时代政府行为的变化呈现四大趋势政府行为法治化倾向;政府行为的信息化倾向;政府行为公众参与的民主化倾向;政府行为的公开化倾向.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政府行为应实现从传统的以行政管理为主要的职能向现代的以行政服务为主要职能的转换.法律对政府行为的规范主要表现在政府机构设立法定;政府机构权责法定;政府行政行为程序法定以及政府行政行为内容法定等.  相似文献   

18.
谢伟 《探求》2010,(2):36-41
我国乡镇政府工作和乡镇政府职能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因此,提出乡镇政府职能要由全能的"无限责任政府"转变为"有限责任政府"、要由忙于应付的"任务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政府"、要由错位的"权责脱节型政府"转变为"权责对等型政府"的转换路径,并从行政体制改革、组织设置、队伍建设、财政改革以及社会中介组织培育等方面提出了推动乡镇政府职能转换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徐行教授的《新中国行政体制的初创——周恩来与中央政府筹建管理述论》是一部视角新颖、引人注目、发人深省的著作,具有以小见大的特质与映照当下的价值。上部以时间为线索,详细考察了新中国第一届至第五届政府筹建和调整的风雨历程。其中,重点探讨了新中国卓越领导人周恩来是如何根据国情实际设置和调整政府机构的,以及如何理清政府职责系统推动政府向着法制化轨道迈进的诸多努力。下部深入研究了周恩来在长期领导政府工作中形成的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的行政制度、独特的行政风格,以及他在  相似文献   

20.
盘锦,这座中国北方惟一的地级生态型城市,在"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目标指引下,将如何更快更好地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生态型现代化城市和按照"十六大"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已引起广泛关注.对此,本刊就环保工作如何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等问题采访了分管环保工作的市长助理徐吉生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