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省台州市是一个崛起中的新兴城市。台州市妇联在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经验.并充分结合本地具体实际的基础上,对社区妇女维权工作做了大胆前瞻的探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和初步的经验。他们的主要做法慨括起来可以归结为“四个化”:即社区维权网络架构体现社会化、社区维权制度建设讲求规范化、社区维权宣传强调群众化,社区政策维权注重全程化。 相似文献
2.
马忆南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20(4):27-29
编者按: 1978-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也是中国妇女维权走过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三十年.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导下,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顺利开展,我国在保障妇女权益方面,诸如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人身权利、婚姻家庭权利、财产权利等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199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从总体上确立了我国妇女权益保障的法律机制,修正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则是新形势下完善妇女权益保障机制的必要手段,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的制定更是我国妇女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妇女维权工作的发展历程,总结妇女维权工作的经验,研究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对于保障妇女的权益、促进妇女的发展、提高妇女的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编辑部特别邀请了全国妇联领导、研究机构和从事妇女法研究的部分专家学者,围绕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妇女维权的主题,撰写了一组笔谈文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学术探讨,并予以刊发,希望以此引起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对此问题的兴趣和关注,以期进一步推进中国妇女的维权. 相似文献
3.
郭慧敏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20(4):33-35
编者按: 1978-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也是中国妇女维权走过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三十年.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导下,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顺利开展,我国在保障妇女权益方面,诸如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人身权利、婚姻家庭权利、财产权利等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199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从总体上确立了我国妇女权益保障的法律机制,修正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则是新形势下完善妇女权益保障机制的必要手段,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的制定更是我国妇女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妇女维权工作的发展历程,总结妇女维权工作的经验,研究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对于保障妇女的权益、促进妇女的发展、提高妇女的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编辑部特别邀请了全国妇联领导、研究机构和从事妇女法研究的部分专家学者,围绕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妇女维权的主题,撰写了一组笔谈文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学术探讨,并予以刊发,希望以此引起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对此问题的兴趣和关注,以期进一步推进中国妇女的维权.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妇女权益保护日益受到挑战,呈现新的特点,传统法律包括妇女权益保护法律和三大诉讼法,在妇女维权方面具有局限性。这就需要创新思路,完善法律,创新维权机制。公益诉讼是妇女有效维权的新途径、新尝试,可有效地提高妇女维权工作的水平,但要设计相关程序和制度来配合公益诉讼。 相似文献
5.
中国妇女权利法律保障体系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薛宁兰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20(4):25-27
编者按: 1978-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也是中国妇女维权走过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三十年.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导下,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顺利开展,我国在保障妇女权益方面,诸如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人身权利、婚姻家庭权利、财产权利等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199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从总体上确立了我国妇女权益保障的法律机制,修正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则是新形势下完善妇女权益保障机制的必要手段,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的制定更是我国妇女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妇女维权工作的发展历程,总结妇女维权工作的经验,研究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对于保障妇女的权益、促进妇女的发展、提高妇女的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编辑部特别邀请了全国妇联领导、研究机构和从事妇女法研究的部分专家学者,围绕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妇女维权的主题,撰写了一组笔谈文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学术探讨,并予以刊发,希望以此引起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对此问题的兴趣和关注,以期进一步推进中国妇女的维权. 相似文献
6.
孙颖慧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84-87
婚姻家庭权利是妇女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我国妇女婚姻家庭权利的保障,对妇女生活状况和社会发展均有着重要意义。妇女婚姻家庭权利包括婚姻自主权、财产权和子女监护权。在我国加入的国际公约和国内立法中,都对妇女的婚姻家庭权利进行了保护。但从近几年立法和司法实践及社会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妇女婚姻家庭权利保障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对农民工在劳动用工中被用人单位侵权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在当前农民工维权体制存在缺失的情况下,农民工维权难以形成一个有力的维权主体,使维权始终缺乏力度。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一要加强教育,完善服务等措施,尽快完善农民工维权主体,将农民工维权纳入到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之中;二要尽快建立起系统性的维权体制,健全就业服务与保障制度,改进权益保护体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从而维护农民工各方面权益。 相似文献
8.
董科鹏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72-74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有关妇女权利保护的法律的制定、修改及其不断演进的过程,分析其中所蕴涵的法律价值的冲突和转变。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法律演进为研究对象,一方面以《婚姻法》的修改过程中,有关妇女权利保护问题的各种讨论和争辩为例;一方面以在《妇女权益保护法》等法律中妇女作为弱势群体被保护,所体现的平等价值观念的转变为例,讨论其... 相似文献
9.
我国宪法文本中的权利义务主体经历了从人民到公民的嬗变。这一变化是一种主体性的回归,即从政治主体回归到法律主体。体现了社会变化发展与法律进步,既拓展了权利义务主体范围,又充实了权利义务内涵,实现了宪法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的统一。权利义务主体的整体性使得人人平等观念有了法理逻辑,同时也为主体的身份识别与保护提供了宪法基础。这一进步是历史性的,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阶段性发展,同时也反映了宪法至上的法治理念及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统帅地位。 相似文献
10.
西方妇女研究主体多元化对于中国妇女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春萍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15(3):48-51
文章立足西方妇女学术研究主体多元化的视角 ,从西方妇女研究主体变化的发展的历史 ,尤其是在美国的发展变化 ,从对早期主流妇女研究的挑战、主流妇女研究者的反思、黑人妇女研究者和第三世界妇女研究者的广泛加入以及不同妇女团体在交流、对话中不断碰撞和达成共识等方面论述了西方妇女学术研究的多元化发展趋向 ,从而反思中国妇女研究的主体问题 ,并且针对中国妇女研究主体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妇女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定丽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Z1)
男女平等不只等于摒弃重男轻女思想。本文从女性角度提出 :我们要男女平等 ,需要转变思想 ,充分认识妇女是维护自己权益的主体。 相似文献
12.
李明舜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20(4):29-33
编者按: 1978-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也是中国妇女维权走过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三十年.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导下,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顺利开展,我国在保障妇女权益方面,诸如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人身权利、婚姻家庭权利、财产权利等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199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从总体上确立了我国妇女权益保障的法律机制,修正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则是新形势下完善妇女权益保障机制的必要手段,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的制定更是我国妇女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妇女维权工作的发展历程,总结妇女维权工作的经验,研究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对于保障妇女的权益、促进妇女的发展、提高妇女的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编辑部特别邀请了全国妇联领导、研究机构和从事妇女法研究的部分专家学者,围绕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妇女维权的主题,撰写了一组笔谈文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学术探讨,并予以刊发,希望以此引起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对此问题的兴趣和关注,以期进一步推进中国妇女的维权. 相似文献
13.
对于小城市业主维权基本面貌和特征的把握,能够丰富对当前我国业主维权的整体认知。采用个案研究法,尝试建立并运用多元主体博弈动态分析框架,以Q市X社区业主维权行动作为研究对象,剖析整个业主维权过程,考察小城市业主维权状况。该框架强调从“多元主体博弈”和“动态”两个特征来看待业主维权,认为业主维权是在动态维权情境下多元主体相互博弈的过程。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小城市业主维权中业主的权利意识和行动力不断增强,业主维权呈现出一定的组织化和较强的理性,但维权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维权策略也不够成熟。要充分认识业主维权促进公民社会发展的积极功能,不断加强制度设计,为业主有效维权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郑梅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3):45-47
自古以来,西方妇女的权利与地位明显优于东方妇女。西文妇女在财产权、继承权、婚姻自主权与一夫一妻制方面与东方妇女的差异表现得非常明显,在古代东方,妇女不过就是男人的家庭奴隶。东西方妇女在权利和地位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刘宁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6):77-81
我国现行专利法律法规中,对禁止重复授权做出了明确规定。但由于种种原因,重复授权的情形在实践中并不鲜见,甚至有愈演愈烈之趋势,这一现象严重影响和损害了我国专利制度的正当性,正在进行的专利法第三次修订对此问题给予了相当程度的关注。通过归纳我国不同权利主体专利重复授权的各种情形,分析我国不同权利主体专利重复授权产生的原因,并尝试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减少我国不同权利主体专利重复授权和减轻专利重复授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6.
许翠霞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4(6):124-130
动物权利论主张将动物纳入法律主体的范畴,但是要成为法律主体必须满足这一逻辑前提,即作为法律秩序内的成员必须对法律秩序和共同规范怀有内在的认同感和自愿服从的义务感,这一逻辑前提决定了理性能力是成为法律主体的必备条件。而动物不具备人类的理性能力,因此不能也不应当成为法律主体。 相似文献
17.
伍华军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48-51
妇女作为人权的应然主体,理应享有同等的权利保障。然而,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婚姻家庭中一直面临着普遍的歧视。为保障妇女权利的实现,必须要回归妇女作为人享有人权主体的地位。同时,需要在宪法中平等赋予和保障妇女的各项权利,并以宪法价值和精神来构建妇女人权保障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8.
濮亚新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2,(4):15-24
本以一个性暴力个案为例,试图探讨在现代法治建设历程中,妇女遭遇到的问题具有怎样的特殊性。具体来说,在现代法治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妇女作为独立的权利主体,被鼓励通过法律捍卫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习俗对妇女生活还有着不可忽视的控制。本关注的是,法律在其中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应该起到什么作用。本认为,虽然并不直接与家庭关系相关,但是以“恋爱关系”为名的性暴力依然能够得到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说,性暴力更有代表性。本希望通过对这个案例的分析,使借助私人关系而“消失”的案件重新为人们所见,并揭示使案件“消失”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9.
赵秀荣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2):98-101
从社会性别视野审视我国2001年修正后的《婚姻法》及其相关法律,发现存在一些形式平等但实质未达到公平正义立法效果的法律规定,实际上损害了妇女的婚姻家庭权利,有必要在社会性别平等的框架下完善我国《婚姻法》的条款,真正实现男女平等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妇女问题已成为公共政策和国家生活的主流,《妇女权益保障法》多数条文列举了侵犯妇女权益的法律责任。凡侵犯妇女权益的,依后果轻重承担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过,无论从国际人权公约看,或从中国相关妇女权益保障法的规定看,现实生活中差距都是存在的。就社会保障权利看,由于中国地区与地区间,城市与农村间,城市、农村不同社会阶层的妇女间,发展很不平衡,保障的程度差距很大。重男轻女的观念依然影响相当一部分人。由此造成的家庭矛盾不断发生,两性比例失调隐藏着巨大的社会问题;适龄女童辍学率高于男童,在农村和边远山区尤其如此,一些女童无法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文化程度差距影响她们就业和在科学、技术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高等科学技术人员和公职人员中女性数目低于男性,不能说与此无关;全国范围医疗保障覆盖面在逐步扩大,但低水平的情况短时间很难改变,许多妇女仍不得不继续忍受缺少合格的保健医疗的现实。此外,在人身权利方面,遭受性骚扰和包括家庭暴力在内的暴力侵害方面,女性的数量仍然最多。以上问题的存在,既影响妇女权益保障的实现,也影响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当然,出路仍然是法治,各级政府和相关社会组织应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措施,将法律落到实处,使我国妇女权益保障一步一步达到新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