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后日本的职业教育及其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努力使全体人民从少年到成人都掌握职业技术能力 ,一直是日本国的优先战略。自从 19世纪中期日本明治维新以来 ,职业技术教育就是日本极为重视的领域之一。196 9年 ,日本就制定了《职业训练法》,70年代末 ,又相继制定了《职业安定法》和《雇佣对策法》。1985年 ,又对《职业训练法》进行了较大修改 ,并更名为《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这些法律使日本的职业教育形成了一个完备的、有序的体系。一、战后日本的职业教育   (一 )学校职业教育  日本的职业教育早在战后就已开始了。职业高中、高等专门学校、专修学校、短期…  相似文献   

2.
南京市盲人学校针灸推拿诊所是我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和学生技能培养的重要平台,是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在特殊职业教育中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重要途径.该文探讨了南京市盲人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实训基地的运营模式,希望可培养特殊职业教育学生自尊、自信、自强的优秀品格,为其自立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日本成人职业教育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本是一个重视成人职业教育的国家,早在明治时代,就以实业补习学校训练技术工人。二次大战以后,为了重振濒于崩溃的经济,日本更加重视成人职业教育。进入八十年代,日本的成人职业教育已经相当普及,不但逐渐形成了多类型、多层次的完整体系,而且办出了自己的特色。成人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为日本造就了一支庞大而训练有素的职工队伍,从而为战后日本经济的起飞做出了巨大贡献。正如前文相奥野诚亮所说:“战后我国的复兴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有赖于产业教育的普及和发展”。①研  相似文献   

4.
1、学校教育之功:整个战前战后,在构筑具有高水平生产力的产业社会的坚实基础的过程中,日本的学校教育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它培养了学生们的基础学力、对集体的忠诚心和竞争主义。重视基础学力可以理解为能力至上主义、效率原则。日本的学校教育重视学生的能力形成,致力于培养能有效地工作的未来的劳动者,对经济繁荣作出了巨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其社会发展问题,特别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日本低保制度)的构建也备受重视。日本低保制度是现代社会公共扶助制度的成功典范,其产生及嬗变过程具有浓厚色彩与显著特征,对构建我国社会低保制度体系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宝贵借鉴。  相似文献   

6.
李忠启 《唐都学刊》1995,11(5):31-34
本文认为,日本在二次大战之后,奋起赶上欧美发达国家的根本原因在于:重视教育,特别是重视职业教育.明始时代开始建立的职业教育,对于日本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论职业教育发展形态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炜波 《学术交流》2005,(12):204-207
从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职业教育发展经历了四种形态,即农业经济时代以家庭作坊为基础,以工商业为纽带,与落后的手工生产技术相适应的“学徒制”职业教育形态;工业革命时期,工业生产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工业经济的专业化与标准化,催生了为企业“生产产品的产品”,形成了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工业社会后期,企业实现了跨国经营和集团化经营,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使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有了必要性和可能性,产生了“学校—企业”混合形态的职业教育;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企业组织的“扁平化”,使企业的每一个体都是创造性的个体,学习将从学校扩大到整个社会及其各种组织,职业教育必将是一种以企业为导向、多机构共同参与的形态。  相似文献   

8.
全球主要国家的“印太战略”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当前,学界对于日本“印太战略”的研究基本聚焦于国际体系层面,从国内政治层面分析其形成及演进机理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认为,日本“印太战略”是由国际体系压力经日本领导人战略认知、国内政府力量的传导后形成、调整的。文章以2012年末安倍晋三第二次执政至2020年9月卸任作为研究区间,将日本“印太战略”的形成与嬗变作为两大阶段进行了剖析。本文提出,安倍晋三对国际局势的认知在较大程度决定了日本“印太战略”的内涵与走向,而安倍第二次执政以后首相官邸及首相本人决策能力的强化为安倍贯彻自我认知、对“印太战略”的构建与调整奠定了客观基础。日本国内政治为观察“后安倍时代”日本“印太战略”及对外政策走向提供了较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也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并于2019年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这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宏观指导,但面对该领域的实际发展问题,还需要社会各层面达成共识、共同努力.该文从赋权理论视角,结合职业教育中的三大基本要素:学生、教师以及学校,从他们各自接触到、涉及到的不同方面来探讨如何促进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0.
职业本科教育试点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阶段,也是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该文介绍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推进分类管理、贯通职业教育体系、落实校企合作的职业本科发展机制。在职业本科学校特色建设方面,提出准确定位、坚守职业特色,延续优势、发扬传统特色,坚持创新、打造师资特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井上毅的职业教育思想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李文英井上毅(1844~1895年),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教育家,他与森有礼一起被尊为“日本教育近代化的父母”①。他作为主要起草者,参与了《大日本帝国宪法》和《教育敕语》的制定,规定了日本教育发展的总...  相似文献   

12.
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是服务地方经济和全民学习的重要教育类型,二者实现融合,不仅符合辩证唯物主义,也顺应了国家发展需要.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校园文化为视域研究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路径,既能够促进开放教育和职业教育自身的内涵式发展,也有利于提高社会大众文化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13.
日本表演者权制度起步早,表演者权内容随经济发展而变更。表演者权源于著作权法体系,表演者权专项立法不断加强,内容大体分成版权法与文化产业法两大体系。表演者人格权的独立保护历程漫长,直至2002年法律专项创设,具体为表明身份权和保护表演完整权。表演者经济权内涵是随日本经济及国家战略发展而嬗变,其中的复制权、公开传播权、二次使用权、租赁权颇具特色。探析日本表演者权内容的演变对我国表演者权立法极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礼记》看礼建构的理性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产生于天地崇拜、祖先崇拜。这种崇拜的思想基础是“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它反映了人们认识观的客观性,是礼教文化观念的最初形态。礼在建构中具有了理性基础,也就使其具有了强大的生命,虽经历史磨砺而无法消亡,并将长久地因承下去,发展、嬗变  相似文献   

15.
文化教育侵略是日本侵华第二战场,在其侵华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日华学会从1918年成立至1945年解散,经营留日教育管理事务20余年,客观上为中国人留学日本教育事业做出一定成绩.然该会被纳入日本"对支文化事业"体系之后,逐渐嬗变为日本与欧美抢夺中国留学教育话语权、怀柔中国留学生的重要工具.抗战全面爆发以后,日本当局利用经费补给不断强化对其监管,日华学会文化渗透与怀柔色彩更加明显,妄图培养"大东亚新秩序和大东亚共荣圈的协力者".  相似文献   

16.
随着职业教育发展重心的转移,鉴定性学校评价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学校发展的要求。实施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引导学校发挥自身的主体意识,通过内部机制转换和对内涵发展的重视,增强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教育督导评价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以来,时间观念的嬗变已经成为儿童魔幻作品中一种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段。儿童魔幻作品时间观念的嬗变主要指传统时间观念的嬗变,即时间不再呈现出线性的变化,时间可以延长、停止或倒流。另外,现实世界与魔幻世界不同,时间体系也可以共存和转化。在主题表达上,儿童魔幻作品时间观念的嬗变产生了斗转星移、时过境迁的史诗性效果,表达了成长的变化,体现了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不同的人生意义。20世纪以来的文论在探讨时间嬗变的概念时,多指心理时间的变化和文本时间的跨越性,儿童魔幻作品时间观念的嬗变很少被谈及,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从创作角度来看,作者围绕着时间观念的嬗变能够创造出各种情节曲折,充满悬念的故事,并发掘儿童魔幻作品时间观念嬗变的新思想和新内涵,增加儿童魔幻作品对儿童读者和成人读者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韩国现代文学先驱李光洙在东京留学时所写的杂谈《东京杂信》为中心,讨论其由日常生活观察所形成的日本东京印象,考察了他对于新文明的想象。李光洙从十余种角度观察日本,分别为中小学校、留学生、技工学校、体育教育、繁忙生活、清洁、经济的意义、勤劳且俭朴、家庭预算、福泽谕吉、求知与读书等,凝结为两部分即为教育与城市生活。其中,李光洙感触最深的乃是日本的教育,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各类职业教育,无论是主体学校、还是个体受教育者,都呈现出蓬勃繁荣,朝气进取的状态。在城市生活方面,李光洙感受到新时代日本人的快节奏、高效率、勤勉务实等的风貌,这既体现在家庭方面,也体现在个人身上,即方方面面的东京生活都呈现出积极的气象。从李光洙的东京观察,可以体会到他对朝鲜民族落后于人的愤恨之情,对本民族向上、向前,紧随时代的殷殷期待,也可以体会他对朝鲜民族悲惨命运的隐隐感叹。理解李光洙对日本新文明的想象,可以理解他由于被殖民所造成的民族痛苦情结,亦有助于理解该文对于朝鲜民族的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现代人才发展需求为切入点,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当代教育评价理论以及消费者导向理论的基础上,融合了职业教育的实际特点,探究了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目的、内容、主体、方式、标准构建方式,为职业教育创新创业评价体系的优化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在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中职学校将改革的重点放在专业技能课程改革方面,但是对体育、人文等基础类课程的改革却有所忽视,一定程度上导致此类学科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基于此,本文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强化学生社会能力三方面阐述中职学校开设游泳课程的价值,并重点分析中职学校游泳课程教学的创新路径,即及时更新游泳课程教学理念、改革创新游泳课程教学模式、优化游泳课程教学配件设施,旨在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中职体育一线教育者提供一定的借鉴,不断提高中职学校游泳课程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