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大体上可归纳为两种研究范式:思辨范式和分析范式.后者特指上世纪70年代兴起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思潮,相应地,前者泛指一切非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们通过引进分析的精神和分析的工具,全面审视马克思主义理论.他们试图还原马克思主义的宏观理论背后的微观机制,以重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尽管这种研究方式与传统方法存在巨大差异,但它是在传统马克思主义的话语背景和理论传承中展开的.科学化研究和批判性借鉴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可为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中国题材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和"东方主义"等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东西方的不平等和对峙状态凸显,东方要在正确客观认识自身的前提下,识别抵制西方东方主义的文化侵袭与后殖民态势,积极为建设多元文化的共存共荣而努力。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恰好是应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制胜法宝,重新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也就有了深远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跨文化视野中希尔作品的研究》一书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论维度和阅读范式。  相似文献   

3.
石菊 《学术研究》2007,1(9):67-72
《易经》与辩证法本来是从两种文化土壤上长出的互不相干的思想观念,它们有着各自独特的诞生语境与意义蕴涵。但是,近代以来西方的强势话语改变了中国民族传统的基本观念,"据西释中"成了近代知识分子诠释中国思想的基本范式,于是西方的一些思想成了解读中国文化的元话语。《易经》的辩证法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完成的。这种辩证法化是那样的深入,以致造成了现在《易经》与辩证法的血肉相连、无法区分;辩证法成了《易经》的代名词,一直主导性地规定着、影响着易学的研究。将《易经》与朴素的辩证法剥离开来,目的是恢复它们各自的本来面目,对它们做出客观的研究,以便我们正确地使用好辩证法以及正确地理解易学思想,从而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4.
现代性道德哲学话语中的"道德"意蕴并非让人不去"得",而是教导人如何"得",但是,现代性道德存在着主体有限性带来的困境。与西方文化"预定的和谐"思维方式不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由多种价值理念构成的生态文化,这种生态文化对于解决现代性道德困境具有资源性意义。  相似文献   

5.
TRIZ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TRIZ为主的各种发明创新方法在全世界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由于东西方传统文化和思维模式的差异,TRIZ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应用还存在许多问题。TRIZ中国本土化发展应用模式应当重视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和中国传统文化对TRIZ创新方法应用的影响;TRIZ的研究和发展需要和其它学科创新方法集成;企业、社会和组织是TRIZ学习应用推广的主体,政府主要承担引导、激励、监督、协调、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西方文化两大传统的差异应当从存在论层面给予阐释。西方文化传统的一神论、超验传统、自我意识、知识论、逻各斯中心主义以及普遍主义,本质性地根源于其存在论及其解释系统。中国文化传统的存在论是不同于西方的样式,或可称之为整体性的、生成性的和人伦化的存在论结构,是融道、天、地、人等多样性的元素于一体而成就的自然主义。存在论的差异也展开了中西方文化两种不同的超越方式:对象性的超越和非对象性的超越。开展中西文化的交流应该正视两大文化传统的存在论差异,一方面要重视中国存在论传统,开掘其当代意义,另一方面要克服对存在论的本质主义化,并发掘堪与西方存在论传统相提并论的西方生成论传统,从中寻求两大文化传统的交汇。  相似文献   

7.
对辩证法三种研究范式的批判性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来  陈君华 《学术研究》2002,38(7):36-42
辩证法的理论基础是事关辩证法理论合法性 ,对于辩证法具有根本意义的前提性问题。但国内哲学界对此问题的理解恰恰存在着严重的不足。本文即是要对这些严重的不足进行深入的反思 ,从而为辩证法奠定坚实的理论根基清除地基。本文分别对“自然主义范式”、“认识论范式”和“实践论范式”三种辩证法的基本理论范式进行了批判性的分析 ,探究了其各自的成败利弊以及由此所导致的辩证法的“无根”状态 ,并在此基础上 ,指出立足于现代哲学的视野 ,探求辩证法的真实根基 ,已成为辩证法研究中的一个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辩证法是中西两种不同文化和思维方式碰撞的产物,其中包含着十分丰厚的中国传统辩证法元素。这主要体现在毛泽东不仅主张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与次要矛盾方面的区分,而且更强调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与次要矛盾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的互相转化,以及关于矛盾的精髓问题这些西方传统辩证法所不能容纳的内容。这使得毛泽东的辩证法独树一帜,构成了中西思维方式内含张力的融合的一种典范。对此典范的深入理解,当能对当代中国哲学的复兴与发展有莫大的助益。  相似文献   

9.
为了重建我们的思维模式,促进中国文化与观念形态的现代化,去年,青岛大学与山东社会科学院儒学研究所在青岛联合举办了一次中西文化讲习研讨会。讨论的主要内容可归结为三个方面。 (一)关于文化如何定义文化?有的学者认为,文化是人类本质的展现和成因,它具有维持社会结构和满足人的需要的功能,与人的心理素质有密切联系。有的学者认为,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和世界的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文化发展的动力是人和世界的矛盾。有的学者提出,民族性和时代性是文化的两个最明显的属性。从民族性的角度来看,有的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与统一;西方文化则比较重视它们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有的认  相似文献   

10.
国家安全的文化与文化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结束后,文化对国家政治稳定的影响更加凸显。在国家安全建构中,中西方的学者从不同视角研究了文化因素的影响与作用,并在研究中显现出了不同范式。中国的研究只有借鉴西方国家安全的文化研究范式,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扩展研究范围,才能向着多层面、全方位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中国的西方音乐研究现状进行反思,从西方音乐研究中国学者的学术角色再定位、方法论选择的开放性以及对音乐生活的现时性关注等三方面展开探讨,阐明从充满"科学"精神的实证主义传统到强调人文关怀的当代学术走向,中国的西方音乐研究群体正在不断开阔自身的视野,突破传统思维的疆域,在围攻之中寻求着历史发展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12.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例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交往的顺利进行.为避免文化冲突,找出东西文化中的差异性很有必要;但探索东西文化中共同的东西也非常必要,对解决文化冲突有益,能促进交往的顺利进行.本文以梭罗与老子的比较研究找出两者的相似性,通过发现东西方人思维方式及文化的相似性来解决两种文化的冲突,并探索东西方人相通的思想带给世人的警示.  相似文献   

13.
《中外名战与名帅———兼论东西方兵学文化意识》一书已成为风靡全国的畅销读物。该书的作者是国内知名的军事辩证法与中国传统兵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文儒。作者以十余年的功夫爬抓资料,考证史实,提炼观点,从古代西方的希腊罗马和中国的先秦时期开...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性与全球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现代性与全球化王宁经过历时三十多年的关于后现代主义问题的辩论,东西方学者大概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共识,即后现代主义虽然产生于西方后工业社会,但它并不是西方社会的专利品,越来越多的事实以及东西方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证明,后现代主义有可能在某些局部率先进入东...  相似文献   

15.
文学是人学,艺术的每一个毛孔都透射着人性的光辉。 对人的自我生命之价值和意义的探究,是西方文化的传统,也是西方文化演变的内在动因。这种文化传统决定了西方文学也自始至终回荡着人对自我灵魂的拷问之声,贯穿着深沉而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人文精神,西方文学也因此显示出人性意蕴和文化内涵的深度。我们研究与借鉴西方文学,要重视其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更要重视这种深刻、深沉的人性意蕴和文化内涵,否则就流于表面化和肤浅化了。  相似文献   

16.
郭长保 《船山学刊》2011,(3):157-160
在学术界,一般认为现代新文学的兴起主要接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而对传统文化在新文化中的延续相对忽略。本文认为,五四新文化既吸收了西方的"科学"与"民主",同时也继承了传统的根基。晚明新思潮是潜在血脉,是一股一直涌动的暗流。从中晚明以来的王阳明、李贽,直至晚清的梁启超、鲁迅等人构成了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颇为壮阔的史无前例而极为清晰的文化思想图谱,为晚明乃至五四中国新文化与新文学秩序的建立,描绘出了无限广阔的前景与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矛盾和谐辩证法与列宁的矛盾斗争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两个历史形态,是马克思、列宁分别于19世纪和20世纪依据自己对黑格尔矛盾辩证法的不同解读构建的辩证法体系。马克思与列宁的辩证法虽然都属于矛盾辩证法,但由于马克思与列宁所处的时代及所属的文化传统不同,两种辩证法在理论视阈、矛盾结构、价值取向与发展观、解决矛盾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马克思的辩证法展示了辩证运动的正、反、合的逻辑进路,在19世纪发挥了动员世界无产阶级批判资本主义旧世界、建设共产主义新世界的伟大历史作用,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源头。列宁认为辩证法是活生生的、多方面的认识,表明其并没有封闭辩证法面向未来生活的大门;但由于开放性潜质与矛盾斗争的理论硬核互相冲突,使得列宁的辩证法缺失辩证法的和合元素,因而放大了对立面的斗争在矛盾运动中的作用,成为一种在理论上有偏颇但却极富实践精神的行动的辩证法,在20世纪为俄国及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克敌制胜的方法论武器,堪称革命的代数学。  相似文献   

18.
当代西方出现的文化批评是一种开放的,适应当代多元范式的时代要求的批评方式。它在当代西方独特语境下产生并为着解决当代西方社会问题而获得发展。文化批评与文化研究一样,其关键是反映了西方现代以来思维模式的转变,并形成了以反逻格斯中心主义和二元对立传统思想模式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19.
西方哲学的辩证法是基于理性,运用语言与逻辑方式所表达的概念性辩证法。中国古代哲学的辩证法的基础是“生活”或人的“生命”。西方的辩证法是在概念对立基础上所形成的,将两个世界分离又联结的辩证法。中国的辩证法侧重于“现世”,是一种“当下”的思考方式,而且强调“体认”的功能。西方的辩证法是基于主体精神之上,追求某种“超验”性理念的辩证法。中国的辩证法提供的是“生活智慧”,这不是由概念作的规定,而是以人的本质为旨归的。  相似文献   

20.
中西方农业起源研究思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中西方学者在农业起源研究的成果,可以看出西方学者在研究中更多地使用了演绎法,关注的焦点是农业起源的机制,而中国学者更多地使用了归纳法,对农业起源地更为关心。这种差异可能更多地源于两种不同的学术传统,大量引进西方学者的研究方法,对促进农业起源研究会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