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理财新攻略     
雷顿 《经理人》2003,(5):26-29
高端理财市场还不能说“刚刚起步”,但的确已经开始“原地踏步”了。产品VS市场,国内金融机构争相用概念填补空白。来自麦肯锡的报告,美国富人,中国富人有哪些理财需求?心战,实战,巷战。理财新攻略究竟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2.
玲珑小国     
囚徒说:“我们国家这么小,人人都认识,我逃到哪儿去?”“那么,为什么不逃到外国去呢?”囚徒说:“你这个人,世界上哪个国家比我们好?”  相似文献   

3.
尤威严 《经理人》2009,(11):10-10
中国古代文化里的哲学思想在最近几年中,被很多企业界人土认可。过去我们按照美国管理模式,讲究的更接近于法家,但是最后发现“美国管理”下没有修身、无为的环节,是否现在要将它们补入进来?如何补入?  相似文献   

4.
向松祚 《领导文萃》2011,(10):125-127
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之际,“中国经济总量究竟有多大?中国经济总量是否已经超越美国?”再次成为全球媒体报道和辩论的焦点。其中出现了一种最令人难以置信的论调:“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越美国。”  相似文献   

5.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成果。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总负责人韦伯博士曾经说过:“我们没有使用一项别人没有的技术,我们的技术就是科学的组织管理”。科学家吴健民也说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最大区别就是管理”。朱镕基同志曾经说:“今天,到了要大力提倡中国的管理和发展中国的管理科学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6.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近日在美国旧金山出席他的英文著作《美国金融危机:分析和启示》发行活动时表示,唯有投资教育才能保证中国的未来。成思危表示,现在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有两种理论,一是“中国崩溃论”,认为中国早晚都要崩溃。二是“捧中国论”,夸大中国的发展成果。“二者部不客观全面。中国实际上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还有很长路要走。”成思危说。  相似文献   

7.
前些日子,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搞得如火如荼。本电视节目形态设计研发者关正文说:“为孩子们举办汉字听写竞赛活动的想法产生于在美国有英语的全国拼字比赛,从1925年延续至今,一代代孩子参加,成为全民关注的带有民族性质、国家精神的活动。我们的汉字那么美,传承又那么重要,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活动。”前几天,读到窦桂梅老师的一本书,里面提到“尊重写字”一说,提到“字,乃人的第二容颜。汉字是尊严,书法是国粹。而今,键盘代替了钢笔。若说笔顺不必强求,造型、运笔不苛求,是否辜负了祖宗造字的苦心?”  相似文献   

8.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可怎么爱?怎样表达?怎样让学生感受和信任这份爱?怎样把握“爱”的尺度?说简单却更似高深莫测。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学习和摸索……孔子说“仁者爱人”,身为教师的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仁者”,真正的更好地爱学生?本文就以上问题对“爱”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9.
管理故事6则     
名氏 《领导文萃》2007,(6):157-161
一天,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干什么呀?”  相似文献   

10.
施云桂 《决策探索》2011,(21):88-88
有朋友问我访美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如实相告:学会了排队。 当我们乘坐的空客A380飞机降落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已经是下午5点多钟。几百号人像潮水般涌向入境大厅,入境大厅有十多个验证安检通道,分“本国公民”和“外国公民”两个区域。鱼贯而入的人流到了这里之后,很快各就各位。我向大厅里瞄了一眼,“本国公民”那边几列单排队整整齐齐,而我们“外国公民”这边虽然也排了队,但队形歪歪扭扭的不说,还有好几处并排站着两三个人,而且有几个人大声说着话。那个担任现场服务的美国人在我们面前叽哩畦啦地讲着什么,导游赶紧跑过来翻译说,她让我们学美国人的样子站单排队,不要扎堆,说话的声音要小些,行李也不要随便乱放。  相似文献   

11.
木棉 《决策》2012,(9):61
沟通的重要性 一天,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  相似文献   

12.
吴沣 《领导文萃》2008,(18):41-44
问题恐怕在于文化差异,西方人是动机效果二元论者,而中国人是动机效果统一论者。我们是否也应该多多了解美国文化,不要把无谓的小事和本来可以平和解决的问题,随意拉升到“维护民族尊严”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大善高调、一往无前,构成了“中国首善”陈光标的角色符号。但随之而来的还有质疑、指责甚至谩骂。《说不尽的陈光标》向我们展示了备受争议的陈光标及其慈善行为,也引发了我们对中国企业家慈善行为的思考。陈光标高调行善到底值不值得支持?慈善与诚信精神在我国当代企业家精神中孰轻孰重?到底怎样的慈善行为会更好的推动中国社会的道德文明进步呢?本文将沿循陈光标这条主线,思考与慈善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温燕 《领导文萃》2009,(5):59-63
最近,美国各大智库接连推出数个中国报告,预测中美关系及中国未来,并为下一届总统建言献策。这令国人越来越关注美国智库这个隐藏于政府背后的“思想酝酿者”和“点子高手”。美国智库到底是怎样的生存状态?对美国外交发挥怎样的作用?中国智库的发展能否从中借鉴到什么?  相似文献   

15.
吴稼祥 《领导文萃》2009,(11):30-31
最新统计的美国智库为1777家,据说中国智库超过了美国。中国从中央到地方带“研究”字样的机构,2008年已经突破2000个。但中国的这些个机构能够被称作智库么?  相似文献   

16.
《决策探索》2011,(23):84-84
继“美国虎妈”之后,“中国狼爸”成为全球教育界最炙手可热的偶像级人物。 说起来“美国虎妈”也是炎黄子孙,这位美籍华人妈妈用中国传统的严管方式教育两个女儿并大获“成功”,其长女已被哈佛大学录取。华尔街日报为此刊发文章《为什么中国母亲更胜一筹》,旋即在美国掀起中西方教育方式的大讨论,据说搞得很多美国父母陇心十中忡。  相似文献   

17.
权利的逻辑     
熊培云 《领导文萃》2011,(13):22-23
如今很多中国人都在讨论民主,认同“民主是个好东西”,托克维尔却说“我并不热爱民主”,岂非咄咄怪事?是的,如果只是突兀地看到这样一句话,读者一定会误以为托克维尔何等轻视民主。事实并非如此,在《论美国的民主》里,托克维尔充分肯定了民主的价值。透过这段话,准确地说,托克维尔不仅看到了民主的价值,更看到了民主与自由可能产生的冲突,看到了自由的价值当优先于民主。  相似文献   

18.
杨树诚 《领导文萃》2011,(22):100-102
只要是中国人,都对馒头比较了解,我现在要问的是:馒头是怎么做成的? “当然是用面做成的。”很多人都会这么说。其实不然,我们忽略了水在做馒头时的作用。 有句话叫做“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这是做馒头的基本方法。我们认真思考一下,其实做馒头与做企业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可以称之为“馒头之道”。  相似文献   

19.
黎冲森 《经理人》2007,(5):48-50
“如果外界对我们风言风语或对我们发表负面评论,也没有多大吃惊的;因为史密斯的技术优势可能给竞争品牌带来了很大压力。”美国艾欧史密斯公司OEO保罗.琼斯(Paul W.Jones)接受采访时自信地说,“不过,史密斯公司在全球化过程中确实有很多经验教训,到中国来时也走过弯路。”  相似文献   

20.
一则故事说,日本曾洞宗的开创者道元和尚到中国参禅时,看见禅院伙房一位背曲如弓、眉自如鹤的老师父,正头顶正午烈日,在一心一意晒菜干。道元不禁奇怪地问道:“为什么不叫仆僧来晒呢?”老僧答:“他人不是我,这是我的任务。”道元又说:“现在这太阳多毒,你不觉得太劳累了吗?”老僧答:“现在不正是晒菜干的最好时辰吗?”老僧的话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