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儒商"是指关怀政治、参与社会、注重文化、具有儒家文化修养的"公共知识分子",而儒商与东亚文明研究关注的是儒商与浙商、晋商、徽商、潮商等不同地域特色企业家的关系,"市场化冲突"中的诚信问题,儒商与家族企业,儒商在锻造成长过程中如何区分工具性价值和内在性价值等课题,以此发掘儒家精神是如何通过儒商走向经世致用,从而形成经由注重学习以实现创新的东亚文明的企业精神,并理解具有东亚特色的价值体系及其现代转化.  相似文献   

2.
近代潮商在其商业经营活动中把儒家文化观渗透其中,形成了地域商帮经营理念,这种理念是在汲取区域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近代潮商成功的保证。回顾近代经营理念的形成过程,分析形成这种文化特征的原因,并论述其经营理念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儒商在长期的商业经营活动中把儒家伦理道德渗透其中 ,形成了儒商经营理念。其内涵可概括为“仁心”、“思义”、“守礼”、“亲智”和“诚信”五个层次 ,并由此构成系统层次性。儒商经营理念的价值功能就在于它是企业经营发展的灵魂 ,是企业经营立足的根本 ,是经营者成功的保证 ,是企业经营腾飞的关键 ,是企业兴旺发达的根据  相似文献   

4.
补白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刊讯:2008年12月2日至3日,由浙江大学儒商与东亚文明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三届儒商论坛”在杭州召开。来自海内外的三十余位学者和企业家围绕“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与商业伦理”这一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并从不同的视角和切入点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义利观、儒商  相似文献   

5.
论儒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文化培养和造就了我国一代代的儒商 ,历代儒商巨子的共同特点是具有高文化品位、智勇合一的性格、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商业运用中 ,他们自觉以“义”驭利 ,道德和经济合一 ,而使事业获得成功 ;经营则以诚信为本 ,树立良好的商业形象 ,而使利润稳步上升 ;他们重视人的修养、人的素质和人伦关系 ,以“仁”为终极目标 ,采取各种形式回报社会而使其人生价值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浅析扬州儒商文化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扬州经历了汉代、隋唐、清前期三度经济繁荣,经济的繁荣促进文化的繁荣。扬州自古存在浓郁的人文氛围,国际国内的人文交流和文化交流兴盛,至明清时期以盐业为主的商业经济支撑扬州的学术文化,学术文化又哺育了扬州的商业经济,拥有雄厚资本的商人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经商过程中注意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诚信经营,营造儒雅本分的社会形象,同时关心社会公益事业,形成儒商群体,造就扬州丰富的儒商文化旅游资源。儒商文化旅游资源具体有商业文化、住宅园林、学派书院、扬州八怪、年节礼仪、典故传奇等。如今扬州对儒商文化旅游的开发还远远没有完备,既需要对扬州已开展的盐商文化旅游进行儒商文化旅游的高规格提升,又需要在旅游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播儒商文化。开发扬州儒商文化旅游的初步设想有:组合扬州儒商文化主题旅游的线路,举办全国性儒商主题大会或国际儒商文化节,开展儒商住宅休闲游,建设展示"儒商文化"古今成就的专门场馆等。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对日本和韩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文化圈”。韩国和日本在现代化进程中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儒家文化,韩日现代企业的权威管理模式,恰恰是通过对中国儒家文化的扬弃以及与西方文化的对接,从而形成了韩日现代管理思想。通过对韩日现代管理思想的解读,本文旨在说明在韩国和日本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在其崛起的进程中已经并将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提出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保护东亚地区的“原生态文化”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江南儒商活跃于历史舞台,他们虽为贾人,而言论风旨雅有士人标格。贾名而儒行,贾事而儒行,是江南儒商的最高追求和终极归宿。江南儒商们身上积淀着深深的儒家文化精神和江南诗性精神,其文化艺术活动也浸染了浓郁的江南诗性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9.
明治时期日本企业家的价值观、经营理念与日本式经营周见在日本近代工业化过程中,武士出身的企业家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武士出身企业家的形成过程与特殊的历史条件;分析了传统的价值观与经营理念之间的必然联系及其对日本企业行动和经营方式所产生的影响,目的在...  相似文献   

10.
儒商是指具有传统人文美德及良好专业素质与经营智慧的商人。造就大批现代儒商是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的战略选择。造就现代儒商必须从铸造儒商之魂、涵养儒商之德、勤积儒商之智、广拓儒商之能等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了华商文化的基本商业精神和价值观的基础上,论述了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华商文化在现代管理中的独特价值.论证了华商文化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是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企业获得成功和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华商文化的"无为而治"思想是现代管理的最高境界;大一统的整体观念在现代管理中具有宝贵的社会价值;其"人和"思想是现代"双向对称"管理模式的真实体现,是未来企业激烈竞争的"调和剂".华商文化思想必将对现代的企业管理乃至整个社会和国家的管理带来巨大的影响和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12.
“中国哲学史”写作与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困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与西方哲学不同,"中国哲学"并不是指称一个历史文化中已然存在的、显性的思想学术脉络,胡适、冯友兰等人的"哲学史"写作乃是参照西方的体例建立中国现代学术谱系的过程,尽管这一学术谱系总是以某种"古已有之"的面目出现。至少有两个问题构成今天"重写哲学史"必须突破的瓶颈:一是所谓"中西之间"的问题。科学与启蒙理性实为主导胡适、冯友兰"哲学史"写作的基本预设,而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哲学的自我反省、发展及其成果,基本上没有能够系统地反映到"中国哲学史"写作中来,晚年写作《中国哲学史新编》的冯友兰对此是完全隔膜的。二是如何处理"中国哲学"与"经学"的关系。胡、冯等人的"哲学史"写作,都是以否弃经学脉络及其意义系统为前提的,而与"经学"相隔绝的"中国哲学",本质上只能是外在于中国文化的。  相似文献   

13.
儒与贾本是两个有着明显区别的职业群体,儒以掌教化为职,贾以获利赚钱为能,即所谓"贾为厚利,儒为名高"。这势必造成两者之间价值趋向方面的差异。中国历史上官商合流长期存在,其中渗透着儒家传统文化与商品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与统一。明清作为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高峰时期,分析政府官员与商人的广泛交往、国家政权与商业经济相互依赖以及相互作用的特点,可以探讨儒家传统文化在政府干预与经济发展关系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京商文化作为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经类院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理想载体.京商在经营中表现出的伦理道德、管理智慧和精湛技艺都体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有助于高职大学生传承历史文化,培养职业意识,提升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先进企业文化的客观要求,是新时期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指导思想.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必须做好"一个引导"和"三个结合"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涵加以规范和引导,与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与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开放和创新相结合,与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文化实践活动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浅议明清时期晋商管理思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明清时期的晋商,这一华商杰出的商帮,驰骋华夏五百多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在他们的经营活动中,将其管理智慧、管理艺术推向极致,积淀了卓越而丰富的管理思想。对明清时期晋商的经营与管理活动进行研究,从中凝炼优秀的管理思想,在今天的企业管理中弘扬光大,使今日之晋商能象明清时期那样,走向世界,再铸辉煌。  相似文献   

17.
清季华商附股外资企业之得失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商附股外资企业是清季华商投资的一种普遍现象.它使华商积累了资金、技术、企业管理经验,造就出一批颇有作为的企业家,使部分外资企业转化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直接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社会的进步.华商附股的资金,往往被外商用来打击华商企业.个别洋东无视华籍股东的权利.这与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以及清政府缺乏一套必要的外商投资管理法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云南壮汉民族文化的交流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明清时期进入壮族地区的汉族移民包括官员、农民、手工业者和工商业者。流官是汉文化的倡导者、引导者。一般汉族移民融入到壮族民间,构成了壮汉民族文化交流的主体。改土归流后,壮族土官不时到京朝贡,形成了壮汉民族文化交流的特殊方式。通过这些途径与方式,壮族接受了一些汉民族的思想观念与生活习俗,迁徙到壮族地区的汉族移民也受到壮族文化的熏染,逐渐融入壮族社会之中。  相似文献   

19.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坚持并进一步发展了"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政策,党的十六大报告继续保持了对台政策的连续性。对台政策体现了和平统一战略前瞻性、一个中国原则坚定性、两种制度包容性和具体方法现实灵活性的有机统一的系统特征。和平统一战略前瞻性具有历史基础、现实保障和未来的战略,是为了实现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关于一个中国原则坚定性的系统思路,是对台政策的底线,它体现在与"台独"的种种斗争中;两种制度包容性内涵是通过现实灵活的具体政策体现出来的,两者的目的是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