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扬帆 《领导文萃》2006,(6):129-132
其一男与女慈禧引起人们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因为她是个女人,一个末代皇朝神秘的女人。在一个以男权传统的社会,慈禧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内忧外患,还要面对“女人乱政必亡国”的逻辑结论。晚清中国的失败,是历史积累的结果,并非是政策性的、对策性的结果。多年来,论者习惯从结果论英雄,并假设一种可能存在的“合  相似文献   

2.
正慈禧当政时,正值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四方云扰幅裂,慈禧作为最终的决策者,固然要为中国一步步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悲惨命运负主要责任,但只要客观地对待史料,不难发现,其实在每一次事件初起时,慈禧的判断与决定大体上都是切合实际的,至少不那么糟糕,最后却总经不住耳边大言炎炎,小言詹詹,令她陷入惑乱,改变了初衷。总体说,在对内的问题上,慈禧较能坚持自己的定见,让事情朝好的方面发展,如洋务运动、  相似文献   

3.
综观古今中外,一个朝代、一个国家、一个党派,很少有因外力的征服而垮台或灭亡的,往往是自身存在的问题即内因起决定作用.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垮台,最主要的原因在苏共自身,如官员腐败、执政能力衰退等.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  相似文献   

4.
刘刚 《领导文萃》2014,(13):89-93
正湘人皆有虎气。独坐江山如虎踞,枪杆子里养精神,此为曾氏;时来我不先开口,运去哪个敢作声?更似左公。李鸿章居江淮似狐狸,手握江南,坐于渤海湾,与慈禧同治,共朝廷"合肥"。人们说李鸿章误国,多责以甲午战事,其实甲午战败,是李与慈禧同治所致,是慈禧先误了李,李才误国的,李固难辞其咎,但根本还在慈禧。可推倒左宗棠,则是李与慈禧合力,而主动权握在李手里,掂量轻重,拿捏分寸,予夺生死,皆出于李的手筋。  相似文献   

5.
雪珥 《领导文萃》2011,(5):70-73
1861年,恭亲王和慈禧联手消灭了以肃顺为代表的八大臣,开始了“叔嫂共和”的同治。当时恭亲王28岁,慈禧26岁,慈安24岁,3个20多岁的年轻人接手了一个破烂的中国。英法联军刚刚在焚毁了圆明园之后撤走。要给中国皇帝一个教训:还有太平天国,南方大半个中国已经沦入了太平天国之手。元代时有“胡人无百年运”的说法,但清朝超过了百年。可是3个20多岁的年轻人接手偌大一个帝国,他们没有其他选择,唯有改革。  相似文献   

6.
李鸿章之死     
刘澍 《领导文萃》2013,(3):84-87
李鸿章知道中国局势有大变,他问英国人卜力:"我听洋人说如果北京公使都被杀了,那么列强就有权进行干预,并宣布要立一个皇帝,如果是这样,你们会选谁?也许是个汉人?"卜力感到李鸿章暗示自己想当皇帝,便说:"西方大概会征求中国最强有力的人的意见,看他认为谁最好。"李鸿章眯起眼睛,过一会儿才说:"慈禧是中国最强有力的人。"此间,孙中山派两个革命党人来见李鸿章,想让他举起推翻  相似文献   

7.
《领导文萃》2000,(1):112-118
一九七六年十月,“四人帮”垮台后,美国国务院召开了一次研究中国情势的秘密会议,在会上有人提出:邓小平能否复出,是关键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8.
《领导决策信息》2012,(13):16-17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年会"于3月17-18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本届的主题为"中国和世界:宏观经济和结构调整"。信息盒李克强要坚持稳中求进,立足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9.
两面派行为,贯穿了袁世凯的一生。他靠耍两面派取得信任爬上高位,也因耍两面派而垮台。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要利用天津阅兵的机会发动政变,废掉光绪,搞掉维新派。维新派为挽救危局,派谭嗣同去见袁世凯,想争取他对维新派的支持,扭转乾坤。谭问袁:“您认为皇上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袁答:“皇上是自古以来少有的英明君主。”谭又问:“这次天津阅兵的阴谋,您可知道?”袁答:“是的,早就听说了。”谈到这种程度,谭便直截了当地说:“现在能救皇帝的,就只有您了。您要愿意救皇帝就请您设法去救他。如果您不愿意,就请您到颐和园去告发我,把我杀掉,您就…  相似文献   

10.
经常阅读《秘书之友》,今天发现一点问题,不知对错。2009年第8期《秘书的诀要》一文,其中一段写道纪晓岚给慈禧题扇,因少写一字而使慈禧大怒险些被砍头.后又因机智化解而得到嘉奖。笔者不明白纪晓岚是如何给慈禧题痢,又如何得到慈禧的嘉奖?是杜撰还是慈禧见鬼?  相似文献   

11.
正大清时,郭嵩焘出使英国,把见闻写成日记,以《使西纪程》为名刊印出来,引起哗然。翰林院有个编修上纲上线,弹劾郭嵩焘"有贰心于英国,欲中国臣事之"。慈禧下令缴书毁版,查办问罪,看看郭嵩焘背后有何人指使。当时李鸿章奉命缴书查办,对书反复看过四遍,没看出有任何"反叛"的言论,更说不上背后有人指使,顶多也就是写一些西方的情况。为此问罪杀头,终是过了。于是,他给慈禧汇报查案情况时说:"筠仙(郭嵩焘字筠仙)虽有呆气,而洋务确有见地。朝野如此作为,中土必无振兴之期,可  相似文献   

12.
孙力舟 《领导文萃》2014,(11):80-84
正甲午战争开战8个月来,日军已成强弩之末,清军则越战越强。实际上,中国当时已经胜机初现,军界首脑都看出了日本的疲态,认为持久战是日本的命门。最终却因慈禧媾和而痛失好局。甲午战争,中国注定要落败吗?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虽然清朝陆军在朝鲜半岛、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屡战屡败,北洋海军也已全军覆没,但清朝如果坚持下去,终能获胜。  相似文献   

13.
6月16日,以"创新与发展,战略与未来"为主题的第一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在石家庄市举行。随后,以"发展生物技术,引领生物经济"为主题的2007国际生物经济大会又于6月26日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国务委员陈至立在大会上表示,中国已将发展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列入国家有关发展规划,到2020年生物产业占GDP的比重要达到4%以上。  相似文献   

14.
胡乔木在1976     
1976年10月6日,毛泽东逝世后的第27天,"四人帮"终于被打倒了。"四人帮"一倒台,邓小平的复出似乎指日可待。但是事实并非如此。10月8日,当选中共中央主席兼军委主席的华国锋,依然坚持毛泽东生前的"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在这种局面和形势下,由邓小平授意建立起来的国务院政研室,陷入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四人帮"在台上的时候,受到"四人帮"的打压,外部受气;"四人帮"垮台了,内部出气了,但外部依然在  相似文献   

15.
王永钦 《领导科学》2001,(12):22-23
批判政治上的极左思潮,着手解决"文革"中遭受错误打击的一批老干部问题 林彪、陈伯达垮台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只剩下毛泽东、周恩来、康生三个人了.周恩来仍主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九一三"事件后,在揭批林彪一伙的反革命罪行的时候,"文革"中一直想方设法保护干部的周恩来,便有了较多机会和可能批判极左思潮,着手解决"文革"中遭受错误打击的一批老干部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1月3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木兰之乡"--虞城授牌仪式隆重举行."花木兰"已被文化部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木兰之乡"的虞域县不仅是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乡,还是酿酒鼻祖杜康造酒发祥地,现存有木兰祠、伊尹墓、仓颉墓等名胜古迹.厚重的文化气息,使虞城显得文雅神秘,那么该县现状如何?带着好奇,记者日前走近虞城探访历史文化名城在经济大潮中的发展走势.  相似文献   

17.
莫高窟内斑驳的飞天壁画存录了中国人探究神秘外太空的欲望,而梦想飞天的万扈以把"火箭"绑在屁股下的方式换得了血肉模糊的结局,则是中国先人翱翔"太空"的首次实践。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总统举行记者招待会的习惯是在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执政初期开始形成的。它本是为了维护总统的,而现在实际上已成为总统的越来越沉重的负担。一位爱挖苦的美国电视评论员说,非洲有些部落的酋长们在庆典上要饮锸牛血;阿拉伯的苏丹们要忍受一些繁琐而神秘的礼仪;美  相似文献   

19.
对核电行业外从业人员来说,中国核电一直以来比较低调和神秘。实际上,在核电行业内部,国家发改委对核电企业"走出去"一直给予厚望,提出了明确要求。随着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欧洲推广中国核电,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本文利用SWOT模型对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核电"走出去"战略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用洋人来扮演慈禧和太监的难度,恐怕比当年他们的先辈对晚清的影响和控制更难。晚清的历史在中国和世界一直是影片取之不尽的题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