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正组织内领导者的权力影响力形态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所谓显性影响力(亦可称为显性权力),主要表现为一种控制力,是代表国家意志的法律授予领导者对特定资源的支配权,存在原则规定性,是利益诉求的强制力保障,这种力量的作用时间范围为合法任期,在任期结束后会自然消失,下级的应对行为表征为服从;所谓隐性影响力(因为它形式上仍然对被领导者有一种外力作用,亦可称为隐性权力),是由领导者本身的特质决定的,表现为在法  相似文献   

2.
单位代际权力的隐性转移是相对于显性转移而言的,是一种不明显的、渐进式的权力转移。代际权力隐性转移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发展思路的悄然转换,管理机制的隐性变革,决策控制权的隐性转移,关键岗位人员的悄然调整。常见的代际权力隐性转移方式有以下几种:隐性台阶的铺垫,隐性知识的传递,隐性控制的接力。其调控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点:注意转移的保密性,保持转移的系统性,确保转移的稳定性,增强转移的实效性,加强转移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3.
<正>内隐性权力是相对于显性权力而言的,显性权力通常由上级组织正式合法授予,但组织的内隐性权力往往来自非制度性渠道,因而是一种非正式的权力。组织内隐性权力的非规则性和非合理性,使得其不断寻求冲击以领导效能为核心的显性权力的机会,以此获得在组织中的话语权和支配权,进而影响、干预组织的秩序和决策。领导效能作为显性权力的直接表现,决定着组织运行的规范性和决策的科学性。虽然内隐性权力与显性权力存在对立关系,但并非洪水猛兽,只要应用妥当、合  相似文献   

4.
<正>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了反腐力度,显性权力及其腐败得到了遏制,隐性权力及其腐败需要格外注意。一、隐性权力及其来源隐性权力是相对于显性权力的一种权力运作形态,其可能产生于显性权力的延伸和辐射、权力主体的个人魅力、正式权力角色形象的扩散、权力集中且不规范、权力非对称、官场潜规则、权力运行隐蔽且权力范围与责任不清等,同时往往还会表现在政治文化与心理层面。显性权力主体即职务权力主体,而隐性权力主体则更为  相似文献   

5.
正一个单位内部,总有各种力量在不断碰撞、交锋、融合,有的表现得很明显,有的表现得很隐蔽。在各种力量中,有一种隐性权力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地发挥作用,既是对显性权力的有益补充,又是对显性权力的潜在威胁。那么,单位内隐性权力以何种形式存在,又有哪些效应呢?一、存在形式1.存于"遗"。一是存于政治遗产。有些干部在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工作时因为人缘好、作风实、威望高、  相似文献   

6.
正在单位内,领导干部都是根据自己的职权开展工作的。职权的权力范围都有法律规章和条文的规定,是一种显性权力。但在实际工作中,仅仅依据这种显性权力即职权来开展工作,有时候却又显得不是那么顺利。特别是在涉及一些人的利益时,领导干部的一些计划和打算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既定方针得不到有效执行,既定目标无法实现。这种情况的出现,除领导干部个人的原因外,还有另一种强大的能量在起作用,那就是隐性权力。隐性权力,规章中没有,但  相似文献   

7.
正组织通过赋予岗位一定的权力来实现其责任,此谓正式权力。正式权力通过制度与规定来体现,其权力为显性权力。与正式组织的显性权力不同的是,非正式组织以及个人形成的权力没有通过固定的规则来体现,具有隐蔽性,因此称为隐性权力。隐性权力广泛存在于正式组织中,与正式权力一起起作用,并对正式权力的行使具有正负效应,因此,其产生的根源以及治理策略值得研究。一、组织内隐性权力的来源组织内隐性权力的来源是不同的。它往往来自于  相似文献   

8.
正领导者是单位内拥有最多权力资源的人,其个人风格对单位的制度、氛围、发展状况和发展方向等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单位的状况也是领导的"一张脸"。因此,领导者尤其是单位的主要领导,在工作中不能简单地由着自己的个性去作为,必须考虑到自身行为  相似文献   

9.
基于文化企业的产业特性和制度背景,系统分析文化企业高管的显性薪酬和隐性薪酬的激励效应,深入探讨薪酬规制和管理层权力对薪酬激励的调节作用,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文化企业高管的显性薪酬与企业绩效正相关,股权薪酬对绩效的影响尤为显著,隐性薪酬与企业绩效负相关;政府对显性薪酬的行政规制,降低了显性薪酬的正向激励效应;文化企业内部管理层权力的增大,强化了隐性薪酬的负向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与主要依靠权力维系的传统领导关系相比,现代领导者似乎更愿意看到支配被领导者行动的力量来自权力以外。许多管理学者认为,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是一组相互博弈的对手,若想实现成功领导,需要在双方力量之间达成某种平衡。  相似文献   

11.
权力本无色,只是因为领导者使用权力的目的、方式不同造成黑色权力、白色权力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灰色权力之说.灰色权力主要是指领导者利用职务之便或自身影响力间接地参与社会公共资源分配,使少部分人获取不正当利益的权力行为.灰色权力的泛滥破坏了正式权力的公平和正义,严重违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服务理念,与显性腐败相比,其对社会稳定和政府形象的损害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更应引起高度警觉.  相似文献   

12.
隐性领导文化是与显性领导文化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指非制度性的却又无处不在的深刻影响团队工作效能的一种意识形态。相对于显性领导文化,一个优秀团队的成长过程中,隐性领导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往往更加深远。建设隐性的领导文化要从三方面入手,一要加强领导者的自身建设,二要创造良好的环境,三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团队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3.
领导者是一个单位或部门的统帅,是做好工作、推动改革和科学发展的核心,担负着决策、组织、监督和管理等重要职责。领导者必须有威信、有权力,才能统领好一  相似文献   

14.
正只要在中国的地盘上或者是中国员工占主体的单位,无论是在事业单位、国家机关还是企业甚至外资企业中担任领导干部,如果以为一切都可以凭借既有的职权或者明确的工作条例来开展工作,那么你很有可能要受挫。若不了解隐性权力,贸然以"官大一级压死人的态度"行事,不仅自己身受其害,还有可能因为你的疏漏而拖累整体乃至全局。因此,为了更好地承担使命,实现既有的组织目标并且充分体现个人价值,对于单位隐性权力就要有更理性的看法,并且在具体实践中与之进  相似文献   

15.
影响领导效能发挥的常见领导思维模式有"家长式"绝对领导、"领头羊式"相对领导、"树状图式"主干领导、"传帮带式"互助领导。影响领导效能发挥的因素主要包括领导者的心理资本值、领导者的领导力水平、单位中的内隐性权力分布、团队建设的现代性层次。领导者提升领导效能,应保持活跃思维,确保战略规划动态调适;培养挑战心理,鼓励团队勇于承担重任;遵循匹配原则,合理控制上下级能力差。  相似文献   

16.
领导者的"信息权力"能够保障领导科学决策实现、表征领导现代决策内涵、指明领导未来决策方向。领导者在运用"信息权力"进行决策时需要克服虚假信息干扰,注意信息搜集中的选择性倾向陷阱,避免重蹈"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覆辙。同时,领导者可以通过大数据优化领导决策机制、优化"外脑"以提升领导决策能力和水平、注重"信息权力"的"软件"建设三个方面不断强化其"信息权力",更好为领导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7.
公务员、国家企事业单位的"隐性福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引起了社会的质疑.日前,有媒体刊文,揭开了中国"体制内"隐性福利的面纱.一位来自北京的专家表示,"隐性福利"已成为财政资金流失的黑洞. 暧昧的"隐性福利",可以是一块普通的香皂,也可以是北京闹市区的一套住房;可以是"留住人才的法宝",也可以是"赤裸裸的腐败".所谓"隐性福利",说白了,就是权力福利、权力自肥."隐性福利"的长期存在,最大的危害就是导致社会收入分配不公,放大"马太效应",加剧社会矛盾,损害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18.
能力素质差异、判断标准不一、决策风格迥异是引发单位权力争端的主要原因。权力争端会令单位出现权力冲突、权力失衡和专权腐败三重风险。领导者化解单位权力争端,需要积极借助现代技术手段,以大数据技术再定位程序角色,以智能算法再建构权力清单制度,以网络信息技术重塑单位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19.
所谓知识领导,是指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型领导。它要求领导者必须运用集体的智慧来提高和组织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为组织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提供新的途径,知识领导实施的主体则是高素质的领导人才。  相似文献   

20.
信息权力是领导者诸多管理权力中最为特殊的一种。领导者的信息权力具有主体直接性、来源多样性、影响隐蔽性等基本特征。领导者在运用信息权力的过程中经常会陷入以下误区:信息掌握不全面导致决策失误,个体意识太强盛导致主观臆断,权力依托太单一导致顾此失彼。提升领导者的信息权力,可以通过提升领导者科学分析信息的能力、健全多主体参与协商决策机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信息权力等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