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力度空前的反腐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数据显示,腐败并未得到有效的遏制,反映了当前仅仅依靠巡视制度不足以从根本上铲除腐败。财产是官员贪腐的根本目标,要遏制贪腐,就必须对官员财产进行有效的监控。考察国外廉政实践可以看出,政府清廉程度与财产监控程度密切相关。当前可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与挖掘各类与财产相关的信息资源,监控、评估、预测官员的财产来源、去向、构成或变化,为防腐反腐打制度"疫苗",奠定制度创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反腐这一公众参与政治的新的反腐败形式在我国得到很大的发展,相当一批腐败官员因被网络曝光而纷纷落马,对网络反腐的学术研究在我国也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 一、网络反腐研究的概况 综观国内目前的网络反腐研究,笔者概括为两点. 首先,网络反腐学术研究伴随着网络反腐的实践而展开.2008年之前,仅有零星的网络反腐研究成果,2008年之后网络反腐研究渐热,其主要原因在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在我国的逐渐普及和官方对网络反腐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2000年至2003年,归案的潜逃境内外的贪官人均携款约430万元;2007年,人均携款约540万元;2012年,人均携款约480万元。除了国有企业负责人、中资驻外机构负责人和政府官员携款外逃,金融行业内负责人或者主管人员外逃,成为贪官外逃的重灾区。细分  相似文献   

4.
《领导科学》2012,(5):1
涂永珍在《微博反腐:公众的知情权与官员隐私权之博弈》一文中指出,在微博反腐中,公民言论自由权的行使很可能会侵犯官员的名誉权、隐私权。因此,需要从民主法治的角度来化解官员个人的名誉权、隐私权与公民的知情权、监督权相冲突的问题。首先,在现代民主法治社会里,微博反腐中的言论自由权及公众的知情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民主权利,政府作为公共  相似文献   

5.
外刊外报     
正中国反腐风暴迫使官员"抛房"美国《华尔街日报》8月18日政府"限宴令"已经使中国餐饮服务业受到冲击,而如今反腐开始波及经济的另一个领域,害怕受到政府审查的官员正在抛售房产。反腐给整个房地产带来的影响难以估量,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全国性的不动产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6.
<正>十八大以来的强力反腐有望改变一些扭曲的政商关系。一方面,清除存量腐败、遏止增量腐败可以立竿见影地约束政府以及官员的滥权行为,为市场主体提供机会平等的国民待遇,使得企业家能够专注于产业发展、产品创新,而不必总是把时间、精力、金钱用于维护与政府官员的关系上。当然,前提是企业家也应该知道约束自己。另一方面,常态化的持续反腐,以及通  相似文献   

7.
<正>无论如何,这场反腐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系统性最强的活动,它已经改变了政府官员做事的方式,官员的腐败将大为减少。现在人人都知道,腐败——滥用职权谋取私利——在中国是个严重的问题。习主席就任后认识到,腐败威胁到整个政治体制的稳定,因而将反腐当作政府的首要任务。这种担心过去的政治领导人也表露过。值得问一下的是中  相似文献   

8.
目前,针对环境污染的实际治理和理论研究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环境污染治理总体呈现出低效率状态。在我国的压力型行政体制下,分析环境治理压力传导机理对于破解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低效难题显得极为重要。研究发现,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低效的原因在于官员与普通公务员在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之间的博弈以及地方政府与污染企业之间的博弈,这两大博弈催生了我国环境污染治理压力的传导阻滞。为改善这一状况,可从中央政府增加对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的压力、改革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体系和地方政府加大对环境污染企业的打击力度这三方面出发,畅通我国环境治理的压力传导路径,提升地方政府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9.
吹风     
《领导文萃》2006,(9):6-6
吴官正:进一步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宫正强调,要健全反腐败国际合作的法律基础,积极与其他国家开展司法协助和引渡条约的谈判、签署工作,堵住腐败分子携款外逃的后路。抓紧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建立健全反腐败国际合作的国内协调机制,形成合力,增强效果。(《反腐  相似文献   

10.
河之洲     
香港先后颁布了3个特别条例:《廉政公署条例》、《防止贿赂条例》和《防止选举舞弊及非法行为条例》。其中《防止贿赂条例》规定得相当细密。如,政府雇员未经政府准许,就算非因公事亦不能随意接受礼物和金钱,甚至接受下属赠送的结婚礼物也需要得到有关部门的特别许可,并有明确的数额限制,等等,如此周密细致,使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也可以把反腐的防线提前。香港除享有反腐至上权力的廉政公署外,对官员施政实施监督最广泛的就是立法会。议员们有权对政府工作提出质询以及就任何公共利益进行辩论,因此,一旦出现施政事故,该政府决策官员就要接受…  相似文献   

11.
公权力在我国社会运作中的功能日益突出,作为公权力非规范运作的腐败现象也日愈严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在反腐工作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以曝光艳照为主要方式之一的网络反腐在便捷高效的同时,也存在着方式简单粗暴、虚假信息泛滥、危害个人隐私等缺陷,这就需要政府对网络反腐进行正确的引导,是其成为一种健康的、有效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省反腐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发现,各省反腐努力成果与腐败高发领域等相关性并不大,即各省的房地产、土地出让等腐败多发领域与各省反腐效果关系不大。从新制度理论来看,来自中央坚定反腐决心和系列反腐制度改革产生的反腐强制压力,以及公共舆论和公众的反腐期望造成的外部压力才是各省反腐取得效果的重要因素。这一发现表明,当前的反腐败工作如果能够持之以恒,真正做到"四个不减",就很有可能形成制度化反腐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发展是我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我国政府从2012年开始关注大数据的发展规划,如今已有23个省级政府出台了大数据发展政策,然而对于我国大数据发展政策在省级政府之间的扩散过程以及影响因素并未得到深入研究。本研究以大数据发展政策为切入点,以政策扩散为视角,分析大数据发展是如何在我国各省级政府之间兴起的。通过对我国32个省级政府的内外部行政生态环境进行整理,基于事件史分析方法分析政策主导者、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中央政府以及邻近政府对大数据发展政策出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省(市)委书记的年龄与任期、中央政策以及邻近政府对大数据发展政策的扩散具有显著性影响,而省(市)长的年龄、任期、岗位交流经历与省(市)委书记的岗位交流经历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并未对大数据发展政策的扩散产生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4.
温家宝总理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当前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解决一些行政机关存在的严重铺张浪费问题。3月11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作为反腐的一项措施,国家将出台官员职务消费标准,规范官员的各类在职消费;包括豪华办公楼在内的楼堂馆所等本次“两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国务院正在制定审计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5.
<正>著名作家二月河表示,在新的社会治理形势下,应该建立有效的弹劾制度。设立一个新型反腐举措的前提,必然是该项举措在具体生活中不存在。但我国的人大制度就规定,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有权对政府、法院、检察院进行询问和质询。至于人大代表可以约见政府官员,人大代表有提出询问案、罢免案和组织特定问题调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和湖南浏阳市两地于2009年先后"试水"官员财产申报制度。2012年年底两会期间该项制度再度受官民热议,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作为反腐利器,需要加快建设进程。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法,对比研究美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和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试水"的现状。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申报主体和申报内容范围过小,公开程度不够,以及审核机制的缺失等。本文总结美国该制度的长处,并结合我国情况,最后提出解决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在人们印象中,外逃贪官们的双脚只要一踏上异国的土地,就能过上梦幻般的奢华生活。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移民国家形成的"贪官一条街""腐败子女村"就是最好说明。但这并不是外逃贪官在海外生活的全部,巨大的精神压力,坐吃山空后的艰难谋生,乃至黑社会的性命威胁,也围绕在这些外逃官员身边,偷来的富贵演绎出一幕幕荒诞剧乃至悲剧。出手阔绰令美国邻居瞠目结舌近些年以来,中国的一些腐败官员纷纷把非法  相似文献   

18.
实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政治民主发展的必然,符合我国的国家制度;是预腐反腐工作的大势所趋,符合人民群众的理性期待。然而,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在实施的进程中,却充满障碍,进展甚微,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申报主体的不认同,申报程序不规范、法律体系不健全,申报主体范围和申报内容不明确,异体监督不足、公民社会力量薄弱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官员与培训     
张朝丽 《领导文萃》2008,(17):15-22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今天,政府的职能日益复杂化、专门化,社会对政府机构的管理能力和行政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培训官员,提高官员的素质和能力从而提高政府官员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世界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对官员的培训工作,将培训列入法定职责范围,纷纷建立并完善科学、系统的官员培训制度,我国政府亦不例外。那么,目前官员的培训情况究竟怎样?官员对培训工作的看法如何?  相似文献   

20.
正在强势反腐与经济新常态下,政商关系正在走进新常态。反腐高压成常态,让领导干部知畏、知止;权力寻租空间不断被压缩,"不敢腐"渐成气候。然而,另一个极端也出现了:一些政府官员刻意躲着企业家,不收礼也不办事,搞"软拒绝";一些民营企业家也远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