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刘诚龙 《领导文萃》2011,(1):119-121
人在单位,在社会,都会碰到密友向你告密的事情吧。你的密友常常到你家里,到你办公室,把你拉到一边,神秘兮兮地对你咬耳朵:你知道吗?某某在领导面前说你坏话,某某在你背后搞你路子;或者是,你知道你职务这次没提上去,是谁捣的鬼吗?你知道你那次生意被人抢了去,是谁使的坏吗?  相似文献   

2.
73.毁誉之要,如飘风然,蓬蓬然起于北海,蓬蓬然入于南海 不要以惯于诽谤他人而知名,不要精明于怎样损人利己,这并不困难,但只是会遭人唾弃.如果不是这样,所有的人都会向你寻求报复,说你的坏话,并且由于你孤立无援而他们人多势众,你会很容易被打败.不要对别人幸灾乐祸,也不要多嘴多舌,一个搬弄是非的人会被人们深恶痛绝.他或许可以混迹在高尚的人群中,但他们只会把他作为一个笑料,而不是作为谨慎的榜样.说人坏话的人会听到别人说他的不堪人耳的话.  相似文献   

3.
在历届主政青岛市的最高行政官员里面,从1992年起担任青岛市市委书记兼青岛市市长的俞正声,大概是第一个,也许是唯一一个在公开场合说青岛这座城市的“坏话”的人。 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之外,这里民风淳朴,百姓勤劳,人杰地灵,名士辈出……有谁会对这样一座简直是完美无缺的城市颇有微辞,对  相似文献   

4.
李鸿章之死     
刘澍 《领导文萃》2013,(3):84-87
李鸿章知道中国局势有大变,他问英国人卜力:"我听洋人说如果北京公使都被杀了,那么列强就有权进行干预,并宣布要立一个皇帝,如果是这样,你们会选谁?也许是个汉人?"卜力感到李鸿章暗示自己想当皇帝,便说:"西方大概会征求中国最强有力的人的意见,看他认为谁最好。"李鸿章眯起眼睛,过一会儿才说:"慈禧是中国最强有力的人。"此间,孙中山派两个革命党人来见李鸿章,想让他举起推翻  相似文献   

5.
刘兴亮 《决策》2012,(6):69
前两天,收到一务短信,顺手就把它转发到微博上去。 这务短信的内容是:“曾国藩从政八经:1、做人要象人,做官不可太像官2、把所有人得罪了就谁也不得罪了、3、有油水的地方往往最滑,站稳都难,4、沉默是一种态度,拖也是一种工作方法。5、不怕群众骂你,就怕群众不找你。6、可以得罪忙人但不能得罪闲人。7、小胜靠智,大胜靠德。8、人不能把钱带进坟基,但钱可以把人带进坟基。”  相似文献   

6.
职场悟道     
正对职业有追求的朋友,不要在没有明确晋升通道的公司久待。职场上最大的禁忌:不要说同事的坏话,尤其是不要说领导和单位的坏话。如果跟同事发生了分歧、争执,先冷静下来的那个人是赢家。闷不吭声地埋头苦干,并不一定能给你带来想要  相似文献   

7.
方舟子 《领导文萃》2008,(22):89-93
严嵩开始失宠了!这几年来他的确老了,精力大不如以前。这样,严嵩的奏对就越来越不称圣意,他在皇帝心目中的份量也就一直往下掉。他知道,以后的政权会是徐阶的了。自己先前迎合皇帝陷害、得罪了许多人,得给子孙们留条后路了。他以前曾得意洋洋地说过: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影响。在交往活动中,人的情绪、情感的表达需要合乎情理,说一个人通晓"人情",也就是指他通情达理,能够以常情、常理的方式表达、表现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因此,"人情"也可以用来指称一个人待人处世所应具有的常理之情,亦即人之常情。依照常理、常情,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普遍通行的、约定俗成的待人处事之道,亦即人心、世情,它们也是"人  相似文献   

9.
现在,有个别领导同志一听到顺耳之言就眉开眼笑、心花怒放,一听到逆耳之言就紧皱眉头、心生不快,谁说与他观点不一的话,就被认为谁是“找事”、“添乱”、“出难题”。下属知道领导的这个嗜好,汇报工作时往往掩盖事情的真相,专拣领导喜欢的说。甚至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满嘴瞎话,直把领导“忽悠”得如坠云中、飘飘若仙,这些人便得以从中取利。  相似文献   

10.
河之洲     
计较"计较"这个词说的就是小事。所谓小事是指对一个人的一生、一个人的长远目标、一个人的健康和命运无关宏旨的事情。生活中这类事包括谁先怎样、后怎样,谁主动、谁被动,说什么、怎么说。官场上表现为座次,文坛上表现为评价等等。  相似文献   

11.
冯仑式幽默     
京阳 《领导文萃》2012,(23):97-100
个人篇冯仑是一个很幽默很个性的人,叠加在冯仑身上的雅号,让人有些眼花缭乱。有一天,冯仑接受采访,主持人问他一生最想超越的人是谁,他风趣地说:"我一生最想超越的人是我女儿他爹。"主持人问,如果要给自己撰写墓志铭,你会怎么写?他说:"我的墓志铭是:资本家的工作岗位,无产阶级的社会理想,流氓无产阶级的生活习气,士大夫的精神享受。这个人死了,  相似文献   

12.
第一流的人做第一流的事第一流的人可以像凡夫俗子一样浪费时间,他要以并不长的生命,完成许多一流的事。如果一个人过于努力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他就不会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班尼斯说过:“纯管理人也许能把事情做对,但是真正的领导人重视的是做正确的事情。”现代人的一大问题是开始太随意,注意力分散,分不清轻重缓急,也不善于区分大小。如果碰巧能力又强,即使局面也多能扭转,这样就会无谓地耗费很多的时间和感情。“最聪明的人是那些对无足轻重的事情无动于衷的人。但他们对那些较重要的事务却总是做不到无动于衷。那些太专注于小事的人通常会变得对大事无能。”抓住大事,小事自会照顾好自己。一流  相似文献   

13.
眭达明 《领导文萃》2010,(23):106-109
<正>古弼,北魏秘书、大臣。这个人很正直,只认理不认人,连皇帝都敢得罪。古弼原来叫什么名字,史书上没有记载,只说他"后改名弼"。这个名字还是魏明元帝拓跋嗣给他改的,意思是古弼是个"辅佐之  相似文献   

14.
法国“七月革命”的时候,经过三天的暴乱后,政治家塔里兰聆听着宣告暴动结束的响亮钟声,然后对助手说:“听那钟声选我们赢了。”“我们是谁芽”助手问。他让助手保持安静,说:“别说话选明天你就知道‘我们’是谁了。”他清楚地了解只有傻子才会急急忙忙确定自己的立场——过早地依附某一方,只会使自己丧失机动性和主动权,明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事,连自己的情绪都不能控制的人怎么能取得成功呢芽不但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还要能控制他人,否则,将会陷入危险的境地。文萃领导情绪会感染他人,陷入…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一样米养百样人。在职场上,我们难免碰到不易相处的同事,有人喜欢不停地抱怨,有人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还有人喋喋不休说别人坏话……这些讨厌的职场行为被美国斯坦佛大学管理学教授萨顿称为"混蛋行为"。遇到情商差的人,要冷静  相似文献   

16.
看不见 汉朝有个故事,说尽了管理者的特点.宰相丙吉,有一天在都城内走,忽然前面出现了两个打架的人,头破血流,还在继续斗殴.他没有出面处理打架的事情,而是绕道走了.走了不远,发现路边的牛在不停地喘气,于是停下来看牛为什么喘气.随从很奇怪,就问宰相,为什么不管人的事,而关心牛,难道牛比人更重要吗?丙吉说人打架的事情,我也看见了,但那是都城将军的事情,他会处理好的,如果他处理不好,我就撤他的职,这也是考验那个人是否称职的机会.而牛喘气,可能是天气出现了问题,可能有灾害,事关天下的收成,这是我的职责,所以分外关心.  相似文献   

17.
在组织工作领域,敢于坚持原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职业品质。因为坚持原则就会得罪人,而得罪的人里面有可能是亲戚、朋友、同事、同学,也可能是一些权力部门的人。得罪一个人,就会为自己今后的进步制造一个绊脚石;反之,你好、我好、大家好,则有可能给自己创造出无限的机会。正因为  相似文献   

18.
一 岭兜乡乡长汤同平被移民村村民从山上扔下的石头砸伤了,乡里抓了两个人,事情因此闹大了.隔天,移民村村民同聚三岔口峡谷地段,阻挠附近桥梁工地施工,要求乡里放人,并聚在谷顶上,拿铁铲往下铲石,阻挠前去谈判的乡干部,说放人之前谁都不要过去,他们多大的官都不见.无奈之下,乡里向上报告,县委书记方文章闻讯赶来.方文章到达的时候,岭兜乡副乡长刘克服和乡党委书记林渠正在争执,彼此嗓门都很大.刘克服说赶紧把人放了,放迟了肯定会闹出大事,到时候谁都承担不起.  相似文献   

19.
解雇员工时,如何让他不带着负面情绪离开,以致四处说领导和公司坏话影响声誉?最好的办法不是把他Dq~,J你的办公室,神不知鬼不觉地告诉他被解雇了,而是在解雇他之前,将解雇当作一个系统的谈判。  相似文献   

20.
正闲暇时与朋友谈论情商,却发现原来情商这玩意儿在众人眼中各有不同。有人眼里的高情商是在谁也不得罪的情况下,把观点说明白;有人眼里的高情商是辩论时绕着弯抖机灵,让对手有苦说不出;还有人觉得,情商就是"上可摘星辰,下可卧沟渠",跟什么人都能从容相处。简单归纳总结一下,他们口中的情商无非是圆滑处世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