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人的情绪具有传染性,特别是焦躁、烦闷、低落等消极情绪,传播速度较快。一旦消极情绪成为整个组织内部绝大多数人共有的情绪,就会消耗整个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领导者是整个团队的核心人物,对组织情绪的形成负有不可推卸的引领责任。规避消极的组织情绪,营建积极的组织情绪,领导者责无旁贷。分析消极  相似文献   

2.
消极、善变、猜忌、善妒等不良情感会导致领导者决策的主观性、片面性、情绪化和滞后性,进而危及整个组织正常运行。领导者规避情感性决策要做到科学定位角色,区分不同情绪;完善决策机制,公平评价事务;公开决策程序,公开评判标准;重视组织文化,营造民主氛围;管控个人偏好,积极广开言路。  相似文献   

3.
陈修敏 《领导科学》2004,(22):38-39
情绪管理是领导者自我管理的重要内容,积极良好的情绪能够推动领导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消极低落的情绪则会压抑领导者才能和智慧的发挥。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空前激烈,人们的消极情绪随时随地都可能会“冒”出来。许多事实已经证明,不善于控制情绪的领导者,不仅会使自己身心疲惫,损害健康,同时还会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甚至造成事业上不可弥补的损失。因而,领导者怎样才能成为自我情绪的主宰,有效地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领导者要有效地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必须培养良好的个性…  相似文献   

4.
罗伟 《领导科学》2021,(6):77-80
作为危机管理的起点与基础,危机决策在知识构成与工作机制中呈现出“双通道”与“双知识”的特征。基于领导者隐性知识的直觉型决策高度契合了危机决策的非结构化特质,在危机决策中至关重要。危机决策中领导者的隐性知识表现在价值导向与自我认识、管理他人与组织协调、情绪唤醒与紧张调节、情景洞察与任务监控、自我调节与自我反思等方面,其价值在于:隐性知识能够被自动激活,从而有助于领导者快速做出危机决策;隐性知识寓居于情景之中,有助于危机决策时进行深度关联推理与知识发现;基于情绪调控的隐性知识能为领导者的危机决策提供最佳能量唤醒。为此,应从完善制度文化、变革学习方式、构建知识共享平台三个方面来促进领导者危机决策隐性知识的生成,从而提升领导者的危机决策能力以及危机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问题116:牢骚,是人在心存不满和怨恨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情绪,是人的思想的外表形式。领导者面对来自部属的牢骚,应该怎样看待呢?请作答。参考答案:①要辩证地看待牢骚。从某种意义上说,不闻牢骚声,定是不正常。因此,一个成熟的领导者应该具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好话坏话都要听,要引导和鼓励部属提出不同意见。有时牢骚话可以使领导者耳目一新,重新调整思路,作出正确决策。②要正确地分析牢骚,择其善者而从之,对牢骚话要作实事求是的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对于积极的牢骚,领导者应认真听取,慎重对待,不能一听了之;对于消极的牢骚,领导者要旗帜鲜明…  相似文献   

6.
宋涛 《领导科学》2021,(2):64-67
多疑型领导风格会影响领导者的思考判断。在充满怀疑的情绪思维影响下,领导者会在情绪体验意义状态中,产生符合个体情绪体验的感性决定:一方面,多疑型风格的领导者会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对下属的监视,发现"证据",以此来为自己怀疑的合理性寻找解释理由;另一方面,多疑型风格的领导者会对得到自己认可的怀疑对象进行处罚,以维护自己的领导权威。这些特征在崇祯帝身上表现得极为明显,并对其领导活动特别是用人决策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领导者对多疑型风格的调控,既要从自身的行为习惯上予以反思,更要对自身的思维习惯予以调控。  相似文献   

7.
<正>在传统的决策实践中,不少领导者习惯于依靠既有经验、模仿同行甚至个人直觉做出决策。这种"拍脑袋"决策因忽视科学证据,往往导致决策效果偏离期望目标,有时甚至会为组织带来巨大的风险。因此,如何使领导者具备循证思维,利用有效证据提升其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成为领导决策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经济发展方式正在转型,领导决策涉及的利益和资源分配问题越来越复杂,而领导者对权力掌控的自由度却越来越小。领导者做出一项决策,要考虑法律法规、上级政策、同级意见、下级利益、舆论影响等方方面面,领导决策环境不确定性增大,稍有不慎,就会产生强  相似文献   

9.
组织用人在忽略情感的技术至上、忽略精神的物质至上、忽略个性的统一至上、忽略反省的推进至上的"工具观"的误导下,容易使领导者将人视为工具而冰冷地利用,严重挫伤下属工作激情与组织归属感,这就需要重回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确保下属良好社交关系的构建与维系,深度引领指导关系的成型与支撑,多元平衡维度的兼顾与满足,注重情绪感受的尊重与重视。领导者应在管理过程中塑造积极情境、精准回应信息、以正面情绪感染、重塑下属心态格局并增强其组织认同感。  相似文献   

10.
李全友 《领导科学》2003,(16):16-17
一个单位,总有人会因主观或客观原因而思想消极、情绪懈怠,工作中“只见推磨,不见出面”,甚至悲观失望、自暴自弃,不仅影响他人、影响工作,也影响到其个人的前途。因此,领导者平时要善于把握部属的各种心态,当有人出现不良情绪时,要能及时洞察,并巧解其思想疙瘩,帮助其理顺情绪,化消极为积极,变阻力为动力。多谈心,弄清原委。部属出现懈怠情绪总是有原因的,有的是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有的是年龄偏大,认为自己船到码头车到站,工作没了动力;有的是认为自己没能被放在适合自己发挥特长的岗位上,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感觉;有的是在一个岗位干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决策是一个精心谋划的过程,不善于决策必失策.决策的正确与否,对一个单位的工作和建设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的决策能对一个地方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而错误的决策不仅浪费财力、人力、物力,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也会极大地挫伤群众的积极性.因此,不断提高各级领导者的科学决策水平和能力,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领导者提高决策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2.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脑子里出现了消极的想法,就把"情绪吸尘器"开动起来,把消极的想法清除掉。要使生活丰富和充实起来!要作积极地考虑问题的成功者。你是怎样一种情况呢?你是没完没了地挑剔的人吗?你能够毫不留情地对待你的消极因素和抱怨情绪吗?如果你下决心要抛弃掉消极泄气的念头,准备振奋愉快起来,就要牢牢记住成功者的这些特点,这样会帮助你接近你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进行决策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要避免决策失误,使领导决策成为科学决策,笔者认为应做到八忌。一忌顾上不顾下。衡量决策是否科学,要看正确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二者必须兼顾。决策只有既符合上级精神又符合基层实际时才具有科学性。因为上级决策是在一定形势下作出的,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基层的实际情况与上级政策出台时的情况往往会不太一致,如不加以分析、不顾下情,只求与上保持一致,就是消极应付的表现。因此,领导决策时不可一味眼睛向上,而应在上下结合上下功夫。要善于融合,能符合上级精神而不照抄照搬,符合基层实际而不拘泥于细枝末节。…  相似文献   

14.
单位中不乏以"无意""好心""提醒""冷静"之姿干扰他人情绪、破坏积极氛围者,他们看似并无违反规矩之举,实则成为隐性干扰者。如果不加重视,就会造成情绪污染、状态消极,伤情伤心、损人利己,浇灭激情、弱化动力,反感疏离、离心离德等不良后果。这就需要以"行"驳"言"、以"欲"压"疑"、以"比"抗"贬"、以"则"矫"异",避免潜移默化的干扰与破坏。  相似文献   

15.
领导也是人,有着常人的喜怒哀乐。但由于其职业的特点,领导者的情绪如何,不仅影响到领导形象和领导艺术水平,而且直接影响到决策质量。因此,科学有效地排遣不良情绪,实现情绪的有效控制,是领导者在领导工作中不可回避的要求。领导者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既与普通人一样有喜怒哀乐的情绪表现,又要从职业需要出发,驾驭好情绪,保持一颗平常心,这样才能在决策中坚守理性,作出科学  相似文献   

16.
创新激励约束机制是提升员工创新效率与质量的重要保障。应激交互理论认为,创新激励约束机制是通过情绪路径作用于员工的,会对其创新行为产生促进与抑制二元效应。就具体机理来说,创新激励和创新约束都能产生正负双重情绪,这些情绪因素以及员工的情绪智力会对创新产生直接影响,员工的情绪智力越高,越能够形成积极情绪,越能提升创新绩效。因此,领导者应积极建构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并且从个人特质角度加强对员工情绪智力的提升,从而消除消极情绪的影响,发挥创新激励约束机制的积极作用,促进员工的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一些不负责任的乱告状现象比较普遍。一些本来没有问题的领导干部,也可能一不留神便被个别心术不正的部属泼得满身“污水”。领导者被部属泼了“污水”,尽管在人格和尊严上受到了伤害,但却不能头脑发昏、感情用事,否则就会在部属面前“输理”,从而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不利,同时还会使领导与部属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使问题越来越复杂。那么,领导者应怎样去对待和处理这类问题呢?克制情绪,保持常态。被部属泼了“污水”,对领导者来说无疑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领导者很容易在情绪上产生较大的波动,一旦头脑不冷…  相似文献   

18.
王玉亭 《领导科学》2001,(23):25-25
决策是领导者以理性认识和价值认识为依据,对未来实践所作的设计和决断,也是领导者的首要责任.但是,决策从制定到实施,会不断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又决定了领导者要根据决策运行情况,结合变化了的客观实际,适时调整部署,进行追踪决策,以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正确进行追踪决策,就成为每一个领导者实施科学领导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中如何利用教材优势,用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呢?一、倾情于学生,营造想象氛围教育家赞可夫曾这样说过:"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他们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而消极的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满腔的热情与激情倾注于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营造和谐、宽松的想象氛围。比如  相似文献   

20.
领导者进行变通性决策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果断的控制力及超强的意志力。领导者采取变通性决策的必备素质有充分的危机意识、超前的媒体意识、稳定的心理情绪、巧妙的应对谋略等。危机管理中,领导者增强变通性决策安全性应掌握适度、审慎、公正、透明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