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美国高层人士对中美关系若干重要问题的看法──1994华盛顿“中美关系研讨会”侧记王逸舟1994年11月1日至3日,由美“凯特林基金会”(KetteringFoundation)发起、资助和组织,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了“中美关系研讨会”。出席这次会议的...  相似文献   

2.
中美关系中的美国对华技术转让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段时期以来美国国内一些势力不断借口美国对华技术转让问题大作文章,造谣称中国在过去20年内曾通过中美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窃取美国先进军事技术,危害美国国家安全。这给中美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严重破坏了中美两国首脑互访所创造的发展双边关系的良好势头。本文拟就美国对华技术转让问题进行一历史的回顾,探讨一下80年代以来美国对华技术转让的目的、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以及美国国内目前这种鼓噪对发展中美关系的不良影响。一.美国对华技术转让是中美关系发展良好的体现和战略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进行技术禁运是新中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3.
齐文照 《经营管理者》2009,(17):158-159
进入21世纪以来,中美关系成为国际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备受各国关注。当前金融危机对美国造成严重冲击,在金融危机不断加剧的严峻形势下,中美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本文通过对当代中美关系的分析,结合当今的金融危机的现实影响,阐述中美关系中发生的变化并就其变化进行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4.
日前,美国总统竞选已经尘埃落定,共和党候选人布什以微弱优势击败民主党候选人克里,在2004年11月2日的总统选举投票中获胜,得以连任美国总统。 美国大选本不关中国人的事,但由于美国大选影响到美国未来对华政策及中美关系,因此受到中国的关注也在情理之中。自1972年以来,美国大选是中美关系周期性波动的一个重要因  相似文献   

5.
由于美国新政府的一系列外交新动作给中美关系带来了冲击 ,虽然自2001年夏 ,双边关系开始出现缓解 ,但以下问题仍须分析澄清 :这是新总统的学习适应期 ,还是中美关系正在发生本质的变化 ?小布什上台后强调美国国家安全 ,增加军费 ,对华政策开始强硬并重新定位中美关系 ,有其国内和国际多方面的原因。冷战胜利后的美国社会 ,总体上开始趋于保守。国内各种社会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而对传统国际安全和军事问题的关注程度则大大下降。美国人对一些新兴的跨国性的国际问题如环境保护、人权、国际恐怖主义、贩毒等问题表现出更多的兴趣 ,…  相似文献   

6.
《领导文萃》2012,(8):1
习近平此番访美,令人联想起2002年4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胡锦涛对美国进行的正式访问。两次访美有诸多相似之处。在一定程度上说,此种性质的访问已成为中美关系的一种机制。事实表明,它对于实现中美关系的稳定延续,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年来,中美关系虽然经历了风风雨雨,全球和两国的政治经济形势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中美之间在战略层面的合作,总体上向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习近平访问美国之际,正值尼克松总统访华40周年。1972年2月的那次破冰之旅,实现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四  相似文献   

7.
《领导文萃》2010,(8):121-121
1月29日,美国宣布新一波总额约64亿美元对台军售方案。中国表示了罕见的高调反对。事实上,困扰中美关系的可不只是军售。西藏、人权、贸易保护……总会隔三差五冒出来凑热闹,使得中美关系起起伏伏。时至今日,美国对华政策总是给外界一种小孩过家家的感觉。前脚总统访华刚走,  相似文献   

8.
邓鹏 《领导科学》2001,(6):44-45
中美关系从两国外交中的边角地位发展到今天,已经互相成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并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在一个多世纪的中美关系发展道路上,有几位美国总统留下了自己鲜明的足迹.  相似文献   

9.
张欣 《领导文萃》2010,(19):41-45
<正>陶文钊说:"我们不会当头,因为做超级大国很累。"美国学员则毫不谦虚:"我觉得我们没的选择。"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孙哲演讲的题目是"中美关系与中国政治体制",听众是近20位来自美国陆军部、海军部、国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历来视中美关系为最重要的外交之一,但美国政府囿于冷战思维从1949年对新中国就采取了敌视政策,中美关系围绕台湾问题反复较量与斗争,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为缓和两国关系在中国政府的提议下,从1955年8月这近二十年的时见内,中美先后举行了300多次大使级会谈,但一直没有实现实质性发展.随着美国全球战略的收缩与调整,中国也需要缓和中美关系,以营造宽松的外部发展环境,在中国政府的积极努力下,中美双方围绕台湾问题先后签署看三个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历史性转折.但中美关系的完全正常化还有待于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台湾问题的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11.
庞中英 《领导文萃》2013,(18):111-114
"牛":中美关系的全球重要性第一是"牛"。习近平到美国,在加州会晤奥巴马,美国方面叫做"Obama-Xi Summit",我们把其简称为"OX峰会"。OX是英语的牛,"牛"就是独一无二的意思。历经40多年的演变,中美关系已经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大国关系,也就是中国领导人和高级外交官说的,"前无古人、后启来者"。  相似文献   

12.
新书推荐     
本书是著名美国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数十年来国际关系研究的总结之作。作者以30年对美国、中美关系等领域的深入观察和研究,特别是对美国政治文化的精准把握,从多个层面分析美国成败得失之处,以作中国之镜鉴,并以现代化视角看待中国崛起,如何理解中国新模式、日益崛起的中国如何应对外部挑战等新老问题,都给出了振聋发聩的答案和解析。本书为理解美国、理解中美关系以及未来10年世界新格局提供了一份清晰的指南,为政府、企业决策者以及广大读者应对明日危机提供了普及读本。  相似文献   

13.
正王缉思教授被公认是中美关系的权威学者,近期,王教授提出中美关系事关"两个秩序"的观点,指出中美关系是世界历史上最为复杂的一对大国关系,两国交往越来越深,而在交往的每一个层面上,都是既有合作,又有矛盾。事实上,中美两国决策高层对双边关系的关注点各有侧重。中方重点关注的是如何防止美国破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内秩序,而美方更为关注的则  相似文献   

14.
文化     
《纠缠的大国--中美关系的未来》
  作者:【美】沈大伟主编译者:丁超黄富慧洪漫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2月定价:68.00元
  【内容简介】
  作为美国最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之一,沈大伟(David Shambaugh)组织了15位中美关系领域的知名学者撰写专题文章,精心汇编成此书。本书从历史、外交、经济、文化、双边、区域、全球等多角度,全面评估了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书中认为中美关系是“深度依存”“有限合作”与“日益竞争”的独特结合,其演变将对国际政治、亚洲地区以及许多国家民众的未来产生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而美国仍然是世界超级大国,在此情况下,中美关系发展显得尤其重要。2012年,"新型大国关系"被写入十八大报告,成为指导中美关系的指导思想,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如何建设及其前景等问题仍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冷战结束后,中美关系波折迭起,危机连连,一直未能走上平稳发展的轨道。1995年5月22日,克林顿政府宣布允许李登辉访问美国。这一损害中国主权和尊严的错误决定,又一次将中美关系推到了危险的边缘。自1989年以来,美国以中国"侵犯人权","违反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等为由,对中国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制裁。向台湾出售F-16战斗机、给对华最惠国待遇附加条件、非法搜查"银河号"货轮、美众议院通过反对中国申办奥  相似文献   

17.
83岁的刘福新老人坐在湖北老家的门前晒太阳,她说,几天前她在电话里得知儿子要去美国。她的儿子就是原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业遂。老人家也许不知道,儿子此次赴美是要担任一个备受国际国内社会瞩目的重要角色——第九任中国驻美国特命全权大使。在中美关系涉入深水区的当下,摆在老练的外交多面手张业遂面前的是一系列涉及中美关系的老难题和新问题:对台军售、奥巴马执意会见达赖、人民币汇率问题以及谷歌欲退出中国市场……3月14日,张业遂偕夫人陈乃清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履新,正式接受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83岁的刘福新老人坐在湖北老家的门前晒太阳,她说,几天前她在电话里得知儿子要去美国。她的儿子就是原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业遂。老人家也许不知道,儿子此次赴美是要担任一个备受国际国内社会瞩目的重要角色——第九任中国驻美国特命全权大使。在中美关系涉入深水区的当下,摆在"老练的外交多面手"张业遂面前的是一系列涉及中美关系的老难题和新问题:对台军售、奥巴马执意会见达赖、人民币汇率问题以及谷歌欲退出中国市场……3月14日,张业遂偕夫人陈乃清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履新,正式接受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2008年美国大选引发了国人的关注,人们关注美国总统选举是因为他们关心中美关系。中美关系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利益和对世界的看法。如果历史是一个好老师的话,那么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从候选人在竞选中的言论固然可以寻找到他未来外交政策变化的蛛丝马迹,但要由此窥斑见豹,推导出美国未来外交政策和对华政策的整个路线图,则会事倍功半或者徒劳无功。因为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定的方针和路线可能在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相似文献   

20.
世界体系、中美关系和中国的战略考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以来,中美关系已经走过了从“倒退”到“稳定”,再从“稳定“到“倒退”的循坏。这就是所谓的“中美关系坏不到哪里去,也好不到哪里去”主流说法的来源。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每次“倒退”都是美国方面采取新的进攻性政策动议或政策的结果。“稳定”并不是说两国之间找到了更多的共同利益,而只是把冲突暂时压制或者往后拖。中国应当怎么办?等待主义不是上策。冷战结束已十多年,现在也应当是严肃反思中美关系、中国在世界政治中的角色的时候了。中国要进行战略调整,就不能象从前那样光对美国的中国政策作被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