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前,用人失察的问题比较突出。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更加突出了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既赋予了党组织更大的权重,也赋予了其更大的责任。有权就有责,失责要追究。建立识人察人责任追究机制,明确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各环节的责任主体,追责的具体情形、方式方法等,是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对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该及时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严格追究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突破了时间界线,这意味着自决策之始,追责如同一把利剑,高悬于每个决策者的头上。终身责任追究制度的着眼点,固然有事后惩戒的考虑,但更根本的是从权力源头上督促领导干部审慎用  相似文献   

3.
任期制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存在追责事项的范围和性质界定不清晰、追责主体过于单一片面、追责对象交叉模糊、追责程序不够具体、追责形式不明确等构建困境,需要通过构建协调统一的立法机制、完善衔接有效的程序机制、健全纠错救济机制以及建立制度化的决策机制进行化解。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为了约束领导干部行为和塑造良好官场生态环境,中央高层不断加大"追责"的力度,先后出台了"八项规定""三严三实"和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等。其中,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对领导干部的行为任性、权力任性和决策任性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初步形成了"官场有风险,为官须小心"的官场政治气候。利剑斩贪官虽好,但它似乎也斩断了一些领导干部的创新动力和胆识。面对"追责"重压,一些领导干部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的消极行  相似文献   

5.
正责任追究与官员问责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有力地推进了政治文明进程,规范了官员的行为,促进了良好行政生态的生成。但目前在官员的责任追究中也存在一定的失当现象,使部分领导干部的行为出现了明显异化,责任追究机制的作用不能正常发挥。而责任追究内容、程序和作用失范现象的存在,又使得不当追责频频发生,这也为领导干部行为异化提供了"窗口期"。因此,现如今亟须将不当追责回归本位,实行合理追责,  相似文献   

6.
问责制是一种对政府公务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存在过错行为进行责任追究的制度。公共事件问责制是针对公务员在公共事件的起因、过程或处理中存在过错或重大过失,并且证实其负有领导或执行责任时的一种责任追究制度。公务员在公共事件中的责任可分为道义责任、行政责任、政治责任、法律责任等。目前,我国正处于  相似文献   

7.
举措     
湖南:实行责任追究制度追究的对象是各县市区、市直部门和单位中负有重要领导责任、主要领导责任、直接责任的责任者;追究的范围是妨害、影响项目建设、企业生产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而完善的制度设计是提升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能力的关键。目前,领导干部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生态意识淡薄、政绩观和发展观错误、责任落实不到位、约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升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能力,应建立完善领导干部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制度、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9.
追究突发环境事件中的政府消极责任是提高政府执政能力、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但目前我国存在问责依据不足、权责不清、信息收集机制不完善、监督缺失等问题,导致突发环境事件中的政府消极责任追究陷入信息困境、认定困境、执行困境。为了走出当前困境,应在依法追责的背景下,通过明晰政府在突发环境事件应对中的常态及非常态权责、构建多元化协同问责结构、合理设计府际协作框架、完善信息公开制度,以强化突发环境事件中政府消极责任的追究,保证绿色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刘文军  李爽 《管理科学》2022,(6):129-144
年报信息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是中国证监会力推的重要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信息披露行为产生重大影响,但对差错责任追究制度能否引发公司信息披露的策略性选择行为从而造成非预期后果却鲜有研究。管理层盈余预测具有的重要性和灵活性是研究公司信息披露策略性选择行为的良好情景,因此,研究建立差错责任追究制度的公司是否为了规避错报带来的惩罚而策略性选择管理层盈余预测精度,以期更好地认识差错责任追究制度对公司信息披露行为产生的非预期后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2006年至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差错责任追究制度对管理层盈余预测精度的影响以及该制度特征的增量效应,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增加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从公司成长性、高管性别和机构持股3个角度进行横截面检验,以探讨差错责任追究制度对管理层盈余预测精度的作用机理。从分析师盈余预测行为角度考察差错责任追究制度造成管理层盈余预测精度的策略性选择究竟如何影响公司信息环境。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建立差错责任追究制度后管理层盈余预测精度显著下降,并且界定错报标准的差错责任追究制度对管理层盈余预测精度的降低作用更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对...  相似文献   

11.
根据治理理论,城市治理PPP模式可以实现多元主体参与城市治理,从而有效解决"公用地悲剧"现象。城市治理PPP模式涉及政府利用行政职权的行政部分存在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确定行政决策失误是追究行政决策失误责任的前提,对行政决策失误的评估应当围绕三个要件:决策失误行为要件、损失重大结果要件以及因果关系要件。其中,对于决策失误行为要件的判断可以引入物有所值评价。另外,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需要遵循三个原则:法定原则、权责一致原则与程序正义原则。  相似文献   

12.
反思我国既往不和谐现象产生的原因,除诸如历史惯性、社会转型、利益调整、外部环境压力等客观因素外,更主要的是一些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等领导主体作为不够、不作为或乱作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明确的责任规范、严格科学的领导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度。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明确领导主体责任,规范领导主体的责任行为,建立和健全领导责任制,使各级领导主体切实承载起历史的重任。  相似文献   

13.
正领导干部追责是指较高行政级别的行政人员要求职责履行不到位的下级机关和个人承担相应后果的行为。领导干部作为依法治国的"关键少数",其追责的正当性,不仅关系到下级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且牵涉依法行政与依规治党的真正落实。当前,我国在自然灾害、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面临的风险日益加大,各级行政机关和党组织对于责任的强调也更加频繁。这一方面加大了公务员和党员干部队伍的心理压力与履责动力,另一方面也使得过度追责、有责不追等追责  相似文献   

14.
新颁布施行的《谦政准则》,是规范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的重要基础性党内法规.严格执行责任追究,是贯彻落实《谦政准则》的重要保证.本文从党员干部的责任感、责任内容、责任考核、责任追究制度的方面提出贯彻落实〈谦政准则〉之举措.  相似文献   

15.
《领导文萃》2008,(3):10-10
从2006年11月起,安徽省委组织部在肥西、五河、定远、无为、潜山、镜湖等5县(区),开展“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区)委书记用人行为”调研试点。试点地立足于制度规范,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全程记实制度,解决了长期以来用人责任难认定的问题:建立了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解决了用人责任难追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对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该及时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严格追究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建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人,关键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关键在党的各级组织。反思我国既往不和谐现象产生的原因,除诸如历史惯性、社会转型、利益调整、外部环境压力等客观因素外,更主要的是一些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等领导主体作为不够、不作为或乱作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明确的责任规范、严格科学的领导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度。因此,要构建和谐社会,化解客观因素的影响、加强文化建设、提高领导主体的能力素质等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明确领导主体的责任向度,使各级领导主体切实承载起历史的重任。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精神,领导主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责任,主要是“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  相似文献   

18.
选拔任用干部,如何严把推荐关,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作偏差和用人失误,是各级党组织一直在下功夫研究的一个课题。1999年以来,郧西县委积极探索领导干部推荐责任追究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有6名领导干部因推荐干部失察而受到责任追究,分别被诫勉、党内警告、严重警告……  相似文献   

19.
一、建立以流入地为主的工作考核体制与责任追究制度 针对当前我国对流动人口实行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但考核责任以及人口出生压力仍然属于户籍地这种两张皮的实际问题,必须从全国整体出发,进一步完善考核体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一个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主体的权利、责任与利益相统一的考核体制与责任追究制度,以解决"工作地位上为主"与"责任落实上为辅"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举措     
上海:谁审批谁负责上海市政府建立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度,以加强行政监察力度。这项制度将按照“谁审批,谁负责”和权力与责任相统一的要求,制定出管理细则和标准,明确审批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并实施相关的责任追究;同时,结合政务公开,加强对审批制度改革落实情况的执法监察,保证政令畅通,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