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古代官场不是没有规矩,不是没有准则。如唐太宗就要求官员做到公正,他说:"为政莫若至公。"清康熙帝要求官员做到"清、勤、慎"。从宋仁宗时起,各地官府就树立了刻有对官员诫勉之词的石碑(戒石铭)。但仍有不少官员不守规矩。他们或者本来就是混迹于官场的品行不端之人;或者进入官场后受到不良影响被"染黑"了,投机、钻营,无所不为。但是他们在唐太宗那样清醒的皇帝面前,就常常施展不了自己的伎俩。  相似文献   

2.
只有认识到权力是公共的,做到用权不为己,用权不为私,用权不失控,时刻对手中的权力存有敬畏之心,才会领略到当官难与不难的真谛。大凡是个官员,看了不久前发生在泰州的官员下跪求饶事件,心里多少也不是个滋味。这个过去或为其所累或为其所惑的杯觥交错,如今却成了为官者丢了脸面、丢了乌纱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记得多年前采访一位县长时,他对我"诉苦":"我们这些县里的主官看似风光,实则是坐在风口浪尖,稍有不慎,就有翻船的危险。"我的理解是,官员的权力太大,  相似文献   

3.
曾毅  杨敏 《决策》2008,(4):42-44
文人与官员犹如一扇旋转门,一旦转动起来就模糊了角色,看不清两者的轮廓和边界。好?还是不好?对任何新鲜事物的价值判断都不是"是与非"这样简单,官员博客如此,官员写作也是如此。但是,最近发生的有关官员写作的激烈辩论,却会促使这些领导干部,在官员和作家两个角色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4.
曹任何 《决策》2008,(4):36-37
官员透明化不是要将官员的各种活动信息完全暴露在公众面前,而是意味着官员要改变以前那种"神秘化"的倾向,可以说官员透明化的过程就是官员的"去神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正>历朝历代,都会有一些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老规矩,史书上称之为旧制、故事或典故等。有些老规矩,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规范了官员的行为,约束了权力的泛滥,宋朝就有这样的老规矩。老规矩之一:"官员不入酒肆"在宋朝,尽管京城开封餐饮业很发达,大酒店遍布大街小巷,官员却不敢进酒店吃喝,因为官员一旦在酒店杯觥交错,不管公款还是私款,马上就会遭到御史的弹劾,不是罢官免职,就是纪律处分。据《归田录》  相似文献   

6.
李志国 《领导科学》2012,(25):34-35
作秀一词本为中性词,但自进入政治领域以来,由于一些官员秀中的做作乃至作假,致使官员秀惹人非议,给人以贬义的印象.例如,安徽芜湖市副市长骑车送女儿上学等新闻在社会上引起热议.有人习惯性地质疑这是官员作秀,有人认为这不是作秀并为其拍手叫好,还有不少人认为这种行为即便是作秀也要鼓掌欢迎,甚至建议把作秀艺术列为官员提升素质的必修课.上述官员行为是不是作秀只有当事人清楚,但公众的热议告诉我们,并非所有的官员秀都不受人欢迎,关键是在现代媒体政治发展背景下,官员秀怎样做到"秀外慧中",外秀内实,怎样秀得有艺术、有智慧、有内涵.  相似文献   

7.
外刊外报     
正中国将迎来新一轮官员下海潮?BWCHINESE中文网2013年12月18日"官而优则仕"是今天中国对"学而优则仕"的创新,它限制了老百姓下海就能发财的途径,在这一"官本位"没有本质变化的现实情况下,干部能上能下与能进能去完全是空话——这是新时代的精简机构而不是官员下海!  相似文献   

8.
<正>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政治文明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政治民主的必然要求。自从1883年英国《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出台以来,被称为"阳光法案"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就成为世界各主要文明国  相似文献   

9.
好的课堂教学,教师应以自己的思维调动、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生动活泼,而不是用教师的思维限制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得被动、呆板。这是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培育人才须先有"六大解放"。如果课堂教学能做到"六大解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的强势加入在逐渐改变中国反腐事业的格局,提供了自下而上的监督力量,而且这个监督网络在越织越密,"杀伤力"也越来越强。互联网能够做到强化、放大单项信息,从而真正做到围绕腐败问题对干部的"一票否决"。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官员所处的安全及升迁环境。过去官员们更多对上负责,也对辖区民意负责,今后他们还需在公共表现上对互联网负  相似文献   

11.
徐松竹 《领导科学》2002,(22):48-49
一位曾在联合国供职30年的全国政协委员在回答记者提出的关于"联合国经费开支浩繁,官员中有否贪污现象"的问题时说:"联合国的官员都不是圣人,面对巨额钞票,要说一点欲望都没有,那恐怕不是实情,但是要想拿,又无法下手."  相似文献   

12.
骆新 《领导文萃》2013,(15):25-25
近来,舆论之所以强烈地关注一批官员子女的"升官记",就在于他们被拔擢的效率实在是高得出人预料,已超越了社会公众普遍的想象力。不过,我们也必须承认的一个现实情形是:在社会资源分配尚无法做到完全公平的环境下,绝大多数干部子女,至少,在受教育方面(包括受到父母官场经验的指导上)比起一般民众子女,确实是占有某种优势的;另外,社会关系积累和各种信息渠道上的"近水楼台先得月",也会让不少官员子女在选择"从政"  相似文献   

13.
采英拾贝     
《领导文萃》2010,(9):78-78
<正>公众以知情权为名要求公布官员自杀相关信息的行为无异于偷窥,是一种"过分的知情权"、"变态的知情权"。——针对今年多名官员的非正常死亡,公众要求公布死亡原因等详细信息,人民大学教授毛寿龙如此批驳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与多数国家已经完善的官员财产申报和公开制度不同,中国的试点地区几乎要求全部官员公开财产,而不是一部分官员。对此,珠海市纪委书记王衍诗表示,这是中国有关官员财产公示的一大误区。从港澳地区的经验来看,均无需所有官员公示,而是根据职位级别和是否有较多机会可能引致利益  相似文献   

15.
毛寿龙 《决策探索》2011,(15):23-25
退休官员,本质上已经不是官员,所以,按照官员的标准来处理退休官员,是不对的。退休官员可能有影响力,他们往往可以影响现职官员来为他们谋取私利。,这时候,需要监督的是现职官员,而不是退休官员本身。  相似文献   

16.
刘悦斌 《领导文萃》2013,(20):120-123
晚清吏治腐败,官员身边人也有一份"功劳"晚清吏治腐败,已是一个定论,这并不冤枉清朝统治集团。在晚清官场的腐败中,官员的身边人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往往狐假虎威,利用在官员身边的便利条件,贪污受贿,勒索百姓,有的官员甚至与身边人互相勾结,互相利用,贪赃枉法,祸国殃民。其实,清朝最高统治者不是不知道官员身边人可能造成的危害。为了防患于未然,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官员的任职回避制度,有地区回避、亲属回避、师生回避等。  相似文献   

17.
当前,各地都在公选优秀年轻干部,但是许多在单位辛勤工作多年的"土著干部"却一直"原地踏步",长此以往难免会滋生浮躁、失衡、懈怠心理,如何让"土著干部"心不寒,就需要突出三个"淡化"。淡化年龄限制,做到唯德才是举。年轻化不是低龄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不是"县长助理"、"副县长"、"副镇长"的官帽批发商。一个县有一二十个"县长助理",不代表一个地方"经济增长率",只能说是地方官员谋求政绩饥渴症,实际上是"黔驴技穷"。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不是"县长助理"、"副县长"、"副镇长"的官帽批发商。一个县有一二十个"县长助理",不代表一个地方"经济增长率",只能说是地方官员谋求政绩饥渴症,实际上是"黔驴技穷"。  相似文献   

20.
方乐迪 《领导文萃》2014,(23):115-119
正2月12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翁钢粮就"两张叔侄冤案"和"萧山五青年抢劫杀人案"两起错案道歉。此前,浙江方面已有多个部门致歉。现如今,官员致歉、道歉、检讨已相对普遍。但官员因何道歉,怎样道歉,道歉效果又如何呢?道歉官员级别不断升高2000年,中国官员似乎还都不习惯面向公众道歉。那一年河南省相继着了两把大火:焦作大火和洛阳大火。死了不少人。然而,翻看当时的新闻,并没有任何官员就这两起灾难向公众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