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满妹  晓露 《领导文萃》2006,(2):65-69
父亲的沉默是从辞去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职务时开始的。1987年1月16日,当人们从父亲突然辞职引起的震惊中反应过来后,许多老朋友、老同事、老部下纷纷打电话、捎口信,想到家里来看望他。可他让家人一一婉言谢绝了,他是怕连累了人家。十几个月里,他足不出户,终日不语,默默翻阅了自己从1977年再度复出以来的全部讲话、文章和批示,反思自己十年间在领导岗位上的功过是非,然后开始再次通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那些日子,父亲除了读书思考,总是长久地沉默着,独对晨曦和落日。看着他沉默不语的时间太久了,我担心他会闷出病来,就怂恿孩子们去找…  相似文献   

2.
何为贫穷     
一天,富有的父亲带着小儿子去乡下旅行,想让他见识一下穷人是怎么生活的。在农场最穷的人家里他们度过了一天一夜。旅行结束后,父亲问儿子:“旅行怎么样?”“好极了!”“这回你知道穷人是怎么过日子的了?” 儿子回答:“我发现咱家里只有一条狗,可是他们家里却有4条狗;咱家仅有一个  相似文献   

3.
<正>威尔逊(美国第28任总统)任新泽西州州长时,曾接到一个电话,报告他的一位担任议员的朋友去世的噩耗。威尔逊沉浸在悲痛之中。几分钟后,他又接到那人的电话:"州长,我希望顶替那位议员的位置。"威尔逊说:"我完全赞成,"说着停顿了一下,还没等对方来得及高兴,他接着  相似文献   

4.
我到乡间走亲戚时,听蹬三轮的表姐夫讲了一件亲历的事。他家附近有个监狱,星期天,常常有人赶来探监。那天,表姐夫拉了一个看样子很有钱的人,那人问他要多少钱,表姐夫因为太累,懒得说话,只伸出两个手指,意思是两元。谁知那人毫不犹豫地掏出20元,二话不说,匆匆钻进监狱。表姐夫是一个老实人,当时,还没有回过神,后来,他总觉得多收人家的钱有点内疚。于是,学经济学的我,给他讲了以下几个故事:“发明大王”爱迪生有件逸事,说是有一次,他想把一项新发明卖给某个厂商。在交易的前一天晚上,他与夫人商议该要价多少。他不知可卖多少钱,当然希望卖得越…  相似文献   

5.
坚持到底     
黄荣才  瑾轩 《决策》2013,(9):92-94
一唐正娜一向很有主见。自幼丧母的她由当了一辈子乡镇文化站干部的父亲一手抚养大。大学毕业她分配到乡镇工作,八年的时间,从普通乡镇干部升迁到东列县东角镇镇长。可唐正娜还没结婚,也不是没有人追,关键是她一门心思在仕途。唐正娜偏偏选择了杜达,本县电视台的一名工作人员,随便哪个追求者条件都比他好。唐正娜没有请客,她和杜达去领了结婚证,把杜达在乡下的父母接到县城,然后一起在家里吃个饭,婚礼就完成了。  相似文献   

6.
与朋友的交往中,难免会遇到不得不说"不"的情况。但是如果拒绝不得法的话,则可能因此失去友情,被人误会。面对朋友,只有巧妙地说"不",才能够免伤和气,不至于在人际交往中陷于被动。美国总统威尔逊任新泽西州州长时,曾接到一个电话,报告他的一位担任议员的朋友去世的噩耗。威尔逊沉浸在悲痛之中。几分钟后,他又接到那人的电话:"州长,我希望顶替  相似文献   

7.
孝心     
司玉笙 《领导文萃》2012,(13):128-130
第一次有了这辆公车,他就想回老家看看父母。老家离县城不远,是黄河故道上的一个小村庄,几十户人家。父母大半辈子就在这故道上种粮扒食、栽藕捞鱼,整天价一身尘土两腿泥。上学时他就想,往后有了条件,一定将二老接到身边,让老人家好好享享清福———父母养育之恩,当儿女的一生一世也报不完哪!后来他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在县政府谋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不几年就当上了科级干部,结婚生子,还有了一套面积不小的房子。搬进新居,他就想把大和娘接来一起住———将父亲喊大是这一带乡下延续了千年的称谓。  相似文献   

8.
熊钢 《领导文萃》2006,(7):52-56
中学时代,有一次我到一个朋友家里玩。吃饭时他父亲指着我告诉大家:“他爸爸真行,在胡宗南那里潜伏了那么久。张治中刚听说他爸爸是共产党的时候,可吓了一大跳。”这话我当时听了完全是懵懵懂懂。到70年代,我才听到父亲亲口述说那一段往事。他说张治中在周总理的酒宴上看见父亲后倒抽了一口冷气,“啊”了一声楞住了,一时说不出话来。总理笑笑说:“怎么,你们不认识?”张治中这才回过神来,说:“认识,认识。想不到熊老弟也起义了。”总理说:“他不是起义,是归队。”然后介绍了父亲的潜伏经历。父亲说张治中当天晚上就给蒋介石写了封信,大意是:…  相似文献   

9.
<正>一位父亲,苦于自己的女儿对两个追求者难以做出抉择,决定亲自过问这件事。父亲对女儿说:"我已经邀请埃伯尔和凯恩到家里来。我要先了解他们是什么样的人,然后我们再商量挑选哪一个作为你的未婚夫。"太好了,爸爸。"女儿回答道。  相似文献   

10.
一父亲腹泻脱水,后来又发起高烧,被范红旗强行送进了医院。这一次,范红旗把所有的事情都放在一边,在医院一连陪了父亲两天。以前,范红旗很少来父亲这里,不是他不孝顺,是因为他在县教育局工作,离市里有一百多里地,再加上他工作、家庭的担子一年比一年重,所以发展到最后,一年也就来个一两趟。去市里开会时,范红旗有时也会找时间去看看父亲,但父亲  相似文献   

11.
《领导文萃》2010,(4):121-121
<正>1998年11月,吕其明家里来了三位"不速之客",他们是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一进门,他们就提出,要请他为扩建后的纪念馆谱写背景音乐。吕其明是烈士后代,他的父亲吕惠生就被囚禁和杀害于雨花台。吕其明对三位客人说:为烈士纪念馆写背景音乐,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光荣。  相似文献   

12.
有那么一天     
有那么一天,秘书小王酒醉后对老婆说:"我再不用担心办公室李主任对我怎么样了,他再狡猾也终于露出尾巴来了,把柄在我手里,看他还不老实!"李主任向来看不起小王,总想找机会把他贬到二级机构去,这回小王是放心了. 有那么一天,办公室李主任酒醉后对老婆说:"我再不用担心张副局长对我怎么样了,他的尾巴终于露出来了,哼,把柄在我手里,看他还不老实!"张副局长一直瞅着李主任不顺眼,总想把他弄下去,这回李主任是放心了.  相似文献   

13.
正一米香兰留意到丈夫柴云宽有一点反常,成天像只蜜蜂,哼着出去又哼着回来。这天,柴云宽从外面回来,说:"这回评选贫困户,没有把我们家漏了!"米香兰的父亲米长久长年瘫痪在床。他叹了一口气:"这花田沟,这从前的前进大队,现在成了贫困村,开初我也没有想通呢!""吃了上顿没下顿,还说买马去周游!"父亲大概又把薅草锣鼓搬出来了。米香兰的爷爷和父亲都当过薅草锣鼓唱歌郎,方圆几十里都有名声。  相似文献   

14.
唐代有一个名叫卢承庆的人,曾任考功员外郎的官职.所谓"考功",就是专管官吏考绩评功的,类似于现在我们每年一度对公务员的工作和业务的考评.据说,他对这项工作比较公正负责.翻阅<唐语林>,有这样一件事很值得我们玩味:当时有个负责运粮的官员,由于粮船沉没而受过处罚.因此,卢承庆在对他进行考绩时给他评了个"中下"并通知他本人,那人没有意见.卢承庆继而一想,粮船沉没不是他个人的责任,也不是他个人力量所能挽救的,考虑之后决定改评为"中中"并再次通知他本人.但那人仍然没有意见,既不说一句虚伪的客套话,又未表现出激动的神色.卢承庆见状非常称赞,感叹道:"好,宠辱不惊,难得!"当即把他改评为"中上".  相似文献   

15.
曹征路  惠彤 《领导科学》2002,(13):50-52
一 我接到战友田汝坤要来的电话后,就立即给老婆许慧打电话说,汝坤来了,不回家吃饭了.许慧愣了一下,笑道,那你先把钱包掏出来,搁办公室里锁好.我也笑了,说人家是大乡长,那种事老干就没劲了.  相似文献   

16.
正晚年的李先念有两件事让小女儿李小林记忆犹新。李小林回忆:晚年父亲身体欠佳,医生说要补充维生素,家里就每天给他榨一杯橙汁。当李先念知道榨一杯橙汁要五六个橙子时,心疼地说:"太浪费了,以后不要榨橙汁,吃两个就行了。"还有一件事,李先念在北京医院住院时,孩子们为了给他增加营养,就常到人民大会堂的餐厅去打一份汤,一份汤要花25元钱。李先念知道后,一再叮嘱说:"别去打汤了,太贵了。"李先念一直是这样的人。解放后,他在湖北工作期间,生  相似文献   

17.
正小琪是我的妻子。其实,我是先认识她父亲的,他父亲是我的偶像。入警第一周,我参加了一场英模报告会,做报告的人叫吴世雄,长得高大俊朗,声若洪钟。后来我才知道,他就是小琪的爸爸。那个年代,提倡大力发展地方经济,政法机关要对其"保驾护航"。吴世雄和同事几人受命参与政府拆迁工作,遇到一户"钉子户"。那户人家里住着母子二人,母亲抱着煤气罐,儿子一只手紧扣在煤气罐的阀门上,一只手举着燃烧的打火机要挟。劝说无果,就在亡命徒开始动  相似文献   

18.
有人曾向世界歌坛的超级巨星卢卡诺·帕瓦罗蒂请教成功之秘诀,他每次都无一例外地告诉讨教者自己父亲曾说过一句话,对他成功起着非常的决定性影响.事情是这样,从师范院校毕业之后,痴迷音乐并有相当音乐素养的帕瓦罗蒂对自己究竟选择什么样职业拿不定主意,于是,他就问父亲:"我是当教师呢,还是做个歌唱家?"他父亲回答说:"如果你想同时坐在两把椅子上,你可能会从椅子中间掉下去,生活要求你只能选一把椅子坐上去."后来,帕瓦罗蒂愉快地选择了音乐,从此走上专业乐坛之路.  相似文献   

19.
赫敏  李正明 《领导文萃》2012,(17):77-80
帕特里克·菲茨杰拉德是许多美国人心中的执法英雄。作为无党派的美国联邦检察官,他在近11年的任职时间里调查过共和党、民主党的州长,查办过白宫高官,处理过"特工门"等大案,还是最早起诉本·拉登的人。有人称他是"钢眼侦探",还有人说他是"菲茨杰拉德飓风",华人干脆给他封了个"美国包公"的绰号。让腐败州长进监牢菲茨杰拉德今年51岁,出生在纽约布鲁克林区一个爱尔兰裔的移民家庭。他父亲是个门卫,家里有3个兄弟姐妹。1985年,菲茨杰拉德从哈佛大学法学院拿到了法学博士学位,进入纽约一家著名律师事务所当民事律师。1988年,他成为纽约助理  相似文献   

20.
"喂,老师,我要给XX请个假." "学生在上课,请问有什么事?" "上次放假,他回来把我的摩托车骑到了同学家里,我现在有急用,让他回来到同学家把车给我骑回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