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的崛起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中国的强劲发展引起了许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的担忧,它们提出"中国威胁论"等论调。中国为了打消它们对中国发展的疑虑,提出了"和平崛起论"。中国"和平崛起论"的提出,是要向世界展示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致力于国内建设的和平形象,是要促使国际主流舆论开始意识到中国和平崛  相似文献   

2.
大事回顾     
<正>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二○○九年新年贺词共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新年前夕,国家主席胡锦涛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发表了题为《共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的新年贺词:2009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年份。6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华民族发展历史新纪元。60年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同世界的关系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相似文献   

3.
<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中国在新世纪提出的和平发展战略为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发展定下了基调。虽然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余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中国未来的和平发展之路不会很平坦,风险与挑战无处不在。如何实现国家  相似文献   

4.
中国决意提升软实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新领导人已将"和平崛起"作为国家 发展思想。而和平崛起,从根本上说,在于其 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 "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 现出来的"软实力"。历史证明,能在国际上占 据主导地位、纵横捭阖的国家,历来是两种实  相似文献   

5.
从2004年开始,作为对国际社会不断上升的对中国发展的担忧和疑虑的回应",走和平发展道路"取代"和平崛起"成为中国正式的官方说法。2005年4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参加雅加达亚非峰会,首次提出亚非国家应  相似文献   

6.
《领导文萃》2013,(12):134-135
从俄罗斯、非洲再到海南博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最近出访及在国际舞台上的平实直白发言,让中国坚守和平发展的外交战略愈发清晰。受访学者认为,中国外交积极争取做到权衡兼顾的意图也越来越明显。刚接任国家主席不久的习近平不论是在非洲大谈"中国梦、非洲梦和世界梦",或是在博鳌将和平形容为"空气和阳光",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始终是习近平对外演讲  相似文献   

7.
刘毅 《领导文萃》2015,(4):7-22
<正>新世纪以来,中国崛起无疑成为和平学研究的聚焦点。中国和平崛起的事实与东亚"长和平"现象在政策界与学术界引发持续关注。如何看待当今世界和平的总体图景?和平学理论如何解释历史与现实?如何理解中国和平崛起的创新含义?针对这些问题,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在京出席学术会议的国际和平学权威专家、著名  相似文献   

8.
时政资讯     
《办公室业务》2012,(2):4-7
<正>胡锦涛发表2012年新年贺词新年前夕,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题为《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新年贺词。他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相似文献   

9.
李少军  乔良 《领导文萃》2010,(24):127-135
<正>中国现在面临两难:为了国家利益,必须进行"权力政治"的互动,特别是发展和使用军力;为了和平发展,又必须尽可能避免其不利影响。基于此,中国应开展三类不同的外交,即实力外交、制度外交和公共外交。国际体系就像"蜘蛛网",每个国家网在其中李少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随着中国的发展、崛起 进程加快,中国日渐踏进国际"深水 区",成为国际舞台的主角,中国与世 界的关系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国际社 会也将对中国充满新的期待,中国面 临的国际环境将更加复杂,这要求中 国调整自我,树立全新的外交理念,适 应新形势的变化。在和平崛起的大背 景下,中国应追求四大外交理念,可用 八个字来概述:和平、发展、参与、责 任。 和平理念 在中国对外政策所追求的理念 中,和平理念具有基石作用。追求和平 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中国古代 战略文化的精髓。"和为贵"、"协和万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崛起是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崛起的中国将对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国崛起是否会重复"国强必霸"的历史逻辑?针对这些质疑、猜测、忧虑,中国政府庄严地向世界宣誓,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那么,中国的承诺是否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国际舆论对中国和平发展有着怎样的认知?这些认知背后反映出哪些主导理念?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舆论安全越来越成为国家安全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为此,我  相似文献   

12.
高层言论     
《领导决策信息》2013,(37):M0001-M0001
习近平国家主席从"上海精神"到"丝绸之路精神",中国的主张一脉相承:"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奉行的内外政策,决不干涉中亚国家内政。中国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我们愿同俄罗斯和中亚各国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为建设和谐地区作出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3.
神圣使命,和平崛起.进入人均收入1000美元行列的中国,未来15年,历史正把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呈现在面前,通过制定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我们正将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脚步走得扎扎实实.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领导人去年在倡导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基础上,提出与周边国家共同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目的就是为地区和平与发展、建立新的区域治理机制与体系作谋划,做顶层设计。中国提出建立亚洲基础设施银行是其中一项措施,将对亚洲国家共同发展、共享中国发展红利做出贡献。亚洲很特殊,其开放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哪一家说了也不  相似文献   

15.
政治     
《领导文萃》2010,(20):7-8
<正>中国和平崛起的钥匙在经济之外随着中国块头的增大,原本给中国赢来很大战略实惠的"韬光养晦"的政策将面临更直接的挑战。在国际上,中国作为美国头号潜在对手的态势明确;而在中国内部,近年随经济增长而涌现的民族主义氛围,包括军方的强硬姿态,都会对当局的战略选择构成压力,提高中国与外界发生冲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正>只要中国能适度抑制"受害者"心态,在制度、理念方面向真正的"积极有为"迈进,并在尽量避免与美国正面冲撞的情况下构建本地区安全保障机制,实现权势和平转移的可能性始终是存在的。"弱者战略"利与弊距今17年前,美国的中国问题学者罗伯特·罗斯曾经用"安全至上"和"保持机动性"这两项标准来剖析中国的外交政策。罗斯认为,在主要利益尚局限于亚洲范围之际,以"弱者"面貌出现  相似文献   

17.
孙兴杰 《领导文萃》2013,(11):34-36
近日,英国著名国际关系理论家巴里·布赞教授在吉林大学作了一场题为"中国和平崛起的前景"的学术报告。相比两年前,布赞对中国和平崛起的前景的看法更加不确定,甚至更悲观了。他认为,目前中国在消极的和平崛起的道路上滑行,在积极的和平崛起方面却罕有作为。"和平崛起"的概念被提出以来,一直是媒体热议的焦点。即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在世界格局变革中奋发崛起,在东亚——西太平洋地区政治角力的中心舞台,进行了一场规模宏伟、史无前例的大阅兵。阅兵纪念战争、缅怀先烈,旨在和平而不针对第三方。"9·3"阅兵目的在于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捍卫当年以千万生命为代价所换来的和平、巩固地区国际秩序,同时也正如西班牙《世界报》报道称,9月3日的阅兵是中国重申其"大国地位的一刻"。  相似文献   

19.
徐向阳 《经营管理者》2009,(21):237-237
日本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工业国家,作为经济大国,日本试图改变政治侏儒的国际形象,追求所谓的"政治大国"或者说"普通国家"的目标。然而日本的现行宪法的规定被认为束缚了日本成为"政治大国"。日本近些年来的诸多动作,比如《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合作法》的通过,9.11之后的"反恐法案"等,其目的都是试图突破和平宪法的有关规定,最终实现修宪的目的,然而真正要达到修宪的目的又受到国内国际诸多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20.
<正>自去年以来,"伊斯兰国"(ISIS)极端组织在中东地区攻城略地,改变了中东地区地缘政治格局,对全球和平与安全局势构成了新的挑战。由于中国长期受到"三股势力"的威胁,而ISIS又将影响目标锁定到中国境内的分裂势力,因而ISIS已经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巴格达迪直接喊话中国ISIS因其"建国"目标,而不断宣传其在穆斯林世界的正统地位,并向世界散播其极端理念,企图吸引具有极端倾向的穆斯林的支持。这对世界各国的安全提出了新挑战,中国也在受其威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