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冠夫 《领导文萃》2010,(16):99-103
中国历史上,有三名亡国之君,都是史称后主。即:三国时蜀汉后主刘禅。南北朝时南朝陈后主陈叔宝,五代十国时南唐后主李煜。这三人,都是皇帝.其不能称皇帝.只称为国主者,各有特殊的背景和因由。此三人作为历史人物,俱为小朝廷皇帝。陈后主的辖地最大.也不过是江南半壁。刘后主为鼎足三分天下。  相似文献   

2.
取后蜀、灭南汉后,宋朝从战略上形成了对南唐 (江南 )的三面包围.南唐后主李煜为苟安求存,一面主动削去南唐国号,改称江南,表示臣服;一面暗中募兵备战,以防宋军进攻.宋太祖赵匡胤志在统一江南,消灭南汉以后,立即从各方面准备进攻南唐.但是师出无名,便于开宝七年 (974)九月派遣使者去南唐召李后主入朝,李后主怕被扣留而称病不赴,并表示准备抵抗宋军的进攻.十月,宋以此为借口,以曹彬为统帅,潘美为都监,统兵进攻南唐.次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宋军攻占金陵,李后主被迫出降,南唐宣告灭亡.  相似文献   

3.
葛剑雄 《领导文萃》2008,(17):71-73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九七八年)三月,前南唐国主、三年前由“违命侯”改封为陇西郡公的李煜在开封一座住宅里结束了他42岁的生命。李煜留下了倾诉亡国哀怨的千古名篇。也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相传他是被宋太宗毒死的,尽管他死后被赠太师,追封为吴王,皇帝还为他“废朝三日”(停止上朝三天),以示哀悼。  相似文献   

4.
后主情怀     
廖德全 《领导文萃》2009,(5):103-107
南唐后主李煜,后人多指为亡国之君,泼在他身上的脏水不少。泱泱大中华,上下五千年,江山易主,改朝换代,多了;居“后主”之位而亡国者也绝非李煜其人。玩物丧志,荒淫而大失其度,把江山社稷给丢了,实属可悲可叹,后人说他几句也在情理之中。有哪个帝王没给挖出来戏说一通的?其实,李后主留给后世的,  相似文献   

5.
<正>三、乾隆皇帝的硃批谕旨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生于公元1711年,公元1735年即位,公元1795年退位,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的太上皇。公元1799年卒,终年89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相似文献   

6.
三、乾隆皇帝的殊批谕旨 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生于公元1711年,公元1735年即位,公元1795年退位,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的太上皇。公元1799年卒.终年89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相似文献   

7.
填词     
正横列一、一个国家,首都是萨拉热窝二、比喻事业不断发展三、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的一个反面人物四、蔡楚生和郑君里导演的一部老电影,名字出自南唐后主李煜词《虞美人》五、一个电脑即时战略游戏六、美国的一个州七、一位当代画家,是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8.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恰逢甲申年。这 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克紫禁城,崇祯皇帝吊 死煤山;一个多月后,李自成在山海关被满汉联 军击败,返京,匆匆在武英殿登上皇帝宝座,旋 即撤出北京,次年五月,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小  相似文献   

9.
易中天 《决策探索》2008,(17):58-59
公元1067年,是一个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年份。这一年农历正月,36岁的宋英宗病逝,20岁的皇太子赵顼当了皇帝,为宋神宗。这时,北宋王朝已过去108年,算是步入中年,而新皇帝血气方刚,总想做些事情。  相似文献   

10.
伊家河 《领导文萃》2015,(7):129-131
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四月,万历皇帝突然翻脸,他先是将手握重兵的蓟州总兵戚继光调任广州总兵,然后,对刚去世不久的恩师张居正下手。大明王朝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万历皇帝贪婪成性,对抄家情有独钟,只要听说哪个是"贪官",他立马  相似文献   

11.
如我 《领导文萃》2008,(24):114-115
事情发生在东汉延熹二年(公元159年),已经做了12年皇帝的汉桓帝刘志,再也憋不住所受的窝囊气了。这12年里,他名为皇帝,实为傀儡,名为刘氏朝廷,实为梁家天下,朝政大权全部捏在梁皇后的哥哥、大将军梁冀手心里。  相似文献   

12.
成吉思汗(公元1162—1227年),名铁木真,是大蒙古国的开国大汗(皇帝),他少年多难,历经险阻与磨难终成大业;他意志如钢,沉默多思有大略,每出一言则意味深长。 公元1206年,在隆重的“忽里台大会”(推行大汗之盛会)上,由成吉思汗口  相似文献   

13.
公元1644年,也就是-- 大明朝崇祯十七年 大清朝顺治元年 大顺朝永吕元年 紫禁城的黄昏 时间:1644年、大明崇祯十七年,元旦 地点:北京紫禁城太和殿 这一年的元旦,皇帝朱由检比平时更早就上朝了,除了 近身侍卫和太监外,御座旁只有一个手执金吾的礼官站班, 皇帝诧异地看了他一眼。  相似文献   

14.
<正>自古以来,领导总是很忙的。大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留下了千古美名;雍正皇帝十几年如一日,每天批奏折到深夜,造就了大唐伟业;南唐后主李煜沉湎词学,不治国事,留下了"问君能有几多愁,却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哀叹;宋徽宗赵佶醉心书画,对国事漠不关心,步李煜后尘,丧身丧国。由于忙的形式内  相似文献   

15.
<正>下级向上级领导邀功争宠,现代社会有之,古代社会亦有之。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八月,李世民即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同年九月,唐太宗与群臣当面议定长孙无忌等人的爵位食邑,命陈叔达在宫殿下唱名公布,顿时引起诸将争功,纷纭不已。官员向皇帝邀功争宠,直接牵扯到皇帝对大臣物质利益的分配问题。分配不均,轻则影响官员之间的和谐与团结,重则危及皇帝宝座能否坐稳与社会的安定。探究一代圣君唐太宗在处理大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对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评价是三句话:最会用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自王莽改制,天下大乱,刘秀随大哥刘揭竿而起,到他当上皇帝,仅用了3年时间(公元22—25年),继之仅用11年时间即翦灭群雄,削平地方割据集团,铲除敌对分裂势力,最终完成东汉帝国的统一大业。作为开国皇帝,这一建国速度在中外  相似文献   

17.
坦荡迎来黄金岁月公元1133年秋,皇帝赵构将岳飞召到首都,亲自书写“精忠岳飞”四个大字,制成锦旗赏赐给他。同时,要在京城为他建造府第。岳飞辞谢说:“敌未灭,何以家为?”大敌未灭,要家干什么?为此,皇帝赵构相当喜悦,很亲切地征求岳飞的意见:“你觉得天下什么时候可以太平?”岳飞回答道:“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就可以天下太平。”据说,赵构很吃惊,没想到一介武夫能说出这么有水平的话。不久,刚过而立之年的岳飞被授清远军节度使,封武昌县开国子,成为长江中游的最高军事指挥官。公元1137年,即绍兴七年,二月,岳飞奉命进京述职。皇帝在他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历史上,有两位相继出现的皇帝,他们的身世、经历、理想及个人爱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结局却有着天壤之别.这两位皇帝,一位是生于公元569年的隋炀帝杨广,另一位是生于公元599年的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与隋炀帝非常像:一是身份像.两人都出身于关陇贵族家庭,隋炀帝是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次子,唐太宗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二是经历像.两人都是年纪轻轻就统领大军南征北战.公元588年杨广任行军元帅,率50余万大军渡江灭掉南陈,几年后又击退了北方突厥的犯边;李世民少年从军,协助父亲在太原起兵,多次亲领大军平定了国内的各路农民起义军与割据各地的大小军阀.两人都是前皇帝的二儿子,本来都没有机会继承皇位,但都通过搞阴谋诡计继承了皇位.隋炀帝是粉饰自己、构陷兄长,李世民则是公然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兄弟,并迫使父亲让位.  相似文献   

19.
正公元227年,诸葛亮向蜀汉后主上书,慷慨誓师北伐曹魏,千古奇文《出师表》令我们感动至今。然而,在北伐中他的战术却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与气壮如山的誓师陈词形成巨大反差。陈寿评价诸葛亮在北伐中的表现:"奇谋为短。"那么,果真是由于诸葛亮的战略战术失误主导了北伐的进程与结局,还是战争背后  相似文献   

20.
县令过年     
庄秋水 《领导文萃》2011,(10):95-97
乾隆十六年年初,也就是公元1751年,无锡下了一场不寻常的大雪。瑞雪通常增添喜庆,但这年大雪对常州府无锡县令王镐来说。绝对是一场灾难:皇帝很快就要来了,县里接待工作却进展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