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层公务员“懒政怠政”的治理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公务员"懒政怠政"的三大特点1.顽固性。"懒政怠政"被当今一些人喻为官场"牛皮癣",主要是因为它屡治不愈,非常顽固。这种官场病症不是现在才有的。东汉班固《汉书·朱云传》中说:"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其中,"尸位素餐"准确地揭示了旧时官场"为官不为"的现  相似文献   

2.
正要想知道"年"的来源,首先要弄清"年"的构造,摸清"年"的本质,看清"年"的长相,掌握"年"的范围。从甲骨文上看"年"的字形,上"禾"下"人",表示"人种禾,禾养人,人禾互相赖以为生"。《说文解字》曰:"年,谷熟也。从禾千声。《春秋传》曰:‘大有年。’"从小篆字形上看,"年"也是"从禾,从千,千亦声"。禾,指五谷,千字从人从一。黄现璠在《古书解读初探》中说道:"必先有禾之种植,而后有年字之发生。""年"就是从谷禾中诞生的。《榖梁传·桓公三年》说:"五谷皆熟为有年。"《榖梁传·宣公十六年》也说:"五谷大熟为  相似文献   

3.
关于"捧杀",《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捧杀"就是过分地夸奖或吹捧,使人骄傲自满、停滞退步甚至堕落、失败.不过,关于"捧杀",最经典的用法,还是当属鲁迅先生.他在《骂杀与捧杀》中说,自古以来,杀人的方式很多,诸如明杀、暗杀,而至于"捧杀",当属暗杀的大范畴,只不过"捧杀"比一般的暗杀来得"甜蜜"而已,大可称之为"温柔的一刀".所以,每位领导干部,特别是手握实权、地位显赫的领导干部,应当特别警惕被"捧杀".  相似文献   

4.
正士"士",是春秋时期介于大夫与庶民之间的一个特殊阶层。子贡问怎样才可以称得上"士"?孔子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子贡问次一等的"士",孔子说:"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子贡又问再次一等的"士",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子贡问当今执政的人怎样?孔子说:"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子路》)看来"士"是有标准的:当官的"士"不辱使命;赋闲的"士"孝顺尊长;拘泥守信之人虽不通权变,但也可算得上是低一等的"士";至于那些度量和见识狭小之人,是算不上"士"的。孔子  相似文献   

5.
正敢说"不行",爱说"不行",是邓小平工作中的一大特点。翻开他的著作,"不行"一词用得非常多。如《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共有60篇文稿,其中36篇文稿100多处用了"不行"。该卷中最短的文稿《民主和法制两手都不能削弱》,全篇只有370多字,用了4个"不行"。"不行"二字看似简单,却不是轻易能说出口的。它体现的不仅是一种语言风格,更是一种做人做事的态度,一种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思维方式。仔细阅读、分析、品味邓小平说的  相似文献   

6.
孔子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论语·卫灵公》)舜何以能如此?一般儒者都以为他能“所任得其人,故优雅而自逸也。”如《大戴礼记·王言》上说:“昔者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新序·杂事三》上说:“故王者劳于求人,佚于得贤。舜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己无为而天下治。”赵歧《孟子注》也说;“言任官得其人,故无为而治。” 关于舜之“任官得人”,孔子指出:“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论语·泰伯》)朱熹注曰:“五人:禹、稷、契、皋陶、伯益。”其实,按《尚书·尧典》记载,舜所任用的大臣远不止这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重温毛泽东同志《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特别提到,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在当今"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生态之下,党委书记要当好"班长",须自觉强化"六个意识",带头践行"三严三实",以良好的领导形象影响人、感化人、带动人。一、强化忠诚意识,对党一定要忠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的根  相似文献   

8.
正古人言:相由心生。并且,古人还常常把人的相貌同命运挂钩,民间所谓的"算命先生"也总拿人的相貌来说事,用来"推算"人的富贵吉凶,以及命运走向。其实,古代官场也很在意为官者的相貌。中国古代对皇帝的面相都极其称扬,所谓的"帝王相"隆准龙颜,指的是鼻子丰隆,准头齐,鼻梁挺直,即是"龙相"。最典型的"龙相"被认为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据吴晗的《朱元璋传》  相似文献   

9.
浙江电视台王牌节目《中国梦想秀》,前不久播出了浙江安泰时装有限公司董事长钱安华与166名员工及其家属叠成七层"人塔",这一壮观的"人塔"被各大微博媒体广泛转发。安泰时装公司设立了读书、摄影、体育等俱乐部,工余时间,钱安华与员工们打球、唱歌、跳健身舞,丝毫没有董事长的架子,有的员工说他是"另类",有的员工称他为"哥们儿"。钱安华说:我和员工一起忘情地玩,非常快乐。公司的员工从创业初期的几百人发展到眼下的2000多人,厂区雕楼画栋、风景如画。员工们工作、生活  相似文献   

10.
乔戈里 《领导文萃》2014,(14):71-75
正宪政"国师"1905年,慈禧太后派载泽、端方等5位大臣前往东西洋各国考察,为宪政改革做准备。随行官员中有一位叫熊希龄的参赞,曾是湖南维新运动干将,和梁启超、杨度都有过密切交往。抵达日本后,熊希龄找到两位以宪政研究著称的旧交,委托他们"代笔",替出国考察的大臣们草拟有关介绍东西洋各国宪政情况的文章和奏请立宪的奏折。对杨度和梁启超而言,这是一条实现"宪政救国"之梦的途径。杨度撰写了《中国宪政大纲应吸收东西各国之所长》、《实行  相似文献   

11.
<正>"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听过这句话的人肯定比看全本《孙子兵法》的人要多。非常有意思的一点在于,孙武对外交的阐述,用的不是"邦交",不是"盟好",而是"伐交"。"长刀"与"短剑"并用所谓"伐",即征伐、讨伐。而"伐交",简单说就是以打仗的思  相似文献   

12.
正读《晋书·羊祜传》已有时日了,但对这位羊祜将军的一桩轶事记忆犹新:有一次,他的女婿劝他说,您应该多多安排自己的亲信,有一批人拥戴您,这不是很好吗?羊祜没有接话。过后,他对儿子们说,他的说法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臣子如果树立私恩就必然违背公义,这是大祸乱,你们要牢记我的话。羊祜所说的"树立私恩",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搞小圈子",搞团团伙伙。他选人用人出于公心,今天读  相似文献   

13.
<正>在领导与管理运筹决策方面,中国古代"道"的哲学(本文称"道学")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不朽篇章。特别是在"用势"方面,中国古代各流派战略家和政治家都有极其高深的论述。《孙子兵法·势篇》说:"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道学中的"任势",即我们今天常说的"用势",是  相似文献   

14.
正中央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广大党员干部树起道德"高线",划清纪律"底线",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依规管党的坚定决心,集中体现了"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的最新要求。俗话说,"人无头儿不走,鸟无头儿不飞。"学习贯彻《准则》与《条例》,要从"一把手"抓起。如果"一把手"不重视,把《准则》的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15.
夏飞 《领导科学》2015,(6):46-47
<正>一、"格"的释义翻阅《康熙字典》,结合论文语境,笔者认为"格"应有以下几种释义。1."格",变革也。(《书·益稷》:"格则承之庸之。")邓小平同志曾说过:"考虑人的角度,也要深化,这也是一种改革,思想上的改革,思想上的解放。"笔者认为,在破格选拔干部问题上,用人者与被用者都必须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16.
正有句形容人能力强的俗语——"有两把刷子"脍炙人口,而林语堂为西南联合大学毕业生讲演的题目却是《我的"三把刷子"》。他自诩多一把"刷子",不是说本事高于他人,而是用自己的思考感悟、生活奔波经历,阐明为人处世必须具备的三种能力。第一把是"问题刷"。人生在世,就是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人的社会知识几乎全是通过解决问题获得的。林语堂说:"只要有问题跟着,你就不会懒惰。为解决时时引诱你去想的问题,需要克服种种困难去解决它,就能长  相似文献   

17.
宋晖 《领导文萃》2010,(10):128-131
<正>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听到最多的词汇之一就是"大国",中国正做着"大国梦",从《大国崛起》到《大国的较量》再到刚刚出版的几本"大国之书"——《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力》、《中国站起来》无不透露着一个信息:中国人渴望成为这个世纪的主宰。国防大学教授刘明福更是直接用"中国梦"为自己的新书命名,阐述了"后美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广东省第十四期领导干部党纪政纪法纪教育培训班开班,广东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先耀作题为《认清"两面人",做个老实人》的辅导报告,披露典型案例,并点评剖析。黄先耀说,一些人在领导岗位上是说一套做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台上一套台下一套的"两面人"。在当前反腐败高压态势下,一些"两面人"更会演戏,隐藏得更深。黄先耀勾画了"两面人"的八副"脸谱",并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三严三实"要求,提醒广大党员  相似文献   

19.
正不论是在机关还是在基层,不论是在大组织还是在小单位,总能遇到一群人,他们人前说好话、人后说坏话,人前说虚话、人后说假话,或者说子虚乌有的诬陷之话,或者说对自己有利的编造之话,或者将"芝麻"说成"西瓜",或者将"鹿"说成"马",这些人往往被大家称为"长舌族""游走群""左右说事者"。就现实而言,任何组织都无法完全消除这一群体。领导必须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20.
正子罕,春秋时期宋国的大臣,以为官清廉著称于世、彪炳于史。子罕为官清廉,最为著名的就是关于他"以不贪为宝"的故事。《左传纪事本末》中详细记述了这个故事: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玉,把它献给子罕,子罕却不肯接受。献玉的人说:"我把它拿给玉匠看过,玉匠认为它是块宝玉,所以我才敢把它呈献给你。"子罕说:"我把不贪当作宝贝,你把玉璧当作宝贝。如果把玉送给我,你和我都失去了自己的宝贝,还不如我们各人都保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