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香枝 《领导文萃》2009,(18):68-73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老年丧子,中年丧偶”,48岁的章含之没能躲过后者。 1983年夏天,乔冠华颈部和肺部转移的病灶再次复发.并且来势凶猛。北京医院的会诊表明,即使是最先进的现代医疗手段也已经无法抑制他体内癌细胞的侵蚀。在这样的身体状况下,乔冠华仍然忘我、顽强地工作着。7月7日,他为早年的国际评论集《从慕尼黑到敦刻尔克》写了一篇短序,回顾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写国际评论文章的甘苦和愉悦,再一次沉浸在金色的回忆中。  相似文献   

2.
魏邦良 《领导文萃》2006,(9):127-131
胡风是曾把乔冠华引为知己的。1943年,乔冠华等人在重庆创办了《群众》杂志,登载了陈家康、胡绳和乔本人写的探讨哲学的文章。此时也在重庆的胡风,感到这是在国统区讨论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一个极好的锻炼机会,因而对乔的做法表示欣赏和支持。当时,胡风正筹办《希望》杂志,也准备发表一点关于  相似文献   

3.
正"鸿门宴"是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最为精彩的部分之一。作者在文中运用高超的笔墨技巧将项羽多侧面的悲剧性格揭示得可谓淋漓尽致。笔者在对项羽的悲惨结局扼腕叹息的同时,经过进一步思考发现项羽的重要谋士范增其实也是一位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这位人物很少为人们所提及与议论,在此,  相似文献   

4.
话剧《雷雨》讲述的是一场发生于两代人、两个家庭间的爱恨情仇的故事。剧中,人物的悲剧命运似乎都被蒙上了浓郁的宗教思想色彩。表面上,作品的悲剧创作体现了因果报应的规律;人物间血缘和性爱的错乱暗示了对基督教文化精神的信仰;而个体命运的发展都不可避免的趋向悲剧结局,这更切合常规的宗教业报思想。但是,在这些表面现象的关照下却蕴涵着另一层内在实质。  相似文献   

5.
傅建芬在《中国联合商报》中提出,领导者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关系管理,不仅会在领导力、组织能力和制度建设上陷入事倍功半的境地,甚至会堕入非正当关系圈、权力圈、贪腐圈,造成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和悲剧结局.关系管理,主要分为搞关系、摆平、广结长期善缘、志同道合互惠双赢和我无为而关系自来五级.  相似文献   

6.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常被用作悲剧作品分析的理论基础,在《德伯家的苔丝》这一悲剧作品中更有充分的体现。通过运用亚氏悲剧理论来分析《苔丝》,使读者能更理性、系统地欣赏这部作品,加深作品的悲剧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7.
秘苑摘萃     
叩颖 《秘书之友》2015,(3):46-48
领导应当重视关系管理傅建芬在《中国联合商报》中提出,领导者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关系管理,不仅会在领导力、组织能力和制度建设上陷入事倍功半的境地,甚至会堕入非正当关系圈、权力圈、贪腐圈,造成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和悲剧结局。关系管理,主要分为搞关系、摆平、广结长期善缘、志同道合互惠双赢和我无为而关系自来五级。短视近利、短线行为是领导者关系管理的第一大忌。中国人  相似文献   

8.
现在一说明史,就会说到明亡始于神宗,而直 接崩溃始于已巳之变。金庸先生1975年写成的 《袁崇焕评传》至今给我印象深刻,以至后来读到 方舟子1994年写成纪念袁崇焕诞辰410周年的 《功到雄奇即罪名》,总觉他的论述没能超脱金先 生所构成的巨大影子。我对袁崇焕悲剧产生一点 新认识始于樊树志先生于1997年写成的《崇祯 传》。按樊先生的观点,崇祯算得上是"一个励精图  相似文献   

9.
书屋     
《决策》2014,(12):96-96
<正>《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过去二十年,公认最具智慧和价值的一本书。"能够被《长尾理论》作者克里斯·安德森如此评价的书,是硅谷思想家、《连线》之父凯文·凯利的经典巨著《失控》。《失控》的副标题是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乍一看像是科幻小说,但是翻开一看就知道这是一本足以放在身  相似文献   

10.
国际新闻媒介曾这样评价过具有雄辩奇才的乔冠华":论点独到令人刮目相看,语言犀利富有说服力。"国际新闻媒介曾这样评价过具有雄辩奇才的乔冠华:"论点独到令人刮目相看,语言犀利富有说服力。"20世纪70年代,乔冠华曾被毛主席亲自点将担任出席  相似文献   

11.
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叱咤风云、纵横捭阖,为我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素有"风云才子"之誉的我国著名外交家乔冠华,1983年9月21日晚,走完了自己辉煌而坎坷的70岁人生之路.在弥留之际,当夏衍同志去看望他时,乔冠华留下了最后的遗言:"两次,1958年,我就说过‘留取丹心照汗青'.我没有更多要说的,还是这两句话:‘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相似文献   

12.
丁邦文 《决策》2010,(12):101-101
写这篇小说之前,我写过一篇名为《唇齿》的中篇,后来又演变为长篇小说《中国式秘书》。在那部小说的结尾,市府秘书黄一平因陷入一场激烈的权力斗争,最终充当替罪羊,受到党纪处分,被贬到市委党校后勤处做了普通员工。为此,相当多的读者对这样的结局表示遗憾甚至愤慨,  相似文献   

13.
苏永通 《领导文萃》2008,(13):108-111
她没能成为一位纯粹的外交官。在那一切皆政治处处是斗争的年代,章含之跨入外交部。权力斗争就迎面而来  相似文献   

14.
《德伯家的苔丝》以其隽永绵长、凄切悲婉的故事情节,别具一格的写作风格和艺术技巧,打动并震撼着无数读者的心。小说以美好性格和高尚情操最终被污秽残忍的社会环境毁灭这一不可调和的悲剧冲突为基本主题,反映了"维多利亚盛世"的英国现实。揭示了苔丝这一女主人公的社会悲剧,性格悲剧和命运悲剧的偶然中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5.
叶长宇 《领导科学》2003,(14):35-35
杨修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才华横溢,“博学能言,智识过人”;他生在英雄辈出的三国时期,又在以爱才著称的曹操手下当幕僚,生既逢时,又遇明主,曹操对他也非常器重,“委以军政钱粮之重”。因此,他具备了干成一番事业的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但他并没有什么成就,最后还以人头落地而告终,成了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反常的结局呢?近来重读《三国演义》,掩卷长思,感到杨修这个千余年前的“机关干部”的教训,给我们这些现代机关干部留下了很多有益的启示。一是戒小聪明,老老实实做人。小聪明害死人,杨修就是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16.
送别乔冠华     
“四人帮”组阁名单上有他1976年10月6日,“四人帮”被捕,外交部反对乔冠华的人马上贴出大字报,说乔冠华“秉承‘四人帮’旨意,把他们制定的‘按既定方针办’写进联大报告,替‘四人帮’篡党夺权制造舆论。”  相似文献   

17.
《决策》2014,(12)
《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
  “过去二十
  年,公认最具智慧和价值的一本书。”能够被《长尾理论》作者克里斯·安德森如此评价的书,是硅谷思想家、《连线》之父凯文·凯利的经典巨著《失控》。  相似文献   

18.
读书的发现     
读书发现,真正幸福的女人是无法进入小说的,或者说,无法成为千古流芳的典型。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无一不是不幸福的女人。作家能让笔下的女人是个好女人,比如说巴金《家》里的女人,都那么善良娴慧,但却不幸福。作家可以让女人成为天使,可以让女人得到无数人爱慕,可以让女人获得……就是没办法让笔下的女性成为一个幸福女人而又能千古传诵。也许正因如此,一些女人给自己写书,让自己成为幸福的主人公。我不知道这样的女人是否幸福,或者依然会是如此结局:要么这是个另一形式的悲剧,于是成为典型传之后人;要么,因为这个主人公的幸福,本书很快被人遗忘。  相似文献   

19.
百家论坛     
《领导文萃》2008,(5):156-158
纠错2007年11期《领导文萃》中《"三国"阴谋文化铸就的历史悲剧》一文,第114页,第10行:诡计的诸葛亮成了铺佐刘备江山大计的羽纶圣人,其中"铺佐"应为"辅佐"。  相似文献   

20.
李牧是战国末期赵国著名的良将与卓越的军事家,但其人生结局充满悲剧色彩。李牧人生悲剧的产生,主要是时代笼罩下的赵国国情阴影为他人生抱负的施展设置了障碍,"志大而量小"的性格"硬伤"使他的人生之路坎坷不平,"才有余而识不足"的认识局限蒙蔽了他前行的双眼而使其作茧自缚。李牧的人生悲剧还向人们昭示了一个真理:任何自毁长城、自拆国之柱石的做法最终都是一个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