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而邓小平的实践观则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观小平文选,特别是本篇南巡谈话,从头至尾贯穿着实践观点.其内容之丰富、特点之鲜明、意义之重大,堪称是新时期的“实践论”。一、邓小平实践观的主要内容和特点邓小平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在纠正毛泽东晚年背离了他自己确定的思想路线的错误,在冲破五十年代后期开始盛行于党内的教条主义、个人迷信以及“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在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得到充分体现和发展起来的。其主…  相似文献   

2.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邓小平同志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意义所做出的高度概括。在许多论述改革的讲话中,他都把我国当前的改革同革命联系起来。邓小平同志是在什么意义上把改革看作革命呢?第一,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看。传统意义上理解的革命是指一种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社会制度的社会变革.它是通过一个班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剧烈斗争形式实现的。如果只困于这种认识,那么,我国的改革就不能隶属于“社会革命”的范畴。早在改革之初,我们党就明确规定了改革的性质,即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  相似文献   

3.
《经营管理者》1998,(4):6-7
<正> 国有企业是国家的财富,是我们的经济之本、财力之基、稳定之源。搞好国有企业关系到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关系到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回顾 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我国一直致力于国有企业改革,并把它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此间可概括为以下四个主要阶段:  相似文献   

4.
季雨 《决策探索》2004,(7):91-91
“遵义会议”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邓小平是当年的参加者之一。他清楚地记得当年会议在哪个房间里召开,自己坐在什么位置.讨论的什么问题。但“文革”期间,这一历史事实却被林彪、“四人帮”否定,林彪、“四人帮”诬蔑他“篡改历史.硬将自己塞进遵义会议”,“是捞取政治资本”。邓小平的照片也被人从遵义会议纪念馆的墙上取了下来。面对林彪、“四人帮”  相似文献   

5.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入推进,要求我们必须大力提高党员民主素质。邓小平关于党员民主素质的思想对我们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邓小平对于党员民主素质的重要意义,党员民主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及提高党员民主素质的各种重要途径都具有非常深刻的见解。因此,这个思想理论体系在当前和未来依然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为香港作家金庸(查良庸)先生以书信体形式回顾1981年与邓小平的一次对话,并以今日中国的发展和当日邓小平的期望比较,看到邓小平的政治理想有多少实现了。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的行政改革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中国行政改革的指南。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行政改革思想,不仅是深入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需要,而且是推动我国行政改革实践的需要.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一、邓小平行政改革思想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理论来源于实践,探讨邓小平的行政改革思想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应该从邓小平自身的革命实践活动,从邓小平作为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参与领导的中国社会主义行政管理的历史经验,从邓小平作为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领导的伟大社会主义改革的历…  相似文献   

8.
1973年邓小平恢复国务院副总理职务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毛泽东感到十分满意。他多次在一些讲话和谈话中,称赞邓小平“政治思想强”、“人才难得”、“文武全才,不可多得”,决心让邓小平承担更大的责任。毛泽东对邓小平的信任、赞扬和支持,引起了觊觎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惶恐,他们把邓小平视为自己纂党夺权的巨大障碍,千方百计妄图阻止毛泽东对邓小平的进一步重用。1974年3月,在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江青第一次直接向邓小平发难,但遭到了惨败。这次斗争是围绕邓小平的联合国之行展开的。1974年4月,联合国大会…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十四年来,我们从事的改革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开始的又一次伟大革命”。那么,从什么意义上理解改革是我国又一次伟大革命呢? 革命的含义有两种。一种是从狭义上讲的社会革命,一般指一种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的理论观,是指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态度和立场。邓小平之所以能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巨大贡献,是与他长期形成的科学开放的理论观分不开的。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研究邓小平的理论观,这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信读者能通过这篇文章,对邓小平的理论观有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同志,在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企业改革问题,进行了长期坚持不懈的探索。他的探索,涉及了企业管理改革的方方面面,形成了较为系统,内容丰富的企业管理改革思想。这一思想,在邓小平同志的改革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认真研究邓小平企业管理改革思想,对于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同志的经济体制改革思想及其对这一思想的整体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时竣  王惠 《领导科学》2002,(1):14-15
2002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开局之年,我国的改革开放从局部调整、区域突破进入到全面与国际接轨的新阶段.尽管我们将面临更加直接、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但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普通民众无不表现出空前的自信和义无返顾.审视我们今天思想解放的成果和理论上的成熟以及巨大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令人不能不想起邓小平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对全党和全国的思想解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南方谈话,而其谈话的第一站就是武昌.温故而知新.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十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本刊记者冒雪南下武汉,追怀已逝伟人之高风,感受江城武汉十年之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的中国,其主旋律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同中国实践的结合史。在70多年的结合过程中,曾经产生过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而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引向了胜利。第二次飞跃,是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而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向胜利。本文拟通过阐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实现的过程,探讨邓小平同志在…  相似文献   

14.
全面、深刻地阐述改革、发展、稳定三者间的辩证关系和重要意义,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卓越贡献。认真学习哪小平文选》第三卷,结合学习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讲话中有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论述,深深感到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和把握的一条基本原则.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中国必须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邓小平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  相似文献   

15.
邹伯钧 《当代秘书》2001,(10):20-24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党的十五大确定的全党的指导思想。信访工作作为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邓小平政治活动的始终,邓小平的信访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的信访观,对于坚持邓小平理论在信访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就邓小平的信访观作一些探寻,以期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把信访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6.
兵者——国之大事也。对于巩固国家政权,军队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美国人热津斯基曾在《实力与原则》中谈到:"邓小平最重要的长处是他明确清晰的战略方向感,他懂得世界力量正在形成新的平衡,需要从现实中得出新的具体政治结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有选择地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总结和提出了我国新时期的军队建设思想,促进我党的军队建设思想和实践发展和完善。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不仅为中国现代化军队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更加促进了中国当代军事的战略性发展。本文将从邓小平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重要意义和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三个角度进行着重阐述,旨在从军队建设思想和实践角度阐明邓小平思想在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的重要意义,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八十年代初,小平同志提出用“一国两制”和平方式来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索和伟大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值此香港回归之际,回顾我们实践的历程和成功经验,正确认识它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对国际社会的重要意义很有必要。一、香港回归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香港回归是我国政府按照小平同志的“一国两制”构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一次伟大尝试和成功的范例。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体会这一实践的成功意义和深远影响。首先,“一国两制”构想是在改革开放和国际新形势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是邓小平…  相似文献   

18.
邓老爷子邓小平喜欢打桥牌我早就听说过,但水平如何我不清楚,那时我还没和他打过牌。有一次谈到这个问题,我想当然地信口说道,邓小平的牌,就因  相似文献   

19.
《决策探索》2008,(23):24-25
1984这一年,注定是一个伟大的年份。1月24日,邓小平突访深圳,后来被定义为“邓小平第一次南巡”。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曾在1992年初南方谈话中提出.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能在各方面形成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邓小平提出的战略目标基础上,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要创新,极大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和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