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同志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融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历史成果,先后提出了一系列为人民群众谋福祉、推动中华崛起的重要举措,赢得了国内外的一致赞誉。2016年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举行了主题为"学习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文活动,并选取高质量的论文汇编成《治国理政:新境界新局面》(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相似文献   

2.
本文六点理政启示是:理政的关键环节是决策;勤于政事、励精图治,是政治家必备品德,是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廉政反腐是理政的重要内容;广开言路、群策群力、进谏纳谏、集思广益是理政妥否的重要保证;吏治是理政治国之纲;构建廉政文化体系是确保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党和人民励精图治、攻坚克难,打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运筹帷幄,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雄才大略和高超的政治智慧,得到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戴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他正以独特的治国理政品格引领中华民族走上伟大复兴。一、充满自信的战略定力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第一大品格是充满自信的战略定力。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国家和民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本研究以政治社会学为专业视角,以结构功能主义为理论视阈,引入结构功能主义分析范式,对"四个全面"进行解读,最终得出:全面深化改革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强大动力,是推动中国社会良性运行的适应机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目标,是推动中国社会良性运行的达鹄机制;全面从严治党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立党之本,是推动中国社会良性运行的整合机制;全面依法治国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立国之本,是推动中国社会良性运行的维模机制。  相似文献   

5.
<正>近期以来,理论界和媒体不断地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进行解读和梳理,在解读和梳理中,我们发现,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中华传统文化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习近平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先后对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反复强调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在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上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不但对于今后如何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重要指示,而且把这些思想应用到了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为了更好地学习领会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深刻理解优秀传统文化在治国理政中的应用,本刊专访了中央党校哲  相似文献   

6.
党的建设意义上的自我革新能力和治国理政意义上的变革能力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改革领导力。在党的建设实践和治国理政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改革领导力特有的生成逻辑:党的建设意义上的自我革新能力,是改革领导力生成的合法性基础;党的治国理政意义上的变革能力,是改革领导力生成的实践性支柱;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改革领导力生成的制度取向;"政策主导制度变迁"和"政策法律化"的经验模式,是改革领导力生成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集中体现了习近平同志担任总书记后一年多时间里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全面、准确、深入把握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思想的基本依据。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思想深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这不仅体现在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论述与顶层设计上,而且体现在对中国特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六大、十七大提出形成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标志着党的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的重要转变,这是一个从静态到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从平面到立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仅是中国文化自身的传承和发展问题,更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传承与文化治理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事关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非新无以进,非旧无以守。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既是中国文化的历史演进轨迹,也是  相似文献   

10.
开栏的话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治国理政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集中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在其长期工作和实践中逐步积累、形成、发展起来的。深入学习和理解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既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从前人留下的思想宝库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珍贵滋养""传统文化可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中华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尚"和",所谓"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周易·乾》),认为天道变化使得万物各得其所,各具其性,万物自身内部及其与外部关系若达到并保持一种高度的"和",便是大吉大利。就为官治世而言,也是"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论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首次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上提出与之并列的"文化自信",而且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集中体现了前三个自信的价值取向与精神特质,是我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精神动力。坚定文化自信,是全国人民的精神追求,而作为"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坚定文化自信,对普通群众的示范和带动效应就更加明显。2016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要求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思考的根本问题,是当代中国处于什么历史方位、建设什么国家、治理什么社会、开辟什么阶段的问题。习近平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指明中国前进道路,总结治国理政经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标注了我们党依法治国的新高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会强调,"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是迄今为止人类能够认识到的最佳治国理政方式。依法治  相似文献   

15.
社论社评     
在走向复兴的关键节点上,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优势,发扬民主凝聚攻坚克难的合力,推进法治提升治国理政的成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能不断向前发展。2013年3月5日《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社论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16.
文化自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革命文化是其重要的来源之一。革命文化与文化自信二者是辩证互动关系,因此探讨革命文化与文化自信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于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传播革命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慎明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主要介绍了各种社会制度国家中执政党的经验教训,对于我国执政方式、政党建设与治国理政提供借鉴和参考,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行了一系列新实践,在内政、外交、国防等各领域取得了新突破,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开启了中国发展的新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有其发展过程和根源。这个根源可以追溯到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期间的施政理念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法治作为一项人类历经千年所证明的治国理政之基本方式,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和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根本。要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法治必然是重要保障。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法治原则,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以法治的力量助推改革攻坚克难,护佑改革涉险闯关。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大报告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实现步骤。学习习近平依法治国思想,要深刻认识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以实际行动促进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