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在官场上,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人,是组织人事部门的事。跟什么样性格的人共事,我们既无法选择,更无法改变。与跟自己性格冲突的人共事,与其天天拧巴着、对着干,两败俱伤,不如试着调整自己,改变自己,适应环境。本文就在与性格冲突领导相处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主官是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要组织和率领一个单位的人开展工作,就必须和全体人员搞好团结、和谐相处。但如何与那些难以相处的人相处?这是一个令许多人都感到头痛的问题。难以相处的人类型甚多,本文仅就如何同猜忌多疑型人相处、如何同争强好胜型人相处、如何同唯我独尊型人相处做一探讨。一、用赤诚同猜忌多疑型人相处  相似文献   

3.
人际沟通是一门学问。年轻干部来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后,首先要学会与人沟通,不仅要与同事沟通,更要与领导沟通。年轻干部能否与领导进行有效沟通并形成良好的上下级关系,对自己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坦诚相待,主动沟通。与人坦诚相待,反映了一个人的优良品格。年轻干部在工作中要赢得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领导感受到你的坦诚。工作中的事情不要对领导保密或隐瞒,要以开放而坦率的态度与领导交往,这样领导才会觉得你可以信赖,才能以一种真诚的态度与你相处。因此,年轻干部来到一个单位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与人坦诚…  相似文献   

4.
贾志敏 《领导广角》2002,(10):51-51
人际交往,与异性相处是一门艺术,而与异性领导相处则更要讲究方法和技艺,如果把握不好,就容易让对方造成误会,给旁人留下话柄,同时也给工作开展树起绊脚石,给自己的人际交往找麻烦。  相似文献   

5.
在工作中,我们可能会遇到领导人事变动的问题,而我们的工作又与我们的领导有着极大的关联。那么,我们应如何迎接新领导的到来呢?一、调整心态,平静对待要克服恋旧心理。有的人可能与原领导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十分不愿意接受新领导到来这一事实,甚至总是把新领导的行为与原领导作比较,觉得新领导的种种自己都不适应、不习惯。为什么一定要和过去一样呢?为什么你能和原领导相处得很好,就不能与新领导相处得同样好呢?这里要特别摒弃以下心理。防止欺生心理。有人认为,自己是单位的元老,新领导对自己来说不过是个小学生,因此在新领导面前自高自…  相似文献   

6.
正秘书与领导相处的技巧包括的内容很多,但以语言表达技巧的掌握最为直接与关键,因为语言是表达思维的工具,无论多么高明的思想,离开了语言就无法表现,更不为人所知。而秘书与领导相处的语言表达技巧,主要表现为提升听与说两方面的能力,即领会领导语言表达的能力和秘书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下属与领导相处既是心力活,又是技术活,要把握好尺度,拿捏好分寸。相处得融洽、和谐,不仅有利于增进感情、密切关系,而且有利于增加互动、推动工作;相处得疙疙瘩瘩、别别扭扭,就会伤害感情、妨碍工作。那么,下属如何把握与领导相处的心理边界呢?一、不懈怠——思想重视。虽然许多人认为,下属与领导相处要顺其自然,不必大惊小怪、刻意奉迎,平时该怎样就怎样、该干吗就干吗,但是,下属在与领导相处过程中也不能过于懈怠,要在思想上重视。一是重视机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关于领导风格与员工创新的研究缺乏阴阳平衡思维,仅考察一种领导风格与员工创新之间的关系,具有局限性。研究发现,包容型领导与员工创新呈现"倒U形"非线性关系,辱虐型领导与员工创新呈现"折线形"非线性关系。单一的领导风格是不能够实现员工创新绩效最大化的。因此,阴阳学说认为,领导者很可能会展现出多种领导风格。领导者兼具包容与辱虐两种风格时就属于"恩威并施型"领导,但只有当包容与辱虐两种领导风格都呈现适度水平时,"恩威并施型"领导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员工创新绩效,"恩威并施型"领导与员工创新依然呈非线性关系。基于此,领导者要积极转变领导风格,提升驾驭能力,发挥领导风格之间的"相乘效应",以便更好地促进员工绩效提升。  相似文献   

9.
领导风格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行为模式,在领导科学理论中对领导风格的研究是学界关注的重点。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对领导风格的研究可以分为领导行为理论下的风格学派和类型学派,领导情境理论下的因人而变、因境而变、因需而变的不同流派,变革领导理论下的变革型领导和魅力型领导流派。未来领导风格的研究将更加贴近领导活动的实践,更加适应复杂的领导环境,更好地把以往领导风格研究的成果进行融合和融通。  相似文献   

10.
<正>领导者在长期的个人经历与领导实践中会逐步形成自己习惯的方式并且在具体的领导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发挥作用,这种带有较强个性化色彩的习惯化的领导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就是领导风格。什么样的领导风格能够最大限度实现组织的发展是一直以来广受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在比较、分析、归纳领导风格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建构出一个领导风格的理性立体选择模型,为提高领导效果提供借鉴。一、迥异的领导风格与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宋涛 《领导科学》2021,(2):64-67
多疑型领导风格会影响领导者的思考判断。在充满怀疑的情绪思维影响下,领导者会在情绪体验意义状态中,产生符合个体情绪体验的感性决定:一方面,多疑型风格的领导者会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对下属的监视,发现"证据",以此来为自己怀疑的合理性寻找解释理由;另一方面,多疑型风格的领导者会对得到自己认可的怀疑对象进行处罚,以维护自己的领导权威。这些特征在崇祯帝身上表现得极为明显,并对其领导活动特别是用人决策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领导者对多疑型风格的调控,既要从自身的行为习惯上予以反思,更要对自身的思维习惯予以调控。  相似文献   

12.
领导是一门科学,所以要理性、依法、合乎规矩。领导又是一门艺术,所以要有情、动感、讲求技巧。这两方面的结合是与领导也是人这个基本前提相通的。人,有其复杂性,有理性的一面,也有感性的一面。人之感官,是一切理性判断的基础。作为人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13.
从领导科学的角度看,在一个组织系统内部,上级和下级是相对的概念,在子系统中的上级,在母系统中就是下级。如何与上级相处,几乎是每一个人都无法回避、必  相似文献   

14.
王根宝 《领导科学》2001,(11):33-33
作为部属,与领导相处时,贵在相知相让,要时时处处注意维护领导的形象,尤其不能当众与领导发生不应有的争论,否则极容易造成以下三种后果:一是自己下不了台.与领导发生争论,极容易受到领导的严厉批评或训斥.碰到这种情况,难堪的还是部属自己.二是让领导为难.当部属表现得不恭不敬时,或部属的争辩明显没有道理时,或领导与部属双方一直处得比较融洽时,领导就较为难办了,沉默不语显得领导无能,开口批评肯定要伤和气.  相似文献   

15.
领导者要在与上级领导、同级领导和下属三方面的复杂关系中出色地完成任务,必须遵循要事第一策略、授权与委派策略、最后时限策略、灵活掌控策略,合理分配利用自己的可支配时间。  相似文献   

16.
王斌、李伟在《领导风格对公务员高效行政行为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一文中,通过对领导风格理论的回顾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构建出三种服务型政府领导风格:一是交易型领导风格,它要求领导者满足公务员在不同阶段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在实施活动前要承诺相  相似文献   

17.
正1.下属与领导相处既是心力活,又是技术活,要把握好尺度,拿捏好分寸。相处得融洽和谐,不仅有利于增进感情、密切关系,而且有利于增加互动、推动工作;相处得疙疙瘩瘩、别别扭扭,就会伤害感情、妨碍工作。请根据你的阅历、观察和思考,谈谈下属如何把握与领导相处的心理边界。测评要素: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评分参考:(1)下属在与领导相处过程中不能懈怠,要在思想上重视。思想重视,认识上去了,就可能  相似文献   

18.
张建宏 《办公室业务》2013,(5):61-61,60
一名事业成功且受人喜爱的领导,不仅需要专业知识、领导能力,还需要掌握一些与下属相处的基本技巧与礼仪。  相似文献   

19.
玫雅 《经营管理者》2005,(11):30-31
<正>员工无法准时完成工作的问题,可能不在于不懂得如何管理时间,而是心理方面的因素。要剖析他们内心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应对的建议。先发制人。这类员工非常有纪律,对时间斤斤计较。总是要求自己一定要在规定的期限之前完成工作,而且是大幅的提前完成,这样可以让他们觉得所有的事情都在自己的掌控当中。他们不喜欢混乱、不确定、或是自己无法掌控的事情,但也因此缺乏弹性,更不喜欢小组合作的方式,因为这样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会让他们很没有安全感。他们的眼里永远只有自己,往往不顾其它人的感受或是小组的需求。而且,提早完成工作的行为,也会引来同事的不满,认为这是他们用来邀功、拍马屁的计谋。  相似文献   

20.
做一名好领导,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很多。单从其与下属相处、选人用人和帮助下属排忧解难上看,笔者认为,好的领导应该像空气、如良匠、似名医。好的领导应像清新宜人的空气。空气的主要特点是看不见、摸不着,使人感觉不到多大压力,但又使人无时无刻不需要它,无时无刻不被包容其中。领导像空气,就是指领导在与下属相处中,在处理问题时,要让下属既需要你又觉得没有多大压力。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中,有些领导一旦遇到某些意见难统一的事情或问题,往往表现得非常不冷静,冲动地说:“到底你是领导,还是我是领导。”这种气势总让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