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内隐性权力是相对于显性权力而言的,显性权力通常由上级组织正式合法授予,但组织的内隐性权力往往来自非制度性渠道,因而是一种非正式的权力。组织内隐性权力的非规则性和非合理性,使得其不断寻求冲击以领导效能为核心的显性权力的机会,以此获得在组织中的话语权和支配权,进而影响、干预组织的秩序和决策。领导效能作为显性权力的直接表现,决定着组织运行的规范性和决策的科学性。虽然内隐性权力与显性权力存在对立关系,但并非洪水猛兽,只要应用妥当、合  相似文献   

2.
<正>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了反腐力度,显性权力及其腐败得到了遏制,隐性权力及其腐败需要格外注意。一、隐性权力及其来源隐性权力是相对于显性权力的一种权力运作形态,其可能产生于显性权力的延伸和辐射、权力主体的个人魅力、正式权力角色形象的扩散、权力集中且不规范、权力非对称、官场潜规则、权力运行隐蔽且权力范围与责任不清等,同时往往还会表现在政治文化与心理层面。显性权力主体即职务权力主体,而隐性权力主体则更为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人的权力可以是上级部门正式合法授予的显性权力,也可以是来自一些非制度性安排、但又实际存在的隐性权力。单位内不具有显性权力的下属会想方设法获得隐性权力,与领导者的显性权力进行博弈,干扰领导者的决策,影响单位的发展稳定。认清隐性权力的实质,运用科学管理方式让这两种权力在博弈过程中相对和平地相处,更好发挥彼此的积极性和正当性,避免权力失控局面的出现,进而更好推动单位事业发展,是需要我们密切关注和加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组织内领导者的权力影响力形态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所谓显性影响力(亦可称为显性权力),主要表现为一种控制力,是代表国家意志的法律授予领导者对特定资源的支配权,存在原则规定性,是利益诉求的强制力保障,这种力量的作用时间范围为合法任期,在任期结束后会自然消失,下级的应对行为表征为服从;所谓隐性影响力(因为它形式上仍然对被领导者有一种外力作用,亦可称为隐性权力),是由领导者本身的特质决定的,表现为在法  相似文献   

5.
正一个单位内部,总有各种力量在不断碰撞、交锋、融合,有的表现得很明显,有的表现得很隐蔽。在各种力量中,有一种隐性权力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地发挥作用,既是对显性权力的有益补充,又是对显性权力的潜在威胁。那么,单位内隐性权力以何种形式存在,又有哪些效应呢?一、存在形式1.存于"遗"。一是存于政治遗产。有些干部在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工作时因为人缘好、作风实、威望高、  相似文献   

6.
正在单位内,领导干部都是根据自己的职权开展工作的。职权的权力范围都有法律规章和条文的规定,是一种显性权力。但在实际工作中,仅仅依据这种显性权力即职权来开展工作,有时候却又显得不是那么顺利。特别是在涉及一些人的利益时,领导干部的一些计划和打算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既定方针得不到有效执行,既定目标无法实现。这种情况的出现,除领导干部个人的原因外,还有另一种强大的能量在起作用,那就是隐性权力。隐性权力,规章中没有,但  相似文献   

7.
邓春平  毛基业 《管理评论》2012,(2):131-139,176
离岸IT服务外包是一个知识密集过程,从海外客户到国内供应商的有效知识转移是成功的关键。然而,针对客户的不同控制模式和供应商的吸收能力对显性和隐性知识转移的不同影响,以及这两种知识转移对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还极其有限。本文基于一项问卷调查,发现客户的正式控制对显性知识转移的影响比非正式控制的作用更强。隐性知识转移比显性知识转移更依赖于供应商的吸收能力,显性知识转移对隐性知识转移有积极促进作用。研究还显示,正式控制对离岸IT服务外包绩效有直接影响,但知识转移对外包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正> 我们都知道,在一个正式组织内,成员所进行的沟通,可因其途径的不同分为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两种系统。正式沟通是通过组织正式结构或层次系统运行,非正式沟通则是通过正式系统以外的途径来进行的。通常人们一提到非正式沟通,总是会将其与小道消息、谣言等联系起来。因而对通过这一渠道散布的  相似文献   

9.
单位代际权力的隐性转移是相对于显性转移而言的,是一种不明显的、渐进式的权力转移。代际权力隐性转移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发展思路的悄然转换,管理机制的隐性变革,决策控制权的隐性转移,关键岗位人员的悄然调整。常见的代际权力隐性转移方式有以下几种:隐性台阶的铺垫,隐性知识的传递,隐性控制的接力。其调控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点:注意转移的保密性,保持转移的系统性,确保转移的稳定性,增强转移的实效性,加强转移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0.
对待政府行政成本应摒弃传统控制式思维,形成科学的成本治理理念。政府权力天然具有公共性、强制性、权威性等特征,不仅使其具备了与生俱来的膨胀冲动,而且造就了难以对其有效监督制约的运行体系。权力本性显性驱使职能扩张,监督缺失隐性催生权力异化,二者共同构成从政府权力到行政成本增高过程的基本逻辑链条。因此,政府行政成本治理的着力点应放在权力"瘦身"上,权力"瘦"则成本自然下降。为此,应从权力法定入手,通过"公众权利"和"权力的权力"对其形成监督强势,借助现代先进信息技术共同建构一个节约型政府。  相似文献   

11.
基于文化企业的产业特性和制度背景,系统分析文化企业高管的显性薪酬和隐性薪酬的激励效应,深入探讨薪酬规制和管理层权力对薪酬激励的调节作用,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文化企业高管的显性薪酬与企业绩效正相关,股权薪酬对绩效的影响尤为显著,隐性薪酬与企业绩效负相关;政府对显性薪酬的行政规制,降低了显性薪酬的正向激励效应;文化企业内部管理层权力的增大,强化了隐性薪酬的负向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12.
组织网络隐性知识扩散及学习策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知识主要以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方式存在,隐性知识是组织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隐性知识为组织个体所拥有,这种私有性的特征使其在组织内部的扩散需要通过组织个体之间的交互才能完成.组织网络连接强度对扩散具有影响,可利用具有边权重的组织网络研究隐性知识的扩散行为.在分析隐性知识和相关扩散特点的基础上,基于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网络和小世界网络模型,建立组织网络上的知识扩散模型.根据认识论的观点,提出个体3种知识学习策略,结合知识扩散模型进行计算仿真实验.仿真结果显示,综合考虑关系和知识差别的知识学习策略最有效,不考虑连接强度下的各种策略都具有较快的知识学习速率,并且连接强度对组织内隐性知识扩散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组织学习与知识转化的关系及IT对二者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丹  郭迟 《管理学报》2009,6(5):678-683
基于组织学习与知识管理理论,将组织学习过程的4I模型与知识创新的SECI模型进行整合与扩展,探讨了组织学习的个体、团队及组织3个层次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2类知识形式的对应关系,以及组织学习过程与隐性-显性知识相互转化过程的动态匹配关系.与以往研究中将知识转移、共享与扩散作为一个知识的单向传递过程所不同的是,认为知识转化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循环过程,是包含知识创新的持续学习过程,而IT将促进组织学习与知识转化的结合.最后,通过一个案例分析以展示IT对企业组织学习与知识转化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权力本无色,只是因为领导者使用权力的目的、方式不同造成黑色权力、白色权力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灰色权力之说.灰色权力主要是指领导者利用职务之便或自身影响力间接地参与社会公共资源分配,使少部分人获取不正当利益的权力行为.灰色权力的泛滥破坏了正式权力的公平和正义,严重违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服务理念,与显性腐败相比,其对社会稳定和政府形象的损害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更应引起高度警觉.  相似文献   

15.
基于实践论的隐性知识获取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宽久  仇鹏  王磊 《管理学报》2009,6(3):309-314
根据毛泽东的实践论,提出隐性知识来源于实践,来源于显性知识指导下的实践.隐性知识是人类通过实践得到的经验的概化,是实践经验与显性知识集成而形成的高度抽象的支持高效推理和快速检索的知识,最后提出用计算机仿真模型来仿真隐性知识的获取过程.  相似文献   

16.
协作型项目组织环境下的知识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骥  单汨源 《管理评论》2004,16(4):45-48,22
项目团队的临时性、团队成员来源广泛性、知识结构复杂性,使项目团队的知识管理非常困难。本文讨论了知识管理的组织环境其的影响,提出一种协作型组织模型——结对工作模型,以动态结对小组为基础建立知识管理机制。本文从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管理角度对基于此模型的项目知识管理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以应用实例进行了说明。结对工作模型能为项目知识管理,尤其是隐性知识的共享和融合提供便利的环境,对于提高组织学习的效率和加快知识产品的生产具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打造卓越的领导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领导力简单地说就是领导者的影响力,它表现为领导者通过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保证领导机构和整个组织获得利益,实现多边共赢的目标。领导力的来源一般可以分为两种,即正式的领导力和非正式的领导力。正式的领导力就是组织赋予领导者的岗位权力,非正式的领导力主要是领导者自身的影响力。非正式的领导力是由领导者个人的品质、道德、学识、才能等方面的修养在被领导者心目中形成的形象与地位所决定的,是无法由组织赋予的,却更富于影响力和生命力,更能体现领导者的领导水平、领导技巧和领导艺术,更能赢得被领导者发自内心的信服。因此,要更有效地…  相似文献   

18.
徐萌  蔡莉 《管理科学》2016,29(6):93-105
 组织惯例广泛存在于成熟企业之中,然而学者对新企业惯例以及影响惯例的因素并未展开深入的探讨。聚焦于分析新企业中组织学习对组织惯例的影响,并考虑到组织结构的调节作用;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和组织惯例的研究成果,在组织学习过程中,知识会被存储在组织记忆,并与组织记忆共同存储在惯例中,进而决定惯例表现形式。而组织结构会影响学习过程中知识在组织中的传递。        新企业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组织运行的惯例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会通过实践和观察行业中其他企业获取运行和发展的知识。由于组织惯例的核心内容是存储在惯例中的知识,以知识的内外部获取为划分依据,研究替代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两种不同的组织学习方式;以惯例存储的知识的显性和隐性特征为划分依据,研究显性惯例和隐性惯例两种不同的组织惯例;基于对知识传递的影响作用不同,将组织结构划分为机械型组织结构和有机型组织结构;构建受组织结构调节影响的新企业组织学习影响组织惯例的理论模型,进行定量研究,采用SPSS 20.0软件对来源于长春地区的188家新企业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检验相关假设。        研究结果表明,替代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对新企业的显性惯例有正向影响,体验式学习对新企业的隐性惯例有正向影响,替代式学习对隐性惯例有负向影响。机械型组织结构中,体验式学习对显性惯例和隐性惯例的正向影响更大,机械型组织结构和有机型组织结构对替代式学习影响显性惯例和隐性惯例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        研究结果揭示了新企业中组织学习影响惯例的作用机理,进一步细化了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为新企业规范化和制度化运行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只要在中国的地盘上或者是中国员工占主体的单位,无论是在事业单位、国家机关还是企业甚至外资企业中担任领导干部,如果以为一切都可以凭借既有的职权或者明确的工作条例来开展工作,那么你很有可能要受挫。若不了解隐性权力,贸然以"官大一级压死人的态度"行事,不仅自己身受其害,还有可能因为你的疏漏而拖累整体乃至全局。因此,为了更好地承担使命,实现既有的组织目标并且充分体现个人价值,对于单位隐性权力就要有更理性的看法,并且在具体实践中与之进  相似文献   

20.
<正>加强对公权力的约束和规范,成为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点。不论是拒腐防变、正风肃纪,还是简政放权、权力清单,都是这方面的切实举措。其中,腐败与特权,是公权力失范和异化的突出问题。如果说腐败是权力异化和失范的显性症候,那么特权是权力失范和异化的隐性病根。管住权力,必先反对特权。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而反对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