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之洲     
权力、财富、荣誉,并称为人类的三大价值维度。权力的分量,世人皆知。古往今来,关于权力的理论学说汗牛充栋,关于权力的“至理名言”车载斗量。尼采曾言:真理的标准就在于提高权力感,坚强的意志指挥软弱的意志,这世界就是权力意志,岂有他哉?马基雅维里主张:统治者要像狮子般凶猛,像狐狸般狡诈。孟德斯鸠则不无深意地告诫后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并且容易将其权力用于极限,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真理。阿克顿更有一句千古不朽的名言:权力趋于腐败,而绝对的权力趋于绝对的腐败。到了福柯那里,权力几乎无所不在,以至于“权力与知识”、…  相似文献   

2.
西方法治文化中有一场著名的法治人治论辩。先哲亚里士多德主张“法治优于一人之治”.但他的老师柏拉图则主张由“哲学王”来治理国家。这场论辩的最终结果是.历经挫败的柏拉图终于放弃不现实的人治理想,转而求诸法治。他说:“如果一个国家由统治者的权力决定。法律自己不是主人,  相似文献   

3.
正"法"字的本义,是一碗水端平,去掉私心。法治,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依靠集体智慧,追求天下为公,民主平等,人人有责。法治,如天地之坚,日月之明,四时之信。"虽有明智高行,背法而治,是废规矩而正方圆也。"人治,是产生官僚主义和破坏公平正义的根源。人治社  相似文献   

4.
<正>一把手分权的思想基础是分权制衡,这是西方国家政治体制普遍运用的重要法理。分权思想最早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认为"法治优于人治",主张将政府权力分解为讨论、执行、司法三个要素,而权力活动又应依法行使。一把手分权并非新规,我国从乡、县、省到国家部委层面都开展了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财、物的试点,通常由纪委牵头,将"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与"末位表态制度"相结合,形成"副职分管、正职监管、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的权力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是为了压缩地方政府权力空间、明确权力边界、约束地方政府行政行为,使地方政府由全能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由人治政府转变为法治  相似文献   

6.
<正>专制只能是人治,人格化权力是专制政体政治权力的主要运行模式。这种人格化,既是指政随人走,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也是指权力主宰者在政治权力的走向中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力,即领导者的个体素质、行政风格、政治伦理,对于政治权力的实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康熙盛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民主? "民主"一词源于古希腊文,意为"人民的权力"或"人民的统治",也就是"政事裁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当今的民主不单是运用于政治领域,也包括教育领域.民主为教育提供了一个奋斗目标和要求,也就是要求民主治校,建设民主学校.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对领导方式的影响根深蒂固,使其具有很深的人治化烙印,这种靠非权力影响力进行治理的领导方式,对领导者诱惑很大,令其沉醉其中,不能自拔。那么,人治领导方式有哪些诱惑,又有什么戒除方法呢?一、人治领导方式的诱惑一是呼风唤雨的成就感。传统观念认为,官当得越大,手中的权力就越大,能办的事就越多,越能显示能力水平,越能体现人生价值,越能受人尊重。在一个地方或单位,无论大小,只要有实权,就能有实惠,特别是主  相似文献   

9.
<正>唐太宗开创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盛世"贞观之治"。"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是唐太宗的名言。唐太宗颇具创造性的领导艺术与领导智慧为历代统治者和有识之士所推崇,对当下的领导干部亦有启迪借鉴之处。群策群力理性用权后人评论李世民常常用"文治武功天下第一"来形容,其实说的就是李世民创业成功后,能抛开创业者依靠人治、独断守业的法宝,靠法制、分权治理国家。  相似文献   

10.
法治领导是相对于人治领导而言的。何谓法治和人治?在古今中外有着不同的内涵。但就其实质而言,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在治国方略上,主要依靠法律制度还是依靠道德;在政治制度上。是实行民主还是实行专制。体现在领导方面,就是主要依靠代表全国人民意志的宪法法律和科学的体制制度来进行领导。还是主要依靠领导者的意志、品德和才能,通过思想道德的修养教化来实施领导?正确的答案显然是前者。所以,人治还是法治,不仅是传统政治与现代政治的分水岭,是两种本质上对立的治国方略和政治制度.而且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领导理念、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我国民主与法治的进一步健全,各级人大以及人大代表监督"一府两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是,对各级人大及其代表本身的监督机制却处于缺位状态,以至出现部分人大代表并不能很好地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甚至部分人利用"人大代表"的特殊身份为自己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掩护,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大代表的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只有不断加强对人大代表的监督,把人大代表的权力置于人民的严  相似文献   

12.
<正>对权力的制约,不仅在于告诫当权者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更在于出台这样一种制度,让"应该做的没有做、不该做的却做了"的人,无一例外地"自食苦果"。这就要求各级权力机关在制定约束纲纪的时候"再走一步",将监督与惩治的触角延伸到执行终端,形成一条环环紧扣、相互钳制的执行链条,让失职渎职和贪污腐化分子"无处藏身"、"无法脱身"、"无一幸免"。与此同时,也让忠诚敬业、廉洁奉公、正直无私、能力出众的人升迁有望、"名利双收"。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人治与法治优劣问题的讨论,不仅标志着沉寂了几十年的中国法学开始复兴,也标志着中国的法律人对法律在中国现实社会中地位的认识不断深入.但笔者注意到,这次讨论基本上是围绕人治与法治的社会功能而展开,或者说讨论的焦点是人治与法治两者哪个更适合现代中国,很少触及人治与法治的价值追求.而笔者认为,人治与法冶的价值追求才是人治与法治最本质的区别,也是比较二者优劣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14.
刘涛 《领导科学》2020,(6):39-42
"官吏制约"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官治、权治与人治的关系上。具体来看,在现代治理变革中,"官吏制约"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为对现代人本价值理念遵循、现代为民服务目标导向、现代民主法治思维方式运用的消解。为此,应超越"官吏制约",转向法治化治理。首先,完善国家法律制度,尤其是增强民主法治思维;其次,健全权力运行体制机制,尤其是加强对权力的法律监督;再次,建立依法协同治理体制,尤其是充分发挥多元治理优势。  相似文献   

15.
《领导科学》2012,(28):64
崇拜"政治强人"是中国鲜明的政治文化,浓厚的人治背景又特别容易滋生"政治强人"。在中国目前的转型期,存在一个"强人政治"的悖论,一方面需要"政治强人"大力推进改革,实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另一方面,由于这些"政治强人"的强势而超越了政治、社会、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导致"政治强人"政治的背叛、经济的腐败、道德的沦丧和社会的灾难。"强人政治"是当代中国改革大变局中出现的典型现象,通常表现为拥有绝对权力与权威的领导者以强制的手段制定决策与执行政策,通过强制性权力改变人们的行为模式,以达到实现改革意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穷人和富人的品质,都有其明显的缺陷。他说,穷人存贪欲,富人藏恶念,都不是做统治者的最佳人选。柏拉图的想法当然是极其片面的,许多人在内心都对此不敢认同。遗憾的是,看一看不断发生的事,好像总有些曾经是穷人后来发达了的富人或官人,在反复地印证着柏拉图的这一论断。哪个层次、哪些类型的人中都既有精英,也有败类,这并不奇怪。不过,从大量的反面教材中,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贫穷和金钱、权力一样,也是一柄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从中得到无穷的精神力量,使人意志坚定、吃苦耐劳,不断取得事业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权力自觉和权利自治是法治社会建设的两大主题,其中权力自觉又是权利自治的关键依托,是法治社会建设的核心诉求。在法治社会建设中,权力自觉面临现实挑战:权力工具化,出现权力寻租;权力扭曲化,呈现权力任性;权力人治化,显现权力随性;权力懈怠化,浮现权力惰性。为此,必须推行阳光行政,督进权力自觉;完善考评机制,推进权力自觉;加强官德修养,促进权力自觉;培育法治文化,增进权力自觉。  相似文献   

18.
随想二则     
筱陈 《领导文萃》2011,(6):126-126
(一) 用高尚的道德养人治心,用周严的法律制度管人治世。古人曾经这样论述:“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廉,能杀人而不能使人仁。”客观地揭示了法与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单个人组成一群人,一群人演变成一个社会,他们有了居住(生存)地,再选出管理者(政府),制定各种管理制度(宪法以及其它诸如民法、刑法、公司法、社团法……等各项法律),这便有了国家。有了国家,便有了国家权力。国家权力的代表者是政府,而政府是民选的,权力受到限制。为防止政府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权力清单势在必行,它的意义不仅在于理顺政府职能、政府还权于市场、社会,更在于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支点。格局决定结局,高度决定力度,对权力清单有什么样的认识,就有什么样的决心、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