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绩是指领导干部从政的业绩,为官一任,谁不希望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成就一个留芳百世的美名.但时人对领导干部的政绩颇多微词,有时简直是口诛笔伐,何也 ?笔者寻思,问题就出在一个"观"字上;由于少数当权者的"政绩观"--追求政绩的动机和目的与老百姓的"观政绩"--对领导干部政绩的期待与评价之间产生巨大落差,甚至南辕北辙,如是,人们对政绩的非议也就不足为怪了.  相似文献   

2.
正所谓官德,也就是从政道德,是为官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包括思想政治和品德作风等方面的修养。官德围绕权力的使用而产生,并通过对公共权力的使用过程来体现,因此,官德的本质就是一种政治道德,是整个社会道德的核心。当前,社会矛盾凸显,社会管理亟待创新,一些官员官德缺失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面对复杂的社会形势,当前的官德建设充满新的挑战,官德建设的任务艰巨而又急迫。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中,"三严"即严以修身、严  相似文献   

3.
<正>"草根干部",是指原本属于基层民众,完全没有从政背景,通过公务员公开招录考试进入国家干部队伍的群体。他们普遍是成长经历单一,从家庭到学校,就直接进入行政岗位;他们家庭条件欠缺,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他们从政资源贫瘠,社会关系都处在平民阶层。单从这些因素来看,"草根干部"的确没有从政的优势。但是,这些干部既然来自"草根"阶层,自然在血液里流淌着"草根精神",只要运用好这种"草根精神",其从政之路就可能会别开生面、别有洞天。当然,  相似文献   

4.
正官员的言论基本能反映他们的从政理念、政治立场,当然,我们也要具体考察官员的政治实践和具体行为。对于主张"知行合一"的王阳明来说,我们可以从他的言行中体察他的为官之道、从政之德。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自号阳明子,故亦称王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  相似文献   

5.
田天沐 《办公室业务》2013,(21):197-198,233
在第29个教师节里,作为一名教师的我,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探讨"师德"与"学风",目的是让我们的教师和学生知道自己应尽的本份,"教师"要重视"师德"、"学生"要重视"学风"。期待对老师和学生都能有所启发,期待社会对老师和学生有更多的理解、帮助、支持。  相似文献   

6.
"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引用的一句名言。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后,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政者,正也。"古往今来,为官者道德文化的修养和学法守法的模范,即官德,始终受到公众的关注,被视作为官从政之灵魂。然而,  相似文献   

7.
几千年来,不仅普通民众期待着"好领导",就连历朝历代的明君贤臣也都以满腔的热忱实践着成为"好领导"的追求。但是,从历史和现实来看,整个领导群体的社会认同度是不高的,所谓"好领导",没有我们期待的那么多,更没有我们所期待的那么好。究其原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这一重要论断,既是对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敏锐洞察,又是对当前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的深刻反省。笔者认为,从政环境既包括领导干部为官从政所处的社会大环境,也包括领导干部在一起工作形成的共事"微环境"。社会大环境与共事"微环境"相互影响,但对领导干部而言,共事"微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则更为直接。可以说,领导干部如何共事,体现的是人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女性领导已经拥有了相对平等的发展空间,也在管理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女性领导的参政状况依然面临着决策权力弱化、领导风格两难、角色冲突焦虑、"职场囚徒"困境等道德风险。女性领导道德风险的成因主要有女性领导的从政心理自卑、性别期待差异、多重角色交互及组织机构干部制度的偏颇等方面。女性领导道德风险的化解可以通过提升从政自我效能感、追求两性和谐发展、超越角色冲突、完善组织机构的干部制度等路径实现。  相似文献   

10.
正"恩欲归己,怨使谁当!"这是北宋宰相王曾的一句名言。他为人方正持重,始终认为,为官从政不能"收恩避怨"。"收恩避怨",就是讨好人的事抢着做,得罪人的事躲着走。这样的人一定能落个好名声吗?未必。反之,那些一心为公事、不怕得罪人,甘于"食落众人口、罪过一人当"的人,也未必真会得罪人。  相似文献   

11.
张建魁 《领导文萃》2013,(17):68-71
李瑞环,这位木匠出身的国家领导人,有30多年的从政经历,自然有对做官独到的"看法与说法"。他那或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或声色严厉的殷殷忠告,或为一些问题的切切担忧,都令为政者警醒和深思。为官者的群众观——"看不起劳动人民,这是社会道德上一种值得人们注意和警惕的不好的征兆。"  相似文献   

12.
正政绩是衡量领导干部从政价值及从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多年来,政绩考核发挥了极大的引领作用,鼓励成千上万的领导干部干事创业,这是领导干部中的主流。但不容小觑的是,个别领导干部因为没有正确的政绩观,出于政绩"赌博"心理,不切实际举债发展,搞"形象工程",利用媒体夸大"业  相似文献   

13.
正成长为一名领导干部需要很长时间,但倒下去可能就在一夜之间。所以,领导干部从政要有底线思维,要心存敬畏,戒奢戒贪,优先解决好思想意识问题,要牢记"四慎",守住廉政的底线。一、从政之始要"慎初",牢记"轿夫穿新鞋"的警示作用很多大贪官、老贪官其实在从政之初并非都是贪官,都经历了一个从小贪到大贪、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因为贪污受贿  相似文献   

14.
正一、反面案例:"草根干部"的堕落在新时期,代表亲民形象、利民情怀的"草根干部"逐渐走上从政为民的历史舞台。在舞台之上,有闪闪发光的正直干部,也有在从政之路上迷失自己、腐化堕落的腐败分子。中共中央从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开始了波澜壮阔的"‘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工作,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苏荣、孙政才等落马。细数这些落马干部,我们翻开其从政履历,其中不乏出身农门、从基层一线  相似文献   

15.
正朋党兴,政事乱。唐朝末年,面对牛李党的纷争,唐文宗发出了"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的慨叹。此后出现的北宋新旧党争、明末东林党争、清末帝后党争,都反映出历史上的"圈子文化"一直是困扰封建官场的一个顽疾。"圈子文化"的形成与残存延续,与众多从政者的依附心态有着密切的联系。直至今天,在消极腐朽"圈子文化"的惯性影响下,这种"依附式"从政心态仍残存于一些从政者心中,并产生了一系列消极的影响,值得认真研究。一、"依附式"从政心态的本质解读  相似文献   

16.
领导干部从政“十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代表着整个社会道德的前进方向,对社会道德建设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应做道德建设的表率。  相似文献   

17.
官德,是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是为官之魂,从政之本,用权之道。只有形成了一个以干部队伍为依托的道德示范群体,整个社会的公德、业者的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才能得以真正的提高。当官无德,为人无魂,必然导致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良。  相似文献   

18.
<正>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我们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必须按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健全制度,强化监督,深化改革,严肃纪律,切实增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监督保障力。本刊自开展"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监督保  相似文献   

19.
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法治建设的整体性目标,既是对每一名领导者勤政廉政的要求,也是对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从当前法治建设的实践来看,无论是领导者还是普通民众在思想上和内心深处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清官情结,"法律至上"的意识远远不够,领导者"畏权不畏法"和群众"信访不信法"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仍普遍存在.实现从"青天认知"到"良法认知"的转变,不仅是民众思维方式的一次跨越,也是新时期领导者从政意识的一次嬗变.  相似文献   

20.
《领导文萃》2012,(10):23-24
随着地方各级领导班子换届,一大批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陆续走上新的领导岗位,形成新的领导集体。时代有新要求,人民有新期待,新班子如何造就新气象?首要一点,是自觉树立从政道德,也就是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的"常修为政之德"。老百姓中流传一段话:"有德有才,大胆使用;有德无才,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