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领导干部队伍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通吃官员"现象.所谓"通吃官员",指的是利用手中的权力,不择手段追名逐利,大量占有本不应该属于自己的荣誉和热门资源的现象.这种现象带来的社会危害性不容忽视,正确认识并从制度建设上加以遏制和杜绝,对于端正领导干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纯洁干部队伍、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从"通吃官员"种种现象入手,揭示现象产生背后的制度原因,指出其对社会的危害性,提出加强制度建设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2.
<正>霸道的官员,滥用权力、为所欲为,漠视法律、胡作非为,很容易滑入腐败的深渊。官员霸道,实则是不可理喻的权力霸道。从本质上说,官员霸道其实是"权力霸道"的衍生物,是以霸权为表征的,是特权思想在作祟。一些官员的霸道习气,除了性格上的原因之外,最重要的还是没有认清手中权力的属性。当官员模糊了权力行使的  相似文献   

3.
只有认识到权力是公共的,做到用权不为己,用权不为私,用权不失控,时刻对手中的权力存有敬畏之心,才会领略到当官难与不难的真谛。大凡是个官员,看了不久前发生在泰州的官员下跪求饶事件,心里多少也不是个滋味。这个过去或为其所累或为其所惑的杯觥交错,如今却成了为官者丢了脸面、丢了乌纱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记得多年前采访一位县长时,他对我"诉苦":"我们这些县里的主官看似风光,实则是坐在风口浪尖,稍有不慎,就有翻船的危险。"我的理解是,官员的权力太大,  相似文献   

4.
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存在着广泛的权力与责任问题。法定的决策者拥有相应的决策权力,同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目前我国行政领域实施的官员问责制就是公共政策制定中权力与责任相统一的实际体现。在具体的公共行政实践过程中结合我国的官员问责制,我们认为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应实行官员问责连带机制,将权力与责任统一原则深入到政策制定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5.
晓枫 《经营管理者》2008,(10):48-49
晓枫:韩所长好,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在目前能源比较紧张的情况之下,我们应该到哪儿找新能源这个问题.韩所长,现在我们经常看到用"能源危机"这个字眼在描述中国的能源状况,我不知道我们现在能源状况是不是已经到了用危机描述的时候?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权力的梳理力度,清理出一大批不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权力,一些行政审批事项被取消或下放,地方政府的权力得到合理"瘦身"。但是,是不是权力越"瘦"越好呢?如果处理不好权力"瘦身"后人往何处去、事该怎么  相似文献   

7.
十八大以后,"微博反腐"成为一种流行现象,"雷政富事件"的曝光,"表哥"、"表叔"、"房叔"、"房妹"等的频繁出现,微博的揭露和爆料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新媒体和自媒体对权力腐败、道德堕落的揭露,面对网络上关于官员财产公开的呼吁,官员大有人人自危之虞。关于新媒体的兴起和自媒体的日益中国部分官员还没有从传统政治思维中解脱出来,头脑中依然持有"防火防盗防记者"的落后观念,还没有建立起"官员应该熟练运用大众媒体,甚至驾驭新媒体"的现代治理观念。  相似文献   

8.
中国部分官员还没有从传统政治思维中解脱出来,头脑中依然持有"防火防盗防记者"的落后观念,还没有建立起"官员应该熟练运用大众媒体,甚至驾驭新媒体"的现代治理观念。十八大以后,"微博反腐"成为一种流行现象,"雷政富事件"的曝发,"表哥"、"表叔"、"房叔"、"房妹"等的频繁出现,微博的揭露和爆料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新媒体和自媒体对权力腐败、道德堕  相似文献   

9.
官德即官员道德,一般用以指称各级党政干部的道德.高度重视官德建设,通过加强官德建设来预防和惩治腐败、提高政府工作效能、改进干部工作作风,是我国领导干部队伍和行政文化建设的一个基本特点,也是一种鲜明的组织管理优势.正确地认识和定位官德及其规范,是加强官德建设的基础理论问题. 官员是社会职业分工序列中的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这种特殊性不是表现在官员的特权和荣誉上,而是表现在官员所代表的公共权力、公共责任以及社会角色上.因此,对官德既不能仅从职业道德上来要求,也不应该过分从社会角色道德的视野来认识,而应该坚持职业道德与社会角色道德的有机统一,并在这种统一中寻求官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国家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在合法合理运用下可以正确履行其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职能。但是面对权力所带来的致命诱惑,掌握国家权力的一部分官员打破其道德底线而误入歧途走向腐败。09年赵仕永抛出了"温和腐败论",让我们看到了在潜规则下,腐败形式也在跟随社会的发展不断在变着新花样,现代的温和腐败更为隐蔽,因而危害也更大,最终会严重妨害人们利益,扰乱社会秩序,阻碍经济发展。本文从权力快感产生的原因入手,阐述了国家权力的正负效应,由于难以抵制权力带来的致命诱惑而走向现在流行的温和腐败及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最后提出了防治腐败滋生和蔓延的措施,以此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和维护人民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11.
游宇明 《领导文萃》2014,(23):85-87
正在现代社会中,官员的"三公消费"最容易引起争议。现代社会中所谓"三公消费"指的是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费出国。表面上看,"三公消费"似乎都出于公务需要,实际上彰显的是官员的贪婪和权力的霸道,这与中国自古以来的封建意识有着内在的关系。说到"三公消费",慈禧太后可是行家里手,此人生活极其豪奢。我曾见过她用一顿午膳的菜单,有好几十种荤菜,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应有尽有,而且她特别喜欢吃昂贵的燕窝,几乎餐餐必备。她穿的衣服遍布宝石、珍珠,极尽华丽。别人居住  相似文献   

12.
吴钩 《领导文萃》2008,(24):88-92
“权力值”是我杜撰出来表示官员权力之大小的一个词。我们知道,权力关系就是一种等级关系,权力体系就是一个等级结构,权力自然有大小之分;但权力无形,既不能用尺子量,又不能用秤杆称,一个官员掌握多大的权力值,很难衡量。  相似文献   

13.
"官员问责制"确认每个官员要对公众负责,对其职务负责。有助 于破除权力的无限性、神圣性,使越来越多的官员能以平常心、 负责任的精神从事这一工作。  相似文献   

14.
金鸿浩 《领导科学》2021,(1):103-105
腐败是公共权力非公共运作的一种社会现象。吏治腐败扭曲了选贤任能的干部选拔标准,以关系远近、贿赂多寡作为官员晋升的"潜规则"。司法腐败则扭曲了国家司法权和执法监督权,受赇枉法,视多寡为曲直,"犯罪虽同,断狱乃异"。建议进一步强化公共组织、专职机关、社会公众腐败预防的制度设计,倡导廉洁文化,最大限度防止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作。  相似文献   

15.
徐华 《领导文萃》2012,(24):17-20
这次调查问卷中,61.10%官员和47.2%民众都认为"全面推行阳光政务,实现权力运行公开透明"是"下一步解决消极腐败问题的突破口",官员和民众对这个问题认识的高度一致,足见官民对于政务公开的由衷期待。现代社会的政务信息是一种公共产品,政府公开信息不是恩赐,而是法定义务;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理念问题,是建立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的需要。按照现代民主政治的要求,政府有客观、公正、及时地公开其掌握的公共信息的责任和义务。除了必要的保密限制,应该破除部门和少数个人对信息资源的垄断。  相似文献   

16.
中央纪委向党的十八大的工作报告指出,要建立完善反腐倡廉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引导机制。如今,当我们重新审视"雷冠希案"等案件时,可以发现其中有多主体的利益博弈和权力博弈。同时,随着自媒体的兴起,网络反腐中的政治博弈呈现出两个方面的转型:一个是绕开了"第四权力"(媒体)进行举报,另一个是"自己人"博弈官员自己。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中国之治理,除了法治别无他途。一个社会中的司法机关是否具有公信力,对于构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有着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有了司法权威与公信,"民告官"的行政诉讼和惩治腐败的法律体系就会产生威力,官员用权就不能不有所顾忌;权贵经济就会无所遁形,市场欺诈者会落得人财两空,经济领域中劣币驱逐良币的现状就会改变;当权威而有公信力的司法控制了政治权力和金钱权力的滥用,诚实、守信、守法的公民社会就可以期待。司法机关对于其公信力缺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在于:司法人员和司法活动中的腐败现象屡有所闻,司法人员由于专业素质低下而办错案的情况屡见不鲜。但这些问题既不是司法机关独有的,也不是不可  相似文献   

18.
肖锋 《领导文萃》2014,(10):100-102
正学者加尔布雷思提出过"丰裕社会"的概念,期待人人都能成为富人。富人、穷人与官人混杂的中国社会里,富得像个人样,很难吗?在中国做富人其实很麻烦,他们远不像奢侈品杂志描绘的那样潇洒。大连实德的老板被抓之后,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辩解说:"我们只跟有追求的官员打交道。"企业家论坛上,专家们规劝说,不要跟权力打交道。但在中国,商既戒不了官,官也  相似文献   

19.
——近日,年仅32岁的海南洋浦区规划局原副局长肖明辉,因收受1611万元的"好处费",被判无期徒刑。随着越来越多年轻干部的落马,多少表明我们对年轻官员责任意识的教育还相当缺乏,特别是这一社会精英阶层,如何让他们在权力的岗位上有所敬畏、增加风险意识,必须及时补上这一课。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八大要求:"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在大学生上网已经普及化的今天,大学生群体参与网络公共事件的行为模式构成了高校网络文化的基本样态。我们应该怎样因势利导,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和研究。一、研究思路与样本简介所谓"网络事件",即主要涉及公民权利保护、公共权力监督、公共秩序维护、公共道德伸张等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的网络舆情热点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