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人是不能太闲的,忙是治愈矫情的良药。常言道:人多嘴杂。还有一说是:人闲事多。所以,当一群闲人凑作一堆时,各种矫情敏感屁事八卦必定纷至沓来,乌烟瘴气不足以形容。希望你离此类闲人远点,更不要变成一个如此的闲人。当一个单位养着许多闲人时,它就一定是个关系复杂、无事生非、环境恶劣的地方。因为人的精力总要有个去处,如果没事干,就必然会转到人身上,而人跟人的争斗、算计、攀比是无止境的,一旦开始,就会  相似文献   

2.
河之洲     
正离太闲的人远点人是不能太闲的,忙是治愈矫情的良药。常言道:人多嘴杂。还有一说是:人闲事多。所以,当一群闲人凑作一堆时,各种矫情敏感屁事八卦必定纷至沓来,乌烟瘴气不足以形容。希望你离此类闲人远点,更不要变成一个如此的闲人。当一个单位养着许多闲人时,它就一定是个关系复杂、无事生非、环境恶劣的地方。因为人的精力总要有个去处,如果没事干,就必然会转到人身上,而人跟人的争斗、算计、攀比是无止境  相似文献   

3.
所谓“闲人”,是相对于“忙人”而言的。可以说,机关里常常会有这样一些“闲人”,他们经常不务正业、无所事事、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地混日子。 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闲人”的产生不外乎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人多……  相似文献   

4.
机关里总会有一些闲人,他们平时的表现是:要么工作量不足,无所事事;要么工作被动应付,喜欢闲聊闲逛;要么敷衍塞责,缺乏激情,等等.闲人的产生有两个原因:一是自身素质所致.这些人或整体素质平平,不能胜任本职岗位,想干不会干.二是外部环境所致.这些人要么因与领导步调不一致,被领导有意疏远,想干没活干;要么因为被放错位置,用非所长,工作干不好;要么因为职责不明,缺乏组织约束力,眼高手低懒得干.这些人的存在,不仅会涣散人心、增加摩擦,而且会降低效率、造成内耗,同时还会给机关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如何科学地用好闲人,是值得每一个领导者重视并加以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段日子,中国网络着实有些热闹,而这热闹几乎全围着两个人打转此二人官虽不大,但都手握实权.这实权倘若用得不妥或者用得不是地方,一不留神就会成为网上新闻人物,再不留神就会因网民的围观和质疑而改变命运.  相似文献   

6.
正在单位里面,有一部分人干工作兢兢业业,甚至是任劳任怨,为单位发展和业绩推动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单位也有一部分人无所事事,具体表现为工作没干劲、被动接受,业绩没贡献、偷奸耍滑,上班闲聊闲逛、心不在焉,这类人可以称为单位里的"闲人"。从深层次来讲,单位"闲人"的存在极大地制约了资源配置的均衡和工作效率的提高,最终将影响机关单位的日常运转和创新发展。因此,对于单位的领导者来说,  相似文献   

7.
用好闲人     
在不少单位,常听到一些领导抱怨辖下闲人太多,可用之人太少,工作难以开展。感慨之余,笔者却不禁心生疑问:果真有那么多闲人吗?这里面恐怕更多的还是领导用人上的问题。其实,用好闲人正是领导者应真正潜心钻研的一门艺术。剖析单位里的闲人,不外乎三种情况:一是寡能者。个别人的确缺乏工作能力,不能胜任现职岗位,素质平平,遇事应付,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二是偏能者。有的人在某些方面很在行,可在另外一些方面却总也使不上劲,出不了成绩,所以常常感叹怀才不遇。三是受冷落者。这些人与领导或因性格不和,或因工作意见不同,被领导有意疏远,打入…  相似文献   

8.
<正>在机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是极为有限的,但就是在这有限的人力资源中,仍有部分人处于"休闲"状态,被称为"闲人"一族。领导者如何开发利用好这部分人力资源,让他们积极主动地为单位作贡献,值得深思探讨。一、单位"闲人"的类型及产生原因(一)新生代"闲人",即一些刚进单位不久的年轻人1.暂时闲置型。一些年轻公务员通过公开招考进入新单位,他们中的一些人并非专业对口,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在新岗位用不上。他们虽  相似文献   

9.
曾是美国首富的石油大亨保罗.盖蒂,当他发现自家的大片旱田是油田后便雇工采油。起初,他每次巡视油井时都看到有浪费现象和闲人现象,他就把工头找来,要求他解决这种现象。然而,下次再去,浪费和闲人仍没有减少。  相似文献   

10.
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人是能上网的——巴西人显然已融入了网络世界。但是由于社会和经济原因,大量的上网人群并没有增加线上奢侈品的销售额。在巴西的圣保罗或其他地方,很少有人会在网上购买奢侈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酒害”肆虐已造成了诸多悲剧。人们痛定思痛,对“酒害”的形成进行了多方面的反思。虽说法颇多,但笔者以为,从总体上讲,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这就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对酒类专卖的“放开”。专卖“放开”后,有些地方的酒类市场几近失控,生产销售相当混乱。我国迄今已注册的白酒企业约3.7万家,而未经注册擅自生产的,则多得不计其数。有的地方不管什么人,只要能搞到甲醇,就可“生产”出“酒”来。至于销售,任何一个市井闲人或乡间村夫,摆个小摊、挑副箩筐,就可贩酒卖酒。许多假酒、毒酒就是通过这些渠道“…  相似文献   

12.
几乎在每个单位中,或多或少地都会有些整天无所事事、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日子的人"。闲人"问题是许多单位的"通病",给单位管理带来很多不便,不仅挫伤了干事者的积极性,而且影响单位整体形象。细究"闲人"产生的原因,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13.
忙闲不均是管理中的一种常见病。这种现象如果不能及时消除,久而久之,不仅干事者积极性受挫,产生抱怨,而且“闲人”也会牢骚满腹,心生怨恨,于人尽其才、事业发展都十分有害。如何盘活“闲人”.让每一位下属的能力都发挥到极致,造成一种“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局面,既是管理者的重要职责,也是衡量领导艺术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4.
崔玉田 《决策与信息》2009,(1):F0002-F0002,F0003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毛泽东同志曾经这样说过。 确实如此,一个人离开了精神就会意志不坚,万事畏难,畏葸不前,难以成就事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离开了精神就会被人欺侮,受人凌辱,遭人侵略,积贫积弱,公平正义更无从谈起,国家民族的强盛也就成了空谈。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正是每个人精神的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15.
正依照闲人的日常行为表现,笔者为他们画了几张像,分别是"邮递员""蜘蛛侠""撞钟僧"和"驸马爷"。有些人将领导交代的工作转嫁给资历浅的同志,自己能逃就逃、能躲就躲,主要工作变成端茶倒水、传话跑腿;有些人一门心思找路子、攀关系,嘴巴很甜,很有眼力见儿,就是不做实事,像蜘蛛一样整日忙着"结网",扩大人脉圈子;有的人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敷衍工作,混日子;有的人自以为有背景、有后台,整天尸位素餐,工作不  相似文献   

16.
吕布是三国时期的著名猛将,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他因为“杀丁原、弑董卓”而成为反 复善变小人的代名词。丁原和董卓在人才激励上的得失其实也是很值得探讨的话题。 人的行为和需求的关系是什么?现代行为科学的理论 认为:人的行为其实质是一系列心理过程的结果,人的行 为根源在于存在需求。人为了需求的满足就会通过某种行 为达到目标,在人的目标达到后,人的需求就会暂时得到 满足,其行为就会消退,直到新的需求产生。这就形成了 一个“需求→行为→目标”的“需求循环”,而这个循环 就始终贯穿在吕布“杀丁原、弑董卓”之中。  相似文献   

17.
我的朋友圈中,出国的出国,下海的下海,只剩下我与耿处长两个“闲人”了。不过,我是无才而闲,耿处长则是位尊而闲,自然不可同日而语。惟  相似文献   

18.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和爱好是入门的向导,是最大的动力。一个人有了兴趣这位良师,思维就会精致而敏锐,记忆就会深刻而持久,意志就会坚韧而顽强。  相似文献   

19.
<正>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指出:"所谓人力资源,是指一个组织所拥有的用以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人力。"从中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由三个要素构成:组织、人口数量以及劳动者拥有的劳动能力。在一个机关事业单位里,人力资源是极为有限的。但就是在这有限的人力资源中,尚有部分人处于"休闲"状态,他们被称为"闲人"一族。领导者如何开发利用好这部分人力资源,让他们积极主动为单位做贡献,值得深思。一、单位"闲人"可能的类型及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就可能存在冲突与竞争。一把手作为一个单位、地方的最高领导者,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解决问题。面对班子成员相互斗气、较劲的情况,一把手有义务、有责任去化解。只有具备消除不和谐的声音、引导不合理的想法、形成各方心齐气顺、协同发展的能力,一把手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领导者,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