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每个单位的领导者都希望下属诚信正直、忠于职守、执行力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下属常常出现偷懒、"搭便车"、损公肥私、敷衍了事等投机行为。下属投机行为对个人、单位和社会都会带来消极影响。对于下属个人而言,由于投机行为,优秀的下属可能变得平庸、无所作为;对于单位而言,由于投机行为,单位战略管理目标不能实现,导致单位陷入困境,甚至威胁单位的生存;对于社会而言,投机行为会导致社会诚信缺失,败坏社  相似文献   

2.
领导对下属"冷暴力",既会严重阻碍工作高效推进,又会严重影响下属健康成长。领导对下属"冷暴力"主要表现为言语上的守口如瓶、行为上的疏远放任和态度上的漠不关心。领导缺雅量是导致"冷暴力"的主要原因,下属不自知的"又臭又硬"是引发"冷暴力"的重要诱因。面对"冷暴力"的危害,领导和下属应该各究根源、换位思考、相互靠拢、联手消解。前者要强化"长者""师者""仁者""贤者"的身份意识,以"视卒如子而不可骄"来克服施暴冲动;后者要善于做前者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以"士为知己者死"来控制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3.
<正>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一个特点是"多字同音"。从领导艺术角度而言,同音不同形的字能够演绎出不同的内涵。例如,"誉""欲""愚"三字,就有不同的指向,如果我们以"弘扬下属正能量"为主题,将其放在一起探讨,就会变成"散装"的领导艺术。一、用"誉"的领导艺术荣誉是下属凭借自己的模范行为而取得的积极评价,荣誉感也随领导者的评价而产生。崇高的荣誉能够彰显生命的尊严与人生的精彩。正因为如此,领导  相似文献   

4.
建言行为是员工角色外行为的一种,对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差序式领导作为中国特有的领导方式之一,是否有助于员工的建言行为也成为学者较为关注的话题。以圈子理论为基础,以社会交换理论为指导,将下属按照亲疏远近划分为"圈内人"与"圈外人",分析差序式领导与两群体建言之间的作用机理可以发现,差序式领导的偏爱会使"圈内人"下属产生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产生建言的动机和行为,但其对"圈外人"下属的不公平待遇抑制了他们的建言行为。但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尊重权威""宽忍利他"等理念可以调节差序式领导与"圈内人"和"圈外人"下属建言的作用关系,促进"共建"行为,实现组织永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下属情绪波动通常由领导者信息传递方式、下属信息素养及组织环境友好程度等因素引起。依据成熟度的演进规律,下属有"婴儿期""少儿期""青春期""成年期"四种不同的情绪阶段。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领导者应根据下属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螺旋上升态势来选择相应的调适方式,如以命令催促工作,以说服引导工作,以参与协同工作,以授权督促工作。  相似文献   

6.
员工在处理事务过程中存在关"半扇门"现象,一般表现为计划时不揽事、决策时少做事、行动时选易事、过程中重表面。其危害在于错误选择效率提升之方、助长投机取巧工作之风、危及集体利益的真实获取、损害组织服务社会之根本、误导下属创新思维之方向。防范关"半扇门"现象,要先谈"效"而后提升速度,关注行为落实而后强调效果,立足服务初衷而后实现改善,杜绝躲懒思维而后规避行为投机。  相似文献   

7.
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只要在做事,就总免不了犯错误。下属有错不纠、不惩,有可能宽纵不负责、不尽心的行为;但如果不分性质、情节、动机和不可抗拒因素等特殊情况一概严惩,又可能会抑制下属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剥夺下属成长锻炼的机会,甚至因小错而失大才。处置犯错误的下属,远远不是一般的"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赏罚分明"那么简单,历史上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秦穆公宽恕孟明视的故事告诉我们,领导者要具有坚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正>领导角色一直是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公共行政学等领域的研究重点,而对下属的研究则相对不足。在现有关于下属的研究中,Paul Michelma认为,无论你在组织中是什么位置,提高自己作为下属的技能永远没有错。那么,什么样的下属才是"好下属"?本文试图探索"好下属"的人格特征,并探讨其与领导风格的匹配性。一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  相似文献   

9.
应对辱虐管理:下属逢迎与政治技能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辱虐管理的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辱虐管理对下属各种工作后果变量的影响及中介机制的探讨上,少有研究从下属视角出发,关注下属如何应对来自领导的辱虐管理.在理解下属情绪耗竭及离职倾向与主管辱虐管理关系的基础上,本研究认为下属会采取逢迎策略应对辱虐管理以缓解消极后果,但逢迎并不一定能化解来自领导的"辱虐",实际后果取决于逢迎主体拥有的政治技能水平.政治技能高则能达成缓解意图,政治技能低则可能适得其反.通过对北京六家电子制造企业中的283名员工的分析发现:主管辱虐管理对下属情绪耗竭和离职倾向有显著的影响,当下属政治技能较高时,下属采取逢迎行为能缓解辱虐管理的消极影响,而当下属政治技能较低时,下属采取逢迎行为反而会增强辱虐管理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中央"打虎拍蝇"以来,吏治清明,政风好转,致腐"大门"关闭,给投机者、请托者造成"不便",于是"温水煮青蛙""柿子先捡软的捏""曲线救国"等"变种"投机将或发生,领导干部当需警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以往领导干部评价下属时常见的看重履历、资历、学历以及殷勤度、忍耐度和关系度等要素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当下要求。身处新时代,领导干部在评价下属时应秉持"四面八方""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等理念,转变自身心态,发扬民主作风,尊重行业内部规律,留有充分余地,使下属能有充分空间和充分话语,各尽其才。  相似文献   

12.
领导要确保评价下属不失真、失正、失准,当从影响评价的三个主要维度——道义、情感、绩效出发。领导评价下属容易出现道义维度的"公心还是私心""率下还是驭下""负责还是苛责"问题,情感维度的"欣赏还是厌恶""唯实还是唯心""对人还是对事"问题,绩效维度的"‘苦劳’主导还是‘功劳’主导""‘效率’主导还是‘质量’主导""过程管理主导还是重要事件主导"问题。因此,领导评价下属要坚持道义为先,以公平、公正为原则;不徇私情,以公心、事实为依据;绩效为上,构建科学的评价标尺。要通过道义、情感、绩效三个维度的有机融合,形成全方位互补的系统评价,切实体现单位评价的公平原则和领导个人评价的公道导向,充分发挥领导评价的引导、激励和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反对机会主义历来是我们党对各级干部的要求,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领导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党内出现了明显的"政治投机"倾向,严重影响了党内和谐的政治生态。从近年查处的案件来看,一些地方之所以会出现"塌方式腐败",根本的原因在于党内出现了机会主义,极少数主要领导干部利用组织给予的权力,搞"非组织活动",立"帮派"、当"老大"、收"门生",致使一些干部为了"上位",不惜牺牲一切,"拜老师""结团伙",在  相似文献   

14.
在利益扩张心理、权力投机心理、法不责众心理的影响下,单位核心圈层易形成"权力联盟",钻制度的空子,进行权力与利益置换,不仅破坏了单位政治行为规范,更恶化了单位政治生态。应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权力观,建立健全多元立体的制度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有效抑制单位核心圈层的权力自肥行为。  相似文献   

15.
<正>"一带一路"的倡议,尤其是"亚投行"建设,凸显了中国外交的转型问题。从中国与外部世界之间关系演变的角度来看,中国外交正在进行着历史的"大转型"。那么,如何看待中国外交的转型?"不"外交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我们熟知的中国"不"外交,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到现在也并没有过时。"不干涉""不挑战""不称霸""不带头""不结盟""不附加政治条件""不输出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等,可以列出一个长  相似文献   

16.
面对不同教育背景、不同认知的个体,想要实现彼此思想的一致、行为的互动配合并非易事,一旦上下级观点冲突就可能引致下属无声的反抗,甚至以打折执行、模糊表态、寻找借口和无故拖延等"软钉子"弱化领导效能。领导者有必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充分解决核心问题;跨过形式找准诱因,高效识别并应对更具隐蔽性的各类"软钉子";充分沟通,以改变信息不对称状况;借力"公开""公平""全体参与"理念,营造组织层面的公正感。  相似文献   

17.
领导者在中国传统哲学、社会情理、道德标准暗示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易形成一种特定的意识冲动和行为偏好——"慈父情结"。诚然,"慈父情结"对团队人际关系有积极的调节效应,但是其产生的负面效应,如非理性决策、与下属的私益共谋、领导者权威弱化等,不容小觑。为消弭领导者"慈父情结"的负面效应,领导者需要理性调适"儒""道""法"等多家思想,形塑家国情怀,践行宽严相济的领导方式,采用法治为基与德治为魂协同的治理之策。  相似文献   

18.
正反对机会主义历来是我们党对各级干部的要求。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领导干部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在党内拉起了"山头",搞起了"宗派",以至近些年党内出现了明显的"政治投机"倾向,严重影响了党内和谐的政治生态。已经查处的大老虎周永康、令计划等案件就是非常典型的代表。从其案件中反映出的"政治投机"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为了"上位",甘当"政治打手"。主要  相似文献   

19.
正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资源、重要财富,同时,他们也面临着成长中的各种风险和考验。比如,对于随时可能发生的各种投机行为,如果不加以抵制和防范,就可能使人一失足成千古恨,走向堕落,毁掉大好前程。那么,年轻干部如何才能抵制住投机行为的诱惑呢?念好"心"字经——做到稳而不慌从本质上说,投机行为是短期行为,是一种少劳多获、不劳而获的行为。面对少付出、多获得的诱惑,年轻  相似文献   

20.
正从心理活动、管理需求、领导实践看,投机行为始终存在,只不过形式或内容、频率或程度、范围或作用不同罢了。投机行为是处在正负区间的一种波动性活动,在合理区间内能激发行动者的潜能和动力,超过合理区间就会变成破坏行为。一味地批判投机行为、打击投机行为,企图消灭投机行为,并不是明智之举,清晰辨识投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