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茂先 《领导科学》2012,(31):22-24
中层干部在单位是业务骨干,处于承上启下的特殊位置,既要领会和贯彻领导意图,落实组织战略,完成承担的工作,也要分解任务,统筹资源,督促工作开展,了解和把握基层人员思想动态,理顺工作情绪等.处于上下对立和缓冲区的中层干部容易成为矛盾和冲突的焦点,那么,处于这种双重挤压的现实中,中层干部应如何选择?  相似文献   

2.
企业的中层干部都是基层单位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其主要职责是从事生产经营的组织、领导、指挥活动。中层干部是连接高层领导与基层员工的桥梁,在企业内部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在企业管理人员中部分中层干部存在着“职位疲劳”的问题,需要引起各级组织的重视。针对这种情况,应从组织角度,探索实施目标引导、政策激励、制度约束“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对解决企业中层干部的职位疲劳问题起到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中层干部处在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是单位业务承担的中坚和未来领导力量的重要储备。中层干部是组织的"腰","腰"硬则组织强,"腰"软则组织弱,甚至会导致组织"塌方"。现实中,少数中层干部处于非正常状态:其一,不愿意"身动",当甩手掌柜,做"二传手"和"传话筒",接受任务不分析、不研究,直接交给下属;下属完成的任务,不检  相似文献   

4.
正在组织内部,中层干部往往被视为中流砥柱,承担着信息传递、资源分配、执行决策、组织活动、管理下属等常规事务,是各种管理活动的中坚力量,是联系高层和基层的桥梁和纽带。因此,中层干部常常因小举动而影响大局面,是高层领导者做出决策的参谋助手,是基层管理者的行动标杆,是维持组织正常秩序的中心环节。然而,中层干部的某些不良的思想、行为、习惯等也  相似文献   

5.
丁敏 《领导科学》2020,(3):100-102
单位中不同层级的领导干部与办事人员担负的责任与任务不同,其"富贵病"的典型表现也不同。基于此,应对不同层级人员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一是加强单位的民主集中制建设,并由上级主管部门对单位一把手提出新的工作要求;二是实行副职干部分管领域轮换制度,打破资源垄断;三是在职务晋升上全面考察中层干部的思想品德素质水平、专业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水平等,并建立合理的中层干部流动机制和基层人员建言机制;四是从规章制度上保障基层办事人员的权益和福利待遇,通过塑造适宜的组织文化增强全体人员的同理心,并将基层办事人员安排到最适合发挥其特长的岗位上,最大限度地减轻他们"骄、娇、堕"行为的产生概率。  相似文献   

6.
中层干部是单位组织发展的中坚力量,承担着参与、执行、监督的重要职责.作为中层干部,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是实现组织目标、展现组织领导能力、晋升职位的前提条件.如何才能做好中层,一些中层干部还有诸多困惑.结合实践经验和学习研究,笔者认为,做好中层,关键是要"顶天立地".  相似文献   

7.
正"当好生而后方能为师",这句话中蕴藏着丰富的做学、做事、做人道理。中层干部处在队伍"腰"的位置,承担承上启下、协调左右、攻坚克难的重任,是业务中坚,也是领导后备力量。一方面,中层干部应积极响应党和政府新号召,适应工作新要求,顺应时代新变化,以抓铁有痕的毅力推动工作落实,做一名不折不扣的"学生";另一方面,中层干部也要指导好所领导的团队,对团队成员加  相似文献   

8.
杨国欣 《领导科学》2007,(19):34-35
中层干部是一个单位、一个地区各项工作中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中坚力量。加强对中层干部的绩效考核,是中层干部队伍建设中极其重要的工作。近年来,许多单位和部门对中层干部考核做过诸多探索,其中360度考核法就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中层干部是机关工作的中坚力量,对推进工作至关重要。中层干部的定位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中层干部居"中",对上是兵,对下是官;中层干部是一"层",是一个群体和层级,处于单位领导和普通干部之间,在工作中承上启下;中层干部要"干",中层干部一般具有较为全面的素质,是机关工作的骨干力量;中层干部要"部",就是在工作中不能仅当二传手,而且要积极部署、主动谋划。中层干部位定得准、作用发挥得好,才能更好地  相似文献   

10.
扁平化管理是组织发展的重要趋向,在这一情境下高层领导与基层员工之间的直接联系增多,这有助于组织效率提升,但会对中层领导产生负面影响。根据领导—成员交换理论,高层领导越级管理会降低中层领导下行交换关系质量,引发中层领导与基层员工之间的冲突,还会弱化中层领导上行交换关系质量,减少中层领导与高层领导互动,降低中层领导工作积极性。基于此,高层领导应遵守"层级链",给予中层领导尊重;中层领导要以大局为重,认清扁平化管理趋向;在组织内营造信任氛围,促进扁平化管理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层干部受个人生理、心理与认知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很容易表现出无力、无为、无忌与无求的疲惫之态。要有效激励中层干部持续维系奋斗激情,就需要领导者摆脱单一目标激励,着重提升认知;明确中层干部独特价值,摆正组织定位;完善权责对应机制,落实履责行为;关注阶段目标推进,明确行为方向;强化竞争,构建"不进则退"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正>乡镇干部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路线的直接执行者和开展农村工作的基础力量。乡镇机关中层干部处在乡镇组织架构和领导层次的中间位置,岗位设置具有任务单一性、职责专业性和工作独立性等特点,属于业务上的尖子、工作上的骨干。但近年来,部分地区乡镇中层干部"青黄不接"的窘境愈发显现,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中层干部断档问题非常突出,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正中层干部在组织机构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这一群体实行恰如其分的激励和约束,不仅关乎干部队伍的健康成长,也影响整个组织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高压反腐和限权问责工作的持续推进,领导干部已从权力主体逐渐转向责任主体,权力约束机制逐步完善,但相应的激励机制构建却未能同步跟进。对于中层干部而言,处罚多、奖励少,这种现状有悖于组织激励的基本原则。笔者从中层干部的角色定位和需求特征出发,探索中层干部激励机制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中层干部在单位转型过程中的价值立场、行为表现和参与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单位转型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单位转型期间,组织内部原有的权力结构、资源布局、人事架构、战略方向、发展计划等都会发生调整与改变,中层干部要发挥好"智囊团""护航队""传声器""冲锋手""定盘星"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在单位转型期,中层干部要在思想上坚定立场,在利益上先公后私,在管理上善用技巧,在态度上明确定位,在工作上崇尚实干。  相似文献   

15.
中层干部是企业的中坚力量,在企业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但是企业战略制定的参与者,也是战略的执行者,肩负着企业员工与企业高层之间纽带作用,是企业战略实施的关键,是名副其实的"中坚层"。但是这个"中坚层"一遇到培养问题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夹心层"。那么中层管理者该培养什么?本文拟从国家电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中层干部培养案例入手,通过对其进行深入剖析,探索中层干部培养模式,为企业有效提升中层干部队伍基于企业实际的履职能力提升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层干部是一个单位的中流砥柱,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就其位置而言,他们既是承上启下的“结合点”,又是上传下达的“传送带”;就其身份而言,他们既是“指挥官”,又是“执行官”;就其职责而言,他们既要当好“教练员”,又要当好“运动员”;就其能力而言,他们既要有“专家”的业务素养,又要有“杂家”的综合素质.正是这种“既官又民”的角色定位,给中层干部的角色转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从一般同志到中层干部,不仅是职位的提升、级别的提高,更是工作性质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等各个方面.一些新任中层干部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不能及时适应好职务的变化,在角色转变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依赖思想难突破,不想转.一些新任中层干部长期当“办事员”,领导安排啥干啥,领导没有安排的坚决不干,依赖思想非常严重,主观上不想去转变角色.二是角色定位难把握,不敢转.中层干部的角色定位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忽而是上级,忽而是下级,忽而是同级.一些新任中层干部很难在这种变化中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心理上有畏难情绪,怕转来转去既得不到领导的赏识,又失去群众的信任,还引起同级的嫉妒.三是领导能力难适应,不会转.一些新任中层干部长期在一线工作,缺少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战略思维能力、组织决策能力、创新应变能力、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和交际协调能力等基本能力.这种“能力不足症”使得一些新任中层干部在转变角色中出现了“错位”“越位”和“缺位”的现象,导致领导不满、下属抱怨,工作处于被动局面.四是岗位职责难担当,不真转.担任了职务,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有的新任中层干部由于性格的原因,喜欢当“老好人”“群众代表”,工作中怕得罪人,怕承担风险,遇事推诿扯皮;有的新任中层干部由于能力的原因,不能独当一面,在角色转变中“犹抱琵琶半遮面”,利于自己的就“转”,不利于自己的就不“转”.  相似文献   

17.
正通过研究中层干部,笔者认为,中层干部要明确基本定位:做上下级之间的桥梁而不是传声筒。要坚持工作原则:通常情况下要积极服从直接上级的指挥并坚决执行。要掌握工作策略:对领导、下属、事情要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基本定位:做上下级之间的桥梁而不是传声筒中层干部在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的过程中要运用自己的工作艺术,为上下级搭起有效沟通的桥梁,而不只是在上级指令和基层民情之间充当二传手或传声筒。传声筒的缺陷在于不能体现中层干部存在的价值,而且  相似文献   

18.
韩凤芝 《办公室业务》2001,(2):35-36,33
<正> 党的十四大以来,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的部署,积极推进领导班子的“四化”建设。据有关资料显示,年轻干部在中层领导岗位上的比例占大多数。特别是近几年来,国有大、中型企事业内部推行的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使一些年富力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年轻人员被选聘。从这些被选聘的中层干部中不难发现,新时期对中层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使中层干部队伍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也给各级政府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加强对中层干部特别是竞争上岗中层干部的科学管理,是培养造就一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中层干部队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正>中层干部是十分关键的角色,有人将其称为"兵头将尾",既是上级联系下级、发挥领导力的桥梁纽带,又是上传下达的信使通道;既是领导决策的贯彻者执行者,又是基层部门的领导者组织者。中层干部能否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直接关系到整个组织的效能乃至具体工作的成败。一、中层干部应具备的六种能力一是知己克己,保持天天向上的动力。简单说,就是要正确认识自我,严格要求自我,保持  相似文献   

20.
领导和中层干部,是学校管理人员的两个层次,领导力和执行力是管理方法的两个层面。领导层制定的学校各项决策方案,需要中层干部组织实施,中层干部的执行能力制约和影响着领导层面决策方案的落实。好的执行力能够弥补决策方案的不足,而完美的决策方案,也会死在滞后的执行部门手中。笔者阐述了中层干部应具备哪些方面的执行力及如何提升中层干部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