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楼梦》第十三、十四两回,重点描述了"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故事。贾珍的儿媳秦可卿英年早逝,贾珍因此旧疾复发,委托王熙凤操办丧事。王熙凤从未办理过丧事,但她面对乱成一锅粥的宁国府,知难而进,不辞劳苦,殚心竭虑,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不仅证明了自己能力出众,而且赢得了贾府上下的一致认  相似文献   

2.
<正>在《红楼梦》中,王熙凤是荣国府的"管家婆",虽平日埋头苦干,彰显出了能力,却没能在外获得显赫的名声。时势造英雄,在操办秦可卿的丧事时,宁国府内乱成一锅粥。贾珍想把儿媳丧事办得体面些,在贾宝玉推荐下,决定请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王熙凤果然不同凡响,分析得出宁国府六大弊病,即人无专职、分工不明、管理混乱、滥支冒领、苦乐不均、家人豪纵。她对症下药,完善制度,严格奖惩,把宁国府治理得条条分明、事事到位。"万紫千红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贾府真正算得上政治家和管理大师的,只有王熙凤。  相似文献   

3.
宁国府的秦氏死了,贾珍请凤妹协理宁国府。乱糟糟的宁国府在王熙凤的管理下,一天之内变得井井有条,彻底改变了以前无头绪、混乱、推托、偷闲、窃取等弊。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给了我们以下启示:  相似文献   

4.
王熙凤是一个既会说又能干的奇女子。在《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中她表现出来的管理才能就足以让人叹服!观察这一过程的始终,我们发现有以下几点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5.
在MBA铺天盖地的今天,《红楼梦》居然与《韦尔奇自传》一样引起管理界的重视。例如,倪润峰就特别欣赏王熙凤的管理才能,同时也指出王熙凤存有权威性不足的弱点。有的论者为王熙凤封了一个"维持会会长"的头衔,认为王熙凤的权威管理是维持性的,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事实上,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提供了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塑造了两种不同的管理权威:一是贪婪集权型,主要以王熙凤为代表;二是创新分权型,主要以贾探春、薛宝钗为代表。  相似文献   

6.
刘梦溪 《领导文萃》2009,(5):121-124
《红楼梦》的管理思想在两个人物身上表现得最集中,这就是王熙凤和贾探春,并且都有特别的情节。前者在书中为“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后者是“敏探春兴利除宿弊”,一在第十三回,一在第五十六回。两个人物,两段情节,体现的是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美国管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了著名的X—Y管理理论,他为管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以《红楼梦》中的故事作为案例平台,借助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和贾探春兴利除弊两段故事来诠释X—Y管理理论的核心精神,让我们在属于自己的文化系统中清晰而深刻的理解两种管理模式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的表现与异同。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的现代性促使它的生命力不会定格在某一历史时期,而是能穿越时空切入当下,为现代学科理论提供例证和诠释。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故事情节,感悟领导的各项职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领导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和控制。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真是一部奇书,在MBA铺天盖地的今天,居然可以与《韦尔奇自传》一样引起管理界的重视。例如,倪润峰特别欣赏王熙凤的管理才能,同时也尖锐地指出王熙凤存有权威性不足的弱点。有的论者则认为,王熙凤的管理权威是属于  相似文献   

10.
刘梦溪 《领导文萃》2009,(3):125-128
贾府三小姐探春的管理模式不同于王熙凤。也许是意识到凤姐掌权专制所造成的不良后果,需要有人采取新的改良措施,所以才有第五十六回探春理家的描写。《红楼梦》的研究专家们,许多都认为第五十五回是全书的转折点。在这之前贾府还多少保持着末世繁华,甚至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相似文献   

11.
向悦 《秘书之友》2009,(9):46-47
在《红楼梦》众多女性中,除王熙凤外,第一能人非贾探春莫属了,而她的文化素养与胆识谋略又远非王熙凤所能及:所以综合论之,她是《红楼梦》人物中的翘楚。从第三十七回探春给宝玉写的一封信中,可窥见其风流才俊与卓越智慧。全信如下:  相似文献   

12.
《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中描述人物出场最为精彩的回目之一,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手法对王熙凤的出场进行了描写,显示其高超的写作技巧,从而准确刻画了凤辣子这一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  相似文献   

13.
<正>《红楼梦》故事过半时,荣国府风头无二、风光无限的大管家王熙凤病了,不能正常理家。于是,金陵十二钗中的探春跟李纨、薛宝钗组成荣国府新的"执政班子",理起新政。因为探春表现最抢眼,红学家们习惯称这段故事为"探春理家"。探春理家面临多种难题,稍有不慎,就会引得人们幸灾乐祸、兴风作浪、煽风点火。管得好,大家服她、敬畏她;管得不好,人们笑她、难为她。  相似文献   

14.
正秘书学界对"秘书"的界定不一,其实质皆为:秘书是以综合处理信息与事务的方式直接辅助领导者实施管理的人员。《红楼梦》里王熙凤在荣国府中处于管家的地位,大丫鬟平儿辅助凤姐管理人、事、物、财,也是凤姐的"耳目""左右手",在很大程度上充当着秘书的角色。本文试图联系秘书学有关理论系统讨论平儿如何出色履行秘书的职能,如何同时处理好与领导层(凤姐与贾琏)的关系、与地位相等的丫鬟及下人的关系,如何体现出一个称职秘书的  相似文献   

15.
<正>《林黛玉进贾府》按照适当适时的顺序一一展示了贾府中的重要人物,包括身份、外貌、性格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品读这一部分,让刚刚步入"红楼"世界的人们认识了"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林黛玉和"放诞无礼"的王熙凤。如果从秘书学的视角来分析,初到贾府的林黛玉好比刚入职场的新人,王熙凤更像驰  相似文献   

16.
<正>平儿是《红楼梦》中一重要人物,她是王熙凤的心腹助手。平儿本性善良,为人厚道,不辞劳苦,能委曲求全,具有一个好秘书应有的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心理素养。在能力方面,平儿能正确体会上司的意图,有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能随机应变,具有高超的公关语言才能和细致的调查分析能力。另外,平儿还懂得与上司相处的艺术,有很强的角色意识,不失职,不越位,以诚待人,以礼自保,真  相似文献   

17.
探春理家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叙述了因王熙凤“小月”不能理事而由探春替代理家的故事,生动刻划出“精细之处不让凤姐”探春的人物形象,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实行改革加强经济管理的思路。至今看来,犹有其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经典名著《红楼梦》能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化品位。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是管理人的素质和管理中的知人用人诸问题。深刻展现人的生存命运的《红楼梦》,在这方面,有可能给现代企业家和管理人在生存竞争中的某种启示。在困境中探索,是《红楼梦》的重要内容,也是管理的大课题。两相联系,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红楼梦》不仅是一部世界级的文学名著,同样也包含着丰富的经济管理思想。书中主人公们的治家理财活动体现出了一些高超的管理艺术。一、德才兼备——管理者的选拔条件王熙凤因病休息,“王夫人便觉失去了臂膀”,因此选择一个管理者代替王熙凤成为当务之急。将大观园中的人物一一比较,王夫人最后选择了探春作为主要管理者。从选人的过程来看,管理者的选拔条件是“德才兼备”。李纨在大观园中是年龄最大的,而且有大奶奶的身份,只是她“是个尚德不尚才的”,一副老佛爷心肠,难免会放纵了下人,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本性懒惰的下人…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中的贾家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完善的管理方式。然而尽管如此,整个家族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入不敷出,每个人都打着自己的如意小算盘,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最高"统治者"是贾母,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