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组织管理过程中,正副职领导"联手搭台",角色分工有"红"有"黑"将更能高效管控,引领管理有"实"有"虚"将更能迅速实施,约束限制有"控"有"放"将更能务实变通,任务担当有"压"有"纵"将更能加深信任。但若取向有误也会加剧腐败风险、迎合风险、搭便车风险和被架空风险。这就需要正副职领导"联手搭台"中,正职把关,副职加速;正职守规,副职解读;正职定调,副职补漏;正职划线,副职发挥。  相似文献   

2.
所谓“双赢”价值观,对于副职来说,就是在对正职决策拾遗补缺的过程中,相对正职来说即不出现“越位”现象,赢得正职对自己的信赖;相对自身来说又不出现“空位”现象,赢得部属对自己的认可,进而,在两个层面上同时实现副职岗位上的“双赢”。预防和危机处理是副职对正职决策实施有效地拾遗补缺的两个关键环节,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3.
胡春燕 《领导科学》2012,(28):17-18
在一个班子中,总有正职和副职之分.就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机制来说,每个班子成员都应该闲不着,只有忙和不忙之分.由于正职位置的重要性,一般来说,正职总是"动"得多,副职相对"动"得少.但是,现实中有些副职该"动"不"动",影响了工作的绩效,让正职感到不安、不满和些许的无奈.副职该"动"不"动",原因是多方面的,正职的做法不当是重要原因之一.本文试图从正职的角度谈谈如何才能让副职"动"起来.  相似文献   

4.
副职从职务上讲是正职的助手,从工作上讲是正职的参谋。副职要当好助手和参谋,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但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必须坚持“三有”,即思想上有涵养,言行上有节制,办事上有条理。思想有涵养副职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受“夹板气”的工作,对来自正职的气、同级的气、下级的气都要承受。邓小平同志在讲到领导干部的涵养时曾强调指出:“要相互谦让、相互帮助、相互补充,包括相互克服错误和缺点。”这“四个相互”既是对正职的要求,更是对副职的要求。副职要经常想到自己是处于“副”的位置的,要时时处处讲服从、讲大局、讲团结。在钱…  相似文献   

5.
副职之间如何和谐相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个领导班子内部,副职处在一个十分特殊的位置上,既是领导者又是被领导者,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既唱“主角”又唱“配角”,既做“主攻手”又当“助攻手”。副职要有所作为,不但要处理好与正职及下级的关系,还要有效处理与同级之间的关系,增强彼此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如此才能更好地促进工作。那么,副职如何有效处理与同级之间的关系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尊重与沟通。在领导班子内部,各副职之间虽然在排名上也有先后之分,但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因此,对同级要充分相信,尊重对方,维护对方的威信。对其他副职…  相似文献   

6.
刚走上副职岗位的时候,每逢向别人介绍自己,我总免不了要揶揄一句:我是一个抓落实、搞配合的。言外之意,自己没多大权力,做不了什么主,办不成什么事。与正职相处久了,我便感到,正职作为一个单位集体的代表和象征,是部属关注的焦点,权力相对集中,矛盾也相对集中,其工作的辛苦和责任的重大不言而喻。相比之下,副职岗位倒也能显出某些“优势”。归纳起来,大概有四个方面。一是压力的“优势”。正职与副职职责明确。正职对单位建设全面负责,掌管一定的人事分工和物资经费支配权,也承担着与之对应的责任。副职协助正职工作,对分管工作负责,责任和…  相似文献   

7.
身为副职,如何使自己的工作被正职认同呢?从哲学的辩证思维角度出发,副职应做到以下"四忌". 一忌站位不分高低.身为副职,欲使自己在所处位置上有所作为,首先,要知道自己与正职的职责、权力之别.副职纵使能力再强、资历再深,也要尊重正职,甘居正职之下.大到决策拍板,小到座位排列、讲话做派等小节,在局外人无法感知的这些微妙之处,正职、副职无不心照不宣.倘有哪位副职擅越"雷池",若遇胸襟开阔的正职倒也无妨,可若遇上个心胸狭窄、斤斤计较的正职,即便嘴上不说,心里也会结个疙瘩.其次,要清楚自己的工作舞台所在.  相似文献   

8.
正职领导大多希望副职能够为自己分担工作任务、分散工作压力、分解工作难题,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希望副职敢于负责,能够独当一面;希望副职踏实肯干,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这些愿望能否实现,固然有赖于副职的素质和努力,也与正职领导对副职的态度和工作艺术密切相关。为此,正职领导需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尊重副职,主动协商。正职领导如果能够尊重副职,主动与副职协商工作,不仅可以使副职获得被尊重的心理满足,而且可以向副职传达一种角色期待——正职期望副职帮忙分忧解难,从而促使副职注意站在全局高度、围绕正职领导关注的问题思考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正职和副职的密切配合是决定领导效能和集体领导水平的关键因素。但是,在实际领导活动中,常常会出现正职与副职之间的"不和谐音符":有的正职大权独揽,副职难以正常发挥作用;有的副职喧宾夺主,正职的权威不足;有的副职不敢大胆工作,畏首畏尾;有的副职一意孤行,擅作主张。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认识水平和领导能力的差异,也有客观制度建设不足的缺憾,而副职角色定位能力不足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  相似文献   

10.
一、认识副职的特点才能当好副职。你认为副职领导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要点:任何组织的领导班子里都要有一个或几个副职。认识副职的特点,了解副职和正职的区别,是走上副职领导岗位后,履行好副职职责,成为优秀副职的前提。第一,副职具有执行性。副职没有正职那样的拍板定夺决策权,相对来说,副职要接受正职的领导,服从在正职主导下做出的决定,或执行  相似文献   

11.
<正>职易对副职失去信任的主要原因有:位置因素,正职害怕副职反叛;权力因素,正职害怕副职分羹;生活因素,正职害怕副职陷害自己;威望因素,正职害怕副职超越;形象因素,正职害怕副职直谏。副职消解正职信任危机的对策有以下几种:一是以诚心取得正职的信任,二是以业绩取得正职的信任,三是以事实取得正职的信任,四是以人品取得正职的信任,五是以善意取得正职的信任。  相似文献   

12.
在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单位,副职与正职是被领导与领导的关系,副职在正职领导下开展工作,并对正职负责。副职助手作用发挥得好坏,不仅关系到正职抓工作落实的质量,而且还直接影响着班子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但是,对于这一……  相似文献   

13.
在正职资历较浅而副职资历较深、正职实践经验较少而副职实践经验较丰富、正职不太熟悉情况而副职轻车熟路之时,正职一定要敬重副职、团结副职、关心副职,向副职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但同时更要注重把握好以下五个关键点。一、敬重但不敬奉。老副职由于工作时间比较长,情况比较熟,经历比较多,有较丰富的领导经验和较广泛的群众基础,新正职要敬重他们,发挥他们的作用。但敬重不是无原则的遵从,不是唯唯诺诺,不是迁就附和。新正职既要正视老副职“老”的现实,在群众中给他们面子,保护老副职的积极性,又要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在工作中敢于…  相似文献   

14.
从领导职务晋升的一般轨迹来看,要经过下级正职到上级副职,扶正后再到上一级副职的过程。也就是说,从下级正职到上级副职的任职经历对被提拔的干部来讲具有很大的普遍性。从下级正职到上级副职,尽管级别高了,管辖范围大了,但相对而言可能权力虚了……  相似文献   

15.
由于某种原因,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的领导班子在正职调离后,未能及时配备正职,这时,上级党组织通常会指定一名副职临时主持本单位、本地区的全面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主持工作的副职要切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就要做到“四不”。不观望。上级党组织没有及时配备正职,有多种原因,有的会明确告诉副职,有的不会明确告诉副职。由于这种情况的特殊性,主持工作的副职必然会成为上级党组织以及本单位、本地区干部群众关注的焦点,同时干部群众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猜测和议论。此时,主持全面工作的副职不能被这些猜测和议论干扰,而要尽快转换角色。对副职来…  相似文献   

16.
在一个领导干部从政的经历中,由副职到担任正职,或由正职到担任上一级副职,是经常遇到的事由正职到副职或由副职到正职,有一个心理调适期,调适得好,能尽快进入角色,有益于打开新局面;调适得不好,往往会贻误工作,不仅对事业不利,而且直接影响领导干部自身的成长。笔者参加工作35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基层任副职多年,对如何做好副职有切身体验,对什么样的正职才是好的正职也有近距离的感受.我认为,好的正职应具有这样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8.
副职是许多领导者从政生涯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职务。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副职,是每一位副职领导必须重视和研究的问题。好副职有很多标准,这个标准也有很多参照系。其中,正职对好副职的理解更为重要,因为副职主要是配合正职开展工作的,没有正职的理解、认可和支持,副职就很难做好工作。因此,站在正职的角度来探讨怎样当好副职是非常有意义的。笔者认为,把握好“大”与“小”,坚持好“前”与“后”,处理好“上”与“下”,是做一个好副职必须注意的问题。一、把握好“大”与“小”的关系。副职的职责很多,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职责就是为正职当好参…  相似文献   

19.
<正>中层副职是部门中非常重要而又独特的领导群体。言其重要是因为副职担负着部门的业务工作和基础性的执行管理工作;说其独特是因为副职作为领导班子成员,充当正职领导的助手,又是正职领导与下级沟通的桥梁,既是承上启下的"结合点",又是上传下达的"传送带"。在各级、各类组织中,中层副职是业务工作的中坚力量,身处基础管理的最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副职是正职的助手、帮手,是完成任务的前线指挥官、执行者。在工作中,正职如能充分发挥副职的参谋和先锋作用,就能如虎添翼、事半功倍。正职要想得到副职的鼎力相助,必须认真研究对副职的激励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