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广西医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医科院校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存在以下问题:择业目标理想化;职业定位固守“专业对口”的传统观念,就业面窄;人文素质、综合能力明显缺失。影响医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有核心因素、基础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此,医科院校应着力提高学生核心素质,帮助其实现就业理想;着力增强学生基础素质,调整其就业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医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难有自己的特点。供需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就业制度、就业市场不规范,学校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社会需要,用人单位的人才标准不切合实际是其中的客观原因。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就业期望值过高、择业技巧差、诚信缺失是其中的主观原因。解决医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应改革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医科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加强医科学生的就业指导,拓宽医科学生的就业渠道;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毕业就业能力。同时,医科院校附属医院要为学校解决毕业生就业难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建立良好市场机制,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速度与高校人才供给增速过快之间的矛盾;社会有限需求与高校人才无效供给的矛盾;理性就业市场与大学毕业生非理性择业之间的矛盾;大学生就业压力突出和就业市场发育不完善之间的矛盾。我们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促进毕业生充分顺利就业: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多管齐下,不断拓宽毕业生就业市场;适应市场,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走出择业误区。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革正在从传统的国家统一分配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转轨.本文分析探讨了目前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客观必然性和困挠因素,并就解决对策等问题提出一些初浅看法.  相似文献   

5.
医学院校毕业生常见不良择业心态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 ,“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已成为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模式。因此 ,在就业前学生心理准备充分与否 ,心态调整良好与否均直接影响到其求职择业的最终结果。通过对目前医学院校毕业生择业过程中一些常见的不良择业心态的成因的分析 ,我们提出针对学校、家庭、及学生本人的立体对策 ,以帮助学生摆脱不良心态 ,走出误区 ,顺利择业  相似文献   

6.
如何面对自主择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大学生实行自主择业,给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要适应自主择业,用人单位要建立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庞大的就业信息网,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学校要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和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正确引导毕业生走向市场;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主动适应人才市场和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择业观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择业观”与他们最终的就业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2008届高校毕业生的择业心态问卷结果进行研究,并与他们最终的就业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几个最主要的择业观念,从而引导和帮助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相似文献   

8.
根据投资组合理论,贫困大学生以职业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择业行为是追求相同风险程度下的收入最大化或相同收入下的风险最小化的结果,因而讨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收益-风险需要将其择业行为联系起来。文章通过建立两者的关系模型,结合厦门市四所高校539名贫困大学毕业生的调查结果加以研探,认为:职业风险成本、贫困因素、未来收入预期三个因素影响的择业行为对就业预期收益产生重要影响。贫困并不会影响大多数贫困学生的求职信心,但可能会造成择业过程中的焦虑心理,从而增加就业的相对风险;合理的工资偏好有利于职业选择提高收益,职业指导是贫困大学生分散职业风险、实现职业收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而专业成功、专业满意度是造成未来就业预期收益风险的重要因素,择业时选择专业对口有助于提高预期收益。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增长的加快,许多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遇到了人才缺乏的"瓶颈"问题,然而民营企业未能成为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的就业主导需要和择业优势动机。促进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应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加快就业政策环境的建设和完善;实施教育培训补贴机制,促进高校毕业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高校毕业生的择业心理矛盾、择业心理认知误区和择业心理障碍等问题也日渐突出,这些问题对毕业生的顺利就业、高校教育改革和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稳定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充分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择业时的心理问题,采取适当的调适途径,帮助学生排释心理问题,实现人生重大转折,这对于学生、学校和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业是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造成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社会供求不平衡;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脱节;毕业生择业预期与实际需求错位。在高校就业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确保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就业工作的主要举措有: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目前的就业形势;以人为本,开展学生就业指导;树立全面协调的就业指导理念,促进就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司红 《北方论丛》2002,(5):114-115
职业理想是高等学校毕业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动力因素,是毕业生择业和从业的思想基础和目标导向,因此对高等学校毕业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是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内容.对毕业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要注重实用性,并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主要影响因素有:毕业生总数持续增加,而各专业岗位需求层次提高,学生自主创业难,考研人数多,以及教学设计与行业管理间不协调等。解决医学毕业生就业困境需要强化政府职能;社会和用人单位更新用人观念,完善用人机制,广开渠道;学校应提高培养质量并加强就业指导;毕业生要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呈现出各种心理,如何正确地处理这些心理,做好健康的就业心理准备,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择业指导将有利于学生本人、学校就业工作和社会发展的长久大计。  相似文献   

15.
建立和完善统一、公开的就业市场,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消除一切就业歧视和就业排斥;发挥好政府、市场和劳动者三者的作用,齐心协力,共同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较为丰富的岗位选择;加快建立政、校、企联动机制和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新疆高校毕业生就业奠定坚实基础;建议新疆高校实行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召回培训制度。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的问题、社会的就业环境和毕业生择业意识的变化等,使高校的毕业生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深化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就业指导体制,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严格就业管理,帮助毕业生树立崇高的人生观和正确的择业观,尽可能合理地配置人才资源,是摆在高等农业院校面前的一项新的任务。一、新形势下开展毕业生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第一,农业院校开展毕业生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既是毕业生…  相似文献   

17.
冯志强 《学术探索》2012,(12):105-107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工作中要以毕业生就业为中心,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构建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体系,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促进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全面提高;加强校企互动,建立沟通桥梁,提高服务水平,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就业压力的增大,毕业生择业的观念及心态也多种多样,其产生原因各有不同。针对毕业生就业心态的误区,我们应及时采取措施,转变毕业生择业观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心态。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金融危机肆虐、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社会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的多重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逐年增大。在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指导学生转变择业观念、熟悉国家就业政策、了解社会需求信息、掌握求职技巧,使高校毕业生人尽其才,实现高质量就业,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英 《理论界》2003,(1):103-104
众所周知,高等院校连年扩招,使学生数量迅速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就业压力的逐步显现。高等院校毕业生已由过去“统包统分”“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逐步转化为“自主择业”完全市场化的就业机制。尤其是99年扩招使2003年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作为体育专业学生就更应该更新观念,先就业、后择业,苦练内功,提高实践能力,适应市场经济需求,掌握多种技能,以不变应万变,拓宽就业渠道,从体育教师向体育指导、体育教练、体育保健、体育新闻记者等方面发展,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