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汉语词典》对比喻义义项主要采用了两种处理方式.字面义与比喻义同时释出是第一种处理方式,其理据主要有两个:字面义原本属于收录范围,不因收录比喻义而收录;字面义原本不属于收录范围,因收录比喻义而顺带释出.不释出字面义,只释出比喻义是第二种处理方式,其理据是字面义见词明义而无须解释,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字面义在实际语...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在比喻义与借代义的区分上、词性与释义的统一协调上、释义的锤炼上还存在一些瑕疵。对其进行商榷,供《现代汉语词典》今后修订时参考,辞书工作者也许能从中得到某些启发。  相似文献   

3.
词,是由语素构成的。要了解词义,除了要了解构成这个词的语素义、词内语索义之间的关系外,还要了解词义和语素义之间的关系。词义和语素义的关系是丰富多彩的。其中词的比喻义、借代义和语素的比喻义、借代义,二者之间的关系尤为复杂、微妙。(为行文方便起见,下面把比喻义和借代义统称为喻代义。)探讨二者之间规律性的联系,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还具有实  相似文献   

4.
<正> 在讨论古汉语词的引申义,论证词的比喻义、借代义时,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词例:爪牙:原指鸟兽的爪和牙,因其锋利可以致用,遂比喻引申为武臣.股肱:本指人的大腿和胳膊,比喻义是指得力的大臣.鼎沸:本指鼎中煮水沸腾开滚,比喻义是指声势汹涌杂乱.朱门:红漆大门,借指富豪人家.黔首:借指平民百姓.(古代百姓不准戴帽子,只能用黑色布巾缠头,所以黔首就成了百姓的标记.“黔”是黑色.)布衣:借指老百姓.用这类词来说明词的比喻义、借代义是不恰当的,其说解在理论上是讲不通的.词的比喻义、借代义都是词义的一种转移,实际上也是引申义,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引申而已.词的引申义是对词的本义说的.词的本义、引申义是对多义词说的.词的比  相似文献   

5.
英语动物名词常用作比喻义。其用作比喻义后 ,表达简洁精炼 ,寓意深刻。运用在动物习语中的修辞能使动物名词的比喻义更加形象有趣 ,也使得语言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6.
汉语多义词的多个义项,从历时的角度加以区分,一股分为本义和派生义两大类。而派生义呢,一般又按照产生的方法,区分为比喻义和引申义两类。如“担子”,本来是“扁担和挂在两头的东西”,但又经常“比喻担负的责任”(本文所引的词和释义均据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现代汉语词典》,以下不再说明),这后者便是比喻义,即词的比喻用法凝固下来所形成的意义。派生义中除去比喻义,剩下的就全都是引申义。不  相似文献   

7.
文章比较了"豚"字在晋语和部分南方方言中的实例.从"豚"字的引申用法可以看出,北方的晋语多往抽象的比喻义发展,而南方方言则多向实体义和抽象的时空义发展.  相似文献   

8.
探讨隐喻义与转喻义在特定条件下可以重新字面化,从而构成双关。内置式隐喻、外置式隐喻和混合隐喻都可以重新字面意义化,虽然内置式隐喻重新字面化的机制会更加复杂。习语根深蒂固的比喻义使得其字面意义往往处于背景化的位置,而一旦字面意义得到重新激活,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修辞和幽默效果。此外,还发现并非所有的隐喻双关都具有幽默效果,尤其是隐喻义和字面义的使用频率都比较高的时候;而且隐喻和转喻可以共同构成双关。最后,为创作幽默的隐喻/转喻双关,认为关键在于找到字面义和比喻义能够共同出现的具体语境。  相似文献   

9.
文章比较了“”字在晋语和部分南方方言中的实例。从“■”字的引申用法可以看出 ,北方的晋语多往抽象的比喻义发展 ,而南方方言则多向实体义和抽象的时空义发展。  相似文献   

10.
“门”是汉语中常用的一个基本词,发展至今,它的语义越来越繁多:本义、引中义、比喻义、假借义、新用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