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皖江流域农业开发的历史悠久,是得天独厚的稻作农业区,圩田事业长盛不衰。、明清两代,皖江流域的圩田开发进入了鼎盛时期,水利事业和联圩并圩工程逐渐发展和完善,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清代中叶以后,伴随着人地矛盾的日渐突出,更大规模的圩田开发运动带来了物产枯竭、地力下降、水土流失、渔业受阻、水患加剧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地区生... 相似文献
2.
汪海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7(4):16-20
长江经济带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和开发潜力的地区。江苏沿江地带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江苏新一轮沿江开发的时机正在到来。在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和中国"入世"后国际资本加速进入长江三角洲的大背景下,以江为轴,东西联动,加强江苏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经济合作,可以有力推进江苏新一轮沿江开发、开放。 相似文献
3.
侯立军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5):68-73
沿江开发战略是加速江苏工业化进程特别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大举措,也是江苏经济持续发展的新的动力源和增长极。然而,从沿江开发战略实施8年来的情况看,虽然成绩斐然,但也暴露出许多矛盾和问题。表现在沿江地区综合商务成本不断上升;服务环境虽有所改善但效率仍然偏低;粗放式发展带来资源消耗增长过快,单位面积污染承载居高不下等多个方面。而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思路,正确处理好开发与环境建设、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沿江开发与环境建设的良性互动,促进沿江地区和整个江苏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汪浩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5,21(2):71-74
沿江开发的本质内容是构建沿江区域创新体系。持续不断地创造竞争优势,提升沿江的整体优势和综合竞争力,是沿江开发的基本主题。沿江开发的关键全在于沿江人在沿江开发中的职能定位和履行的自觉性。其中政府主导的自觉性是关键中的关键。政府、企业、组织、相关个人都应转换观念,自觉地为“群”助产,为“群”造势。 相似文献
5.
沿江开发:江苏区域经济增长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守昆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8(5):17-21
按照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原理,大河流域经济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可望成为重要的增长极或增长带。沿江开发的核心是在全球范围内充分利用和整合资源,把沿江建设成为极具增长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以及发达文明的滨江城市带,生态良好、风景优美的可持续发展示范区。沿江开发:江苏区域经济增长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6.
用有序开发、集约开发、纵深开发、综合开发等新理念取代无序开发、粗放开发、沿岸开发、单一开发等传统理念,其结果令世人瞩目——江苏实施新一轮沿江开发战略,仅仅二年时间便结出丰硕成果:人口不到全省的1/3、面积不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鄱阳湖区介入圩田管理的组织有官府、乡里、乡绅耆老、圩长与普通圩户等。圩田管理组织模式是:明代官府主导,乡里组织,乡绅倡修,圩户参与;清代仍以官府为主导,但更重视民众主体作用。该模式对新农村基础设施管理的启示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明晰产权主体,分清管理责任"。 相似文献
8.
张青棋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
安徽古代道家科技思想及科技成就初探张青棋关键词:安徽古代道家,科技思想,科技成就一、老子的科学思想及影响老子是道家文化的创始人。所著(老子)一书博大扭深,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想。首先,老子的天道观包含着深奥的宇宙生成论。老子第一次把天从神的宝座上拉下来... 相似文献
9.
高曾伟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4):24-28
在长江三角洲新一轮的沿江开发中,镇江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应制定科学的沿江开发规划,实施扬长避短、错位发展战略,区域联动、优势互补策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速沿江产业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吴宾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241-243
明清时期,随着全国性人口膨胀和封建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大量移民辗转来到陕南,从而掀起了陕南地区农业开发的高潮。但是,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开发的盲动性,致使陕南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较大破坏,影响了陕南的经济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美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8(1):82-84
:清江流域生态环境现状 ,警示我们在开发流域资源的同时应对生态环境质量作出保护 ,以避免决策失误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用生态农业来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吕连生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3):8-12
我省沿江城市带是国家重点关注的经济热点地区.沿江城市带的协调发展,对安徽经济崛起意义重大.沿江城市带协调发展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加强其产业的协调发展.今天我省沿江城市发展状况与上世纪90年代的苏、锡、常地区相像,各个城市产业的竞争独立发展固然重要,但协调发展更有意义.加强我省沿江城市的产业协调发展,能够提升这一地区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皖江城市带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皖江城市带现代服务业总体规模偏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投资主体之间均存在程度不等的发展不平衡。因此,应强化承接以长三角为重点的国内外高端服务业,形成"一核(以合肥为核心),双轴(沿铁路干线、长江岸线的现代物流轴),多个综合商务功能集聚区和开放的皖江城市旅游带""点—线—面"式的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4.
皖江城市群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大正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2):57-61
文章对皖江城市群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阐释,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其具备的优势与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以使其在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抓住机遇,有效规避风险,获得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以此带动安徽经济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5.
肖倩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5-48
以2002-2010年皖江城市带建设用地和相关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系统分析了皖江城市带建设用地规模变化和结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度法测度了各因素的作用程度,进一步确定建设用地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表明,2002-2010年皖江城市带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建设用地弹性系数变化较明显;建设用地结构中建制镇用地、城市用地和公路用地变化显著。非农业人口增加、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交通水平提高、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变化是影响建设用地变化主要驱动力因素。同时也对皖江城市带建设用地驱动因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胡彬彬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17-121
中国最早的佛像是发现于重庆的延光四年(公元125)的摇钱树佛像,而北方最早的纪年佛像在此200年之后,这表明中国的佛教造像首先在长江流域兴起,然后,北方丝绸之路与黄河流域的佛像艺术才次第兴起。长江沿线的早期佛像,集中于汉晋时期,主要受古印度恒河流域的贵霜秣菟罗流派的影响。南朝时期,南方的佛像,与古印度南部、斯里兰卡和东南亚的关联较密,不仅有斯里兰卡的佛像传入中国,梁武帝也曾使人去印度求取佛像。无论是"秀骨清相"还是"面短而艳"都带有异国情调的造像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模拟安庆沿江湿地的菱湖风景区水域生态重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庆市菱湖风景区景观水体严重富营养化,生态平衡被破坏。模拟安庆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湖泊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植物群落结构以及生态环境的稳定性等特征值,修复和重建菱湖风景区景观水体生态平衡,提出了生态重建的目标和原则,确定菱群落、莲群落、苦草群落、菰群落、芦苇群落等作为生态重建的主体;论述了各群落的物种结构、分布范围、水面覆盖率、生态和景观功能等;同时也给出了浮游植物控制的密度,需要投放的鱼种及其比例。对生态重建后期的优化问题也提出了简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谢恩礼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128-130
运用问卷调查、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皖江城市带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消费态度、动机和行为特点等进行了研究分析,同时对影响皖江城市带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消费心理的诸多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消费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强身健体和消遣娱乐,影响皖江城市带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消费心理预期的主要因素为社会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群体因素和大众传媒因素等。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文化的远古溯源──远古时期“长三角”文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恩培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3):101-106
根据考古材料,专家们对南京汤山和太湖三山岛等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进行了细致梳理,刻画了远古"长三角"地区人类生存状况以及人类迁徙的大致轨迹。学者们对"长三角"地区新石器文化发展序列基本形成共识,依次为: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其它年代较远且影响较大的有苏州草鞋山和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目前学界对"河姆渡文化"与"马家浜文化"关系的表述不一。笔者认为,良渚文化后出现的"南京湖熟文化"和"上海马桥文化"与商周时期作为"长三角"主体文化的吴越文化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但有关这两种文化对后世的影响,见仁见智。 相似文献
20.
河西走廊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吴晓军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河西走廊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历史变迁与历史上该流域农牧业转换、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人口的增殖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充分认识该流域生态环境趋向恶化的现实 ,反思人类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才能在开发中更好地把握“量”与“度”,实现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