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因此,语文教师挺重视引导学生感知语言文字,了解词语含义,从而理解课文说了些什么。但中国的语言文字却有极其丰富的意义。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这个词意义就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确认好这个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相似文献   

2.
"语言——思维"型教育区别于"文字——语言"型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要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实行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的密切结合。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来体现语言和思维训练的核心作用呢?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同时也是语言教学,当然也离不开文化教育的导入。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语文考试重要部分的现代文阅读,其考查重视"整体感知、信息筛选、理解分析、语言品味、体验评价和质疑探究"等阅读能力的培养,淡化文体要求,突出能力立意。在小班化语文课堂中进行现代文阅读答题指导,教师正好可以利用小班班级规模小的优势,更细致地观察各个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情况、答题情况,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情况作出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本篇文章涉及的基本理论框架,虽然是针对汉语,尤其是现代汉语,应该适用于其他语言,故以语言为总成,汉语是个案;因做整体讨论,故称"概论";"本位"是"本体单位"而不是基本单位的简称,即语言表现出来的基本面貌;"过程—维度"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过程"为时间流程;"维度"指语言范畴在长、高、宽三个方向上的动态成型表现;这是对韩礼德1995年提出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扩展模型"的具体化尝试。过程与维度指语言成型的选择过程及其表现;选择是"体现"和"实例化"的过程,由此表现为一种动态立体模式。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语言。不同语言中的词汇自然也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也产生了各自词汇的文化内涵。作为跨越不同语言的桥梁,翻译就不可避免地受到词汇的文化内涵不同这种情况的影响。本文从词汇的文化内涵的偶合现象、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性两个方面,对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对翻译的影响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7.
时下,无论是纽约、巴黎、东京或香港,一个新贵群落的规模已经令人无法忽视:他们本来如此不同--带着不同的肤色和面孔在世界各个角落出生,在不同文化、信仰和社会制度中长大;然而他们又如此相同--同样在北美或欧洲的名牌大学的商学院、法学院等学院里接受过昂贵的教育,同样在跨国公司中工作,通晓国际规则,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在他们身上,语言、国界、种族信仰不再是障碍,他们已经融入一个崭新的超越"国家"概念的国际体系中.他们被学者们称为"国际人".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众所周知,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语言是表达意义的主要承担者。外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不仅是教会学生一些语言结构,而且要教会他们把这些结论应用于各种不同的环境的交际中。但要做到这一点,又必须熟悉和了解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交流思想,沟通心声的工具,是教学中联系师生教学活动的纽带.有道是"行行有术,寸寸是法."一点不错.学科不同,教学用语,术语也不尽相同.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凡是教师的人绝无例外要学好语言,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诚哉斯言.体育教学同其他学科一样是借助教学语言来组织教学,展开教学活动的.一堂成功的体育课无论如何离不开教师生动,幽默,准确,形象,条理清楚,通俗易读的教学语言.要使教学语言在体育教学中发挥作用,就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这正是我们体育教师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笔者试图从以下几点谈一下不成熟的想法,愿以此就教于同道.  相似文献   

10.
孔子云:"情欲信,辞欲巧。"语言是文章的第一要素。有没有办法使语言"巧"——生动、形象、有趣、有味呢?有。"土洋结合"有"四招":一招:"拿来我用"——走捷径。  相似文献   

11.
多元智能(Mulitiple Intelligences)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提出来的,多元智能理论一经提出,在美国教育界掀起了一场改革的浪潮。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并非像人们过去想象的那样,主要是由逻辑思维和语言能力构成的。他提出,人的智能可以分成至少8种类型,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内省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还有他近几年才刚刚增加的自然分类智能(具体内容见文后附表)。由于每个人的智力类型不同,人们接受、加工和处理外界信息时的方式(即认知方式)就不同,对于同一种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当然也就不一样了,这就是造成我们常说的"见仁见智"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对我来说,头顶上的确有一扇玻璃天窗,而且是厚厚的天窗。这扇天窗是客观存在的,是语言和文化的。这扇天窗也是我们自己筑起来的,是情结和心灵的。文化是语言的延伸。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但很多时候文化的内容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确实又存在着,靠我们去体会和揣摩。文化的差异存在于很多地方: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等等。有时这种差异很小,稍加磨合就会消除。有时这种差异却是一道鸿沟,很难跨越。每种语言和方言都有这种文化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技能,并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导入新课的方式,必须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的切入点,采取不同的语言和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才能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5.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文化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语言的交流,对翻译产生重要的影响。换句话说,语言交流实际上是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只有将翻译和文化自然融合,才能到达民族间的真正交流。本文试从美汉不同的文化内涵、生活环境、认知思维、价值观以及宗教信仰入手,指出了翻译过程中应注意的文化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偶然性有一些共同之处,如它们都体现了社会规约的力量、都造成语言的可变性和多样性。然而,它们更有着明显的区别,如它们与象似性的关系不同、它们的反面概念不同、它们的地位不同。所以,不能把它们当成同一概念。  相似文献   

17.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文章介绍了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的形成。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角度论证了其"强势假说"的不合理性和"弱势假说"的科学意义。并进一步论证了"弱势假说"对于外语教学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输出驱动假设"为理论框架,针对大学英语读写课程,探索符合当代大学生发展需求、社会进步需求以及学科发展需求的多模态互动混合式教学模式。旨在丰富学生的语言输入,多方位的刺激和增强学生的语言输出的效度,优化大学英语读写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师从"重视语法知识讲授"转变为"重视学生语言技能培养"听、说、读、写是语言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的最终目标.听作为语言学习的首要环节,在英语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英语教育,应及时解决学生听力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法,把提高学生听的能力提到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谢灵运之前的山水诗句,大都"乏情",缺乏生命的流动,因而显得呆板。而谢灵运的山水诗却形象鲜明,清晰可感。究其原因,除了诗人本身杰出的艺术素养和对山水美的深切感知外,更因为其打破逻辑对语言的束缚,重新调整诗歌语言结构,依照美的规律和视知觉的感受来结构语言,最明显的特征就在于打乱语言固有的逻辑链条,改变句子成分之间的依赖或从属关系,从而使句子中的各种成分获得更大的独立性,进而增强句子的容量与变化,这是建立在心理学与视知觉基础上的情感逻辑语言。谢灵运对逻辑语言的改造并非否定逻辑语言在诗歌创作中的主体地位,它正是对诗歌语言的积极补充。而这一点可以说是"元嘉之雄"谢灵运对中国古代诗歌的根本贡献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