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尧臣堪称宋代田园诗的开山祖师。在两宋诗人中,他的作品率先集前朝历代田园诗之大成,将陶王田园隐逸诗、中晚唐田家讽谕诗和《豳风·七月》的艺术传统网罗殆尽,并完成了从一味蹈袭到自立风气的重要转变。为范成大等田园诗人导夫先路。梅尧臣田园诗的形式、风格、题材、体式等均对宋代诗人产生示范作用,其开创的四时体田园诗对宋人影响颇大,沉着朴实和平淡自然两种风格均开两宋田园诗风气之先,田园风土诗和农具诗的题材类型被后继者效仿,绝句组诗和五律体的选择也对后世诗人有所启发,成为宋代田园诗惯常采用的体式。总之,梅尧臣的创作成为两宋田园诗重要的艺术渊薮。  相似文献   

2.
谭五昌 《齐鲁学刊》2014,(2):156-160
罗门是台湾现代诗坛及整个当代华语诗坛的重要诗人。罗门的现代诗创作经历了早期的浪漫主义诗风模仿期、中期的现代主义诗风形成与固化期、晚期的试图超越现代主义诗风的"综合性创造期"三个阶段。罗门的诗在台湾及大陆诗坛产生了日益广泛的影响,真正确立罗门在台湾现代诗坛乃至整个当代华语诗坛独特的文学史地位的,还归功于他在现代都市诗与战争诗创作领域的突出建树。  相似文献   

3.
刘蔚 《社会科学》2012,(7):175-183
宋代田园诗词的创作都存在破体现象。北宋时期主要是词的破体,即把田园这一传统的诗歌题材引入词的创作领域,或化用诗歌的字句,或融其诗意,体式上也接近于齐言。苏轼完成了飞跃性的转变,其田园词在破体的基础上自有新创,语汇、句法和主题都对南宋田园诗产生重大影响。南宋时期,田园诗词的创作进入"以诗为词"和"以词为诗"的双向互动阶段,田园词诗化和田园诗词化的现象同时并存。辛弃疾的田园词继承了汉代以来诗歌的优良传统,博采众家之长;诗词兼善者的田园词往往不可避免地接近其诗的面目腔调。而南宋劝农类的田园诗则全盘接受苏轼词的影响,更为普泛的现象是田园诗沾染上了些许词的格调韵味。宋代田园诗词的破体是良性的。经过破体,诗词互相借镜,相资为用,都取得了不俗成就,共同推动了田园题材在宋代的新的繁兴。  相似文献   

4.
陶渊明是中国田园诗的开拓者。在他之前,中国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田园诗。只有他那些表现农村生活的诗,才称得上是完全意义的田园诗。几十年的田园生活,他主要是从事躬耕陇亩和诗文创作。他以超现实的审美态度来反映现实生活、记录理想生活,又以平淡简约的艺术技巧表现生活。千余年来,人们对他的田园诗从全方位、多角度进行了研究,成果丰硕。本文试以生态学视角对他有关描写田园生活、表现自然生态内容的部分诗歌进行解读探析,以期凸显其诗的爱家情真、爱乡景真、爱农事真、爱民意真的生态神韵。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严峻的现实以及诗歌自身发展的原因促成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进一步成熟和深化。诗人们自觉反思象征主义诗歌的情绪感伤性和逃避现实人生的趋向,把视线投向更为注重经验和现实人生的后期象征主义及英美现代主义诗潮。从而完成了中国现代主义思潮从象征主义诗风到英美现代主义诗学的重要转向。这之中,卞之琳与冯至两位诗人,以他们出色的开风气之先的创作,率先架起了一座通向英美现代主义的桥梁。之后,围绕《诗创造》、《中国新诗》而集结的被称为“中国新诗”派诗人的创作实践,更为集中地体现这一现代主义诗潮之“转向”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6.
陶渊明以前田园诗之审美方式─—兼论田园诗之定义唐满先,[韩国]崔雄赫人们一谈起中国古代的田园诗,总是会立刻想起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中国诗歌史上,是陶渊明第一个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田园诗,开创了田园诗这一新的诗体,在诗歌的园地里,开辟了一个新境界。在他...  相似文献   

7.
《诗创造》和《中国新诗》是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潮流中的两个重要刊物.围绕这两个杂志形成了一个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中国新诗”派或“九叶诗派”.通过对这两个杂志的细读分析,作者认为,这两个刊物无论在理论倡导、诗歌译介及诗歌创作上,都体现出鲜明的现代主义取向。他们反思象征主义“浪漫感伤”和“脱离现实”等弊病,广泛借鉴里尔克、艾略特、奥顿等现代主义诗风:“从浩无涯的海洋转向凝重的山狱”,追求“雕塑般的凝静致远”,从而表现出中国新诗“坚定的成熟期的反映”。《诗创造》和《中国新诗》的现代主义取向代表了中国新诗现代化的要求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嬗变轨迹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嬗变轨迹与特征王泽龙上篇: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嬗变轨迹从“五四”时期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孕育,到20年代象征派的诞生,经过30年代现代派的探索发展,至40年代九叶诗派的全方位开拓,中国现代主义诗潮构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形态系统,并呈现出鲜...  相似文献   

9.
杨梅 《南方论刊》2007,(11):56-56,40
虽然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有着不同的产生背景、理论支撑和表现主题,甚至可说现代主义正是对浪漫主义的否定,但他们在内在精神上却有着惊人的一致和亲缘性,那就是以一种先知的敏锐、勇敢与决绝睥睨传统,反对束缚的高姿态和立异标新的超前意识。本文以创造社和新感觉派的都市小说为切入点,对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刘蔚 《东岳论丛》2012,33(10):57-61
陆游的田园诗中频繁出现"太平"一词。称颂时世太平气象,展现诗人的太平心境,构成了其田园诗两种重要的文化内涵,代表了他齐家治国、修身养性的最高理想。南宋乾道、淳熙年间的中兴是陆游田园诗太平书写的时代背景;儒家"美政"的诗学传统、宋以前陶渊明等人诗歌对"心太平"境界的塑造,成为陆游田园诗太平书写的艺术渊源;而邵雍大量吟咏太平的诗作更为陆诗提供了最直接的范本。陆游田园诗的太平书写有其历史和艺术的合理性,但也有客气假象、虚矫作态之嫌,"太平"实质上成为了一种带有浓厚理想化色彩的文学性书写。  相似文献   

11.
在唐代众多田园诗人中,储光羲是一位地位颇为特殊的诗人。其特殊性表现在随着时代的变迁,储光羲关注度有极大的改变。唐代人常将之与王维并列,以"储王"相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亦云":(光羲)位置于王维、孟浩然间,殆无愧色。"[1]可见,在古人眼中储光羲的成就是不亚于王维的。但后世读者论及唐代山水田园诗歌时,却对储光羲基本持视而不见态度。这大概是因为储光羲才气并不大,诗歌总体艺术水平不高,并且世人多喜王、孟之类展现田园乐之诗,而不喜表现田园苦之诗,因此往往忽视了储光羲对田园诗的热爱及对田园诗创作的推动作用。实际上,当王、孟在继陶渊明之后将田园诗歌展现"田园美"的艺术水平推到极致,而储光羲正为后世诗人开启了一条田园诗创作的新路。  相似文献   

12.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把自然界中美的色彩、美的声韵和美的情态和谐地融合一处,具有一种高出于画面的胜境。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成就,得力于他兼具诗人、画家和乐师的多种艺术才能,因而在创作上得天独厚,自觉吸收、融汇这些姊妹艺术的长处,为山水田园诗开一代风气。  相似文献   

13.
台湾现实主义诗潮于1970年代再次兴起,于诗坛外部而言是对当时台湾内外交困历史的反映,于诗坛内部而言,是对佶屈聱牙的现代主义诗风的反叛与纠偏.现实主义诗潮于台湾现代诗而言并不如现代主义诗潮"风起云涌",但作为一种潮流,却与现代主义一起成为战后台湾现代诗发展的两个重要线索与路向,且在互相对抗与学习中绞合出台湾现代诗的诗美盛宴.站在百年新诗发展的结点回望战后台湾现实主义诗潮的群体构成,追索与日据时期新诗的历史渊源,挖掘梳理其诗学维度、 审美视域,以及在1980年代的变化等,或有助于窥探台湾现代诗在历史、 政治、 民族、 文化等影响下生长变动的轨迹.  相似文献   

14.
施蛰存的文学创作是从诗开始的,他的文学翻译工作也是从诗开始的。施蛰存的文学翻译主张兼收并蓄,但他更热衷于现代主义诗歌的译介,他所翻译的外国现代主义诗歌作品一直影响到新时期的朦胧诗。  相似文献   

15.
在以往的研究中,不少学者、专家认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于他的晚年厌倦了官场政治生活消极遁世隐居之时,因而将这类诗与佛禅紧密联系起来。说这些诗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宗;更有甚者,一厢情愿地把禅宗理论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进行“对号入座”式分析评论。这些说法。高校有关教材甚至新近发行的《唐诗鉴赏词典》都予以沿袭,其影响之广泛值得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其实,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诗集中创作于他的青中年早期(三十岁前后),诗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总体倾向及其主要受什么影响的问题很有必要重新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盛唐诗人王维孟浩然,在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与诗风特色方面有相似之处,二人又有一段交游、诗相往来,友谊非俗,加之山水田园诗派以王维、孟浩然成就最著,被推为此诗派的主要代表,所以文学史一直以王、孟并称,遂形成二人齐名的假象。历代诗论家(包括今天的专家学者)多着眼于两人的山水田园诗进行比较研究,而对他们具有明  相似文献   

17.
启蒙应具备三个维度,即理性、感性和神性.中国的启蒙主义也应该具备这三个维度.中国现代主义文论主要参与了启蒙的感性维度和神性维度的建构.中国现代主义文论最早的形式是以译介方式出现的.对尼采、叔本华等人著作的译介构成了中国现代主义文论的哲学美学基础.一方面,中国现代的启蒙思想家王国维、鲁迅等将当时西方最时髦最具先锋性的哲学美学和中国的启蒙建构结合到一起.中国现代主义文论是在两种现代性即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的悖论当中建构了启蒙的感性维度.另一方面,中国现代主义文论还承载了建构启蒙的神性维度的重任.这主要体现为以象征主义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诗学所具有的神学来源.例如,作为基督徒的中国现代主义诗论家梁宗岱的"纯诗"诗学观,发掘了象征主义诗学和基督教神学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彭燕郊的诗歌理论与创作中存在着外国现代主义诗歌的深刻影响。“七月”诗派时期 ,由于受到鲁迅和“七月”诗派同人的影响 ,彭燕郊的诗歌创作已经不自觉地出现了现代主义的萌芽。解放后 ,尤其是从 80年代以来 ,诗人更是自觉地、系统地梳理和借鉴西方现代主义诗歌 ,使其独特的诗风得以成熟。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对诗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思考的诗、通感的诗、散文的诗。  相似文献   

19.
李娟 《江淮论坛》2010,(1):148-154
范成大的七十二首使金纪行诗以爱国主义主题著称,但是其中有十余首作品具有明显的田园内涵。这些作品或表现田园风光,或反映农家苦乐,或抒发隐逸情绪,既上承早期田园诗创作,又与《四时田园杂兴》有着一定的联系,在创作风格、表现内容、意象选择、艺术技巧等方面沟通了范成大的前后期创作,在继承前期创作的基础上,由于直面故国而有了新的特点,从而推动了范成大田园诗创作的进一步发展,使范成大的田园诗创作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具有较为鲜明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20.
范成大出使金国所作诗艺术蠡测景宏业宋室南迁,成就了南宋一大批爱国诗人和词人,陆游、辛弃疾自不必说,即使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向来以田园诗著称的范成大,其“爱国诗也是不可忽视的,只不过由于他们的风格手法和陆游不同,表现得较为含蓄深婉,不象陆诗的豪迈劲直罢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