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是教育的世纪,如何面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利用学习化社会提供的有效教育资源,积极运作,使继续教育迅速发展,是摆在世纪之交每个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的时代课题。一、知识经济及其时代特征“知识经济”是社会和经济领域近期不断出现的一个新名词。这一名词的出现决非偶然,它标志着人类社会全方位的进步,它是在  相似文献   

2.
硅谷与知识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潮玄 《人才开发》2002,(5):8-9,46
本人退休后多次旅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硅谷首都之称的圣何西市,经历了美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连续十年的经济繁荣,也目睹了千禧之交美国经济的衰退。十年繁荣是由高科技产业和股市开始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到底高科技和知识经济出了什么事?谈谈我在硅谷所见所闻所思,或许对国人在实施科教兴国过程中会有所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4.
知识经济与人才流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才流动是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伴生物,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人才流动日益频繁。知识经济的到来,将给人才流动带来更深刻的影响,而对巨大的时代变革,如何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才流动调控机制已迫在眉睫。 一、知识经济下人才流动的特征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发展迅速,竞争的焦点表现在技术的较量上,也就是人才的较量上,这给人才流动带来了新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科技人才的流动更趋失衡。 由于发展中国家技术环境相对落后,无法有效地抗衡发达国家对…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挑战人才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迎面走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日益临近,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各行业、各系统、各领域的人都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如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本文现就知识经济对人才开发的挑战发表点个人见解。一、从一定意义上讲,知识经济...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随着以现代化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生产力系统的出现,知识(智力)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进入生产领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随着知识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形态的出现,无形资产投资作用远大于有形资产的投  相似文献   

7.
近期新闻媒介对知识经济的宣传声势越来越大,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知识经济的出现,预示着社会生产领域正发生着一场革命,它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步入更高层次的智能时代。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以智能为资源的新型经济。这种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知识密集型、智慧型的经济。它以不断创新为特色,新的超过旧的,而旧的退出市场丧失效用,新的占领市场获得超额价值。这个创新的过程是急速旋转、快得异常、没有终止和无限的。这是在知识领域里的一场划时代的大变革。知识历来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但在…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见端倪。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正在经历着“产品——技术——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9.
进入90年代以来,科技立国成为许多国家的基本国策。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各国经济界的普遍关注,各行各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的挑战。在知识经济即将成为主流经济模式之际,企业也必须转变观念,建立新的活动准则,在发展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发展。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按照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的定义,是指建立在  相似文献   

10.
我们正在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知 识经济是以知识为最重要资源,即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之上的经济。知识是人的智力的产物,知识经济说到底是人才经济、智力经济。因此,进行智力投资、积累智力资本、使自己成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每个人的理智选择。 什么叫成才?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创新性人才?其中有没有统一的成才模式?如果有,这个模式是怎样构成的?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根据马斯诺的需要层次论,成才是人生最高需要——自我成就需要的实现形式,是主体人向着某个成就目标持续追求、不断进步的活动过程。成才和成功、…  相似文献   

11.
经验告诉我们,历史的发展有两种轨迹,一种时期缓慢而平稳,另一种时期则急促而震荡。生逢前一种时期的人们比较从容自在,生逢后一种时期的人们则应相对审慎,因为社会转型期往往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所面临的正是后一种时期,后一种时代。 知识经济是对人才素质要求普遍上升的经济。在未来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素质挑战将是最为严峻的。人才素质之所以严峻,来源于未来社会的变革,也就是在人类从物质经济社会发展到知识经济社会的时刻,就业结构的变化,带来职业结构的变化,计算机将冲击低层次人员的就业市场,新的职业需要更高素质的人…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知识将为人类素质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做为人力资源在知识经济中最重要的载体,而开发人力资源最有效的方式是继续教育。因此继续教育将成为知识经济的中心,特别是对国有中小型企业更为重要,提高人的素质势在必行,开展继续教育将成为企业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的生产和利用为核心,以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为动力,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为支柱,以科学研究和技术创造体系为后盾的一种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是一种新型创新经济,它需要的人才也是一种新型的创新人才。知识经济的发展取决于智力资源的占有,而人是智力资源的载体。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智力经济的至高点,是这场新的国际竞争的焦点。谁在这场竞争中开发和拥有大批创新精神的人才,谁就会在新的世界格局中独领风骚。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资源开发具有新的特点和新的任务。 一…  相似文献   

14.
本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的说法。1970年,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出了"后工业经济"问题。1982年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提出"信息经济"的概念。1986年英国的福莱斯特在《高技术社会》中提出了"高技术经济"的说法。到1996年,世界经合组织在发表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明确地把未来的经济定义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从此,"知识经济"一词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应用。所们知识经济,按照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最新定义,就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消费(运用)等…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与人才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把握知识经济的根本点及知识经济与人才开发问的互依、互制、互促关系,加强人才优化工作,是我们迎接知识经济、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一、知识经济实质是"人才经济" 所谓知识经济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与科学管理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等智力资源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  相似文献   

16.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因成为生产要素被凸显到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知识载体的人,也就是人力资源,特别是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资源已成为知识这种生产要素的载体,在经济发展中有着特殊地位和作用。在推动知识经济这场革命性变迁的过程中,这使人事管理和人才开发工作被摆到了突出位置,面临着挑战和机遇。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要求改革传统的人事制度,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事管理和人才开发新机制。 传统的人事管理体制面临着 根本性变革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企业的结构是网络性的。边界是模糊的,以多种形式协作代替诸多功能,主要表…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最引人注目的变化莫过于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知识产业的全面繁荣。知识产业的腾飞,其动力直接来源于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电脑技术的日新月异,终于使知识产业以超常的高速成长,成为当今时代的标志性产业,知识对经济的影响力,也成为经济学家孜孜以求的新课题。1996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的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是最早出现“知识经济”这一概念的正式国际文件。1998年2月,中国科学院向党中央及国务院提交了一份长达46页的报告——《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引起了决策层的高度…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营造创新人才的良好环境,从教育和科研人手,重视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才能顺应潮流,经受挑战,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本文拟就知识经济与创新人才培养问题谈点拙见,与同行商榷,意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9.
即将到来的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世界各国都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对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知识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结果,而对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人类将跨入知识经济时代。新时代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动力是具有知识贡献的高素质人才,最主要的要素是知识和智能的投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源泉是知识和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并转化为生产力;国家综合国力最根本的标准和最主要的基础是素质教育水平。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素质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竞争。因此,强化知识经济时代素质教育的创新化、开放化和智能化,便成为新世纪推进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创新化是强化知识经济时代素质教育的生命线。素质教育的创新化指开拓先、手段新、更新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