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各地区老年人口死亡率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我国第三、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 ,首先对全国老年人口年龄别死亡率进行了数学模拟 ,其次对我国 30个地区老年人口年龄别死亡率与模型 (全国老年人口 )值进行了数学分析与模拟。研究表明 ,全国及各地区老年人口死亡率均可表达为年龄X的简单数学函数。本文还研究了全国和各省市自治区老年死亡人口登记的相性误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用中国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中分年龄性别人口构成数据,经移动平均修匀后分析了两性高老龄各年龄队列人口在相邻普查期间的死亡率及其差异随龄变化,以及历次人口普查高老龄组年龄别性别比,结果表明,两性死亡率随龄迅速上升的趋势进入90岁以后的高老龄组将变缓、变平甚或下降。老龄组男性年龄别死亡率始终高于女性的现象,进入高老龄某一阶段后差异逐渐缩小,甚至低于女性。结果预示,尽管男性平均期望寿命低于女性,但并不表明男性的生理寿命低于女性。  相似文献   

3.
近20年来中国人口死亡的性别差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文章利用1982~2000年间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死亡数据及1989、1995和2000年卫生登记死亡数据,用人口因素分解方法研究了中国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死亡水平性别差异的变化趋势、年龄别死亡率性别差异对男女出生期望寿命差异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比较了各种年龄-死因别死亡率的性别差导对出生期望寿命性别差异的影响。主要结论是中国近20年来女性死亡水平低于男性的趋势在逐渐扩大,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在于年龄别死亡率的性别差异及其变动差异。  相似文献   

4.
在人口普查中,人口死亡容易发生漏报。文章分析了中国人口死亡漏报的社会原因,利用两次普查的人口数据证明了人口死亡漏报确实存在。为了估计出实际的人口死亡水平,对两次普查的人口数据质量进行了推敲,根据登记的人口和死亡率数据的不同情况,提出了相应的修正方法。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男性的预期寿命为67.97岁,女性的预期寿命为71.34岁,均比人口普查登记资料算出的结果小1.5岁左右。  相似文献   

5.
<正> 继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后,国家统计局又组织了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称小普查)。两次调查的问卷上,都列入了有关死亡人口的项目。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公布后,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信息处理室计算了全国及各省1981年生命表,发表在《人口研究》1987年1—4期。1988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987年1%抽样调查结果,包括了1987年年中分年龄人口数和1987年上半年分年龄死亡人口数。根据这些资料,我们可以估计出1987年全国生命表。然后,将1981年和1987年生命表加以对比,分析出我国自1981年至1987年间人口死亡水平从死亡模式的发展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对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准确性的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汇总资料,利用人口分析技术和与历史数据、行政记录资料比较等方法,从人口的年龄、性别、生育、死亡、总规模、教育以及长表的代表性等多方面对六普的主要数据结果进行深入地分析,对普查数据的准确性进行客观地评估。结果表明,2010年普查登记的分年龄数据准确性差异较大,0~9岁低年龄人口存在漏报,20~45岁人口有重有漏,其余年龄组完整性较高;分性别数据与历史数据的一致性较好;妇女生育水平明显偏低;死亡人口数据漏报较为严重;分教育数据与教育部门的行政记录吻合度较高;长表的主要数据结构代表性较好。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2010年人口普查总人口的漏登率大幅降低,普查的总体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中国死亡模式转变与国家卫生服务利用效率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利用历次人口普查资料和国家1993、1998年卫生服务利用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人口死亡水平变化及与卫生资源利用的关系。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死亡率呈较稳定下降趋势;性别、年龄别和地区别的人口死亡率、死因构成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目前,中国人口死亡率的继续下降已经不能单靠生活和卫生基本条件改善所发挥的粗放式作用,必须合理利用卫生资源,使那些沿用多年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医疗卫生系统能够有效地适应新的人口转变形势,并能应对不同原因所致的慢性病和公共卫生问题,这也是降低人口死亡水平的潜在动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六普人口资料,分析各地死亡人口年龄综合指标,探索我国31个省区出生时预期寿命及经济人口社会变量,与2010年人口死亡率的关系.方法: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技术和相关回归分析拟合技术.结果:我国普查调查人口死亡率低于当年登记的人口死亡率,各地区人口死亡率全面低于全国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登记误差主要发生在我国农村,及西南和部分西北地区.结论:2010年我国人口普查中,死亡人口、死亡率漏报率为18%左右,死亡人口漏报数量可能与外出人口数量,农村基层管理等有关.而出生时预期寿命,65岁以上老人比例等指标对于该地区人口粗死亡率有着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国及部分省区死亡漏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背景 死亡报告是人口普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人口研究的基础内容之一。因而,对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死亡报告进行深入分析,了解死亡报告的完整程度,掌握客观与真实的死亡模式与水平,对于分析普查的质量、描述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以及人口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平均期望寿命与婴儿死亡率是反映一个地区死亡水平的主要指标,它们一般是由人口普  相似文献   

10.
二次大战后,香港于1961、1971和1981年进行了三次人口普查,并于1966和1976年作了两次抽样调查。香港人口普查与统计处(以下简称统计处)利用这五次资料及每年统计资料,对香港人口发展趋势作了五次预测。每次都先按一定的假设条件,分别推算未来分年龄、性别的出生、死亡和迁移人口,再预测总人口。由于普查是年初数,因此预测时先把普查数据按当时发展水平修正为年中数据再行推算。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口年龄、性别死亡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00%资料,并结合其它资料,对中国人口年龄、性别死亡率水平和特点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1973~1990年的17年间,中国婴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由1973年和1981年男性高于女性转为1990年女性高于男性,并且在市镇县及省市自治区间仍存在较大差异,少儿期年龄别死亡率下降幅度是所有年龄组中最大的,尤以1~4岁组最明显,下降了73.25%;育龄期妇女死亡率已由1973年和1981年高于男性,转为1990年低于男性;老年死亡率男性有所上升,女性略有下降,地区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由于缺乏健全的死亡民事登记和医疗登记制度,中国死亡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只能获得人口普查年份的数据,非普查年份数据只能用普查年份数据代替,这种替代法在使用中存在诸多不足,构建模型对非普查年数据进行估计是另一种可行的方法。本研究利用经过识别和有效性检验的模型,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水平、医疗卫生水平和存活人口受教育水平作为解释变量,利用可得资料对19902010年期间非普查年份数据进行估计,得到更为有效的省级死亡人口受教育水平逐年数据。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 人们往往利用死亡人口登记、人口普查数据直接计算死亡人口及死亡率。但是,在某些国家和地区由于政策法令不健全,以及统计口径不一致,常常发生死亡人口漏报、死亡人口年龄错报以及人口死亡时间误报。因此,在某些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死亡率的报告经常是不准确的。为了能科学地、准确地评估人口死亡率,近十余年来人口  相似文献   

14.
年龄别死亡率数据异常的检验与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人口调查结果计算得到的年龄别死亡率 ,一般不能直接应用于人口研究中 ,还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检验和修匀。本文提出了用死亡率的差分来检验、判定调查死亡率异常的发生 ,并用它分析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全国和各省区人口死亡率的数据质量 ,在此基础上 ,讨论了发生异常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年龄移算方法进行队列对比对2010年的分性别分年龄人口的漏报或者重报进行了评估,发现:在0~9岁人口按1990年普查漏报率为底线的情况下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年龄人口漏报率为0.75%,重报率为0.55%,合计误差率为1.30%。采用布拉斯逻辑特生命表系统对低龄人口和老年人口的死亡漏报做出测度,2010年低龄人口的死亡漏报非常严重,漏报率超过60%,男性婴幼儿漏报更为严重;老年人口的死亡漏报也平均在5%以上,不分年龄达到20%。出生漏报和育龄妇女重报带来生育水平的失真,经过漏报回填,2010年生育水平应该在1.52以上。由此显示,在运用2010年普查数据时需要进行质量评估。  相似文献   

16.
人口知识     
人口普查应调查哪些项目? 人口普查所调查的项目也就是所要调查的内容。普查项目的多少要根据国家对人口普查资料的需要情况以及取得这些资料的可能情况来确定。目前各国的人口普查项目,按性质大体可以分为四类:一是说明人口的自然特征的项目,如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生育子女状况等,目的是了解人口自然再生产方面的情况;二是说明人口地理特征的项目,如出生地、现住地、普查时所在地等,目的是了解地区人口分布、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不同文化程度人口的死亡水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利用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对中国不同文化程度人口的死亡水平进行了分析。绝大多数年龄组均显示,文化程度越高死亡水平越低。表明普及教育以及提高教育水平对降低死亡率、廷长平均寿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还对不同文化程度人口死亡水平差异的原因做了探讨和解释。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中国不同职业人口的死亡率差异。分析表明,干部、办事人员和科技人员最低,商业、服务人员和生产工人依次上升,农林牧副渔劳动者最高。分析还表明,第四次人口普查中有相当一部分退休的死亡人口的职业填了生前“通常的职业”而非“不在业”,从而使不在业人口死亡率偏低。这与其它国家死亡人口登记中出现的问题类似,也是我们在下一次普查时应该引起注意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科院学者郑真真认为,与生育率研究相比,对死亡率这个反映人口健康水平的指标研究更为复杂。由于人口普查往往会对死亡数据统计不全,需要对普查结果进行评估并作相应修正,因此发表研究结果需要更长时间。不过,从人口年龄结构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对中国人口婚姻状况及其死亡水平进行了分析。总体来说,不同婚姻状况的人口有着不同的死亡水平,有配偶人口的死亡水平低于无配偶人口(包括未婚、丧偶和离婚);而且在不同的年龄段上,未婚、丧偶、离婚的死亡率与有配偶的相比也有程度不同的差异。本文还对不同婚姻状况的死亡水平差异的原因做了探讨和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