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永生 《社区》2012,(15):42-43
“马兰不择地,丛生遍原麓”“不美珍馐宴,忘情摘嫩椿”“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适逢春意浓,又闻野菜香,每当春风轻拂,脑海中便会涌出古人咏诵野菜的诗句来。  相似文献   

2.
野菜     
黎戈 《社区》2014,(8):62-63
春来的一大快事,是食野菜。农业社会时,还有采摘的乐趣:“妇女平日皆是拘于一室,杂事拖累,甚少户外活动,开春之际,头面收拾整齐,出去踏青、扫墓、采野菜,都是闺阁生活中仅有的发光时刻。”这个盛景,在周作人笔下有,看老先生的日记,上坟日志里,多记花木事。  相似文献   

3.
《金陵瞭望》2006,(12):75-75
大江环抱的“中国芦蒿第一乡”——八卦洲是南京生态环境优良,田园风光独特的四季休闲岛,位于南京市东北角,面积56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无公害野菜生产基地。南与国家级开发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江之隔,  相似文献   

4.
人性、异化和爱是弗洛姆人本主义思想的三个基本问题,而爱的理论则是弗洛姆人本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和归宿。弗洛姆把“爱”看成是消除和克服人的异化,医治资本主义社会病态的“灵丹妙药”。考察和分析弗洛姆关于爱的根源、爱的本质、爱的要素和爱的能力等思想,我们不难发现:一方面,弗洛姆“爱”的理论中包含着合理的成分,其中有可资借鉴的价值;另一方面,这一理论又是不切实际的,具有抽象性和阶级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注重保健、回归自然的消费潮流中,野菜逐渐在都市风行开来,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无污染“放心菜”。大多数野生植物是人们经过筛选后认为不可作为主要蔬菜而被舍弃的,其中一些虽有特殊的药用价值,但其口感及整体营养价值均无法和现代栽培品种相媲美,有的野菜对人体还易造成危害。如小荠,常食可使人脾胃虚寒、血瘀气滞;小蒜,性味辛热,常食令人阴虚火旺、咽喉干燥、眼目赤肿;鲜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碱,在人体内可被氧化形成有毒物质,对消化道及肾脏造成损害。另外有些野菜如灰菜、苋菜、苜蓿、槐花等还含有一种可导致过敏的物质…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对湘西民族“爱”的开掘与抒写,是一种和谐的、仁义的、忧伤的、诗意的“爱”,透视出作者对于“爱”的独特的人格理想和个性心理特征,因而也使其小说成为现代文学中的艺术奇葩。  相似文献   

7.
沈克明美 《社区》2008,(25):55-56
读了《社区》2008年第一期(上)的社会扫描专栏《我实在“爱不动了”》一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河南省济源市李娟凭着对智障弟弟的爱,创办了一所智障学校。2004年,李娟的学校里曾坐满了市府各级领导,挨个握住李娟的手说“你辛苦了”。但学校创办8年,政府总共支持智障学校的钱物只有1万元。最终,学校以“爱”开始,以“爱不动”而关闭。  相似文献   

8.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技巧和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高尚纯洁的爱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一条通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也谈不上师德”。耿付友就是这样,30年如一日,把全部的爱倾注在学生身上,难怪家长们都说:“耿老师爱生若子,不是父亲胜过父亲……”  相似文献   

9.
校长的右手     
村是小村,窝在山坳里。地是薄地,一年打下的粮食刚够吃。但山坳里有野菜,有水灵灵、土生土长、墨绿墨绿的野菜。村人不吃,总吃就不喜欢吃了。可城里人喜欢吃,城里人喜欢吃是因为野菜是真正野生的,不是那种在大棚里种出来的野菜。城里人说这里的野菜是真正的绿色食品,绿色食品对人体健康有益,城里人都喜欢健康。村人挖野菜,家家户户都挖,漫山遍野地挖,然后翻过山送进城里,把野菜卖给城里人,也把健康卖给城里人。村人捏着城里人给的票子,粗糙的脸舒展展地笑,望着满山的绿色,发家致富的希望在村人的心里就像火一样升起。村人开始一窝蜂地挖野菜。老人挖,老人蹒跚着腿脚挖;年轻人挖,年轻人弯着腰挖;孩子也挖,孩子被大人们拽着去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说:“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事实上,草地岁月,堪称红军长征中一段最为艰苦的历程。红军指战员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向北挺进。走在前面的部队断粮后可挖野菜吃,走在后面的部队则连野菜也找不到。  相似文献   

11.
沉重的爱     
马相才 《小康生活》2005,(9):60-60,62
人们常话说家庭的港湾,没有爱不行,但“爱”变了味也不行。我有一位朋友,就是因为媳妇“爱”他太多,感情变调又变味,受不了了才来找我诉说的。  相似文献   

12.
童话是一种特别的儿童文学品类,是有符合儿童心理、生理和想象特点的文学形式,是每个人心灵成长的起点。本文探讨童话中爱的主题书写对“真”、“善”、“美”的诠释和表达。“爱”作为童话不朽的主题之一,在情感价值观上有一定的现实教育意义。童话以幻想的形式出现,却寄寓了丰富的情感,“爱”成为幻想世界融入现实的精神载体,并成为生命存在的最终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亲爱的,请在不“爱”的时候也能深情地注视你的老婆,请在不“爱”的日子里也偶尔送她一点惊喜,比如一个温情的拥抱,比如一个情真意切的吻。  相似文献   

14.
教育家陶行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孩子就是一本书.我要用心去读懂他们,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用爱去教每一个学生.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让他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愉快地成长.履行着“用心去爱,用爱去教”的誓言。可是.俗话说得好:醉后方知酒昧浓,为师方知为师难。用爱去教.谈何容易?  相似文献   

15.
用爱摆渡     
魏焜 《新天地》2011,(10):201-202
于漪老师常说一句话:“教师,需师爱荡漾。”“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师爱超越亲子之爱,友人之爱”。都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形象,是凭良心工作的灵魂工程师。我愿我生追随前辈的足迹,聆听前辈的跫音,用爱撑起知识的航船,在知识的海洋中摆渡一个个企及彼岸的莘莘学子。  相似文献   

16.
张宝俊  宁教 《金陵瞭望》2005,(17):19-20
“爱祖国,就不能不爱占绝大多数国土的农村;爱人民,就不能不爱占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作为一名乡村学校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应该立大志.做小事,办实事.坚持把小事做到极至,力争让农民的孩子也能接受最好的教育。’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校长杨瑞清,“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为了这一信念,在乡村默默耕耘了24载。  相似文献   

17.
刘晓冬 《社区》2013,(29):39-39
中国人现在爱说“剩女”,日本没有“剩女”这词,“剩女”却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有关部门颁发的《农药安全使用规定》要求,在使用农药时,配药和拌种“应选择远离饮用水源、居民点的安全地方,要有专人看管,严防农药、毒种丢失或被人畜、家禽误食。”同时还规定“施用过高度农药的地方要竖立标志,在一定时间内禁止放牧、割草、挖野菜,以防人、畜中毒。”人们使用的农药的放置地点要留心,  相似文献   

19.
卢欢 《北京纪事》2013,(9):44-47
作为一名主旋律歌手,刘媛媛的成功可以称得上是一段传奇。没有“市场规律”的推导,没有“黄金白银”的堆砌,却誉满银屏、家喻户晓。刘媛媛说:“我的音乐之路,温暖无处不在,关爱无处不在。在我心中,所有的关爱都如一片温馨无比的灯影,以一种无法触摸的方式,不断照亮我已经走过和即将前行的漫漫长路,我只是在为爱唱歌。”是的,为爱而歌,为了大爱,也为了小爱。正如《国家》所歌:“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  相似文献   

20.
舒婷和翟永明,作为新时期中国文坛上两位著名的女性诗人,都分别写下了许多“爱”的诗篇,但传达的却是两种不同的声音:舒婷的诗是对爱的呼唤与追求,而翟永明的诗是对爱的质疑与反思。从舒婷到翟永明的这种“爱”的嬗变,折射了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女性对爱情婚姻、对两性关系的不同思考与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