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昌蛟 《学术交流》2012,(2):130-133
所谓常用异读字,是指古今均常用、古代汉语有一个或多个与常见音相对的异读的字。所谓异读音的性质,是指异读是否区别意义。对常用异读字异读性质的确定是一项实用性很强的研究。学者们一般通过《广韵》的释义来确定常用异读字异读音的性质,但由于受其韵书性质的局限,确定常用异读字异读音的性质往往有很多不足。《经典释文》是弥补《广韵》这方面不足的好材料。利用《经典释文》常用异读字的注音数据与《广韵》常用异读字的音义相互印证,可以提高确定常用异读字异读音性质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韩陈其先生的《汉语羡余现象述略》一文,以汉字、汉语的词汇、语法三个方面讨论了汉语羡余现象的种种问题。读之,开人眼界。笔者以为语言中的羡余现象是确实存在的事实,而就一个汉字本身而言,是否某些构件是羡余?语法方面句子繁化、虚词应用是否是羡余?我以为应该讨论清楚,以正视听。本文拟以《汉字构件的增加不能以羡余现象论》为题讨论就一个汉字  相似文献   

3.
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修订本)第498页说:“说文:‘颈,头茎也’;广韵清韵:‘颈在前,项在后’。可见‘颈’字在最初大约是指脖子的前百的部分。‘颈’字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不过, ‘颈’字普遍用来表示脖子的意义是在汉代以后。” 我认为,《广韵》对于“颈”字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我校中文系王宣武先生《〈汉语大词典〉拾补》一书 ,1 999年 9月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收词 360 0余条 ,58万字。分为释义拾补、书证拾补、收词拾补三部分。“书证拾补”又分为“首例时代偏晚”与“末例时代偏早”两部分。书前附有“音序检字表”,便于检索。《汉语大词典》是我国迄今最为完备的一部语文性辞书。但疏漏之处 ,在所难免 ,学者多有补证。《〈汉语大词典〉拾补》一书 ,对现在更好地利用《汉语大词典》以及《汉语大词典》来日的修订 ,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亦为中文系学生、汉语史研究者、词典编纂工作的重要工具书。该书由《…  相似文献   

5.
《三国志》同素逆序词研究与辞书编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巍 《唐都学刊》2006,22(5):78-80
词典的编纂与词汇研究密切相关。同素逆序词是构词语素相同、语素序位互逆的一对词。编纂词典,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同素逆序词问题。作为中古汉语代表著作之一,《三国志》一书中出现大量的同素逆序词,其中有为数不少的新词新义。寻求语词的始见例,对于汉语史研究特别是历史性辞书的编纂有特殊意义。在《三国志》同素逆序词研究中涉及到的现代大型辞书编纂中存在的问题一般有词目缺收、书证偏晚、释义不确、义项缺漏、误目或词目与书证不符、误倒的同素逆序词等。本文以《三国志》原文及裴注中的同素逆序词为主,着重从立目、释义和书证等方面略举数端以说明该类词的研究在辞书编纂中的作用,以期对辞书的不断完善有所帮助。关键词:同素逆序词;词目;书证;释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四声”与词义、“四声”与词性两大方面对《四书集注》中的“四声别义”现象进行了分类辨析,得出了“四声别义”是汉语语词一种特殊的派生方式”,这一新观点,并从两个方面对“词类活用”说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7.
词典的书证不仅能够说明词义和用法,还可以证明义项的客观存在及源流.对一部“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大型词典来说,丰富、准确、恰当的书证无疑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最大最权威的《汉语大词典》,孤证词条时或可见,极易造成释义、义项、书证等方面的错漏,影响词典质量.  相似文献   

8.
注释史书是中国古代史学史的显著特点之一,历代史家有着良好的注史传统。他们的工作概括起来,大体上包括训音释义、校正文字、拾遗补阙、辨正异同等几个方面。元代著名史学家胡三省注《通鉴》,继承了历代注史的优良传统,功绩卓著,被后人誉为“《通鉴》之功臣,史学之渊薮”。本文就胡氏注《通鉴》地名的得失,作了比较客观、公允的评述  相似文献   

9.
据方厚枢先生撰写的《当代中国出版史上特殊的一页——文化大革命期]司“毛主席著作出版办公室”始末记略》(《出版史研究》第三辑)一文得知,三种版本的《毛主席语录》,共印发了10‘53亿册,可称得上中国出版史上之冠。凡经过“文革”的人都记得,那期间《毛主席语录》是人人必需怀揣、时时高举的“红宝书”。但“语录”这种文体不是今人的发明,古已有2。辞书上说,《旧唐书·经籍志上·杂文类》录有孔思尚撰写的《家齐语录》十卷,认为是“语录”文体之始。其实,孔子的《论语》应是“语录”文体2祖。自唐2后,“语录”文体被佛家子…  相似文献   

10.
“三品说”是丹麦语言学家奥托·叶斯丕森(Otto Jespersen)在其名著《语法哲学》(Thephilosophy of Grammar)一书中提出的学说。《语法哲学》是叶斯丕森全面系统地阐述语法理论和语法体系的代表作,也是一部在语言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经典著作。该书中的一些重要的语言学观点,不仅促进了英语语法研究的深入发展,而且对汉语语法的研究产生过巨大影响,其中的“三品说”就曾成为30至40年代中国汉语语法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语言学理论。本文试图就“三品说”的基本内容,创立的目的,存在的问题以及“三品说”对汉语语法研究产生的影响作一粗…  相似文献   

11.
《社科纵横》2016,(5):111-113
竺法护是中国佛教史上译经最多的译师,其译经可以说是西晋语言的大型数据库,借助《大正新修大藏经》校勘记异文材料,我们考辨了竺法护译经中部分疑难字词,以期对汉语史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2.
此文对《渭南地区民间文学集成》中的关中方言词语进行了分析论述。认为方言词语的大量运用及方言词语丰富而独特的表现力使民间文学更具地域特征和乡土韵味;关中方言词大都古朴典雅,曾出现于古代文献之中.有悠久的历史和顽强的生命力,许多关中方言词留下了不同于共同语的独特词义演化轨迹.因此,关中方言为汉语史研究,尤其是方言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13.
郑燕萍 《学术交流》2007,(4):162-165
《型世言》中的程度副词与现代汉语程度副词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型世言》中的语言事实说明,不同的共时平面,程度副词的组合功能是不一样的。程度副词主要修饰谓语,做状语是它普遍的、经常的用法。还有一些可以做补语,其中共有“极、之极、甚、异常、不胜”5个程度副词。《型世言》中有少数程度副词如“极、更、越、一发、何等”有时可以异位位于整个谓语结构前,而不紧附在它所修饰的词语前。异位不只是为了使程度副词在行文中显得突出,同时也为了加强语气。《型世言》中程度副词的这种用法和近代汉语定中结构的定语和中心成分之间可以不加结构助词的语法规律是一致的。重视这些语法现象并把它们之间的不同揭示出来,对近代汉语程度副词以及整个汉语语法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曹炜 《学术交流》2006,(12):144-147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在完善释义表述的科学性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的修订方式:一、原释义表述的增补。二、原释义表述的删汰。三、原释义表述的增删并举。四、原释义表述语序的调整。五、旧版释义表述的彻底置换。第5版的释义表述也存在以下一些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一、依然没有把一些词语现在普遍使用的意义表述出来。二、一些词语释义表述中的部分文字依然不够准确、恰切。三、一些新的做法没能贯彻始终。  相似文献   

15.
方一新先生过去曾经发表过《中古汉语语词例释》和《中古汉语读本》二著,显示了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精辟的治学方法。近来他又有《东汉魏晋南北朝史书词语笺释》(黄山书社1997年版)问世,在中古汉语研究领域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现于拜读之余,浅谈其新著的四大特色。一、拓宽汉语史研究的新领域我国训诂学自汉时大兴后,代有人出,至清乾嘉学派可谓创其高峰。然而历代训诂多侧重于先秦两汉的文献语言,极少论及俗语词。从汉语史断代研究上看,东汉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的语言研究,尤其是俗语词的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解放后,蒋云从先生的《敦煌变…  相似文献   

16.
王筠《说文系传校录》(简称《校录》)对徐锴《说文系传》的字头、释义、音切等内容做了全面校勘和研究,成为清代《说文系传》校勘研究的集成性著作。该书初为校补朱文藻《说文系传考异》而作,后另择善本进行系统校勘。在征引传世文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见出土文献材料和已有研究成果,旁征博引,考证详尽,规模庞大,创见精审,取得了重要成就。《校录》一书集中体现了王筠对《说文系传》的研究成果,为其“《说文》四大家”之一的学术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刘瑞明教授与古汉语研究刘瑞明教授,1934年生于甘肃平凉,1958年西北师院中文系毕业。曾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十多年。现为庆阳师专中文系教授。刘教授在古汉语词义、汉语词缀和助词、敦煌文学作品校注等方面进行辛勤的研究和探索,在《文史》、《文学遗产》、《中国...  相似文献   

18.
高列过 《唐都学刊》2004,20(3):136-137
《范石湖集》中有许多宋代出现的新词新义,《汉语大词典》、《宋语言词典》多有收录。但仍有一些用例,可以对《汉语大词典》的例证、释义、收词予以补正。  相似文献   

19.
网络语言亟须规范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网络语言出现了词义表达混乱、汉字与各种符号混用、表情符号书面化等现象.这些现象造成了语言交际功能减弱,影响了汉语言的纯洁性,破坏了汉字的表意性和完整性,也造成了社会的道德危机.通过对这些亟须规范的网络语言出现原因的分析,我们认为要规范网络语言,一方面应对网民们特别是青少年网民进行汉语规范化教育,加强汉语规范意识的宣传,倡导正确的语言观;另一方面应在网民中进一步增强网络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氛围,教育网民增强自律、自爱、自重意识,引导网民使用文明的网络语言.  相似文献   

20.
“悬殊”一词中,“悬”的意思是“(距离)远”、“(差别)大”,“殊”的意思是“不同”、“差异”。《现代汉语词典》释“悬殊”为“相差很远”,《辞源》释为“差别很大”,《辞海》释为“相差极大”。除了措辞上的变化外,三部权威工具书的释义可以说是相同的。根据这样的释义,“悬殊”的义项由3个义素(这里指对语义进行切分后的构成部分,义项与义素的关系相当于词语和语素的关系)组成:相差(或差别、差距之类) 很(或极、过分之类) 大(或远之类)。然而笔者经常看到“相差悬殊”、“差异悬殊”和“悬殊很大”、“过于悬殊”之类的表达,有时在同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