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农地集合信托与农户利益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在农地集合信托关系中相较于农地信托公司而言处于弱势地位,保障农户利益是农地集合信托制度的核心。信托法为农户利益的保障提供了两种机制:受托人义务约束机制与受益人监督机制。农地信托公司需要负担信托法规定的以注意义务为核心的八项法定义务,以及公平对待农户与保护农地义务两项特殊义务。农户享有信托法规定的以知情权为核心的五项基本监督权利,建立受益人合议制和完善信息获取规则是农户行使监督权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利益的法律调整机制是一个活的机体 ,它是由权利和义务两个手段和诸多环节构成的系统。在现代社会 ,权利本位是贯穿整个系统的精义。其中制衡原则、沟通原则、秩序原则和公正原则是最为重要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对应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的对应关系中,强制性对应关系是基本内容,以道德权利为主导,共同维护基本的社会生活秩序;非强制性对应关系体现了道德的崇高性,是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的直接同一,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道义力量。  相似文献   

4.
信用制度的民事法律保障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用主体基于信用享有权利,但守信也是其基本义务,因而信用是权利与义务的结合。由于信用为广义上的商誉所包含,其权利内容难以把握,故信用权不是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基于信用所产生的权利可纳入商誉权的保护范围。我国民法典应规定商誉权,对信用权宜采用间接保护方式。对欺诈、恶意的不履行合同行为,应适用惩罚性赔偿责任,以惩戒失信行为。信用被侵害常使受害人遭受间接损失,应由侵权人予以赔偿,以充分保护信用主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允许信用出资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是现实的迫切需要,是对社会投资创业热情的鼓励。信用具有人格财产双重属性,既有人格利益的内容,又有经济利益的内容,信用所蕴含的经济利益使它可以作为一种财产性的权利成为出资的形式之一。公司法理念从资本信用到资产信用的转变使信用出资在理论上突破的可行性,同时信用在确定性、事实上存在价值、评价可能性、独立转让可能性和公司目的框架内的收益力五要件上具有适格性。保护债权人利益优先要求信用出资在利用权能上克减,主要是信用与其营业载体一并转让、货币或者实物形态资本的出资不实责任和出资补足义务以及强化公示制度。  相似文献   

6.
论现代立法中的利益平衡机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现代立法以权利与义务为利益调整机制。在这一调整机制中,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模式为其核心。而在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模式中具体又体现为权利与义务、权利与权力、权利与权利、权利与责任、权力与义务、权力与权力、权力与责任、义务与义务、义务与责任的具体平衡。  相似文献   

7.
论反垄断执法相对人的利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垄断执法弹性很大,在反垄断执法过程中强调相对人利益保护对于防止执法权滥用、协调利益关系以及维护商业秩序稳定极为必要。规范反垄断执法自由裁量权和保障相对人的程序权利是保护反垄断执法相对人利益的基本路径。我国应当遵循这一基本路径,明确反垄断执法裁量范围,建立反垄断执法裁量标准体系,完善反垄断执法的司法监督机制,构建确保相对人有效参与的陈述、抗辩和申诉制度,完善反垄断执法协商和解制度,从而有效保护反垄断执法相对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权利外观理论是善意取得制度形成物权秩序的基础和前提,在此理论引导下,交易安全、效率成为善意取得制度的价值导向,但静态安全与交易安全同等重要,交易安全的保护实为利益平衡下的产物,而物质秩序的稳定亦为制度存在的目的。公信力强弱反比于善意认定标准的高低,若存在"非正常交易条件"、"特殊交易主体"及"异议登记"等弱化公信力的情形时,善意的认定标准将有所提升。唯有综合考量善意及公示要件,方得物权秩序稳定之效、利益平衡之果。  相似文献   

9.
在义务教育领域中,儿童最大利益原则,是保障和维护儿童的受教育权,督促国家、社会、家长、学校履行义务教育职责的一项基本原则。儿童最大利益原则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视儿童为个体权利主体,并从这个角度来履行自己的义务;要求义务主体在履行其义务之时,必须从儿童利益出发,以儿童利益为本位,并以此作为处理有关义务教育中涉及儿童事务的准则。如果义务主体之义务行为会导致儿童不同利益的冲突,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应成为权衡、处理这种冲突的准则。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应正确处理儿童权益与社会具体利益的冲突,准确把握儿童最大利益原则中最大利益的价值标准,促进儿童最大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产权国际利益平衡机制之法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产权所蕴含的丰厚利益日益凸显。工业集团对利益的追求正深刻影响着知识产权国际制度的发展。知识产权国际制度能否实现其公平和效率的双重价值目标,取决于利益均衡机制的构建。在知识产权国际制度中围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至少交织着这么几组利益关系:知识产权与知识共享权;知识产权与基本人权;知识产权与后续创新权。法律要在知识产权领域确立秩序,必须对相关主体的权利进行合理配置。在知识产权人利益与国际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上,对知识产权人利益的保护不是知识产权制度的目的,而是实现增加国际社会整体福利的手段,对待两者的关系应抱着节制与发展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当前农村信用社经营方向错位 ,资产质量低下 ,导致效益日益下降 ,金融风险日益加大。究其原因 ,主要是体制改革不彻底。因此 ,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 ,健全农村信用社的体制 ,降低金融风险 ,提高金融效益 ,是理论界和农村金融工作者需要认真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的为情感交易而设立的身份信用向现代社会的为商业交易而设立的契约信用嬗变的过程之中.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信用信息传递机制断裂、信用激励机制断裂、信用约束机制断裂、信用的产权基础缺失、信用的道德目标模糊等,必然使我们处于信用缺失的危机之中.再造我国契约信用机制,重点是建立清晰的产权制度,完善维护信用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信用信息传递机制和信用激励机制,进行社会道德规范教育.  相似文献   

13.
保险业以合理的发展速度取得良好质量和效益的状态,是保险业大和强的统一。保险市场蕴涵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有着良好的发育环境,但目前发展得还不充分。保险业要做大做强,需要建立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保险控股公司,以不断增强我国保险业的竞争力。要加大保险创新力度,实现快速发展与风险防范、数量扩张与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利益视角的小产权房中的博弈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部的“风险提示”使“小产权房”骤然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透过对小产权房的解读,我们不仅看到其对高房价市场的对抗和对住房保障体系苍白无力的反衬,更看到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对以土地、房产为代表的社会资源的人为分割。“小产权房”问题涉及众多主体,各主体之间的矛盾关键在于博弈主体之间的利益之争。以利益为视角,通过分析主体间的几种主要博弈,尝试性地提出几种解决小产权房博弈问题的具体制度安排,对于“小产权房”问题或许能提供一些不同的视角借鉴或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5.
信用失常的法律原因,从法律经济学的视角看,在于失信的法律成本偏低和法定信用权缺位,法律无法通过改变经济人成本—收益结构来引导经济人遵循法律;从法律部门的角度思考,在于民法、行政法对失信这一社会关系调整的不足和无能。因而,信用制度的重建不仅要求民法产权制度的创新和信用权的法定化,而且需要经济法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6.
工会代表诉讼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会代表诉讼权是工会代表权的重要内容,是工会基本职责的最后保障。工会代表诉讼权的主要理论依据是社会契约理论和社会法理论。明确工会代表诉讼权的必要性在于,确认工会代表诉讼权是提高人权保障水平、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工会地位、稳定和发展劳动法律师队伍问题的需要。明确工会代表诉讼权的可行性在于,工会代表诉讼权立法国外已经有先例,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不仅留有余地、而且已经为明确工会代表诉讼权开辟了道路,并且工会有足够的经费支付诉讼费用、各地工会免费代理职工诉讼的活动也为工会代表诉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我国目前应该、也完全可以通过司法解释等方式,明确工会代表诉讼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利益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近年来利益理论研究中争议最大的是关于利益的定义,其中过半数的学者用需要去定义利益是值得商榷的,导致他们这种失误的原因是把利益与利益要求等同起来。在利益的功能和社会作用上争论也颇多,然而关于物质利益与精神文化利益在社会发展中不同地位和作用的观点;关于利益动因论是利益理论的精髓和基石的观点;关于利益在社会基本矛盾的形成和运动中的基础性作用的观点等,深化了利益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当法律规定模糊不清 ,同时存在两个或更多不同的理解时 ,法律解释成为必要 ,尽管存在着多种解释方法 ,但在具体的案件中 ,各种解释方法的运用受制于具体的案情及其自身的局限性。法官的工作即在于运用恰当的解释方法 ,解释法律 ,解决纷争。通过中外合作经营合同保底条款的效力的分析 ,可以比较各种解释方法的运用 ,探讨其在具体案件中的适用规则。  相似文献   

19.
共享单车带着重重问题悖论式向前发展,虽然不断调整运营方式,但是依然面临停放管理、维护修理、回收处理、清退资金、治理能力等困境,这些困境不仅制约着共享单车的发展,而且引起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社会损失。研究认为,造成共享单车发展困境的根源在于共享单车赢利模式与微利属性、技术手段与管理目标、社会依赖与现实条件、公共服务性与市场化运营之间的深刻矛盾。只有立足租赁自行车行业属性,重造商业逻辑,加强技术创新和应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模式,共享单车才能摆脱或超越发展困境,才能成为城市交通体系中常态的交通工具,更好地解决城市“最后一公里”交通难题。  相似文献   

20.
论社会保障权及其现实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公民相对于国家的一项的公权利,国家必须在尽可能的范围内予以保障。对国家而言,公民的社会保障权是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责和义务;然而同时,按照权利义务相一致原理,公民的该项权利并非绝对,社会保障权的行使与其他权利不同,它只能在一定条件下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行使,并不得滥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保障不再是国家和社会的施舍或馈赠,而是国家的一种义务,必然需要制度和法律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