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仁""礼""和"的关系看孔子的和谐思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和”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不多,影响也不如“仁”“礼”那样广泛,但它却是孔子强调“仁”、推行“礼”的目的之所在。在孔子思想中,“仁”、“礼”、“和”是一个整体,“仁”从个体道德修养角度促进“和”,“礼”从社会制度和规范方面保证“和”。“和”既是“仁”“礼”之目的,也是“仁”“礼”结合之结果。本文分析了孔子和谐思想的表现、本质,并对“仁”、“礼”、“和”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史伯讲“和而不同”,晏婴讲“和如羹”,其中的“和”有“和谐”之意,但只是讲先王“和而不同”,要求君王讲“和谐”。汉唐诸儒解《论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既有以史伯讲“和而不同”,晏婴讲“和如羹”为依据,而将其中的“和”解为“和谐”,实际上消解了君子与小人的道德对立,又有何晏《论语集解》、皇侃《论语义疏》等突出“君子”与“小人”的道德对立,讲“君子心和”“小人所嗜好者同”,君子“心和如一”,小人“为恶如一”。朱熹的解读从心性层面讲“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并进一步讲由公私义利而有“和”与“同”的对立。朱熹之后,不少儒者既讲何晏或朱熹的解读,从心性层面强调君子与小人在道德品质上的对立,又讲史伯的“和而不同”、晏婴“和如羹”,引伸出君子与小人在做事上具有“和”与“同”的差异。这些解读对于今天不少学者将“君子和而不同”的“和”仅仅解读为“和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教师道德修养比其它职业道德有更高的要求。“人道”是教师职业道德活动的重要原则和应有的状态 ,“人道”是以反对“神道”和摒弃“兽道”的姿态出现的。作为教师 ,只有摆脱“无道”状态 ,才能进入“忧道”和“谋道”的境界。“人道”的实施是一个由“知道”到“体道” ,再由“体道”到“行道”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董祥勇 《理论界》2008,(8):98-99
荀子明确提出“明于天人之分”,从而突出天与人的异质性。他通过力斥“违天”和“慕天”之“蔽”、“错己”和“人袄”之“蔽”,而主张“知天”和“敬己”,并进而在“天功”和“人治”的互动中展现人之为人的根本特性,同时也使天道相对于人方可呈现的意义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汉语里,副词“不”和“没有”在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上有时候相同,有时候不同,初教现代汉语语法的同志或初学现代汉语语法的学生,往往搞不大清楚,颇有探讨的必要。 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副词“不”和“没有”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至于动词“没有”的用法,“没有”和“没”的差别,本文将不涉及。在谈到“没有”或“没”的时候,一律用“没有”代表;在举例的时候,原文中写什么还写什么。 下边主要谈两个问题:一、副词“不”和“没有”的共同点,二、副词“不”和“没有”的不同点。  相似文献   

6.
“君子”和“小人”是儒家经典中的一对重要概念。由于儒家思想对我国社会生活的深广影响,“君子”和“小人”的概念至今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仍被应用。如“君子动口不动手”,“君子不记小人过”,“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见利忘义的小人”等等。然而现有各种哲学史的著作都没有就这一对概念作专门论述,各种哲学词典包括《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也没有“君子”和“小人”的条目。本文拟对孔子所说的“君子”和“小人”的概念作一较为全面系统的考察,以比较全面准确地弄清孔子“君子”和“小人”这对概念的含义。一、“君子”关注的是“义”,‘小人”关注的是“利”  相似文献   

7.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与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这两对范畴的使用 ,造成了理解上的许多混乱。根据经典作家的本义 ,也为了建构科学的真理论体系 ,应统一使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而不再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来表示真理的两重性。  相似文献   

8.
汉字“○”与“零”以及阿拉伯数字的“0”被广泛用于书面表达和与数字相关的领域。但是,“○”并没有象“零”和“0”一样被普遍接受,乱用的现象依然存在。追踪"○”的演化轨迹,探讨“○”的形、音、义,有助于认识“○”的本来面目和“○”的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9.
合流式初探     
引 言在现代汉语常用的简称中 ,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简称形式 :合流式。它不是一个名称的简化 ,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的节缩 ,是一种合称 ,正如吕叔湘先生所释 :“把‘甲丙’和‘乙丙’合起来称为‘甲乙丙’”。〔1〕也就是说合流式“甲乙丙”是“甲丙”和“乙丙”两词的合称 ,省去了一个“丙”。例如“中学”和“小学”可合称为“中小学”、“土产”和“特产”可合称为“土特产”、“青年”和“少年”可合称为“青少年”等。这种“甲乙丙”合流式 ,是一种三音节合流式。此外 ,还有“四音节合流式”(如“上水道”和“下水道”可合称为“上下…  相似文献   

10.
“礼”和“物”的本源,人人都喜欢收到礼物,但你知道“礼物”这个词的来源吗?其实,在《汉语大词典》里,“礼物”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典礼文物”的意思,这是“礼物”一词最早的用法。要想弄明白“典礼文物”是什么,需要从“礼”和“物”这两个汉字的本源入手。汉字“礼”的左边是“示”字旁,它原本是“一个祭台”。“示”在汉字里可以表示“神灵、祭祀”等意思。瞧,“神”“祭”“祀”里面是不是都有“示”?所以我们可以判断出,其实“礼”字最早跟祭祀相关。  相似文献   

11.
30年代的中国社会里,“文人”往往是受贬斥的语词,是跟“迂腐”“动摇”“自私”“寒酸”“缺德”“懦弱”联系在一起的。有关“文人”的成语几乎没有什么好话:“文人无行”“文人相轻”“御用文人”“无耻文人”“反动文人”“一为文人便无足观”。所以许多人文知识分子耻于“文人”的帽子,而自称为“文化人”则好听得多了……文化人绝不应该成为专制官场的驯服工具,更不应成为自由市场的马崽跟班。一个世纪以来,我们见到无数悲剧和闹剧,证明了“权本位”的威压和“钱本位”的诱惑都是扼杀文化的刽子手。只有努力超越“官”的羁绊和“商”的腐蚀,只有争得经济自主权,才能成为真正自由的文化人。  相似文献   

12.
去向堪忧的中国古典学——“走出疑古时代”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春梅 《文史哲》2006,1(2):5-25
1992年,李学勤先生提出“走出疑古时代”的口号,十多年来,“走出疑古”已经成为一种思潮,对学术界和整个社会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重新估价中国古代文明”、“对古书的第二次反思”、“重写学术史”是与“走出疑古”密切相关的三个命题,其中“重估”是目的,“重写”是前提,“反思”则是“重估”和“重写”得以落实的根据。三者彼此互动,构成一个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走出疑古”论点体系。李先生以“走出疑古”为特征的“释古”与冯友兰的“释古”意向不同,与郭沫若的“古代研究”、李济的“考古重建”也旨趣有异,其最为崇奉的宗师是王国维。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和“古史新证”模式被李先生奉为“释古”的典范。李先生一直致力于以考古材料、简帛佚籍和“史实素地”论印证古书、释证古史,以期重新确立古书古史的可靠性权威,但是言辞始终含蓄委婉,是其追随者们的“证古”、“正古”及“现代古史史料学基本概念”等主张让“走出疑古”的内涵和走向明朗化、理论化。围绕古书、古史的考释及方法、规范等问题,“疑古”和“走出疑古”已经是狭路相逢、短兵相接。实际上,这已经不只是“疑古”和“走出疑古”之间的纠纷,更是关系中国学术未来走向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动词界性分类试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词可以根据其表示事物性质还是事件进程分为“属性关系动词”和“活动事件动词”。前者不具有过程特征,都是无界动词;后者具有过程特征并且可以根据其相对界性进一步分为“起始”、“持续”、“活动”、“活动-事件”、“事件”、“达成”和“完结”七类。它们从“无界”到“有界”形成一个连续统。如果只从“有界”“无界”考虑,汉语动词则可以大别为“无界”、“有界”和“跨界”三类。“V+了+时量短语+了”格式中时量短语的所指随V的“有界”“无界”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跨界动词套入该格式必然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14.
在存在论的意义上,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有”和“无”曾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是“有形”、“有名”,“无形”、“无名”;另一种是“实有”、“存在”,“虚无”、“不存在”。在《老子》中“有”或“无”到底在哪种意义上成立并不很清晰,但其基本倾向是“有形”、“无形”。之后的《庄子》一书明确用“无形”、“无名”来解读“无”。早期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何晏和王弼将“无”虚无化,以“无”释“道”,主张“贵无”、“贱有”。之后的裴頠、郭象等人提出“无不生有”。再后来,北宋张载、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等人则从气一元论的学说出发,将有或无都看作是气的不同状态。无论在怎样的意义上对“有”或“无”进行阐释,中国古代的哲人们都试图要说明世界的统一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其区别仅仅在于是“无”统一于“有”,还是“有”统一于“无”。  相似文献   

15.
《周易》提出了“时”“位”两个重要观念。“时”与“位”有区别也有联系 ,两者都与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道”紧密相连 ,是“道”之“时”、“道”之“位”。儒家、道家和禅宗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 ,对这种“道”之“时”“位”观作出了回应 ,生成了各具特色的“君子人格”、“圣人人格”和“超越人格”。三者共同熔铸成中华民族所共有的中华人格。  相似文献   

16.
官文化、士文化和民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内在结构,在中国传统绘画、文学、音乐、建筑中得以外现。在审美文化层面上,绘画有“错采镂金”、“气韵生动”和“艳俗之丽”之分,文学有“道根文枝”、“得意忘言”和“俗而易晓”之分,音乐有“乐通伦理”、“声无哀乐”和“俗声俗韵”之分,建筑也有“皇家气派”、“造境天然”和“民俗风格”之分。在精神境界上,士文化所求的是“意境”的道禅至境,官文化所求的是“载道”的儒家之境,民文化所求的则是“从俗”的墨家体验。  相似文献   

17.
李云 《天府新论》2021,(3):124-131
“第三种人”和“浪荡者”分别是中西方“辩证意象”式的存在。“第三种人”和“浪荡者”所处地域背景不同,但都处在社会的变动转折时期。“第三种人”之于第一、二种人,“浪荡者”之于“大众”的关系是中西方社会动荡时代的特殊标志。“浪荡者”是西方现代社会走向后现代社会过渡时期的产物,而“第三种人”所在的社会背景和环境更为复杂,二者经历的“震惊”体验不同。鲁迅的杂文兼具了“第三种人”视角和“浪荡者”视角,在现实和历史的寓言里维持辩证和否定的逻辑启迪大众。  相似文献   

18.
张之洞在“经世”—“洋务”的路上后来居上 ,“最乐道”“中体西用” ,为“务通”、“务本”力言、力行 ,在晚清大员中罕有比匹。用多维的辩证分析、综合的复合性思维透视 ,张之洞“中体西用”论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作用是两重性的 ,但其主要政治品格是一种应对“大变”、“全变”历史趋势的新的“不变”论。“中体西用”论是中西文化关系和中国文化整合心路历程上的一座“幽巷”和“迷宫”。生动活泼和不断推陈出新的中西文化关系和中国文化整合 ,不宜也难用“体用”这类带有单一、单向思维定式特征的传统范式去规约。  相似文献   

19.
象是什么?     
彭锋 《学术研究》2024,(1):141-150+2
“象”的本体论地位难以界定,原因在于“象”具有“再现”和“在场”两方面的特征,这就是“象”的“居间性”或“双重性”。当代图像研究和艺术本体论研究都触及这种“居间性”或“双重性”。这种“居间性”或“双重性”在西方哲学的二分本体论框架中难以得到解释,但在中国哲学的三分本体论框架中对它的解释却不困难。通过与“形”“影”“纹”“言”等相邻概念的对照辨析,可以进一步确定“象”的本体论特征,显示“象”在对艺术的言说和理解方面所具有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刘向斌 《殷都学刊》2008,29(1):54-60
“诗言志”具有显性和隐性含义。从显性意义讲,“诗言志”指用诗歌来表达“赋诗者”的情感、意志;从隐性意义讲,“诗、言、志”之间具有内在逻辑关系:“志”为内涵的“诗”,“诗”为外发的“志”,“言”为述“志”的手段和“诗”的外在形式。这说明“诗言志”的意义概念和事实概念之间具有对立、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