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剥削概念的提出,是从经济学意义上立论的,因而剥削从起点上、本原上是一个经济范畴。由于它与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其终极发展是自身的灭亡,故它又是一个历史范畴。剥削在一定历史时期起着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剥削观,科学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问题,必须承认剥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实存在。生产力标准是认识当代中国剥削存在的根本标准,用经济范畴、历史范畴看待剥削问题,才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2.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经济的剥削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认为,剥削的产生和消灭都是和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的,评价资本主义社会剥削的功过,不应从道义上进行批判,而是将其置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当前我们应该站在国家整体利益的立场上,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分析私营经济的剥削。私营经济存在着剥削关系,但我国决不是剥削制度。我们允许私营经济存在剥削关系,并不是为了鼓励和发展私营经济的剥削行为,而是为了通过发展私营经济来发展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3.
在人们传统的思想中,剥削只是与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的范畴,社会主义制度中是没有剥削的,然而剥削问题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却以不容回避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因此,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客观地分析我国现阶段剥削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认清剥削的存在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对于制定政策,深化改革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私有制、剥削和阶级是密切相关的社会历史现象。只要存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就会存在用生产资料私有权占有他人劳动即剥削的现象,从而社会也就必然要划分为阶级。私有制和剥削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能够适应、刺激甚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是私有制和剥削具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从而阶级能够长期存在的历史缘由。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在我国经济社会中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剥削现象。现阶段的剥削现象既有利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会压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们在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同时,对于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剥削现象一定要进行规范、限制和引导。  相似文献   

6.
基于模型分析方法,罗默对人类社会中存在的剥削现象进行了个体层次的基本博弈分析,更为直观地刻画了“剥削”这一概念的实质内涵,提供了异于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与分析视野.然而,以罗默为代表的西方分析马克思主义者也承认,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剥削,可能只是程度不同.对于当下社会中的人们来讲,罗默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提升生活质量的全新方法.因为从罗默刻画“剥削”的本质上来讲,他实际上是对人们对其所在区域或社会的生存满意度的一种间接刻画.  相似文献   

7.
剥削的产生和存在由生产力的发展程度来说明。资本的双重性既决定了其巨大的历史功绩,也显现了其存在剥削的必然性及其复杂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社会主义集体力量的发挥和生产力的发展是消灭剥削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围绕剥削的内涵、剥削产生和存在的条件及原因、剥削的判别标准、剥削的功能和作用、我国现阶段的剥削与资本主义剥削的区别等五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学者在剥削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剥削理论研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看法。  相似文献   

9.
私营经济中的剥削是指企业主凭借对生产资料所有权,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经济剥削的存在,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为,雇主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私营经济是一种比个体经济更先进的经济关系;是一种天然的市场经济形式,能促进市场经济较快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用生产力标准来全面认识和评价剥削.既要看到其积极作用,大胆利用;又要看到其消极作用,进行必要的限制.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引导私营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 ,及其剥削现象的不可避免 ,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要求与非公有制经济及剥削现象之间既相矛盾 ,又相统一。消灭剥削现象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必须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前提  相似文献   

11.
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国21世纪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依托区,制度障碍已成为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中的主要“瓶颈”。如何用法律的权威平衡环境利益和经济利益,并有效地建立和完善开发利用西部自然资源的法律机制,是西部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2.
对河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干旱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直接依赖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水资源开发利用必须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因素。本文分析了河西水资源状况 ,并以咸海为实例进行了比较 ,探讨了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评价原则 ,分析了河西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河西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不同形式的剥削现象,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也是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回答的理论问题。本文着重考察了制度视野与非制度视野的剥削定义,界定了剥削的内涵,区分了经济剥削与超经济剥削两种形式,分析了合法剥削与非法剥削的成因及其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海洋能开发是21世纪解决能源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有重大的影响。在国家海洋战略的大背景下,如何评价海洋能开发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当下各地区非常关心的问题。首先对海洋能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这一概念进行界定,然后构建了海洋能对社会经济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此指标体系,得出了指标体系的解释结构模型图,确定了高级指标和基础指标,为进一步评价海洋能开发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后半期 ,在美国西部山区兴起了大规模的矿业开发运动 ,此次经济开发热潮持续了近半个世纪。在这一过程中 ,既形成了以矿业生产为特征的经济地理区域 ,又由于矿业生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上的深度拓进 ,呈现出矿业开发地区的经济性和社会性特征。矿业开发不仅对西部地区乃至对整个美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而且在政治、文化等方面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其形成与拓展的社会历史成因、过程和影响的分析 ,可以从中归纳出对我国西部开发战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深刻认识我国国情 ,尤其是我国西部经济、文化和民族各方面特点的基础上 ,本着去粗取精、趋利避害的原则 ,为我国的西部开发事业提供了历史的参照系 ,触发现实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论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的层次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考察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背景和依据的基础上 ,论述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全国市场经济一体化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辩证关系 ,强调西部大开发是全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指出西部地区优先发展 ,加速西部地区市场培育 ,促进西部 (包括中部地区 )与东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系统中相互联系的依次递进的三大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地方矿业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即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地方矿业开发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矿山本身的可持续发展。指出 ,地方经济腾飞后 ,应将支柱产业从资源开发转移到其他行业中去 ,为此 ,应实施限制性开发政策 ,建立资源耗减与补偿宏观调控机制 ,生态破坏与恢复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