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代中学生中,过高消费、盲目消费等现象普遍存在;而学校与此相对应的教育准备却是苍白无力和相对滞后的,特别是城市中学生在该问题上表现尤为突出。所以,认真开展对中学生消费行为的调查与研究,对于丰富我国素质教育理论体系,完善社会转型期中学生德育内容,促进社会消费行为健康化,使中学生的个人消费行为有利于其身心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为协作消费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分享经济,是网络社会背景下以协作消费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新态势,改变了传统的占有式消费行为,强调共享与体验式消费。本文首先对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资源配置方式的演进进行梳理,认为分享经济是社会结构转型的新路径,以其特有的共享平台和分享理念形成以使用权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在此基础上,以共享单车为例从消费文化的视角分析分享经济中资源配置方式变革对个人消费行为的影响。通过诠释分享经济的经济和文化内涵,提出网络社会背景下分享经济所展现的体验式消费行为逻辑。  相似文献   

3.
李锡海 《齐鲁学刊》2007,2(1):151-156
正常的文化消费是遏制犯罪发生的重要力量,畸型文化消费则是诱发犯罪的重要因素。畸型文化消费表现为消费心理扭曲、消费行为反常,其对犯罪的影响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模式。畸型文化消费的形成,在于拜金主义泛滥、文化市场低俗化和社会的诸多变异行为。要遏制犯罪的发生和发展,必须从多方面构筑畸型文化消费的防线。  相似文献   

4.
行为消费理论修正主流消费函数理论关于理性人的严格假设,认为消费者只具有有限理性和有限意志力,将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因素引入消费函数理论研究框架。现代社会女性消费行为的首要和基本特征是过分追求商品的符号价值意义。由于行为消费理论强调消费者的有限理性和有限意志力,因此,行为消费理论在阐释女性消费行为特征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研究女性消费行为特征提供新的经济学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5.
基于消费主义背景下,从文化条件、物质条件、制度条件三个视角,阐述了形成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基本因素。分析了消费主义思潮影响下,扭曲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对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农民心理的影响,认为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主要是加强思想引导、构建健康的消费心理,改变消费陋习、提倡文明消费行为,合理安排支出、构建健康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6.
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就个人消费而言,在整个社会再生产环节中同样具有积极的革命意义,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反作用.消费再生产出人及人的劳动能力;消费使产品成为产品,使生产者成为生产者;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的消费理论对于我国当前的经济生活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发生了一场深刻的变化,正在从以生产型为主的社会转变成一个以消费型为主的社会,消费文化开始在美国蓬勃兴起.消费文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包括人们在消费行为中体现的消费价值取向、消费道德、消费习惯、消费时尚及消费审美等.美国消费文化的重要特征就是企图赋予商品以意义,商品成了一个意义不定的指谓,对于不同的消费者意味着不同的所指.消费行为被强化成一种符号:消费不再是目的,它背离了需要和商品的使用价值,成了满足欲求的一种手段,其结果是消费品的符号价值超越使用价值,成为身份、成功、社会地位的象征以及消费者自我价值的确证.这时的消费行为"已经变成文化行为,成为具有意识形态功能的社会主流文化,并使物的符号价值变成消费社会的伦理标准和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8.
生活标准是通过居民的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来实现的,它直接地表现为生产和消费关系处理得是否得当——超前消费、适度消费和消费不足的问题。这也是当前我国现实社会生活和经济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9.
当前,以追求生活资料价值量的最大化为目的、把消费生活资料的使用价值看作手段的个人消费行为价值化倾向,既有改革开放为其产生提供的物质前提,又有对“生产-消费”公式理解简单化、抽象化的理论原因,以及把享受直接等于消费的历史原因。对此,应加大消费经济理论的研究、宣传力度,用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消费观指导消费并从制度上约束个人消费行为价值化倾向  相似文献   

10.
当前,以追求生活资料价值量的最大化为目的、把消费生活资料的使用价值看做手段的个人消费行为价值化倾向,既有经济发展为其产生提供的物质前提,又有对"生产—消费"公式理解简单化、抽象化的理论原因,以及把享受直接等于消费的历史原因。对此,应加大消费经济理论的研究、宣传力度,用科学的价值观、消费观指导消费并通过制度约束个人消费行为价值化倾向。  相似文献   

11.
西方传统消费行为理论不能充分解释中国经济转轨期居民消费行为。我们研究了中国经济体制转轨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内在相关性,提出了中国经济转轨期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假说",并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对所提出的"假说"进行了实态验证,印证了居民消费行为"假说"的真实性。得出的基本结论为:中国居民是基于传统消费文化来安排消费的,这种传统文化在动态变化的体制变迁中铸就了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呈现典型的间歇式周期性波动特征。  相似文献   

12.
罗利丽 《理论界》2006,(4):68-70
本文通过对经济转型期我国消费者行为的分析,指出经济转型期我国消费者行为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异,成为制约我国消费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其变异的具体表现为:消费倾向迅速下降,最终消费率偏低;居民消费急剧分化,消费结构出现断层;短视消费明显,消费平滑性有限;消费行为表现出过度敏感性,消费需求波动大。因此,已有的消费理论难以对其作出合理的解释,消费问题的研究应从经济转型这一特定前提出发,寻找其内在规律性。  相似文献   

13.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彭华民撰写的《消费社会学》一书,已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它是我国第一本从社会学角度研究消费行为的专著.消费行为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日常生活中的经济行为,有关专家学者已从经济理论角度对消费行为作过大量的研究和阐述.实践证明,消费行为不仅是  相似文献   

14.
朱迪 《中国社会科学》2023,(3):26-46+204
在新发展阶段,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宏观的外部环境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也更为显著。不同学科都在探讨如何扩大消费并转向更为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但传统研究往往囿于“社会经济地位”或“态度—行为”等范式,缺少对宏观外部环境影响的系统思考。“双重结构”框架强调,宏观外部环境对消费具有结构性约束:物质供给和文化习俗基于其社会共享性、通过多种机制影响消费行为。消费作为复杂结构约束下的产物,可以在供给—习俗—消费的动态系统中进行理解。理论和实证分析指向多元主体多重实践协同的行动框架,强调以改善消费的宏观外部环境来促进消费转型。重塑对消费的宏观结构分析,在拓展消费社会学经验研究视野、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都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消费模式属于一种社会建构,是个体层面上的消费行为在宏观上的体现。作为一种社会建构,消费模式必然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特殊的发展阶段构造了消费模式特殊的社会属性和社会特征。转型期独具特色的消费模式对于社会和谐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探索这一时期消费模式的合理化取向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个人消费 马克思把消费分为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这样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产消费是指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和消耗,个人消费是指生活资料供人们生存、享用、发展,以使体力和智力不断发展提高,也叫做生活消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管个人消费是以直接将消费资料(通过按劳分配原则)分给劳动者,还是间接通过劳动(社会)保险和集体福利由社会将消费资料供劳动者,最终都是用于全社会个人的体力、智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方劲 《天府新论》2010,(5):99-103,138
经济学依据"经济人"的基本理论假设,将消费行为看作是理性最大化的行为,并建立了各种抽象的理论模型,但在面对消费生活的具体性、多样性和丰富性时明显缺乏解释力。社会学在消费行为的理性化反省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遵循社会和文化的研究路径,注重社会结构和文化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但在某种程度上又忽视了消费行为的选择性和主动性。感性选择是在感性意识支配下的选择行为。在研究消费行为时引入感性选择范式,既有利于弥补消费行为经济学研究的理性化缺陷,又有助于社会学深入开展消费问题的微观研究,弥补社会、文化等宏观范式在消费者主体性和选择性上解释力不足的缺陷。  相似文献   

18.
基于抽样调查对浙江农村能源消费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探讨浙江农村能源消费中情境结构因素、个人特征因素与能源消费行为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确定并验证各种因素对浙江农民实施能源消费行为的影响与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习惯性能源消费行为和购买性能源消费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个性特征因素对习惯性行为的直接影响最大;情境结构因素对购买性行为的直接影响最大;在间接影响中,责任感对习惯性行为的间接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居民消费函数的理论与验证   总被引:92,自引:0,他引:92  
本文认为 ,西方的传统消费理论无法说明中国消费者的行为特征。中国居民消费行为有两个重要特点 ,一是居民的消费支出安排具有显著的阶段性 ,二是在其生命的不同阶段一般都存在一个特定的支出高峰以及一个相应的储蓄目标。文章根据上述特点 ,运用以选择理论为基础的分析方法来研究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 ,从而推导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宏观消费函数 ,并根据实际统计数据作了检验 ,证实它能较好解释目前中国经济中的有关现象  相似文献   

20.
失信的社会成本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芬华 《中州学刊》2002,(4):201-203
失信是指市场主体的违约行为 ,表现为以一定 (合法或非法 )的手段占有其他市场主体的资源 ,是对其他市场主体产权的侵犯行为。失信行为使交易成本变得陡峭 ,使消费需求萎缩 ,并最终导致社会经济运行的扭曲 ,已成为关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成败和社会持续发展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