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格列佛游记》和《镜花缘》均为杰出的讽刺小说,两位作者的个人生活和政治生活经历的相似是他们采取如此类似的写作手法的根本原因。两部小说都采取了海外游记结合丰富的想象,以现实为蓝本,描写现实却又讽刺现实。没有讽刺,两部小说不会有这样强烈的震撼力,是讽刺成就了两部小说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文类对比的方法对<圣经>"海之歌"进行解读和分析."海之歌"是一首颂歌,颂扬了上帝创造的"红海"奇迹.与颂扬交织在一起的还有深刻的讽刺.颂扬和讽刺在<圣经>诸多文类中互有关联,有效地歌颂了上帝的圣举和讽刺了背弃圣道的人.  相似文献   

3.
4.
结合诸家意见来看,杜佑《通典》与刘秩《政典》的关系并非如传统看法那样密切,但也不能忽视《政典》对《通典》的影响, 《通典》仍旧是在《政典》基础上扩充和整编的政书。两书的渊源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杜佑《通典》参酌正史书志,变更了《政典》的六部分类法,将类目扩充为九门;第二,《通典》继承了《政典》的记言特点,拓展了收录“当时群士论议得失”的范围;第三, 《通典》内《兵典》《选举典》的部分内容可能直接取自《政典》。需要说明的是,《通典》并非是对《政典》的简单扩充,《政典》尚处于典制体史书的雏形阶段,可能只是分门别类,以记言为主的一部典制资料汇编,而《通典》则是一部以记叙制度沿革为要义,在内容、体例和旨趣上与《政典》迥然有别的全新史著,它的问世标志着典制体史书体裁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5.
《围城》的成功是多方面的 ,但最独特之处是讽刺艺术。融东西方文化之长 ,《围城》的讽刺艺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以冷潮见长 ,二是善于把矛盾的两个方面集中在同一人物的身上 ,使描写对象处于自我暴露、自我嘲讽的地位 ,三是大量知识性、讽刺性融为一体的比喻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莫里哀是法国著名的戏剧家,同时也是喜剧芭蕾的创始人,讽刺手法是莫里哀戏剧创作的中心原则和主导表现手法。本文通过对喜剧芭蕾《贵人迷》的分析,阐述了在《贵人迷》这部喜剧芭蕾作品中讽刺手法的具体运用,以及舞蹈片段的运用对这种讽刺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战争文化心理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积淀,是中国历史发展之必然,即战争观念、战争意识占据文化心理的主导位置,从而使战争特征超越其他文化心理特征而形成的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其形成是内因与外因结合的产物.沙汀和张天翼的讽刺小说,在人物塑造上体现的二元对立,与小说的语言、结构、选材上体现的目的指向性,均流露出战争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平行比较方法分析了《围城》与《我是猫》在讽刺风格方面的异同之处。喜中寓悲、幽默讽刺相结合是两书讽刺艺术的共同风格。不过。由于作家创作个性的不同、创作心态的差异以及中日两国讽刺文学传统的不同,又使两部作品的讽刺风格呈现出迥异的一面:《围城》具有机智、委婉、深沉的特点;《我是猫》则显出滑稽、尖锐、直露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在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运用讽刺手法将小说主题——资产阶级的婚姻观,即以追求金钱和地位为主要目地的婚姻一针见血地展现出来,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的婚姻观——爱情与金钱并重。  相似文献   

10.
《正纬》与谶纬--《文心雕龙·正纬》篇辨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勰的《文心雕龙·正纬》篇是针对谶纬而作的。刘勰以“宗经”思想为指导,按经验纬,指出了谶纬的虚伪诡异、乖道谬典。然而,刘勰对谶纬的认识还是不全面、不科学的,其对谶纬的批判带有很大的局限性。虽然刘勰是以“宗经”而“正纬”,但是刘勰“正纬”的真正目的在于“为文”上。因此,《正纬》篇在指出谶纬的“无益经典”的同时,又从“事丰”和“辞富”两个方面,充分肯定了谶纬的“有助文章”,提出了“酌乎纬”,这正是《正纬》篇作为《文心雕龙》“文之枢纽”之一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1.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修辞格之间常常存在相同和不同之处 ,所以在英汉互译时有必要先弄清楚二者的异同。本文通过对英语修辞格Irony和汉语修辞格反语从定义、作用、分类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发现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从而在进行两种辞格的翻译时 ,主要采用再现原文的复制法 ,即直译。但为了能使原文更清楚 ,有时也采用增添字词的译法。  相似文献   

12.
认知语境是人类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对语境的形成与功能机制所作出的解释,听话人通过认知语境能够识别并阐释反语,在反语交际过程中认知语境承担着制约和解释功能,其制约功能主要是指认知语境对说话人使用反语和听话人理解反语的制约,主要体现为表达形式和意义选择两方面,其解释功能主要体现为认知语境使词汇意义具体化,认知者通过认知语境推理可以得知反语说话人通过反语想要表达的意向。  相似文献   

13.
英国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的小说《织工马南传》,不仅在微观语义浅显层面上使用了反讽辞格,更主要的是在小说的结构上,小说中人物的塑造以及主题的揭示与展开上,把反讽作为一种宏观意味的文学创作原则,从而增强了作品的道德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的角度,在对索尔·贝娄的长篇小说《洪堡的礼物》细读、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并归纳出小说中狂欢化广场、脱冕加冕的狂欢节仪式和狂欢化大众等狂欢化喜剧手法。这些手法以其理想主义和喜剧的特性从不同角度反衬和折射出美国现实生活中的异化、沉闷和混乱。  相似文献   

15.
反语的语用分析及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语修辞法应用广泛,通常可以产生强烈的修辞效果,或幽默讽刺,或颂扬谴责。就反语这一修辞现象,文章从语用学的角度,根据交际合作原则,分析反语修辞效果产生的条件,并指明其常见的语用功能,最后强调了反语修辞法的重要性,并预测其在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张芸  程茜 《东方论坛》2007,(1):33-39,118
反讽思维的发展与主体意识的发展同步.苏格拉底的反讽首次表现了主体意识的觉醒,自我摆脱了外在规定性.浪漫派反讽理论极大地扩大了反讽使用的范围,强调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的自觉、反思和自由.随着主体意识对宗教、伦理价值体系的质疑,现当代文学文本中出现了反讽的多元化倾向.  相似文献   

17.
简·奥斯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其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上百年来经久不衰,影响深远。作品中反讽手法的运用,尤其是对于人物的反讽是小说的一大亮点。奥斯丁在次要人物,主要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三个层面上把反讽运用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现了《傲慢与偏见》的无限魅力。  相似文献   

18.
结合语用学方面的理论探讨了反语修辞在口语中的应用。口语反语主要表现为词语反语、情景式反语 与引语辞反语3种;口语中应用反语可增强讽刺或幽默的效果;其成功表达对主观讲话者、客观受话者和传达反 语信息的媒介这3个必要条件均提出特殊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人际交往中,反语的使用笔笔皆是。反语交际发生时,听话人会结合认知环境,明显感觉到在话语和整个认知环境之间存在不匹配、有悖听话人的心理期待。在寻找最佳关联的过程中,听话人于是推测这种不匹配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说话人有意为之。本文通过对比以Grice的合作原则为基础的反语语用观,通过多个例子对Sperber&Wilson提出的关联与回应理论在反语的体现进行了详细分析,阐述了该理论的优势,并提出了其尚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反语的语境顺应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反语具有很强的认知性 ,是人类反向思维的语言表现形式。本文从语言使用顺应论的角度出发 ,从反语生成过程中对语境关系的顺应 ,顺应的动态性 ,顺应的意识程度三方面探讨反语的生成动机、触发机制及语境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