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学保健技术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生育率与死亡率的下降,使老年人口比重日益提高,老龄问题正在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老年人口数量、构成与死亡率的变动趋势,是进行人口预测、制订人口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医疗保健对策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老龄化问题的基本信息。本文通过对1968—1983十六年人口、出生、生育与死亡的调查统计,描述了长江三角洲北岸一个98  相似文献   

2.
婚姻质量指人们婚姻关系的状况,是人们对婚姻中获得的满足感和生活福利的评价。婚姻质量对人们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产生影响。婚姻质量较高的人口具有更高的平均期望生育数量。在已经生育了一孩的家庭中,婚姻质量对多孩生育意向有积极影响,特别是对女性、年龄为35岁以下、城镇户籍、东部地区、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口具有影响。婚姻质量影响多孩生育意向的实现,有助于将多孩生育意向转化为具体的生育行为。对于那些已经生育了一孩且具有二孩及以上的多孩生育意向的人口,婚姻质量越高,其生育二孩可能性越大。这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的人口群体中具有普遍性,并在城镇户籍人口、教育程度较高人口中表现出影响。区别于多数研究从成本收益的理性计算分析人口的生育,本研究表明作为婚姻质量重要指标的"爱情"会影响人口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人类的生育不仅包含着功利性的理性计算,还受到感情的影响。良好的婚姻家庭生活有助于提高多孩生育的意向,也能够促进多孩生育意向转化为生育二孩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认真做好当前生育水平的监测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背景和问题 20世纪90年代后期,各种全国性大规模人口调查结果均反映中国生育水平极低,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所反映的TFR更低,仅为1.22(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2002),后来经过统计调整供内部使用的总和生育率则是1.4(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2003).  相似文献   

4.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做好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必须牢牢抓住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这个中心任务,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方法,努力提高工作质量,不断开创人口计生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六普结果表明以往人口估计和预测严重失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以六普人口年龄结构为标准,模拟过去20年人口进程及其主要人口指标,然后与其他来源的人口指标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根据六普结果可以判断,1990~2010年间的人口估计和预测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高估了出生人口数量,高估了生育水平,高估了人口增长,从而低估了人口老龄化程度。研究发现,由于高估出生和生育水平而导致的过分的统计调整,造成的偏差幅度甚至远远超过了原始调查统计的偏差,形成了严重的误导。这种状况反映出多年来人口统计上的迷茫,思想认识脱离实际。  相似文献   

6.
医学保健技术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生育率与死亡率的下降,使老年人口比重日益提高,老龄问题正在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老年人口数量、构成与死亡率的变动趋势,是进行人口预测,制订人口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医疗保健对策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老龄化问题的基本信息.本文通过16年人口、出生、生育与死亡调查登记统计,描述了长江三角洲北岸一个98万人口的农业县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数量、构成、死亡率、主要死因、生存概率与平均期望寿命等方面的变动趋势.  相似文献   

7.
生育政策调整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生育政策调整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基础数据、数学模型、参数假设的问题及研究结果的争论与分歧进行了探讨,指出中国现有人口普查、抽样调查数据在生育水平、独生子女总量、育龄妇女总量与结构等方面存在比较突出的矛盾和偏差。作者认为宏观人口模型并不适于单独二孩等生育政策调整研究,建议采用微观随机人口仿真模型解决数据质量和区间估计问题。文章进一步分析单独二孩生育政策和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可能存在的出生人口堆积情况,反思生育政策调整研究面临的问题、困难和解决的办法,指出今后中国生育政策调整研究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按照“三个代表”的标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指示,既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计划生育系统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抓住稳定低生育水平这个关键,立足本职,深化改革,做好工作。一、全面落实计生政策,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口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由于人口是一个具有…  相似文献   

9.
<正> 在统计历史上,人口统计是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产生最早的统计。它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管理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当今世界上,人口问题越来越突出。采取有力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成为人口问题的关键所在。我国是推广计划生育较早而又卓有成效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人口生育现象的数量关系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并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因此,对人口现象数量关系的一般研究,即人口统  相似文献   

10.
家庭经济与生育的关系是生育经济学,也是微观人口经济学的核心问题。80年代以来,它日益受到中国人口学者的重视,家庭经济状况特别是家庭收入水平与生活方式,已被看作是家庭生育行为和孩子生产抉择的决定因素之一。随着人口研究国际学术交流的日益加强,许多西方人口经济学说逐渐被用于解释中国现实存在的人口问题,尤其是生育问题。在家庭经济和生育方面,经常被提到的西方人口经济学观点主要有:哈维·莱宾斯坦(H.Leibenstein)有关孩子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我们常常在人口研究文献中见到“时期生育水平”这个词,各种学术刊物中也不乏专门分析我国妇女生育水平及其变化的文章。但是我们发现由于所使用的统计指标不同,分析者们有时会得出不一致甚至相反的结论来。这种情况对于有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是极为不利的。事实证明,对于同一种人口现象,如果所选用的描述指标不同,那么就有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分析结论。这就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就时期生育水平而言,基于哪种统计指标得出的结论更合理、更可靠些呢?当然,要全面回答这个问题是相当困难的。这主要是因为目前我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人口政策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中国计划生育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成绩,未来人口决策要考虑资源和环境等因素。21世纪初人口工作要抓住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应对老龄化和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等重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妇女生育水平变动考证和未来人口发展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1990年以来各类人口调查和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目前的低生育水平的实现有外在政策强力的作用,更有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内生化的作用;真实的生育水平既不是调查包括人口普查所显示的那样低(低于1.5),也不是有关部门和政府所想象的那样高。调查显示农村居民平均生育意愿不会高于2个孩子,这是生育率持续稳定的根本。众所周知,为了保证人口稳定持续的发展,应使妇女生育率保持更替水平或至少接近更替水平。从人口发展规律和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规律出发,结合当前我国居民生育意愿和生育水平走低的实际,我们应该抓住生育政策调整的最佳时期,调整应该在最佳时期即未来5-10年内完成。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阜宁县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这个中心,抓住综合改革这一契机,以基层计划生育群众自治为切入点,从破解计生难题,维护群众利益出发,推行"诚信计生"工作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全县人口计生工作,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曲折、艰难、辉煌的中国生育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79~2009年30年人口变动的历程来看,中国人口转变是成功的,其结果是辉煌的,但其转变的历程,尤其是生育转变的历程是曲折和艰难的,历史留给人们的经验和教训是深刻的。本文将近30年来的生育转变历程为四个阶段,从而突显了不同阶段生育水平的变化,以及生育水平与社会经济变革、生育行为以及生育政策博弈的结果。1979~1984年生育水平反弹波动,反映出严格的生育政策遇到强大阻力,结果是欲速而不达。1985~1991年生育高峰如期而至,显示了人口内在规律的强大威力,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人口控制的力量。1992~1999生育率再次下降,并穿透替代水平生育率,宣告人口转变基本完成。2000~2009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人口结构性问题逐步显现,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正> 中国的人口问题在农村,中国人口问题的出路在于占全国80%以上的农村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影响人口出生率的因素很多,关键因素是人们的生育模式。目前,农民的生育模式同计划生育的要求相去甚远,这是造成计划生育成为“天下第一难事”的根源所在。一、当代农民的生育模式人口生育模式是在一定地区、一定群体内进行的对人们生育子女数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在一定文化结构的基础上形成,受人口规律的支配,以具体的人口生育率表现出来。中国农民要求子女数  相似文献   

17.
生育是生命历程的开始,生育质量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起点。文章在生命早期1 000天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医学、人口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对生育质量的相关研究,总结凝练了生育质量的概念内涵,创新性地提出生育质量的分析框架。生命最初的几年是孩子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生长发育迅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同时,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具有较强的脆弱性。在孩子的这一时期进行投资,可以使其获得更高的生育质量,为孩子将来学习能力、健康状况和职业发展等方面创造更多有利条件。生育质量是对孩子出生结果的一个综合性考量。深入考虑个体成长发育所特有的不均衡性和阶段性,我们将生育质量划分为生理性特征和功能性特征两个维度,即出生时的一系列生理性特征和成长过程中最早表现出来的功能性特征。生育质量贯穿于母亲从出生至分娩的整个过程,尤其是备孕、受精、怀孕和分娩的全生育过程。这一过程嵌套于父母特征、家庭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多个圈层环境系统中,不同圈层环境对生育质量的影响以父母特征为核心向外逐渐减弱。该分析框架不仅对于应对当前面临的低生育问题、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且为理解家庭、社会以及文化传统的变迁提供了一种新的视...  相似文献   

18.
长期看,人口控制是否成功,真正的标志不在于人口增长规模是否控制在期望水平上,而在于是否提高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人口质量,因为唯有二者才能综合反映人类文明发达的程度,而人口控制本质上也是一项文明和进步的事业。基于这种认识,我以为完整的人口控制范畴,不仅指生育的数量控制,更应包括生育的质量控制。生育  相似文献   

19.
生育表是研究人口生育过程的重要模型,亦即是研究一批同时进入婚姻状态的妇女,从她们开始生育到她们生育最终结束所反映的生育特点及其规律性,从而为研究实际人口的生育过程提供重要的理论程式与技术规范。生育表的研究与编制,对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发展态势的监控、人口可持续发展的观测、人口生育管理的规范化、计划生育工作中“三结合”的实施等诸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实用意义。一、资料及其质量本文所研究的生育表,系采用1995年中国人口1%抽样调查的四川人口资料为例,进行编制与分析说明,并按资料的地域范围和社会经济性…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进一步规范人口和计划生育标语口号,提高标语口号的宣传质量,使其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