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认知访谈是一种验证问卷质量的方法。通过认知访谈,可以发现被试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发现导致这些问题的问卷设计缺陷。通过它还可以了解被试理解、思考和回答问题的方式,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困难。通过比较被试处理问题的方式和研究人员预想的处理方式的差别.  相似文献   

2.
SARS危机中公众理性特征初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全的方法,对SARS危机所造成的公众心理状态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发现风险事件特征与个人因素都会影响被试的认知从而干扰心理和行为。个体对SARS相关知识的了解、风险特征、公民愿意、从众行为以及社会依赖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个体的心理状态。本文同时讨论了公众理性的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3.
胜任特征模型研究是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前沿问题,然而目前研究多采用单一的方法。本研究首先使用O*NET问卷对494位医院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分析,然后对20位学科带头人进行行为事件访谈,结合进行专家小组访谈,构建临床医学学科带头人的胜任特征模型。研究发现多方法构建模型具有较好的效果。该职位胜任特征模型包括18项特征,可以分为个性特征,认知技能,管理能力三个理论层次。此外,本研究发现了个性化关怀等三项较新的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4.
B2C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风险来源与风险认知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该研究的目的是探讨B2C(business to consumer)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风险来源的要素体系和风险认知的维度,并进一步讨论风险来源对总体风险认知的影响.研究通过访谈法对48名被试进行了访谈,并采用问卷法调查了635名被试.该研究先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风险来源的8个要素,并用结构方程模型加以验证,然后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了认知风险的7个维度,最后用回归分析考察了对消费者的总体认知风险影响较大的风险来源.结果表明,这些核心风险大部分来源于B2C电子商务的虚实界面.  相似文献   

5.
张蕾 《管理科学文摘》2011,(16):156-157
根据国内外关于风险态度的文献和结构性访谈结果,编制了投资领域风险态度量表.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式,选取200名有实际证券市场投资经验的股民为被试,对编制的问卷进行检验,结果显示,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对性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男女两性在风险态度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笔迹是指通过书写活动形成的具有个人特点的文字符号的形象系统.个体的书写过程需要视觉、动作以及大脑的协调活动,并受到情绪、情感和个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一个人的笔迹与其人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通过书写人的笔迹来分析其人格特征. 关于中文笔迹与人格关系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笔迹心理学的内容,而且对于笔迹分析更广泛地应用于人事管理、人才选拔、教育评估和刑事侦查领域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人事管理、人才开发方面,通过笔迹分析书写人的人格特征,可以了解求职者的个性特征、能力、特长、意志行为、管理素质、品德以及兴趣爱好等,据此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做到人尽其才、才适其职.在文化教育领域,通过笔迹分析书写人的人格特征,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教育对象的性格类型,在智力开发和素质培养方面进行有效引导,从而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效果. 一、研究方法 (一)被试 在山东某高校大三学生(被试年龄在20-22岁)中选取被试共282人,剔除无效问卷后剩余有效被试236人,其中男生122人,女生114人.  相似文献   

7.
探索性与验证性案例研究访谈问题设计:理论与案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敬勤  崔淼 《管理学报》2011,(10):1428-1437
在区分完全探索性、局部探索性和验证性案例研究类别的基础上,探讨了理论回顾、访谈对象选择以及访谈问题设计在上述3种类型案例研究中的作用和实现方式,并通过3个实际案例研究予以详尽说明。最后,比较了3种类型案例研究访谈的异同,并就情境预研、时间与问题数量控制、访谈者注意事项、访谈问题的发展、数据收集程序安排以及理论饱和度检验6个方面的共性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以典型事件/实践为载体开发访谈提纲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后悔和风险认知均是行为金融学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将后悔区分为后悔倾向和后悔反应,编制了《后悔倾向问卷》,考察了被试在人格层面上的后悔倾向与风险偏好的关系,同时探讨了被试在行为层面上后悔反应与风险偏好的关系。结果发现,后悔倾向与风险偏好呈负相关.后悔反应程度在收益框架下与风险偏好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丁一  郭伏  张雪峰  姜均译 《管理科学》2015,28(6):95-104
产品设计能否激发用户的使用意向将决定用户产生进一步体验行为或制定购买决策,传统方法难以保证对用户自身感觉的准确解析。大脑控制着人的一切行为和认知,神经生理学的发展及其测量方法的成熟使从脑认知的角度研究用户体验成为可能。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以智能手机为研究对象,探索期望体验的形成过程。为尽可能保证脑认知差异是由产品造型激发的期望体验不同而引起的,实验不考虑产品价格和品牌的影响。实验中要求被试浏览不同用户体验水平的智能手机造型,等概率随机呈现这些智能手机造型,当出现能诱发被试使用意向的手机时,要求被试点击鼠标左键。以点击鼠标行为数据(有/无产生期望体验意向)作为脑电处理的依据,将采集的脑信号经过Curry 7.0 SBA处理,然后通过SPSS 18.0对各个时间窗内的事件相关电位的平均幅值进行被试内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被试对于呈现的智能手机造型产生期望体验意向并做出点击鼠标行为时,与无期望体验意向时相比,能在额区-中央区诱发较小的峰潜伏期的260毫秒左右的负波(N2)和峰潜伏期在400毫秒左右的正波(P3),在中-顶区、顶区和枕区引起更大的峰潜伏期在300毫秒左右的负波(N3)和晚期正波(LPP);头皮地形图显示当被试产生期望体验意向时,被试中-顶区、顶区和枕区得到更强激活。脑电信号可以反映用户有无期望体验意向,也能间接反映产品设计的好坏。通过对用户脑信号的分析,能够提供更精确的测量用户感知的方法,帮助市场研究者更好地锁定用户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正义与非正义暴力电影片段对青少年攻击性认知的启动状况,以便对青少年攻击性的研究和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首先用BPAQ问卷筛选出高低外显攻击性的被试,再以正义和非正义暴力电影片段作为启动刺激,以初中生为被试,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研究正义和非正义暴力电影片段对青少年内隐攻击性的影响。结果:电影片段对被试都启动了内隐攻击性。电影片段类型*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电影片段类型*攻击水平的交互作用显著。结论:影视作品中含有的暴力内容、血腥打斗和残杀场面对青少年的攻击性认知、敌意情感和攻击性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沈超红  罗培 《管理学报》2011,(11):1728-1732
数据的可靠性是保证研究有效性的重要环节,为了克服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在收集数据时的缺陷,专家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数据收集方法———有声思维法。将有声思维法与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进行比较发现,访谈法中被试的归因偏见,问卷调查法中的社会称许性以及对问题的反思和记忆偏差,都会降低数据的有效性;而有声思维法在解决典型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被试思维的语言化,能够得到更为真实、有效的数据。该方法使研究结果更为精确,并能导致新的发现,对管理研究是一种可借鉴的、有效的数据收集方法。  相似文献   

12.
积极消费行为——概念与量表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消费经历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已有文献描述了消费经历中的积极认知、积极情感,而对积极行为的研究却很少。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积极消费行为的概念,在20份消费者报告以及对55名消费者深度访谈和60名消费者预测试的基础上编制积极消费行为问卷,并使用编制的问卷对546名消费者正式调查,最终回收有效问卷517份。使用SPSS13.0和LISREL8.70软件,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对积极消费行为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开发的量表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积极消费行为是一个多维度的结构,包括时间间隔、使用频率、解决问题和配套产品4个维度。对积极消费行为的研究结果可为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张辉华 《管理科学》2012,25(4):69-78
以管理者为被试,运用管理者情绪智力行为问卷、卡特尔16因素个性问卷和CPM领导行为问卷,采取问卷和跟踪调查的数据收集方式,共收回124份有效自评管理者情绪智力行为问卷和卡特尔16因素个性问卷、1 179份有效他评管理者情绪智力行为问卷和CPM领导行为问卷以及124位管理者晋升和离职的数据,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探讨管理者情绪智力与领导有效性、晋升和离职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他评情绪智力与他评领导有效性显著相关,自评情绪智力与他评领导有效性不相关,自我意识正向调节自评情绪智力与他评领导有效性之间的关系,认知能力负向调节他评情绪智力与他评领导有效性的关系,他评情绪智力与晋升显著正相关,与离职显著负相关,他评情绪智力能预测工作相关变量,组织可以把情绪智力应用到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14.
王珊 《经营管理者》2013,(28):368-368
错误记忆是过去经验和对事件的记忆与事实发生偏离的心理现象。学习材料,实验中的背景词的干扰,被试自身的状况都会对错误记忆产生影响。目前主要通过联想研究范式,无意识知觉研究范式,错误联接范式,误导信息干扰范式,KK范式来研究错误记忆。错误记忆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希望通过新的实验方法的使用,以期能达到良好的效果。然而,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通过理论研究以及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找出现代旅游饭店人力资源激励和培训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员工培训中激励机制不足对发挥员工积极性的影响,借助企业管理理论中激励机制理论,研究构建一套现代旅游饭店员工培训的完善的激励体系,从而有效地提高现代旅游饭店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员工的素质和技能。  相似文献   

16.
本课题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试图从文化研究角度探讨当代中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大体包括物质消费方式精神活动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和时间支配方式。具体来讲包括衣食住行;信仰、学习、创造、娱乐;人际交往的对象、交往过程中所呈现的模式、形态、结构以及闲暇时间的利用等。本文通过具体的分析及归纳,展现中产阶级的整体风貌和群体组成,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增强他们的阶级认同感,使其从浅层的物质追求转向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从而真正地在社会生活与文化建设以及维护社会稳定中起到中坚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双十一”自2009年起快速发展,近年来受到了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双十一”背景下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因素如何通过情感涉入和认知涉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为主题,采用案例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混合方法进行研究。在案例研究中,通过对34位受访者的深入访谈,归纳了影响消费者参与“双十一”意愿的4个因素:感知信息可信度、熟悉度、节日氛围和互动性。在定量研究中,构建了“双十一”认知-情感双维度涉入动机模型,对213位“双十一”参与者填写的调查问卷进行定量分析。本文揭示了消费者的认知涉入和情感涉入是“双十一”购买意愿的重要预测指标,感知信息可信度、节日氛围和互动性对认知涉入和情感涉入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熟悉度仅对情感涉入产生影响。本文结论支持和拓展了认知和情感相关理论在“双十一”情境下的适用性,提出并解释了节日氛围和互动性两个构念在“双十一”情境下的新内涵,为电子商务平台制定网络购物狂欢节策略提出了重视节日氛围的营造、加强互动性,从认知和情感双角度理解并满足消费者等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归因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本研究检验了权力分享和员工绩效关系的内在机制。通过174组员工—领导的配对数据分析,研究发现,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可以在权力分享和员工绩效间起中介作用,且内部人身份认知调节了这一过程,这一被调节的中介过程只在内部人身份认知较低的样本中发生。本文也讨论了这一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贡献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何春  蔡海洋  姚磊 《科学咨询》2023,(7):158-160
亲子依恋在自我同一性的建立过程中有一定的直接作用。笔者基于大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式,对高校开展家校合作的必要性进行了初步探索。此外,笔者还对目前推进家校合作存在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初步探索的方式方法,以期更好地彰显家庭教育的力量,促进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高校学生的自我同一性更好地建立和完成。  相似文献   

20.
面子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含的对道德的要求影响人们实施道德行为,并促使人们对道德进行关注。本研究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和实验室实验法相结合的方式,研究道德受胁时的消费行为决策偏好。一方面,本研究使用眼动仪设备记录视力正常的被试在阅读不同类型道德冲突情境(自我vs.群体)时的眼动过程,并通过对眼动指标进行分析,测定被试在面临道德冲突情境时的认知加工差异;另一方面,本研究也结合实验室实验法进一步探索启动了不同类型道德受胁(自我vs.群体)的被试对生态产品产生偏好的条件、边界及心理加工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启动道德受胁的启动范式存在边界条件,即启动的刺激材料所涉及的道德行为必须是涉及个人的切身利益,而不是涉及个人所在群体的群体利益时,才能成功启动道德受胁;第二,个体的护面子倾向也存在边界条件。即,在不启动被试的自我肯定时,护面子倾向在道德受胁对生态产品偏好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作用;而当启动被试的自我肯定时,个体在面临道德威胁时,其通过护面子倾向影响生态消费行为的中介效应消失。本研究丰富并拓展了道德心理学和面子文化在营销领域的研究,对相关企业制定道德营销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